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6郊区县的侧柏生长量与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侧柏是对气象因子反应敏感的树种,气象因子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起作用的。影响侧柏胸径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平均气温和上年3—5月份平均气温;影响侧柏树高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降水量和上年6—8月份平均降水;影响侧柏材积生长量的重要气象因子是年降水量和上年12月—当年1月平均气温。由此可以综合得出对北京地区侧柏生长量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是气温和降水量。  相似文献   

2.
海南岛东部地区桉树树种/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南岛东部进行的桉树11个树种79个种源试验,5年的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来自印度尼西亚Mt.mandiri的尾叶桉12895种源是所有参试树种/种源中表现最好的,树高、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为13.82m、12.54cm和128.34m3。同一树种种源间生长差异也极显著,最佳种源的每公顷材积与最差种源相比,尾叶桉为8.46:1,细叶桉5.86:1,赤桉5.32:1和巨桉3.04:1。细叶桉、赤桉和巨桉种源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与原产地纬度显著负相关,尾叶桉种源与原产地海拔高极显著负相关。本文提出了适合海南岛东部地区生长的树种和种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Ⅰ-72杨在豫南地区不同地位级的胸径、树高、材积的调查和生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对5年生Ⅰ-72杨生长量影响不大,9年生以后生长量影响极显著,Ⅱ地位级相对于Ⅲ地位级更有利于Ⅰ-72杨的生长。Ⅰ-72杨的生长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1~5年生时为幼林期,材积生长极为缓陧。6~12年生时为速生期。胸径、树高、材积生长急速上升。12~15年生时为近熟期,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趋缓。  相似文献   

4.
分析主要生态因子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类型、海拔高度、坡度对火炬松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单位面积蓄积量等,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土壤的腐殖质、速N、速P含量与火炬松胸径、树高的生长密切相关,从而影响了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土壤K含量对火炬松生长没有影响;年降水量、2~7月份的降水量对火炬松的胸径、树高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年积温对胸径生长有明显影响,对树高生长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杉木不同造林密度试验林连续三年观测分析结果可知,密度与生长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但对生长节律没有影响。杉木年生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影响高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是降雨量,其次是气温;影响径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是平均气温,其次是降雨量。采用数量化理论(I)建立了杉木树高和胸径旬生长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以材积生长量为主要指标,对27年生杂种落叶松进行优良家系初步选择,并初步探讨了树高、胸径、中央直径及其相互作用对材积生长量的影响,进而找出影响材积生长的主要因子。研究表明,中央直径是影响材积的主要性状,性状对材积的影响依次为中央直径〉胸径〉树高。胸径与中央直径的相关较紧密,而胸径与树高、中央直径与树高的相关不同家系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黄连木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对中国黄连木的物候、苗期、幼树和大树生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苗期生长可分4个时期:出苗期、蹲苗期、速生期、缓慢生长期。幼树树高年生长有3个高峰期,其中第1个高峰期持续时间长,应加强前期水肥管理。树高速生生长阶段在1至5a,胸径速生生长阶段出现在15a前,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相交于10a,材积生长一般35a后开始加快,至80a单株材积平均为02326m3,以后连年生长量仍处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8.
1995~2000年,对杨干象对杨树生长的影响和防治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不同虫口密度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明显,通过建立虫口密度与杨树生长(树高、胸径、材积)损失率回归预测模型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胸径、材积生长明显下降,其关系呈直线、对数回归关系;高生长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呈多项式回归关系;杨干象防治指标确定为:5年生以下杨树为2头/株,6~8年生杨树为3头/株,9年生以上杨树为4头/株。  相似文献   

9.
云杉引种及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长达14~15a的云杉引种和红皮云杉种源试验研究表明:青海云杉从西北引入齐齐哈尔北部克拜地区造林是成功的,生长良好,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大4.1%、15.0%和19.8%;红皮云杉美溪种源在该地区生长量高,生长稳定,为最佳种源,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大5.0%、11.9%和27.1%;云杉早期选择是可行的,5~6a可作为早期选择的初选年龄。  相似文献   

10.
白龙江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白龙江林区2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33块样地调查,并对35株样本进行了树干解析,以研究其生长过程。结果表明:(1)6-10年分别是胸径和树高的速生期;胸径高峰值出现在第8年(1.11cm),树高高峰值出现在第7年(0.87m);胸径和树高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分别相交于14年。(2)建立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材积、生长率、形数的数学模型,并经对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进行模拟得出,它们符合理查得(Richards)生长曲线。(3)18年生材积生长量比云杉、华山松、油松3个树种的材积生长量高2倍以上,生长速度的次序为:落叶松>华山松>油松>云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气候因子对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影响,为以后的樟子松人工造林和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凉城县蛮汉山林场樟子松人工林进行调查,利用蛮汉山林场樟子松6块标准地调查的解析木数据,结合凉城县气象站多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蛮汉山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气候因子顺序是:年平均风速(x6)〉年平均湿度(x5)〉年降雨量(x4〉年极低温度(x3)〉无霜期(x7)〉年平均气温(x1)〉年极高温度(x2);年平均风速(x6)和年平均湿度(x5)是影响蛮汉山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两个主导气候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得知水分是影响该地区樟子松人工林树高生长的关键因素;最后建立了樟子松树高连年生长量与气候因子之间的数学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对广西现有江南油杉(Keteleeria cyclolepis)人工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材积年均生长量等指标与该地区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制约江南油杉生长的主要气象因素。结果表明:江南油杉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年日照时数、年蒸发量与生长相关性较为密切且为正相关,其次为年平均气温、最热月气温,相关性最低的是最冷月气温和空气湿度。各气象因子对江南油杉树高生长影响较大,对胸径生长影响较小。综合分析得出,江南油杉树种对环境热量要求较高,在夏、秋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与年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树种对林地土壤水分条件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整地方式对杉木生长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4种不同整地方式17a的试验资料,分析了整对林木各种生长的影响;用帖现方法,比较了不同整地方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整地方式对杉木各种连年生长的量的影响,一般在7-10a消失;对平均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影响,主要箐面在10-12a前,在7-10a差异最大;整地对胸径的影响比对高树高和单株积的影响短1-2a。  相似文献   

