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和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温度(16、23、30℃)与不同饲料脂肪水平(5%、8%、11%、15%)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幼鱼(体质量为5.51 g±0.05 g)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试验在36个盛水150 L的循环水族箱中进行,共饲养70 d.结果表明:1)16℃时,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低脂组(5%、8%)显著高于高脂组(11%、15%)(P<0.05);15%脂肪组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8%脂肪组(P<0.05),低脂组(5%、8%)脾脏MDA含量显著高于15%脂肪组(P<0.05).2)23℃时,肝胰脏溶菌酶(LYZ)活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8%脂肪组(P<0.05),5%和15%脂肪组肝胰脏SOD活性显著低于8%和11%脂肪组(P<0.05);肝胰脏MDA和脾脏SOD、MDA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3)30℃时,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5%脂肪组血清IgM质量浓度显著低于11%脂肪组(P<0.05).4)各温度下,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脾脏LYZ、血清ALP、C3、c4以及脾脏CAT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5)各饲料脂肪水平下,温度都对松浦镜鲤幼鱼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从鱼体免疫角度推测松浦镜鲤幼鱼在16℃和23℃时饲料脂肪添加量分别不宜超过8%和11%.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镜鲤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水温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中设3个温度梯度(18、22、26℃),每个温度下投喂5种含不同蛋白质水平(质量分数为29%、31%、34%、38%、40%)的饲料,共1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14尾鱼,共饲喂60 d。结果表明:镜鲤血清中的肌酐(CREA)浓度随饲养水温的升高而降低,在22、26℃下CREA浓度显著低于18℃下(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浓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升高,在22℃和26℃下CHOL浓度显著高于18℃下(P〈0.05);血清中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H)、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和AST/ALT在22℃下比18℃和26℃下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各水温环境下,血糖(GLU)、总蛋白(TP)、球蛋白(GLB)、白蛋白(ALB)浓度随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在18℃下,LDH浓度随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38%蛋白质组显著高于29%蛋白质组(P〈0.05);在22℃下,CHOL浓度随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其中40%蛋白质组显著低于其它蛋白质组(P〈0.05);在26℃下,40%蛋白质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31%和34%蛋白质组(P〈0.05)。这表明22℃下比18、26℃下更有利于镜鲤的营养代谢,18、22、26℃下,饲料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40%、40%时,有利于改善镜鲤血清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温度(18、23、28℃)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4.25 g±0.19 g)消化率日变化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摄食率随温度的升高有增加的趋势,但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特定生长率随温度上升显著提高(P<0.05),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先增大后减小,但各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2)18℃组、23℃组和28℃组牙鲆幼鱼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Ddm)日变化分别为64.91%~80.84%、62.05%~82.78%和69.76%~81.69%,日变化表现为1~2 d的高消化率,之后有1~2 d的低消化率;(3)18℃组、23℃组和28℃组牙鲆幼鱼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Dp)日变化分别为89.38%~93.39%、87.86%~93.82%和88.25%~93.34%,日变化表现为1~3 d的高消化率,之后有1~3 d的低消化率;(4)随温度的升高,牙鲆幼鱼的平均干物质表观消化率与平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5)随着温度的升高,牙鲆幼鱼体水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空气暴露对松浦镜鲤的影响,气温21℃时,将体质量约600 g的鱼,分别于空气中暴露15,30,50,60,77 min后,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清血糖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总蛋白TP、白蛋白ALB、溶菌酶活性LZM、皮质醇COR。结果显示:松浦镜鲤对空气暴露应激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77 min空气暴露后松浦镜鲤成活率为100%,各实验组血清COR、GLU和ALB有显著性差异(P0.05),SOD、MDA、LZM和TG总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50 min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超过50 min的空气暴露可能对机体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源饲料中添加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AKG)对松浦镜鲤肌肉成分、血清氨基酸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饲料分为豆粕蛋白源、鱼粉与豆粕复合蛋白源两种,在不同蛋白源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AKG(0和1.5%)。选取400尾初始体重为(217.93±0.78)g的松浦镜鲤,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为期10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AKG显著降低松浦镜鲤肌肉中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粗蛋白质含量(P0.05)。