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鱼类资源是渔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与所有的生物资源一样,需要加以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才能充分发挥鱼类资源的重要作用。如果人为的无限制捕捞和鱼类赖以生存、繁殖的环境条件无限制破坏,那么,鱼类资源就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以至鱼类种质资源下降,甚至出现种群灭绝现象。鱼类的繁殖与保护是合理利用鱼类资源的重要措施,是关系到渔业生产发展和鱼类  相似文献   

2.
丰富的鱼类种质资源是宝贵的生产资料,是发展渔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保护鱼类天然群体的基因库,维持生物多样性是鱼类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的主题之一。在现代鱼类保护生物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鱼类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上游公伯峡至寺沟峡河段的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该区域渔业生态环境脆弱,鱼类组成简单,主要经济鱼类性成熟年龄偏晚,鱼类生长缓慢等,涉及国家保护性鱼类1种,地方性保护鱼类8种,采集鱼类标本16种属,以鲤科和鳅科鱼类为主,是我国高原鱼类区系组成的典型代表,一旦资源被破坏,将很难恢复。  相似文献   

4.
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通过对2010~2011年渤海大面调查所获得的渔获物进行胃含物分析,了解当前渤海鱼类的食物关系及其变化。结果显示,渤海生态系统的27种鱼类有12种低营养级鱼类、12种中营养级鱼类和3种高营养级鱼类,包括了杂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混合动物食性鱼类和鱼食性鱼类,各鱼种营养级较20世纪90年代变化不大。3种高营养级鱼类均为鱼食性鱼类,饵料生境宽度值均很低,属于狭食性鱼类;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是渤海饵料生境宽度最大的2种鱼,同时也是当前渤海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最重要的饵料种类,其广食性有利于食物网各营养层次的物质、能量流动。当前渤海食物网中浮游食物链削弱,主要食物链转变为“植物、有机碎屑→鼓虾→鱼类”和“底栖动物→虾虎鱼、小黄鱼→大型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5.
<正>一、鱼类的免疫基础鱼类具有比较健全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也具有一系列免疫细胞,这些是对鱼类实施免疫预防各种疾病的免疫基础。1.鱼类免疫器官和组织胸腺、肾脏和脾脏以及黏膜淋巴组织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组织和器官。2.鱼类的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6.
生态调度是缓解水电工程对鱼类不利影响的有效措施之一,确定生态调度目标鱼类是制定生态调度方案的基础和前提。在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物种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金沙江乌东德坝址至白鹤滩坝址之间分布的53种土著鱼类进行生态调度需求次序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生态调度需求1级的鱼类有4种,为圆口铜鱼、长鳍吻鮈、中华金沙鳅和齐口裂腹鱼,这些鱼类均属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也是受水电开发影响较为显著的种类;处于生态调度需求2级的鱼类有14种,包括长江上游特有鱼类11种,这些鱼类产卵繁殖对流水生境均有一定需求;处于生态调度需求3级的鱼类有28种,这些鱼类以广适型种类为主,对水流条件的要求不高;处于生态调度需求4级的鱼类有7种,多为常见的小型鱼类,其产卵繁殖对生境要求不高。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乌东德坝下江段鱼类对生态调度的实际需求,考虑到产漂流性卵鱼类和产粘沉性卵鱼类繁殖需求的差异,综合确定圆口铜鱼和齐口裂腹鱼为乌东德水电站生态调度的主要目标鱼类,长鳍吻鮈、中华金沙鳅等作为兼顾目标鱼类。  相似文献   

7.
<正>鲟科(Acipenseriformes)鱼类是比较古老的鱼类,世界现存的鲟科鱼类有28种,并有许多亚种和杂交种。鲟科鱼类是淡水鱼类中寿命最长,个体最大的鱼类之一。黑龙江的鲟科鱼类有两种,分别为鲟属的施氏鲟和鳇属的达氏鳇。我国鲟科鱼类主要是长江水系的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新疆区域内的裸腹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黑龙江水域内的施氏鲟和达氏鳇[1]。世界上鳇属鱼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栖息于欧洲的欧洲鳇(最大  相似文献   

