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玉米杂交种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潘才暹 《作物杂志》1992,8(1):15-17
我国玉米杂交种的发展史与欧美相似,都经历了由品种间杂交种过渡到自交系间的杂交种;由应用双交种到推广利用强优势制种产量较高的单交种两个主要阶段。一、单交种的利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告诉我们: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玉米单交种的利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大幅度增长。1908年美国开始进行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到80年代单交种占玉米播种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玉米育种创造了世界玉米育种史上的奇迹,从早期的研发和推广杂交种,到后来攻克了玉米抗病育种技术的难关,以及从双交种过渡到更先进的单交种选育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玉米育种技术进入缓慢发展阶段,没有突破性进展,只是在抗病育种和籽粒品质上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并且及时育成了较抗病的新品种。尤其是近15年问,我国选育的玉米杂交种杂种优势水平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突破性的玉米白交系。而选育优良的玉米自交系是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基础和关键,没有突破性的玉米自交系就不会有突破性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对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进行的分析表明:我省玉米杂交种生产已完全进入单交种时代;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以省内自育的中晚熟、紧凑型杂交种为主;省内自育系×省外育成系组成的杂交种面积较大;杂交种的亲本利用更趋集中,种质基础狭窄;自交系的主要来源是二环系,国外种质在自交系种质中具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4.
张志国  余永芬 《种子》1999,(5):62-65
本研究利用玉米姊妹交技术,克服自交衰退,提高种子生产效益。用以研究的5个毕单系列玉米杂交种,通过用姊妹种配制出了相应的改良单交种,显著提高了杂交种制产量,且改良单交的F1杂种优势不下降,生产力与原单交F1持平或略增。  相似文献   

5.
我国玉米单交种二十年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50年代后期,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在我国以双交种形式用于大面积生产。农大4号、7号在山西等省、市发挥了显著的增产作用。6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推广单交种。经过近20年的努力,单交种应用面积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1965年全国玉米杂交种面积不足播种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6.
我区推广玉米杂交种的过程,是由双交种到单交种。中间也推广过不少三交种。从多年的观察、实践看,推广玉米单交种弊病较多,远不及三交种。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我国主栽的三大作物之一,每年的播种面积超过亿公顷。在所有的玉米种植中近99%为单交种。单交种是由于利用了玉米的杂种优势才大幅度地提高单产,然而由于制种的纯度不纯或不高,又影响了这种杂种优势的发挥。据折算,F1代中自交株率若占10%,则杂交种的增产约降代5%,若自交株率超过10%,则杂交种的增产潜力损失殆尽。据近几年有关种子部门及专家调查,全国大多数玉米杂交种的自交株率较高,一般超过10%,在生产上造成极大减产。而利用不育化育种,可使制种纯度提高98%以上,因而能够充分地、持续地保持玉米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8.
吴景锋 《中国种业》2007,(5):33-35,38
较翔实地介绍了1987年美国先锋公司海外部在中国8省市11点次不同生态区的38个玉米杂交种联合品比试验,利用各点产量的汇总结果.及与对照种的百分比计算结果,可以进一步了解这批杂交种几个优种的选系对本世纪中国玉米单交种选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玉米单交种子粒自然脱水速率测定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选育快速脱水玉米新品种,本研究以36份玉米单交种为试材,测定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子粒含水量,计算生理成熟后子粒自然脱水速率。研究结果如下:单交种起始鉴定时间是授粉后40 d。在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单交种子粒含水量变幅分别为23.38%~37.07%和15.37%~34.34%。单交种间子粒自然脱水速率差异显著,单交种脱水速率变幅为0.11%~0.89%/d。可能不同类型品种具有相似的脱水过程和同一类型品种具有完全不同的脱水过程。研究结果将为选育子粒快速脱水单交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MO17,77姊妹种及改良单交技术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宜祥  邓善润 《种子》1991,(3):27-30
在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中,生产对路的杂交种,供应质优、量足的种子,关系到发挥杂交种应有的增产潜力和扩大推广杂交种的需要。自从由双交种转为单交种为主的利用以来,因在近交衰退的自交系植株上生产种子,加之四川省玉米主产区干旱频繁,生产条  相似文献   

