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泌乳期是奶牛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一阶段的产奶量和牛奶的品质是衡量奶牛场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对奶牛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还可以延长奶牛泌乳高峰期的时间,提高奶牛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和维持奶牛较高的繁殖性能及生产性能,能够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奶牛的泌乳期分为泌乳早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需要从饮食、日常管理、卫生以及环境等各方面进行综合饲养。  相似文献   

2.
犊牛生长发育和后备牛培育的好坏是获得优质高产奶牛、提高奶牛场生产效益的关键。而科学的饲养方式是使后备牛获得良好生长发育的基础。奶牛新型饲养管理技术是在奶牛的饲养方式上、饲喂结构上和日常饲养管理技术上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在国内外应用已较为普及。  相似文献   

3.
泌乳牛产犊前停止产奶的一段时间称为干奶期,干奶期一般为60天.这段时间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故饲养者特别是集体或个体奶牛场对奶牛的饲养管理比较粗放.从而影响奶牛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且造成诸多不应有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人们对乳制品的需要量的增大,对乳品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升高,所以奶牛饲养量逐年增多,中小型奶牛场越来越多,饲养者都积极加入到奶牛的饲养行列。因此,奶牛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小型规模的奶牛场,更要掌握奶牛饲养的关键技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奶牛养殖小区是加速农村奶牛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户饲养的奶牛占全国奶牛总存栏数的90%以上,奶牛传统养殖的“小、散、低”的状况,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迫切要求向奶牛饲养规模化、现代化转变。实现这个转变的途径,一是发展规模奶牛场,包括奶牛大户、国有奶牛场、股份制奶牛场等。奶牛大户,确切的说,就是家庭规模奶牛场,从长远看,它可能成为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主体.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其快速发展。国  相似文献   

6.
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是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环节中的重中之重,该项工作不仅影响奶牛泌乳量和生鲜乳品质,还直接决定新生犊牛的健康水平和奶牛的产后恢复情况。因此,各牧场需要加强奶牛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让奶牛在分娩前后平稳过渡。本文从营养需要、分群、饲养和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奶牛围产前期和围产后期的管理需要,以期为围产期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牛奶销售价格、奶牛饲养成本和产奶量等因素.介绍了奶牛场的饲养模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以1头奶牛为例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取得饲养奶牛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是引种要慎重,二是要用科学的管理技术饲养奶牛.  相似文献   

8.
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牛奶销售价格、奶牛饲养成本和产奶量等因素。介绍了奶牛场的饲养模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以1头奶牛为例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取得饲养奶牛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是引种要慎重,二是要用科学的管理技术饲养奶牛。  相似文献   

9.
乐都县农户奶牛饲养中常见错误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乐都县奶牛饲养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良种奶牛饲养已突破2 000头,已成为乐都县农户产业结构调整后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乐都县目前尚没有规模化的奶牛场,奶牛饲养仍停留在家庭饲养水平上,只有为数不多的农户家中饲养奶牛,生产的牛奶品质不高,发展缓慢,畜牧业总体水平较低.笔者就乐都县农户在奶牛饲养中常见的错误提出改进措施,以期达到农户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奶牛最好的品种是荷斯坦牛,年平均产奶量6500~7500kg,在饲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个别奶牛年产奶量在10000kg以上。农户饲养的奶牛,大多数是从大型奶牛场选购的淘汰个体,普遍存在奶牛品种质量差、产奶量低等缺点。要想提高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必须选择优良品种,到饲养管理规范、信誉高、规模大的奶牛场选购。选购奶牛时应查看奶牛的档案、系谱和奶牛的防疫记录。  相似文献   

11.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燕芬 《中国奶牛》2007,(11):20-22
奶牛的产奶量是衡量奶牛泌乳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就影响奶牛产奶量的遗传因素、生理因素、饲养管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进行综述,为奶牛场以后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保证高产奶牛的良好发育和理想产奶量,需注重各阶段的饲养管理。高产奶牛饲养管理有效措施包括选择优秀牛种,以改良本奶牛场的牛群结构;在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选择不同的饲养方式;产奶牛需保持足够的运动量、固定的饲喂模式、预防热应激、清洁的挤奶卫生和牛舍卫生、慎重淘汰高产奶牛等。本文主要论述高产奶牛饲养管理中的技术要点,旨在为养殖户有序开展高产奶牛饲养活动,提升整体饲养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方冬季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较大,致使奶牛机体热消耗增加.加之秋冬季节鲜嫩饲草数量减少,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不仅导致养殖效益降低,还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甚至引发疾病.因此,对于奶牛场来说,冬季奶牛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经济效益和运营的成败.本文分析了冷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提出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以此提高奶牛冬季的产奶量及抗病力,从而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奶牛场的规划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化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奶牛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高强度、集约化的奶牛场不断建成。但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在牛场的设计、饲养、管理、防疫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奶牛业的发展。本文就奶牛场的规划及管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韩晓峰 《当代畜牧》2013,(17):54-55
当前养殖户在养殖奶牛过程中,对奶牛品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棚舍方面都比较重视,但常常忽视了奶牛的日常管理和犊牛的饲养管理。本文对奶牛的饲养管理进行了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阐述了为减少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生应该采取的各项管理技术,指出科学的饲养管理及TMR饲喂技术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降低围产期疾病发生率的重要手段,这将是规模化奶牛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固定舍饲条件下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较为典型的固定舍饲奶牛场内蒙古农牧学院教学牧场为材料在该地区现有固定奶牛场的条件下对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析与评价,并且提出了改善饲养方式和发挥奶牛遗传潜力的意见以及从固定舍饲奶牛场向散放饲养奶牛场过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散栏式的饲养管理模式正日渐被广大奶牛饲养者所认可,越来越多的奶牛场开始尝试散栏式的饲养管理生产工艺。散栏饲养为奶牛提供了更接近自然的生活空间,奶牛的生活环境更清洁、更卫生,可以减少各种疾病尤其是乳房疾病,同时奶牛自由活动,自由采  相似文献   

19.
饲养管理是影响奶牛泌乳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是日粮组成对奶牛的产量和牛奶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昆明地区原料奶质量和奶牛生产性能现状的调查,对比雪兰公司奶牛场与雪兰公司奶牛合作社鲜奶质量和产量差异,从奶牛日粮组成角度分析导致差距的因素,为提高昆明地区原料奶质量和奶牛生产性能,完善奶牛场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市郊奶牛场奶牛饲养方案的抽样调查与分析,得出可按奶牛的生理特点和泌乳曲线配制日粮、推广“全混合日粮”、精心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