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又名黑鱼、乌鱼、生鱼、孝鱼,俗名较多,通常生活于静水缓流、水草茂盛的水域,在湖泊多能形成稳定的种群,一般产量较高。乌鳢不仅生长快、产量高,而且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由于乌鳢长到一定大小后,主要以鱼虾为食,故常作为敌害鱼类被清除。关于凶猛鱼类的食性报道很多,而乌鳢尤其是在人工放流的情况下,其食性分析方面的资料还较少见。因此,有必要在人工放流的湖泊中分析乌鳢的食性,以确定其在湖泊中的地位。为此,我们在凤阳花园湖调查了乌鳢的种群情况,并进行了食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1 主要特性 乌鳢俗名乌鱼、黑鱼,肉味鲜美,为淡水鱼名优品种,对水中的溶氧要求不高,它能将头伸出水面呼吸空气中的氧,短时间离水也不会死亡,能在多种水域中生存,适宜高密度养殖.乌鳢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幼鱼以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昆虫为食,成鱼以野杂鱼、虾为食.人工养殖饲料来源广,池塘主养乌鳢,亩产商品鱼可达1000kg以上,亩利润8000~10000元.  相似文献   

3.
温湿度对菜青虫幼虫发育历期及食叶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温湿度对菜青虫幼虫发育历期及食叶量的影响,制订出合适的菜青虫经济阈值,利用计算机扫描技术,测定了不同温湿度组合下菜青虫幼虫的发育历期,总食叶面积和日平均食叶速率。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菜青虫幼虫发育历期缩短,全幼虫期总食叶面积下降,日平均食叶速率增大;相对湿度对菜青虫发育历期和日平均食叶速率的影响不大,但与全幼虫期总食叶面积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杂交鳢又称杂交生鱼,是乌鳢和斑鳢的杂交后代,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其后代为乌斑杂交鳢,反交结果则称为斑乌杂交鳢。杂交子一代(F1)具有双亲的优势,如生长速度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个体大、肉质好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3000~4000千克。  相似文献   

5.
芦毒蛾Laeliacoenosa(Hubner)是芦苇上的重要食叶害虫,本文记叙了芦毒蛾在湖南沅江对荻和芦的危害情况、生活史、幼虫历期、幼虫食叶量和食物得用指数.  相似文献   

6.
1成鱼池套养 1.1鱼池要求 水面最好在0.67hm2以下,淤泥不深,当年能干池;否则乌鳢(乌鱼)留存塘中,影响翌年主养鱼生产. 1,2套养方法 乌鳢属肉食性凶猛鱼类,有时可吞食相当于本身体长2/3的鱼种.因此,投入乌鳢鱼种的方法很有将究.一般春节前投放好主养鱼种,以早适应环境,1~2个月后投放乌鳢鱼种,其规格应比主养鱼种小,一般为60~80g/尾的隔年鱼种,每公顷放300~450尾,在养殖过程中不另投喂饲料,以池中野杂鱼为食.  相似文献   

7.
乌鳢为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水草繁茂的江河、湖泊、小溪中,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草丛中或洞穴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喜食小鱼、虾和水生昆虫等活饵料,也摄食少量水生植物。乌鳢肉厚刺少,口味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价格为常规品种的2~3倍,经济价值高。此外,乌鳢具有抗低氧、低温能力强、疾病少、易养殖管理等特点,不失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的养殖品种。我市水产技术推广站2002年在平顶山市白龟山水库上游新华区滍阳镇西滍村进行的乌鳢成鱼养殖高产试验,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纸匝榈挠泄厍榭鲎芙崛缦…  相似文献   

8.
乌鳢为我国主要的优质底栖淡水鱼类,也是目前养殖较为广泛的鱼类,养殖过程中所投喂的饵料往往影响着乌鳢体型、肌肉色泽、肉质和营养成分,这些均为衡量乌鳢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投喂不同饵料的乌鳢鱼体形态、肉色、肉质和营养成分指标,研究饵料对乌鳢品质的影响。试验采集了相同喂养时间的全程饲料喂养、全程冰鲜鱼喂养和动物内脏(鸡肝、鸭肝)喂养的乌鳢,测定了肌肉肉色、硬度、弹性、紧实度等肉质指标以及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喂养的乌鳢肉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乌鳢的营养成分与其食用品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茭白田二化螟越冬代幼虫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茭白田二化螟越冬代幼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幼虫存活率以及它们在茭白残株上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冬后取食行为和化蛹动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二化螟越冬代幼虫龄期极不一致,幼虫存活率为78.62%;越冬幼虫大多身体蜷缩成半圆形或圆形,位于离泥土面0~5 cm的茭白苔管处;4~6龄越冬幼虫均有取食现象,且不同龄期幼虫取食比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未取食的个体化蛹进度快于取食个体,未取食个体以4龄幼虫的化蛹时间较早。  相似文献   

