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蔷 《农业考古》2001,(3):190-191
1989年夏,湖南省澧县盐井乡清园村村民因修路破坏一座古墓。澧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即 派 王中兴、向安强两同志前往现场;经抢救性发掘,清理出铜钱七枚,“魂瓶”、谷仓罐、碗 、 残罐各一件,锈铁钉数枚。其中有二件与农业有关的文物,本文特作专门介绍,供研究者参考。一、墓葬形制与年代此墓为混凝土浇结而成,当地老百姓俗称“森堂墓”;宽1.75,残长1.85米。墓中出土七枚 铜钱的钱文分别为“天禧通宝”、“明道元宝”、“皇宋通宝”、“嘉元宝”、“元符通 宝”、“圣宋元宝”、“政和通宝”。由此推断,此墓为…  相似文献   

2.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通过对文物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1970年10月,在西安市南郊唐代长安城兴化坊遗址一次基建施工中,人们发现了享誉世界的何家村唐代窖藏。窖藏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其中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材质货币466枚、玛瑙制品3件。  相似文献   

3.
湖南澧县新洲汉晋墓出土与农业有关的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澧县新洲汉晋墓出土与农业有关的文物华南农业大学农史室安强1978年2至6月间,湖南省澧县考古小分队的刘宗耀、曹传松、王本浩等人,对当时该县新洲公社(现为津市市新洲镇)的车渚大队、白龙泉大队、豹鸣大队、良种场等处因农田水利建设而已有不同程度损坏的2...  相似文献   

4.
1987年12月22日,在重修南昌市仅存的高层古建筑,始建予唐天佑年间的绳金塔,在塔底层距地表土仅12公分处,发现了深66.5公分、80公分见方的砖室地宫,出土汉、唐,清各代文物及清代钱币、谷物。地宫文物摆放有致,取坐北朝南之势。宫底遍撒“同治通宝”钱。正中底置一大铜镜,面朝上,背铭文“五子登科”。镜上置一石函,有盖,函内有康熙通宝、顺治通宝钱数百枚及铜器碎片。石函上置铜如意一柄,云头朝北,柄身镌刻铭文“雅座在泉石,清淡吐珠玑”及山水图案。如意上置五龙铜洗,洗内置一玉碗。东面置一乳丁铜簋,西面置一双系铜壶,南面置一铁钟。东南角置青花盖罐一,罐内盛酱、同治通宝钱,罐下压一“喜生贵子”小铜镜,镜面朝上。西南角置青花盖罐一,罐内盛茶、康熙通宝钱,罐下压一“喜生贵子”小铜镜,镜面朝上。西北角置青花盖罐一,罐内盛麦,同治通宝钱,罐下压一  相似文献   

5.
镇定出智慧     
<正>一个博物馆被盗了,丢失了10件珍贵的文物。好在一枚珍贵的钻戒没有被盗。警方经过多次努力也找不到线索,这时一直很冷静的博物馆馆长却提议让电视台采访他。  相似文献   

6.
何开旺 《农业考古》2001,(1):246-246
1992年6月,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在靖州水酿塘电站淹没区内鸬鹚江发掘的一批晋代墓葬中,出土36件陶罐,形制特别大,从器形看应为实用的储藏之器。这批材料虽已整理发表(1),但对其用途还未作讨论,这里再择其明显为储藏粮食的1件罐介绍如下。 该罐出于M2:8,直口平沿,矮领斜肩,最大腹部在肩部,肩以下斜收,底稍内凹,肩、腹部饰压印的条纹,下部为粗绳纹,腹部三周弦纹。一侧近底部有一直径1.6厘米的圆孔。口径38.4、底径25.6、高38厘米(图一)。从圆孔所处的位置看是绝对不能作为盛水之类的器具的,而只…  相似文献   