豆粕蛋白源显著降低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P0.05)。蛋白源和AKG对肌肉粗灰分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对其他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AKG显著提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降低尿酸(UA)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复合蛋白源显著增加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尿素氮(BUN)含量(P0.05)。蛋白源和AKG对ALB和UA含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AKG显著提高血清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H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P0.05)。试验结果说明,饲料中添加AKG能够提高松浦镜鲤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促进松浦镜鲤对饲料蛋白的吸收利用,提高鱼体蛋白质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饵料中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寻找维生素K3产生毒性的敏感指标,为饲料中维生素K3的添加限量提供数据.在水温24℃,溶氧7.46~8.61mg/L条件下,在以豆粕和鱼粉为蛋白源的基础饲料中(维生素K1含量0.54mg/kg,维生素K2未检出)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K3(甲萘醌烟酰胺亚硫酸盐,甲萘醌≥49.9%),得到甲萘醌实际浓度为0,2.92,4.86,9.71,19.48,38.66,980.00 mg/kg 7组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58±0.16)g的松浦镜鲤,饲养试验时间为60d.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松浦镜鲤血清中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补体C3、C4的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最高剂量组(980 mg/kg)中,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显著大于2.92 mg/kg试验组,肌酐含量显著大于9.71 mg/kg试验组(P<0.05);尿素氮在高剂量组(≥38.66 mg/kg)的含量是其他试验组的2~3倍.可见,60d投喂不添加维生素K3的日粮不会对松浦镜鲤幼鱼血清生化指标产生不利影响,肾脏对维生素K3的反应早于肝脏,当维生素K3添加量≥38.66 mg/kg时,会影响松浦镜鲤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选取初始体重为(5.51±0.05)g松浦镜鲤幼鱼756尾,随机分成12组,分别在16、23、30℃温度水平下投喂5%、8%、11%和15%脂肪水平饲料,研究不同温度下脂肪水平对镜鲤肝脏游离脂肪酸、血清生化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3℃时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镜鲤肝脏游离脂肪酸(FFA)显著升高(P<0.05),30℃时15%脂肪组显著高于其他脂肪组;血清生化指标在各温度水平下变化各不相同,在16℃时,镜鲤血清中总蛋白(TP)、球蛋白(G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和血糖(GLU)浓度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其中15%脂肪组血清ALT、AST、TG和CHOL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3℃时血清中TP、白蛋白(ALB)、GLB、ALT、AST、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的浓度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而30℃时只有ALT和AST随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其中ALT浓度11%和15%脂肪水平显著高于5%和8%脂肪组(P<0.05),AST 15%脂肪组显著高于5%和8%脂肪组(P<0.05);其他指标在各脂肪水平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切片分析显示,各温度下随着脂肪水平增加镜鲤肝细胞相继出现排列不规则、空泡化、细胞核偏移和肿胀等营养性脂肪肝症状,16℃时表现较明显.16℃时饲料脂肪水平超过8%,23℃和30℃时饲料脂肪水平超过11%时对其血清生化和肝组织结构产生影响并易导致镜鲤幼鱼产生营养性脂肪肝症状.  相似文献   

8.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配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3.26%、46.34%、49.12%、51.94%、54.65%的等能饲料,在水温23~25℃条件下对初始体质量为(1.16±0.01)g的香鱼幼鱼进行7周的饲养试验以确定香鱼幼鱼最适蛋白质需要量。结果显示,蛋白质水平为49.12%试验组的鱼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含量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54.65%蛋白质试验组(P0.05),蛋白质效率随蛋白质水平升高而下降,49.12%试验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43.26%和51.94%蛋白质试验组(P0.05),但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水平对香鱼幼鱼肌肉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的折线分析求得香鱼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分别是49.04%和48.94%。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温度和相对湿度(RH)对山羊生长性能、尿常规、血常规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山羊在高温高湿下的饲养、疾病诊断及制定缓解措施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试验采用4个温度水平(26℃、30℃、34℃和38℃)和4个RH水平(35%、50%、65%和80%)的4×4的试验设计,选取体重相近的1.5岁左右的波尔山羊与奶山羊杂交一代羊8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4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自然环境下适应期30 d,每组试验期5 d,全天24 h处理,按照处理方式在人工环境控制舱轮流进行试验。各组试验开始前后记录每只羊的体重,每天记录采食量、饮水量,各组试验第3天和第5天采集全血用于测血常规和获得血清,并检测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结果】(1)温度和RH交互作用对山羊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饮水量(ADWI)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和血常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8℃各处理组山羊ADG显著低于26℃和30℃各处理组(P0.05)。