10.
在湖泊的渔业生产中,乌鳢一般是被作为敌害鱼类加以清除.通过渔获物调查和对乌鳢种群结构、食物组成的分析,认为在花园湖现有的生态条件下,乌鳢对经济鱼类的危害不大,还能起到抑制小杂鱼过量繁殖的作用,可以作为特种经济鱼类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鲻鱼混养密度与网箱围隔对鱼虾混养效果和水质的影响,为今后发展推广鱼虾混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在3.2 m×3.2 m的室内水泥池放养800尾虾苗(处理I)、800尾虾苗+1.0 kg鲻鱼(处理II)、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III)、800尾虾苗+3.0 kg鲻鱼(处理IV)、800尾虾苗+2.0 kg鲻鱼(处理V),处理V用网箱将鲻鱼隔离在网内而对虾可通过,探讨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对鱼虾生长、饲料效率、能量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及水质的影响。【结果】收获时,凡纳滨对虾的体长、体重、产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鲻鱼的体重、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均随鲻鱼混养密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采用网箱围隔相对其他混养处理能够明显改善对虾的生长状况,但仍显著低于单养对虾处理(P〉0.05,下同)。【结论】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能有效提高饵料利用率,但由于鲻鱼抢食虾料而影响对虾生长;采用网箱围隔混养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对虾生长,却未能提高饵料利用率。因此,凡纳滨对虾混养鲻鱼时,二者间的合理放养密度有待下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实验认为:三种淡水虾对鱼卵的危害以日本沼虾最大,其次为小长臂虾、秀丽白虾,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摄食节律。摄食鱼卵不但对湖泊水库中自然繁殖的经济鱼类、凶猛鱼类及野杂鱼种群有一定的调控作用,而且对孵化期较长的经济鱼类的受精卵移植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鳜鱼的生物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鄱阳湖鳜鱼(翘嘴鳜)的生长、食性、性腺发育及形态特征。鄱阳湖鳜鱼的年龄组成以第二、三年为主,占85%。雌性鳜鱼的生长速度在各龄中均比雄性的要快。鳜鱼体长与体重呈曲线回归,关系式为W=0.02252L3.0924。鳜鱼在鄱阳湖无明显停食期,属终年摄食鱼类,食物主要为鲤、鲫、虾等。食物鱼长度平均为6.6cm,最大不超过12cm。性腺发育呈现明显的周年变化。雌性鱼成熟系数周年变化在0.79%~10.07%,雄性在0.24%~3.83%,两者均在4、5月达到最大,以后减小。成熟年龄雌鱼为2冬龄,雄鱼为2夏龄。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水产养殖动物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论述了虾蟹类、鱼类、爬行类等主要养殖动物对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糖、维生素,矿物质的需要量和配合饲料中的适宜含量,旨在研制水产养殖动物配合饲料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重要且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比较饲养法研究不同饵料对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生长的影响,试验设投喂杂鱼、杂虾、杂蟹、杂贝四个单一饵料组和混合投喂杂鱼+杂虾、杂鱼+杂蟹、杂鱼+杂贝、杂虾+杂蟹、杂虾+杂贝、杂蟹+杂贝6个混合饵料组。结果表明,混合投喂的效果好于单一投喂效果。单一投喂的饵料中杂贝、杂蟹的效果较好,其次是杂虾,...  相似文献   

16.
以市售烤鱼片、海米、虾皮和鱼骨等100份干制水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其中的氟含量.结果表明,烤鱼片中氟平均含量为25.0mg/kg;鱼骨中的氟含量比其他干制水产品都高;虾皮氟含量高于海米氟含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上食品中氟的推荐摄入量,提出了烤鱼片合理食用建议,并就如何降低干制水产品中氟含量方法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7.
蒙古裸腹溞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首次报导了蒙古裸腹溞的一般组成、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与其它海水饵料生物比较表明,氨基酸组成和一般成分基本相似,突出的是蛋氨酸含量高,完全能满足鱼虾生长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20:5ω3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15.1%,对海水鱼虾生长也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从营养成份角度来评价蒙古裸腹溞应该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海水仔稚鱼、虾的活饵料。  相似文献   

18.
池鹭(Ardeola bacchus)属于晚成鸟,育雏期间会取食大量的鱼类和昆虫类食物。2008年7月11-17日,通过拾取池鹭雏鸟的呕吐物,对长江口崇西湿地的池鹭种群育雏期间的食性进行了连续取样调查。池鹭食物成分中鱼类重量占的比例为88.86%,昆虫类为0.79%,哺乳类为1.27%,研究数据表明,池鹭的取食以鱼类为主,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偏向于取食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等经济鱼种;食物成分中鲫的选择系数最高,为0.0514,单位重量每个为7.6409g,说明繁殖期池鹭的食物主要由当年放养的鲫鱼苗组成,对当地的渔业养殖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我们之前的调查,在崇明岛一些区域,当地人主要采用破坏鹭巢和鸟蛋,使用猎枪射杀成鸟和雏鸟的方法减少其对渔业的影响。因此在对于鹭类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注意鹭类行为的负面效应,通过不同角度的研究,用更完善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19.
池鹭(Ardeola bacchus)属于晚成鸟,育雏期间会取食大量的鱼类和昆虫类食物。2008年7月11-17日,通过拾取池鹭雏鸟的呕吐物,对长江口崇西湿地的池鹭种群育雏期间的食性进行了连续取样调查。池鹭食物成分中鱼类重量占的比例为88.86%,昆虫类为0.79%,哺乳类为1.27%,研究数据表明,池鹭的取食以鱼类为主,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偏向于取食鲫(Carassius aurat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等经济鱼种;食物成分中鲫的选择系数最高,为0.0514,单位重量每个为7.6409g,说明繁殖期池鹭的食物主要由当年放养的鲫鱼苗组成,对当地的渔业养殖有着明显的影响。根据我们之前的调查,在崇明岛一些区域,当地人主要采用破坏鹭巢和鸟蛋,使用猎枪射杀成鸟和雏鸟的方法减少其对渔业的影响。因此在对于鹭类的研究中,我们应当注意鹭类行为的负面效应,通过不同角度的研究,用更完善的方式对其进行生态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型饲料添加剂对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0.52±0.08)g的对虾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型添加剂对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试验设置2个试验组(A、B)组和1个对照组(C组)分别投喂饲料:对照组为对虾专用饲料,A组为在对虾专用饲料中添加1%新型饲料添加剂,B组为在对虾专用饲料中添加2%新型饲料添加剂。[结果]新型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对虾存活率和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当新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为2%,可显著促进对虾生长;试验组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对虾生长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其最佳添加量为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