8.
东海高营养层次鱼类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东海120°~126.75°N、25.75°~31°E范围内的两次大面积调查基础上,以占渔获量90%的鱼类为研究对象,分析东海春、秋两季2个鱼类群落的功能群。结果表明,东海高营养层次鱼类群落包括7个功能群,即鱼食性鱼类、虾/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虾蟹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广食性鱼类。其中东海近海春季鱼类种群由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和虾食性鱼类4个功能群组成,秋季鱼类种群由虾/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广食性鱼类、虾蟹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和浮游动物食性鱼类6个功能群组成;东海外海春季鱼类种群由鱼食性鱼类、底栖动物食性鱼类、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和虾食性鱼类4个功能群组成,秋季鱼类种群由浮游动物食性鱼类、虾/鱼食性鱼类、鱼食性鱼类、虾食性鱼类和底栖动物食性鱼类5个功能群组成。从生物量组成上分析,在各鱼类群落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功能群不同,春季东海鱼类群落以浮游动物食性鱼类功能群为主,而秋季以鱼食性鱼类功能群为主。其中带鱼、白姑鱼、六丝矛尾■虎鱼、多棘腔吻鳕、龙头鱼、小黄鱼、细条天竺鱼、发光鲷、、花斑蛇鲻、短鳍红娘鱼、竹荚鱼、条尾绯鲤、黄鳍马面、黄条等15种鱼为各功能群的主要种类。群落种类组成的差异,同种类体长分布的差异,以及饵料基础的时空变化是导致东海各鱼类群落功能群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氮代谢是鱼类生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对盐碱等特殊生境下鱼类氮废物的排泄机制仍不清晰。氨和尿素是鱼类氮排泄的主要形式,氮排泄主要受盐度、碱度、温度、摄食、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鱼类氮排泄的研究进展,就鱼类氮代谢中氨和尿素排泄的一般规律、影响鱼类氮排泄的主要因素及盐碱水环境中鱼类独特氮代谢途径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氮排泄机制的转变是鱼类适应盐碱环境的重要生理途径,我国拥有大量的盐碱水域和盐碱土著鱼类,开展盐碱土著鱼类氮排泄研究,揭示盐碱水环境中鱼类氮排泄机制,将为鱼类耐盐碱机制的揭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鱼类的摄食感觉是决定鱼类摄取食物与否的关键,也是鱼类营养学研究的基础.文章简要介绍了鱼类的摄食感觉器官--嗅觉、味觉、侧线、视觉的结构和功能,不同感觉器官在鱼类摄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感觉器官的反应在摄食过程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裂腹鱼类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裂腹鱼类是特产于亚洲高原地区的一群鲤科鱼类,其共同特征是腹部肛门附近具有特化形成裂隙的成排鳞片。裂腹鱼类为冷水性鱼类,其生长缓慢,性成熟晚,寿命较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分布和生活史对策,裂腹鱼类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裂腹鱼类生物学(年龄、生长、食性和繁殖)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鲟鱼人工放流及野化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鲟鱼类是一种古老的鱼类。古生物学家和鱼类学家认为现存鲟形目鱼类是鱼类"活化石"。鲟鱼类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尤其是鲟鱼籽酱被誉为黑色珍珠,在国际市场上售价不菲。因此,鲟鱼类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鱼类精氨酸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罗智 《水产学报》2004,28(4):450-459
精氨酸是迄今研究的所有鱼类的必需氨基酸。近年来,在确定鱼类精氨酸需要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然而,仍然有许多养殖鱼类对精氨酸的需求有待研究。在已有的报道中,鱼类精氨酸需求存在种内和种间差异,而且这种差异较大。这篇论文综述了鱼类精氨酸需求的研究进展,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即鱼类对精氨酸的需要量,饲料中精氨酸含量对鱼类的影响,影响鱼类精氨酸需要量的因素,评价鱼类精氨酸需要量所采用的指标以及精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金沙江下游干流大规模水电开发的背景下,干流开发与支流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黑水河是白鹤滩库区鱼类的优先保护支流,确定其鱼类优先保护次序和保护物种是进行鱼类栖息地修复和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前提基础。在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黑水河35种鱼类进行优先保护次序的定量分析,并结合黑水河栖息地实际情况,确定保护目标鱼类。结果显示,达到黑水河一级保护的鱼类只有1种,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达到二级保护的种类有12种,其中昆明裂腹鱼(Schizothorax grahami)、黄石爬鮡(Euchiloglanis kishinouyei)、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和长鳍吻鮈(Rhinogobio ventralis)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处于三级保护的鱼类有17种,其中钝吻棒花鱼(Abbottina obtusirostris)和张氏?(Hemiculter tchangi)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四级保护鱼类有5种,其中短体副鳅(Paracobitis potanini)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黑水河鱼类的实际情况。结合白鹤滩水库蓄水后黑水河栖息地生境改变的情况,最终确定昆明裂腹鱼、黄石爬鮡、短须裂腹鱼为黑水河栖息地修复和保护的目标鱼类,长薄鳅和长鳍吻鮈为备选保护鱼类。  相似文献   