38℃时山羊ADFI显著低于26℃和30℃(P0.05)。RH为65%和80%时白细胞总数(WBC)显著低于RH为35%时(P0.05)。(2)试验第3天,温度和RH交互作用对山羊血清钾(K)含量,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有显著影响(P0.05)。38℃,80%时山羊血清K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8℃时山羊血清葡萄糖(GLU)、球蛋白(GLO)、尿素氮(BUN)、钙(Ca)和碱性磷酸酶(ALP)显著低于26℃和30℃(P0.05)。RH为80%时山羊血清GLU、BUN显著低于RH为35%时(P0.05)。试验第5天,温度和RH对山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GLO、BUN、Ca、磷(P)、K、钠(N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4℃和38℃时对山羊血清GLU、氯(Cl)、ALT、AST、ALP和肌酸激酶(CK)显著低于26℃(P0.05);RH为60%和80%时山羊血清GLU、Cl显著低于RH为35%时(P0.05)。(3)试验第3天和第5天,38℃,80%和38℃,65%时山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浓度显著低于26℃各处理组(P0.05)。34℃和38℃山羊血清丙二醛(MDA)显著高于26℃(P0.05)。(4)温度升高,ADFI、ADG及血清TP、GLO、BUN、GLU、ALT、T-AOC、SOD、CAT降低,而ADWI和血清MDA升高。RH升高,ADFI及血清GLU、Cl、T-AOC、GSH-Px降低,而血清TP、LDH、MDA升高。(5)试验第5天血清TP、ALB、GLO、BUN、GLU、TC、TG、Ca、P、ALT、AST、ALP、LDH和CK大多组低于试验第3天,而血清抗氧化指标MDA高于试验第3天,T-AOC、SOD、CAT和GSH-Px在34℃和38℃时高于第3天。【结论】温度、RH及二者交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影响山羊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饮水量、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高温高湿环境不利于山羊的生长性能和机体抗氧化功能,其中,温度为38℃,RH为80%时山羊受到的影响最严重。另外,随着高温高湿时间的延长,山羊表现出更强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度对肉用仔鸡某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40只28日龄肉用仔鸡随机分为5组,分别在12℃、18℃、23℃、28℃和32℃处理4周。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性别对肉用仔鸡血清尿酸和总蛋白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23~28℃最低,高于28℃或低于23℃组依次升高,12℃组血清尿酸显著高于23℃和28℃组(P<0.05),12℃组的血清总蛋白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温度处理组(P<0.01)。血清总蛋白和尿酸均与氮的总利用率呈显著负相关(r=-0.63和-0.50)。母鸡血清尿酸和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公鸡(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以23℃组最低,极显著地低于32℃组(P<0.01),偏离23℃依次升高。球蛋白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P<0.01)。血糖水平以23℃和28℃最高,分别为223.6和221.7mg/100ml,偏离此温度均显著降低。温度和性别对血清总脂无显著影响,其含量为401~443mg/100ml。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以50 mg/kg (体质量)的剂量在口灌给药条件下,复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1.5)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体内的药动学与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单次给药后,甲氧苄啶在血浆和肌肉中的药时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在肝胰脏和肾中的药时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磺胺甲噁唑在血浆、肌肉、肝胰脏和肾中的药时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每天一次连续5 d给药后,甲氧苄啶于第15天开始低于0·05 mg/kg,磺胺甲噁唑于第9天开始低于0·10 mg/kg。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5 d。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大蒜素在鱼体内的吸收、消除规律,以7.5 mg/kg(体质量)单剂量口灌给药后,探究大蒜素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残留消除规律。试验水温为(20.0±0.5)℃,试验鲤体质量为(1.3±0.2)kg,在给药后0.25、0.50、0.75、1.00、1.50、2.00、4.00、6.00、8.00、12.00、24.00、36.00、48.00、72.00 h采集鲤的血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鲤血浆中药物的浓度,并用药动学DAS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单次口灌给药后,大蒜素在血浆中的药时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每天一次连续3 d给药后,大蒜素的主要成分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和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均于第15天开始低于10μg/kg。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5 d。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蒜素在鱼体内的吸收、消除规律,以7.5 mg/kg(体质量)单剂量口灌给药后,探究大蒜素在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残留消除规律。试验水温为(20.0±0.5)℃,试验鲤体质量为(1.3±0.2)kg,在给药后0.25、0.50、0.75、1.00、1.50、2.00、4.00、6.00、8.00、12.00、24.00、36.00、48.00、72.00 h采集鲤的血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鲤血浆中药物的浓度,并用药动学DAS 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单次口灌给药后,大蒜素在血浆中的药时关系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每天一次连续3 d给药后,大蒜素的主要成分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和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均于第15天开始低于10μg/kg。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15 d。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连用技术(LC-MS),研究了以30 mg/kg(体质量)的药量在单次口灌给药条件下,甲砜霉素在松浦镜鲤Cynipus carpio L.