7.
茶具在画中茶具,包括茶盏、茶壶、茶托、茶炉、茶碾、茶罐等等,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什,本无稀奇之处。但是在研究茶文化史的人眼中,往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绘画中的茶具,则是更为直观的形象资料,与文字记载和出土实物互为参照,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历史的原貌。譬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了七件茶托,上面饰以莲花瓣形纹,托子底部还有铭文,其中一件的铭文是:“大中十四年八月造成浑金涂茶托子一枚金银共重拾两八钱参字。”无疑,这是一件很有价值的茶史文物。参阅文献资料,人们发现有关茶托子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唐代李…  相似文献   

8.
湖南郴州出土的铁制生产工具湖南省郴州市文物管理处龙福廷谢晓玲近年来,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在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中,从墓葬和遗址中出土了21件铁质生产工具。出土时锈蚀严重,但基本形状完整,其中有锸11件、3件、斧5件、锄2件,兹择其部份标本分别介绍:标本...  相似文献   

9.
陈珲 《农业考古》2003,(2):268-281
一、杭州跨湖桥出土距今八千年的“中药罐”应是茶釜《中国文物报》2 0 0 2年 2月 1日头版头条发表了《浙江发现早于河姆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八千年的“中药罐”令人称奇》一文 ,文章有一段是专对距今约有八千年的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的“中药罐”展开的论证 ,其文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 ,T4 1 1⑧层有一件稍有残缺的绳纹小陶釜 ,该小陶釜口径 1 1 .3、高 8.8厘米 ,外底有烟火熏焦痕 ,器内盛有一捆植物茎枝 ,长度约 5- 8厘米 ,单根直径一般在 0 .3- 0 .8厘米间 ,共约 2 0余根 ,纹理结节均很清晰 ,出土时头尾整齐地曲缩在釜底。从现象…  相似文献   

10.
侯杰 《农业考古》2003,(4):306-306
1997年4月,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以“茶”为题材的邮票,共有4枚,分别为:茶圣、茶树、茶器和茶会,在当时成为茶文化界的一件盛事。这套邮票当初的方案并非如此,而是另外一组内容,4枚分别为:蒙山顶上茶、西湖龙井茶、黄山毛峰茶和武夷山岩茶,另有1枚小型张“陆羽画像”。第一套方案虽未能实施,但亦足可见武夷  相似文献   

11.
柑橘产业在湖南澧县农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和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澧县农民和投资者对柑橘生产表现出极高的积极性。根据农业部门的统计,2000年到2005年,澧县柑橘年总产量呈逐年大幅上升趋势,2005年产量达到了17286吨,比2000年翻了一番,产值达到1764万元,2007年产值预计可以达到2000万元。柑橘收入已经成为澧县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澧县柑橘生产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但是在果品产量、品质、采后加工处理和销售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成都石羊乡出土王莽时期斗鸡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10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成都南郊的石羊乡成都铁路西环线工地清理了一批汉代砖室墓。在六号墓中出土了一件小陶罐,在清洗该小罐时,发现罐身用细线刻划出一幅斗鸡图。六号墓是一座单室券拱砖墓,平面呈长方形,长4.15、宽2.28\残高0.48米,墓砖都是长方形青灰素面砖。该墓早年被破坏,墓葬L部不存,但下部保存完好,未被扰乱。该墓出土遗物较多,计有各式陶罐、釜、耳环、熏炉、灶。小立涌等陶器,这些陶器都具有西汉晚期及新莽时期特征(‘)。墓内出土了大量钱币,除部分为西汉五铁外,其余都是货泉、大布黄千、及各式…  相似文献   

13.
略论江西新干的青铜农具江西省文物局彭明瀚1989年冬,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了配合农田基本建设,在新干县大洋洲清理了一处商代晚期遗存,共出土青铜器484件,其中工具类十六种127件,可以肯定为农具的就有犁铧、锸、耒、耜、、镰、等10种36件(1)。其...  相似文献   