14.
以色木槭、拧劲槭天然林解析木为对象,用Logistic模型对树高、胸径、材积生长进行拟合,研究其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树高、材积生长拟合效果良好。色木槭树高生长9 a前为生长前期,9~31 a为速生期,20 a为生长高峰年,31 a后为生长后期;材积生长25 a前为生长前期,25~38 a为速生期,32 a为生长高峰年,38 a后为生长后期。拧劲槭树高生长9 a前为生长前期,9~40 a为速生期,12 a为生长高峰年,40 a后为生长后期;材积生长28 a前为生长前期,28~43 a为速生期,36 a为生长高峰年,43 a后为生长后期。色木槭、拧劲槭树高、胸径生长在15 a前比较接近,15 a后色木槭明显高于拧劲槭;色木槭、拧劲槭材积生长在18 a前比较接近,18 a后色木槭明显高于拧劲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坡向内的人工油松林生长量的调查分析 ,得出不同的坡向对人工油松林生长影响较大 ;用主分量分析的方法得到影响油松林树高和材积生长的相关因子顺序为 :林龄、年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年水面蒸发量、≥ 1 0°积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光照时数 ;分别建立了不同坡向的油松林树高、材积与林龄和年降水量、平均温度、水面蒸发总量等气象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 ,在生产中可用于油松生长的预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16.
对一平浪煤矿林场大叶桉人工林标准地调查和树干解析的结果表明该地大叶桉人工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量比低海拔热量充足地区小。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别以4~12年、2~8年和4~14年最快,总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78cm、1.03m和0.0029m3,连年生长量分别在5年、3年和8年左右达到高峰,平均生长量分别在7年、5年和10年左右达到最大值。材积的数量成熟龄为10年。大叶桉人工中幼林林木的直径、树高、断面积和材积的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各因子间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当自然径阶为1时,相对树高、相对断面积和相对材积也接近或等于1。大叶桉人工林的材积与断面积成直线相关关系,其形高可视为1个常数,占蓄积量95%左右的林木相对形高接近于1。  相似文献   

17.
在辽西风沙干旱地区应用群众杨营造丰产林,其树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规律是: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均从第四年开始加快,树高平均生长量到第六年达最大值为2.32m,胸径平均生长量到第七年达最大值为2.41cm。材积连年生长量在第七年达最大值为0.0643m^3。蓄积平均生长量在14年时达到最大值,每公倾为19.219m^3,而后便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8.
长白赤松引种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2年的引种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长白赤松在凤城市通远堡地区生长表现良好,其造林保存率略低于樟子松和红松,但其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分别是樟子松的1.20、1.30和1.34倍,是红松的1.32、1.86和2.44倍,它的高生长特性与樟子松基本一致,从而丰富了辽东山区的树种资源,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广西大青山柚木人工林生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柚木人工林生长过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柚木抚育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良、中等和差3种生长类型的30余年生柚木人工林为对象,基于样地调查,选取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进行树干解析,对比分析其生长过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揭示气象因子对柚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类型林分柚木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基本一致,各分级木的生长过程亦相似,其胸径平均和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大呈先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树高生长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材积生长则呈递增趋势。各优良林分的林木及各类型林分的优势木,其胸径、材积平均和连年生长量较大,速生期持续时间长,生长衰减慢,而其树高生长量的优势相对不明显;30余年生时柚木尚未达数量成熟龄。各类型林分间柚木生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的差异仅体现在胸径,优良林分胸径连年生长量主要受极端低温影响,而中等和差林分则与年均降水量相关性最大;各分级木间柚木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无明显差异;影响树高和材积连年生长量的最主要气象因子分别为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结论]柚木各生长类型及分级木的生长过程整体趋势基本一致,其差异主要体现在生长量大小和快速生长期长短。约30年生柚木人工林仍未达到数量成熟,后期抚育经营对于其优质大径材高效培育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对连香树人工群落平均木个体的地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人工种植的连香树在树龄为6年后即开始郁闭,连香树生长极快,6年可郁闭成材。另外,连香树地径生长高峰期在第6~7年龄、胸径生长高峰在第5~6年龄、树高生长高峰在第4~5年龄,材积生长高峰期在第8~9年龄。建立了地径、胸径、树高和材积4个生长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