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正>围产期奶牛是指分娩前后15天内的母牛,也可适当提前或延长至21天。这一阶段对增进临产前母牛、胎犊、分娩后母牛以及新生犊牛的健康极为重要。临产前母牛饲养应采取以优质干草为主逐渐增加精料的方法,精料应占体重1%为限,对体弱临产牛可适当增加豆饼0.5千克,对过肥临产牛可适  相似文献   

2.
奶牛围产期是分娩前后各15天的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这阶段对母牛、胎犊、新生犊牛的健康十分重要,围产期母牛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本文就奶牛围产期的生理特点与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做以下简述。  相似文献   

3.
<正>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各15天这段时间,过去常把分娩后15天内叫泌乳初期或产后恢复期。根据奶牛阶段饲养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加强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对增进临产前的母牛、分娩后的母牛及新生犊牛健康极为重要。奶牛生产实践也证明,处于围产期的母牛由于内分泌系统、瘤胃微生物、胃黏膜的变化,比干奶期、泌乳期的母牛发病率与死亡率都高,  相似文献   

4.
奶牛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的15d(围产前期)和分娩后的15d(围产后期)的1个月时间,在围产期母牛从干奶—分娩—泌乳,经历了3个不同的生理阶段,所以围产期是奶牛整个产奶周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要求有相应的饲养管理与之相适应,否则不仅影响本胎次产奶量而且影响以后的健康和配种繁  相似文献   

5.
李敏 《江西饲料》2014,(4):39-41
正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d到产后15d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d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d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6.
围产期指的是奶牛临产前15天(围产前期)和产后15天(围产后期)的一段时间,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易发生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易患代谢性疾病(产褥热、产后瘫痪、酮血症、胎衣不下)、消化道疾病(前胃弛缓、真胃变位)、繁殖产科性疾病(乳房炎)等。实践证明,围产期母牛比泌乳中、后期母牛发病率均高。据统计,成年母牛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的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抓好该期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1产前母牛的饲养管理临产前母牛生殖…  相似文献   

7.
围产期指的是产前15天和产后15天,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时期。这期间奶牛要经历干奶、分娩、泌乳等生理过程,是奶牛最容易生病的一个阶段,成年母牛死亡60%~70%发生在这一时期。围产期健康决定着奶牛产奶量多少和经济效益高低。因此,抓好该期饲养管理,对提高奶牛经济效益至关重要。1产前母牛饲养管理围产前期15天,要求母牛达到一定膘情但又不要过肥,过肥的母牛难产较多发生,而且产后容易出现代谢病。因此,在此阶段要增加精料,保障胎儿的发育,又可使母牛多贮备一些营养成分,待产后出现营养不平衡,动用出来供产奶,这样可以缓解产后能量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的饲养管理程序中,通常将分娩前3周(干奶后期,也叫围产前期)到分娩后的前2~3周(初产期,即围产后期)统称为围产期(Transition)。Drackley在其1999年发表的一篇综述中,把围产期母牛生物学称为“最后的研究新领域”。由于这方面研究的欠缺,围产期母牛的管理已成为科研人员近期深入研究的课题。自从Drackley的综述发表以来,在美国的奶牛科学杂志上已发表了51篇有关围产期母牛管理和饲喂的论文,而这之前的5年中仅有26篇。在美国,至少已有8个研究机构开始专注于研究围产期母牛的管理和饲喂。本文从饲养管理角度,阐述国外对奶牛围产期研究…  相似文献   

9.
围产期是指妊娠奶牛在产前14天进产房至产后15天出产房这一段时间。由于产前胎儿极度发育,瘤胃受到严重挤压,母牛吃的少,胎儿消耗多,加之在分娩过程中母牛体力大量消耗,使得母牛抵抗力降低。如果这一阶段饲养管理跟不上,很容易导致母牛发生疾病,对全泌乳期的产奶量造成影响。因此,做好围产期母牛管理十分重要,重点做到以下“五要”:(一)产房准备要到位产房要求:产房建筑要求光线充足、通风、干燥;产房环境要卫生清洁,牛床、运动场要及时清扫,保持干净。对牛只管理:进入围产期的母牛要统一集中到产房进行饲养,以便集中监护。由于临产前母牛腹…  相似文献   