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水温为(20±0.2)℃,试验鲤(1+龄)体质量为(84.84±17.45)g.在给药后0.25、0.50、0.75、1.00、1.50、2.00、4.00、6.00、8.00、12.00、24.00、36.00、48.00、72.00 h采集鲤的肌肉、血浆、肝胰脏和肾脏,测定各组织中甲砜霉素的浓度,用药动学3P97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结果表明,甲砜霉素在鲤体内吸收分布迅速,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但消除缓慢.甲砜霉素在鲤血浆、肝胰脏、肾脏和肌肉中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77.292、24.625、79.966、25.600 h;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7.317、0.454、7.409、1.376 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分别为782.641 μg/(mL·h)、544.756μg/(g·h)、3 616.060 μg/(g·h)和158.634 μg/(g·h).鉴于甲砜霉素在鲤血浆和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长,消除缓慢,建议使用该类药物时应相对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5.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生产绿色食品的前提条件,有着丰富资源优势和较好经济基础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通过在松浦村选用A、B两块地种植大豆,A地严格按A级绿色食品大豆生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耕作,B地则主要靠自然生长。结果表明:A地大豆植株高于B地,F=274.57>F0.01;产量高于B地,F=77.45>F0.01;蛋白质含量低于B地,F=14.95>F0.05,充分验证了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4种重金属对松浦鲤生长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汞、镉、铜、锌4种重金属对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carp)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中毒试验,分别测定其生长速度及组织的损伤程度。试验表明当汞在5μg/L、镉在20μg/L浓度作用10d以下时其组织未发生病变,且对松浦鲤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试验浓度增高、时间的延长,即汞在10μg/L以上,镉在20μg/L20d以上,生长受到抑制。同时随汞、镉试验浓度的不断增高,鳃、肾组织发生了不同阶段的病变:首先鳃组织分泌的粘液增多,继而出现鳃血管扩张、出血,呼吸上皮肿胀;上皮细胞增生,鳃丝呈棍棒状,相邻几条鳃丝发生融合,形成一片细胞板,一些鳃小片细胞脱离,病状严重时造成鳃小片坏死、解体。肾组织上的肾小球萎缩,肾拟淋巴组织坏死,而铜、锌重金属对各组织及各重金属对肝组织未造成病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黄河鲤与松浦镜鲤不同部位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2种鲤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尾部肌肉、脑、眼和鳔中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种鲤中均检测到1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有4种,以棕榈酸(C18∶0)含量为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3种,主要为油酸[C18∶1,(n-9)];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5种,主要是亚油酸[C18∶2,(n-6)]。2种鲤均是∑MUFA>∑PUFA>∑SFA,但各脂肪酸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含量有所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and water temperature on growth and flesh quality of Songpu mirror carp (Cyprinus carpio) at an initial weight (165.24±5.08) g. Practical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contain five protein levels (29.12%, 31.46%, 34.49%, 38.17%, and 40.13%), and each diet was randomly assigned triplicate groups of 15 fishes at three temperatures (18℃, 22℃, and 26℃) in the recirculation system. Fishes were fed twice daily to apparent satiation for 56 day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ishes had higher weight gain rate at 22℃ and 26℃ than that at 18℃ (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22℃ and 26℃ (P〉0.05). Based on the weight gain rate, dietary protein level 29.12%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ody at 18℃, 22℃, or 26℃. Crude protein, crude lipid, moisture and ash of muscl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ose treatments (P〉0.05). pH (after 24 h) of muscle was the highest at 18℃ and the lowest at 22℃ (P〈0.05), but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among different protein level groups at each temperature (P〉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hear force, water holding capacity, collagen, glycogen and lactate among all the treatments were found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when C. carpio fed to apparent satiation, the growth mainly depended upon temperature. Dietary protein coul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flesh quality, but temperatu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pH of muscles. A dietary protein level 29.12%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body at 18℃, 22℃, or 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