14.
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的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遗址。1976年至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等单位进行了发掘,分为三个发掘区,揭露面积2579平方米。发现了房址、灰坑、沟壕等遗迹,出土了富于特征的大平底筒形盂、倒靴状支架、三足钵、深腹罐、长颈壶、平底钵、圈足罐等陶器以及石磨盘、石磨棒等各种石器和骨器,表现了这一文化遗存的年代较早,面貌独特,它与河南中部发现的裴李岗遗址共同被称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15.
湖北天门县石家河遗址出土的泥塑小动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九七五年春,天门县文化馆文物小组,在石家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附近,配合农田基本建设,出土了泥塑动物三十六件,同年八月,文物普查时,又收集到泥塑动物二十七件,这些红陶泥塑动物品种多样,造型朴素,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原始造型艺术的光辉! 在这些泥塑艺术中,可分人、禽、兽三大类: 一、红陶人三件、均残:一件仅存头部与上驱,双手抱物于胸前(长7.5、宽4.5厘米);  相似文献   

16.
悦读     
《中国农村科技》2014,(11):78-78
中国农业文物宝典 作者:胡泽学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史学科获得全面的巨大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比之前代更为雄厚的资料基础之上的。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研究除了利用传统的古籍文献以外,还广泛利用丰富的考古文物资料。农业文物和农业文献古籍一样,是历史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源泉,也是研究历史和人类发展不可多得的实证资料。《中国农业文物宝典》以农业文物实物的信息为对象,收录了3万多条有关数据,涉及到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及其他植物、畜禽及其他动物、农田水利、农业图像及农业文书等六大内容。其中有上万件文物信息来自于国家贵重文物档案库中的一级档案资料,几乎涵盖了国内考古类学术期刊和一些重要的相关的学术著作,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7.
茶既为饮品,当有茶具。原始时期,只能是皿便盛,尚无专具。饮茶之风流行,专门茶具也就应运而生。东汉的青瓷器已相当发达,专事分工的茶具也还难以确认。浙江省湖州市一座东汉晚期墓中出土一件青瓷四系罐,器肩上刻有一“荼”字,证明这是一件贮茶器。这大概是器自有铭,时代较早的茶文化实物(《中国文物报))1990年8月2日)。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渐行遍及江南。南齐武帝为节约供祭,特地下一道诏书:“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足见饮茶在当时已属平常之事。饮茶之风流行,必然促使…  相似文献   

18.
一亩葡萄收益过万?种植葡萄能有上亿的年收益?是的,这些都不是神话,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石雪晖。她在常德澧县推广葡萄种植技术,每亩红提收入达10500~15750元,种植面积发展到2.4万亩,年收益上亿元,使澧县的葡萄产业获得大发展。本月,《湖南农业科学》记者就葡萄在湖南的种植效益及产业推广等问题专访了石教授。  相似文献   

19.
卢茂村 《农业考古》2001,(3):112-113
安徽省博物馆自成立那天起,就注意搜集各时代的民间契约、文书、传世文物,民俗文物、 革命文物等;尤其是在徽州地区征购到一批明嘉靖、崇祯年间的祠规及明清各代田契(大部 份是“红契”),更为珍贵。另外还有部份房契、房租单、税票执照、推单、立议合同,康 熙年间援纳具甘结书,以及拆卖旧砖瓦木料契,明万历年间看柴山契和数张卖身契,这里择 要介绍三张明代卖身卖田卖屋契。1.明万历己酉年(神宗二十七年,公元1609年)十月洪三元卖身契这是一件明代徽州奴婢买卖契约,质地为毛边纸,长方形,长55.5,宽27.5厘米…  相似文献   

20.
1981年4月下旬,我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东山北麓清理了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的合葬墓。出土唐三彩器、单彩器、瓷器、金、铜、玛瑙器及石刻等文物147件(简报见《中原文物》1982年8期),其中与农业、畜牧业有关的文物计40余件,本文特作专门介绍,供研究者参考。这批文物主要包括三彩和单釉器中的马、骆驼、牛、猪、狗、鸡、鸭、鹅、灶、井、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