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侯明权 《猪业科学》2013,(10):34-35
目前,涉及病死动物尸体处理的法律法规有《动物防疫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2006)》、《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进一步规范了病死动物尸体处理,但实践中对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仍存在较多问题。1病死动物处理存在的问题1.1在法律法规层面存在的问题1.1.1现有规程存在空白《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适用范围为国家规定的染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动物疫病的日趋复杂,病害动物的数量与日俱增,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病害动物尸体作为病原体载体传播疾病,危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为此,规范做好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  相似文献   

3.
病害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能否对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行及时、规范处置的问题,已成为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本文就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病害动物尸体生物安全处理是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一个地方对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进行生物安全处理工作情况,可以作为评价该地方动物产品质量是否安全的标准之一,即年处理(与当地养殖和屠宰数量有关)的病害动物和病害产品达到一定数量,说明该地方动物产品质量相对安全,如年处理数量较低甚至没有,可以认定该地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有问题。  相似文献   

5.
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害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病害动物尸体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阐述。1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全勇 《动物保健》2011,(9):19-21
一.《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吕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l6548-2006) 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勇 《兽医导刊》2011,(9):19-21
一.《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吕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l6548-2006) 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生物安全处理是通过用焚烧、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GBl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动物饲养量不断增加,产生大量病害动物尸体.动物尸体随意抛弃或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均具有潜在的疾病传播危险,危害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秩序,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危及人类及动物的健康.针对这种情况,动物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规定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生物安全处理是通过用焚烧、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相似文献   

12.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此外,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还具有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病害畜禽,尤其是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进行及时、严肃的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动物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随意抛弃动物尸体,具有潜在的疾病传播危险,一旦将携带人畜共患病病原体的动物尸体抛弃在垃圾箱(桶)、河道、城市绿化带,甚至居民区,将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即便是正常死亡的动物尸体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4.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规模养殖户不断增多,动物饲养量不断增加,产生大量病害动物尸体。动物尸体随意抛弃或无害化处理不彻底,均具有潜在的疾病传播危险,危害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经济秩序,最重要的是可能会危及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因此,对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是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和保障动物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处理带有或疑似带有病原体的动物尸体、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达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扩散的目的[1].此外,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还具有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我国动物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等重要意义[2].近年来,在防控重大动物疫情中,我国动物防疫体系暴露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明显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全勇 《兽医导刊》2013,(8):15-17
一、对于动物无害化的认识(一)专业职责《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二)社会责任应用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处理病害动物尸体组织,杀灭病原微生物,有效控制排放产物和附产物二次污染及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三)无害化处理需要什么三要:有效灭菌、环保、资源化利用;三不要:污水、废气、异味。  相似文献   

17.
在动物防疫监督的工作中,经常遇到死亡的动物尸体,判断动物尸体的各种变化对确定动物死亡的原因、时间、疫病的性质和种类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中,对动物死亡后尸体变化的判定和应用,将有效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动物死亡后尸体变化的原因动物死亡后,体内血液循环停止,各种组织器官的机能和代谢过程也先后停止。由于体内的酶和细菌的作用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使组织的原有结构和性状与生前状态有很大差别。这种变化称为尸体变化,它包括尸冷、尸僵、尸斑、血液凝固和尸体腐败。2尸体变化的种类21尸冷是指动物死亡后,其…  相似文献   

18.
1 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牲畜养殖大国,畜牧业发展的同时,由于牲畜饲养基数大,每天因自然死亡和病害死亡的牲畜数量也相应庞大. 根据动物死亡原因,动物尸体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淘汰或自然死亡、病害死亡两种形式.自然淘汰或自然死亡对社会危害较小,因疫病死亡的动物尸体的不当处理不但对水源、土壤、大气污染严重,还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19.
"黄浦江死猪"、新型H7N9禽流感突发等事件不断引起社会及公众的广泛关注,由此对于我国的动物防疫及病害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文中从分析无害化处理现存主要方式的利弊出发,重点关注应用现代化高温生物降解技术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尸体的措施并进行一些新的探讨,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和环境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种动物疫病频频对人类构成威胁,影响公共卫生安全。一方面人们对病死畜禽肉的鉴别缺乏足够的知识,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病死动物尸体处理不规范造成的。当前,由于农村没有专门的病死动物尸体处理设施,有的养殖户动物死亡后将动物尸体随意抛弃,甚至有些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低价抛售病死动物。这种处理病死动物尸体的方式,一方面影响环境卫生,另一方面由于病毒细菌扩散甚至可能造成新的动物疫源。为此,将农村病死动物尸体统管起来,规范处理农村病死动物尸体,严厉打击各种经营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是各级政府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