11.
丹玉39是丹东农科院组配的玉米单交种。1995~1996年进行院内比较试验;1996~1999年进行辽宁、吉林多点鉴定试验;1999~2000年进行辽宁省区预备试验;2000~2001年进行辽宁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001年同时进行了全国玉米区试预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杂交种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2.
宁家林 《中国种业》2006,(10):54-55
丹玉86号(原代号丹308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1997年冬于海南以丹988为母本,丹T138为父本组配成的单交种。该杂交种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活秆成熟,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02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苗期耐旱性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北方地区时常发生春旱,严重影响玉米生产。因此苗期耐旱性是玉米育种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性状。本试验选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玉米品种35个, 包括50年代农家种4个,60年代双交种4个,70年代以后的单交种27个,在旱棚内鉴定苗期耐旱性,调查幼苗的生物量(鲜重和干重), 计算各品种的耐旱系数,分析苗期耐旱系数随年代及年份变化的趋势,并根据耐旱指数对70年代以来的27个单交种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对供试品种生物量的影响显著。我国玉米品种的苗期耐旱性50至60年代快速提高,60年代及70年代以后呈下降趋势,70年代以来的27个单交种可分为3类,耐旱性强杂交种有鲁单50、群单105、农大108、掖单13、掖单4号、郑单2号,耐旱性弱的杂交种有农大3138、农大60、沈单16,其余为中间类型。下一步育种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在自交系选育中加大干旱压力,为进而培育耐旱的杂交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优良玉米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单交种是当前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主要杂交种,已为国内外生产实践所证明.但是,由于组成单交种的自交系遗传基础的单一,多年加代繁殖,易于引起生物学混杂,产生一种相似的“潜在杂株”,加上去雄不彻底、不及时,造成杂种一代群体中系内自交株等所占比例增大.种子质量不高,对粮食增产的影响是十分惊人的.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玉米是我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50万亩左右。我区1957年开始自交系间杂交种试验。1965年示范推广双交种,1974年普及单交种。随着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应用,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但是,  相似文献   

16.
玉米品种白早9号是白城市农科院玉米所于1997年用自选系白61-393为母本、G30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单交种.1998-1999年参加本院品种产量比较试验;2000-2001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并经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虫性人工接种鉴定.200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  相似文献   

17.
对黔南杂交玉米组合布局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在举 《种子》1995,(1):46-47
发展粮食生产是黔南农业的一项紧迫任务,其潜力最大的是发展玉米生产。发展玉米生产费省效宏的措施是推广和合理布局杂交种。作用从各方面进行分析,提高黔南应以推广单交种为主,搭配三交、双交种,综合利用杂种优势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单交83玉米杂交种,是湖北省房县农技推广中心主持、杂交育成的半紧凑、半硬粒型的单交种。1992年报湖北省农作物品审委员会评审,该品种在房县种植累计达20多万亩。该单交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抗倒伏,抗病力高,产量高。从1990年到1992年  相似文献   

19.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新海 《种子科技》2003,21(2):115-115
为了提高玉米杂交种制种产量,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安全隔离,选用好地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异交率很高,在95%以上。因此,在杂交种制种时必须设置隔离区,以防止外来花粉授粉所引起的生物学混杂。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全部是单交种,其亲本为玉米自交系。玉米自交系生长势弱,生活力低,因此制种田要选择土质肥沃、有灌溉条件的土地,以保证制种产量。2覆盖地膜,适时早播2.1制种田播种时间胶东半岛地区春播制种一般在5月1日前后,如果覆盖地膜,可以提早到3月底至4月初,提早播种一个月以上。根据莱阳农…  相似文献   

20.
目前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迫切需要我们的种业迅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我们建设现代种业的必由之路。进入21世纪,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和推广优良杂交种一直是世界各国玉米科研的主流方向,在玉米杂交种优势利用上相继经历了品种间杂交种、双交种和单交种三个发展阶段。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利用玉米杂交种,经过大约1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