15.
鱼类与水力学之间关系密切而复杂,鱼类的很多生理和生态特性要通过水力学试验获得,也要通过水力学特征量表达。鱼类对水环境的需求、鱼类的生理承受力和鱼类的生态承受力等3个方面是分析水利工程对鱼类生态系统胁迫时的主要参照指标,包括鱼类与水动力、静力、水体空间和物理化学特性等多方面广泛的研究内容,而水力学试验正是进行这些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鱼类洄游中的能量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毅平 《水产科学》2012,31(6):375-381
1鱼类洄游的定义和分类洄游是部分鱼类生活史中的重要行为之一,通常指鱼类在育幼场、觅食场和产卵场之间主动、定向和周期性的迁移[1]。按已有的定义,洄游应当是持续的定向运动[2],因此McCormick等[3]提出,多数鱼类的洄游实际应为"移动"。洄游对鱼类获取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鱼类生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鱼类进化发展至今,分布在全世界各个水域中的鱼类形成了能够在不同水温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各种类型:如温水性鱼类、广温性鱼类、冷水性鱼类/耐低温鱼类和暖水性鱼类/耐高温鱼类。水温的变化不仅导致鱼类的夏眠和冬眠,而且还影响鱼类的繁殖和水体溶氧量,是与鱼类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关系最为密切、并进而影响鱼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8.
黄河鱼类资源保护目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近些年来黄河的生态系统健康受到了威胁,鱼类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作者于2002—2007年对黄河的水生生物及鱼类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共采集到鱼类标本41种,其中珍稀濒危保护鱼类4种,地方性保护鱼类11种,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根据黄河流域现存鱼类资源的稀有性和其在水域中的作用地位,提出关键性保护鱼类的代表性鱼类,提出生态流量、水质和水环境3个关键性保护指标。  相似文献   

19.
鱼类越冬是我国北方地区养鱼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一年之中,鱼类大约要有一半的时间在冰下渡过。为了使鱼类安全越冬并提高其成活率,首先应了解鱼类越冬水域的理化、生物学特点和鱼类在越冬期的生理学特性,以及二者的内在联系。其次是分析鱼类在越冬期的死亡原因,和加强鱼类越冬管理工作。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就可以创造条件,改善鱼类越冬环境,保护鱼类安全越冬。 近年来,北方地区提倡采用生物增氧越冬。生物增氧,就是根据越冬池的具体情况,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冰下水生植物,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济南地区地表水系鱼类群落结构特征,于2015年丰水期(5月)和枯水期(8月)对济南地区24个采样点的鱼类群落和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利用多样性指数以及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分别采集到鱼类5目33种和5目28种,其中丰水期采集到鱼类1209尾,枯水期采集到鱼类1 616尾。各采样点鱼类个体数量平均值分别为50.54尾和67.42尾,香农威纳指数(H’)平均值分别为2.13和1.89,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分别为0.77和0.75。典范对应分析表明,丰水期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枯水期影响鱼类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总氮。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地区水体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