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SK6382 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食用向日葵SK6382为甘肃省酒泉市安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AD904R为父本,96A2为母本,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向日葵新品种。2012—2013年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中,SK6382折合平均产量3 867.0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2.71%。生育期105-109 d,株高155-171 cm,茎粗2.85 cm,平均叶片数29.8片,花盘直径平均20.4cm,结实率79.4%,百粒重14.89 g,出仁率50.1%。适宜在甘肃省沿黄灌区、陇东河谷灌区、河西灌区等有效积温2 500℃以上,或河东海拔1 800 m以下山塬、旱地年降水量在450 mm以上或有补灌条件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黄皮洋葱新品种家多宝由甘肃安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自交系MS052为母本、不育系AD068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14—2015年甘肃省多点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为120 000 kg/hm~2,较对照品种牧童增产13.2%。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假茎高度90 cm,生长势强,鳞茎圆球型,外皮古铜色,单球质量387.0 g,收口紧,硬度适中,不易脱皮,≥7.0 cm的商品合格率平均是92.8%。高抗霜霉病、紫斑病、软腐病。适宜甘肃河西灌区及类似生态区的洋葱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黎莱福1号是以16A为母本、5061R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食用向日葵三系杂交种。在2014—2015年甘肃省食用向日葵区域试验中,2 a 11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486.15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9.32%。在2015年进行的生产试验中,5点平均折合产量3 693.0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8.6%。生育期120~125 d,株高175~185 cm,花盘直径18.0~22.5 cm,茎秆健壮,花盘倾斜度为4级,百粒重15~20 g,出仁率48%~51%,籽实粗脂肪含量27.68%,籽实粗蛋白含量17.3%。田间鉴定较抗黄萎病,耐菌核病。适宜于河西走廊及沿黄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陇啤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陇啤1号是从匈牙利品种Jaxana中选择优异的变异单株培育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多点试验中,陇啤1号折合平均产量8 663.89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啤4号和甘啤5号平均增产825.79kg/hm2,增产率达10.54%,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春性,生育期110 d左右,株高70~85 cm,穗长7.7cm左右;穗粒数22粒左右,绝干千粒重43~45 g,绝干蛋白质含量9.7%~11.0%,2.5 mm筛选率在91%以上,浸出物(以干基计)达到81.8%,α-氨基氮为160 mg/100 g,糖化力为355.5 WK,库尔巴哈值为42.4%。具有丰产、抗逆、优质和广适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河西、沿黄、引大灌区和中南部雨养旱作区及北方同类大麦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1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1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以开育12号为母本、邯豆5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12—2013年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650.0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7.13%。2014年在甘肃省多点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为2 002.5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6.69%。该品种株高63.5~86.3 cm,单株结荚45.6~52.3个,单株粒重15.8~22.6 g,百粒重19.1~24.8 g,全生育日数115~128 d,属中熟品种。籽粒含蛋白质(干基)41.94%,脂肪(干基)20.09%。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霜霉病,中抗大豆黑斑病。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沿黄灌区及陇东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3号以陇春19号为母本、陇春23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为9687-2.2012—2013年在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中,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7775.7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10.34%.株高82~83 cm,穗粒数34个,千粒重48.47 g,容重719.0 g/L.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76%、湿面筋34.3%、沉降值35.0 mL,属中筋优质小麦,中抗条锈病,适宜在河西灌区的酒泉、张掖、武威和沿黄灌区的景泰及生态相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黑谷子新品种丹谷2号为野生谷子变异植株中经株系选择选育而成。在甘肃省进行的多点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4 446.53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西黑谷子增产10.17%。生育期140 d,株高110~130 cm,穗长15~30 cm,千粒重3.3 g。籽粒含粗蛋白87.6 g/kg、胡萝卜素4.7 mg/kg、花青素19.1 mg/kg、钙236.76 mg/kg、铁132.38 mg/kg、锌30.6 mg/kg、硒3.26 mg/kg。适宜甘肃省灌区无霜期140 d以上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甘肃省靖远县向日葵种植面积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是品种单一、产量不高等因素仍然制约着向日葵产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5年在靖远县高扬程兴电灌区进行了13个食用向日葵杂交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启源5号、AD630和TS905三个杂交种生长势中或强、植株生长整齐,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建议在靖远范围内或同样生态条件下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9.