10.
奶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15d这段时间.分娩前15d称围产前期;分娩后15d称围产后期.乳牛阶段饲养的生产实践表明,这一阶段对母牛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乳期是成乳牛的一个重点,而围产前期是干乳期的一个重点.有资料表明,成乳牛的死亡有70%~80%发生于围产期,所以围产期饲养管理以保健为中心.  相似文献   

11.
围产期是指奶牛分娩前15天至产后15天。在奶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此阶段不仅关系到临产母牛、产后母牛和犊牛的健康,还直接影响到今后奶牛生产能力的发挥。因此,合理有效的抓好奶牛围产期的管理,对提高奶牛的生产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临产前母牛(产前天)  相似文献   

12.
母牛产前半个月和产后半个月共计一个月的时间被称为是围产期。围产期奶牛是在产房度过的。对围产期母牛的护理好坏将影响母牛的健康(包括乳房、子宫、膘情等),直接关系到以后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因此,奶牛生产中应特别重视围产期母牛的饲养管理,只有重视了这一生产环节,才能发挥奶牛的高产性能,获得高产高效。通过多年的奶牛生产实践,在这一方面我们有以下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一、奶牛泌乳阶段的饲养 奶牛从产犊到泌乳期结束,按着奶牛泌乳规律将奶牛泌乳阶段划分为围产期、泌乳上升期、泌乳高峰期、泌乳稳定期、末乳期和干乳期6个阶段。为了调动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按着各阶段的变化,必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母牛分娩前15天至分娩后15天称围产期,以分娩为界又分为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  相似文献   

14.
奶牛的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15天内的1个月时间,它包括妊娠期和泌乳初期。这一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5点:  相似文献   

15.
奶牛围产期是分娩前后各15天的时间,产前15天为围产前期,产后15天为围产后期,这阶段对母牛、胎犊、新生犊牛的健康非常重要。现将此时期奶牛生理特点及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笔者多年来对奶牛饲养管理工作的体会,特总结出高产奶牛关键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 1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围产期是指母牛分娩前后各15d以内的时期,这一阶段虽然只有1个月,但它包含了妊娠末期和泌乳初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不但关系到奶牛的产奶水平,也关系到奶牛的体况,甚至生命。成年奶牛的死亡有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最好在产房中饲养,并安排最有经验人员负责这一工作。饲养管理要点包括:  相似文献   

17.
《饲料研究》2003,(8):37-37
奶牛围产期指母牛在产前15d和产后15d这一段时间,围产期的饲养对泌乳牛的健康和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牛奶的质量及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期间的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五点: 一、限量补钙。对分娩前半个月内的奶牛要实  相似文献   

18.
围产期是指奶牛产前15日到产后15日这一阶段,其中产前15日为围产前期,这一阶段对母牛产后的生产性能、健康和所产犊牛的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后15日为围产后期。围产期奶牛经历了干奶、日粮结构变化、饲养环境改变、分娩、产奶等生理与代谢变化,对围产期奶牛护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整个泌乳周期产奶性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阶段奶牛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抵抗力降低,极易患病,必须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9.
奶牛围产期是奶牛临产前后一段时间的总称。一般为产前、产后 1 5 d左右。加强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对于维护奶牛母、子的健康与安全极为重要。1 产前管理妊娠末期 ,牛胎儿体重的一半以上是最后两个月内增长起来。在此期间 ,如果饲料品质不良 ,特别是数量不足 ,母牛本身会受到损害 ,发生疾病 ,也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或在产前死亡。因此奶牛产前应加强饲养管理。根据母牛膘情 ,调整日粮组合 ,膘情差的奶牛应适当补饲 ,增加一些精料 ;膘情好的奶牛 ,应减少精料数量。肥胖的母牛易发生难产和乳房炎。防止奶牛互相挤撞、抵碰、滑倒。定时进行运动 …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围产期一般指产前15d和产后15d这一段时间,是奶牛养殖的一个关键时期。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对母牛、犊牛的健康以及母牛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牛奶的质量及经济效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产前管理(产前15d)这个阶段以保健为中心,作为过渡期,使奶牛瘤胃逐渐建立起适应消化大量饲料的微生物区系和内环境。(1)首先要给围产期的奶牛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将不良环境对奶牛的刺激降到最低,保持机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