甘垦4号是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是以哈1024为母本、中心9111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泛的春小麦新品种.在2003-2004年甘肃省西片水地春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8 484.0 kg/hm2,比对照品种高原602增产8.4%.生育期99~122 d,属早熟品种,株高78~100 cm,成穗数489.0万~748.5万穗/hm2,小穗数16个,穗粒数37.5~41.0粒,千粒重48.4~64.8 g,容重834 g/L.田间未发现散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黄矮病及丛矮病.经对田间自然诱发的条锈病进行成株期抗病性鉴定,表现抗性.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甘垦4号籽粒含粗蛋白13.19%、赖氨酸0.36%(干基).适宜在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以及同类气候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在甘肃引黄灌区选择60个典型玉米地,对其土壤耕层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引黄灌区玉米地平均耕层深度为22.5 cm,比我国土壤平均耕层(16.5 cm)高6.0 cm,犁底层平均厚度为9.1 cm。0~40 cm土层容重在1.36 g/cm~3左右,孔隙度在48.5%左右。0~45cm土壤紧实度200~2 450 kPa,靖会灌区显著高于其他灌区,景电、兴电、刘川灌区相差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94~15.64 g/kg,全氮含量为0.84~1.24 g/kg,碱解氮含量为47.14~60.56 mg/kg,速效磷含量为14.28~33.57 mg/kg,速效钾含量为156.50~185.84 mg/kg,除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外,其它指标均属于中等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张豆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新品种张豆1号是以经太空辐射后的铁丰18号为母本,自选野生大豆(M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9—2010年的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中,2 a 2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670.6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平均增产17.38%;在2010年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产量2 838.8 kg/hm2,较对照陇豆2号增产5.04%,居13个参试品种(系)的第2位。该品种籽粒含粗脂肪194.5 g/kg、粗蛋白427.1 g/kg,高抗大豆根腐病、细菌性叶斑病,适宜在甘肃河西地区、东部地区、陇东地区、沿黄灌区以及西北同类地区春播,也可作为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收获后夏播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胜玉906是以自交系K18为母本、C16为父本,采用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1代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26 d,株型紧凑,成株株高270~305 cm,穗位高100~115 cm,叶片数21片;果穗筒型,穗长17.2~23.0 cm,穗粗4.2~5.2 cm,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5~43粒,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7.2%~90.0%,千粒重315.0~348.0 g;田间表现抗茎腐病、穗腐病,667 m产量在1 000 kg以上,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春玉米类型区种植。2019年通过农业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90020。  相似文献   

13.
冬油菜新品系964-1-1是天水市农科所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1号作母本,加拿大甘蓝型春油菜品种p ivot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1-2003年的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折合产量2 118 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1号增产12.1%。该品系株高110.6 cm,千粒重2.57 g,角粒数24.6粒,生育期273 d,越冬率94.2%。适宜在陇东、陇南及定西等海拔2 000 m以下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典范对应分析的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盐渍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全盐量(TS)、pH和盐分离子组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数量关系,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程度以及对盐碱地类型、分布的影响。【方法】以兴电和景电两个典型灌区为研究取样区,样点布局既涵盖了上游新垦盐碱荒地、中游轻度盐渍化耕地、下游中重度盐渍化耕地和弃耕盐碱荒地,又兼顾了耕地土壤盐渍化类型(硫酸盐型、氯化物-硫酸盐型、硫酸盐-氯化物型)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的差异。运用常规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土壤TS、pH、盐分离子的剖面分布特征,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方法(CCA)研究了土壤TS、pH与盐分离子含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及各土层TS、pH、盐分离子与研究对象前2个CCA排序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解释方差。【结果】甘肃引黄灌区耕地土壤为轻度至重度盐化,0-40 cm土层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40-80 cm土层含盐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剖面中的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SO42-为主,土壤pH介于7.93-9.98之间。不同土层内,K+与HCO3-、Ca2+与Mg2+始终有较好的关联性,Na+与Cl-之间的关联性越往下层越强,SO42-与Na+之间主要是负相关,K+与Na+以及SO42-、Cl-、HCO3-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在0-100 cm全剖面上,pH的空间分布受HCO3-的影响较大,TS受Na+、Cl-、SO42-的影响较大。分层与全剖面的情况有所不同,0-20 cm土层内TS和pH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控于SO42-含量,20-40cm土层内主要受控于Cl-和Na+含量,40-60 cm土层内受Ca2+、Mg2+、SO42-和HCO3-的共同影响,60-80 cm土层内Mg2+是主要影响因素,80-100 cm土层内主要受控于Mg2+和Cl-。CCA第1排序轴反映了TS的变化情况,第2轴反映了pH的变化情况,第1轴特征值在0.53-0.70,解释方差在38.7%-57.7%;第2轴特征值在0.36-0.64,解释方差在30.6%-44.7%。【结论】甘肃引黄灌区的盐渍化耕地中同时存在盐分表聚和底聚两个过程,上游新垦盐碱荒地和中游轻度盐渍化耕地以底聚为主,下游中重度盐渍化耕地和弃耕盐碱荒地以表聚为主。60-80 cm的泥质胶结砂层含盐量高达93.7 g•kg-1,对水盐运移和盐分离子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造成灌区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盐渍化耕地的钠质化现象只在重度次生盐渍化区发生,TS、Na+和SO42-是决定项目区盐碱地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典范对应分析通过箭头连线的长短、所处的象限、箭头之间的夹角以及与角符号间距离的远近等,在CCA二维排序图上可以直观地给出各盐分离子之间以及土壤TS、pH值与盐分离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各土层TS、pH、盐分离子与研究对象前2个CCA排序轴的相关系数、特征值和解释方差等,来确定不同土层的主控因子和影响甘肃引黄灌区盐碱地类型和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更加科学的区域盐碱地特征及改良利用情况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阿克苏河灌区棉花耐盐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建立阿克苏河灌区棉花产量与其相应的土壤含盐量的响应关系,即棉花盐分生产函数模型:分段式线性函数模型和非线性-S型函数模型,确定该地区棉花的耐盐指标。【方法】根据3年4地大田定位观测的棉花产量和土壤盐分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得出0—20 cm和0—40 cm土层的2种模型,对比分析函数模型的适用性,依据适用性更强的土层模型计算棉花的耐盐指标。【结果】分别拟合出0—20 cm和0—40 cm土层的分段线性函数模型和非线性-S型函数模型,其中非线性-S型盐分生产函数模型拟合精度较高。【结论】阿克苏河灌区(0—20 cm土层)棉花的耐盐临界值、耐盐极限值、减产速率最大时的土壤盐分含量、减产50%时的土壤盐分含量分别为0.302%、1.119%、0.558%、0.581%。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平原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功能区、不同种植模式及不同母质类型等因素,基于经典统计学、经验贝叶斯克里格插值法,从点与区域两个方面对不同土壤深度(0~25、25~50 cm)重金属Cr含量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及影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看,不同土壤深度重金属Cr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区域比较以海淀和丰台平均含量为最高;空间分布上,不同土壤深度(0~25、25~50 cm) Cr含量水平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其分布以城区为中心向外逐渐降低。从单因子评价看,处于警戒线以内的区域面积仅占研究区总体的19.16%(0~25 cm)和14.81%(25~50 cm),存在明显富集现象。不同功能区重金属Cr含量在不同土壤深度中排序均为都市生活区 > 农业保障区 > 水源保护区,且对不同土壤深度Cr含量存在显著性影响;种植模式及母质类型对不同土壤深度Cr含量无显著影响,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成果可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进一步治理和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3年生葡萄杂交苗结果母枝粗度、留芽量与花芽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后代植株结果母枝粗度为0.79~1.20 cm时,新梢结果系数达0.900以上,结果枝率达60%以上;结果母枝粗度为0.89~0.98 cm时,花芽分化最好,可达71%。葡萄杂交苗花芽分化集中分布在结果母枝第5~9芽,其中6~8芽是花芽集中分布的部位,平均分化率可达4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