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杂交水稻》2019,(1):6-13
丰八占是广东优质稻育种史上首个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优良、抗病、高产新品种,其衍生系列品种黄华占、黄莉占、黄粤丝苗、黄广油占和五山丝苗及其配制的杂交稻组合在中国南方稻区年面积推广超过300万hm2,引领了中国南方稻区优质稻产业化进程。2000年本团队依据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杂种优势假说,提出应用广东常规优质稻育种优势创新恢复系,全面提升杂交稻优质、高产和广泛适应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构思,经过15 a的努力,在2015—2018年育成了黄华占、黄莉占、黄粤丝苗、黄广油占和五山丝苗系列优质杂交稻组合27个,68次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含引种许可)。对丰八占衍生部分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进行系谱和综合农艺性状分析,探讨其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审定和待审定的优质稻品种,和从广东以及印度引进的优质稻品种进行稻米品质和农艺性状表现比较。结果表明,黄华占、星2号、湘晚籼10号、湘晚籼13号、湘晚籼17号、黄丝占、黄广占、象牙香占、农香26等品种种植表现好,品质优、产量高。提出了优质稻培育的主要目标性状:垩白粒率≤5%、垩白度≤1.0%、粒长≥6.5mm、长宽比≥3.0、直链淀粉含量为13.0%~18.0%、胶稠度≥50 mm、具有香味、株高110~120 cm、平均每株有效穗数≥10个、平均每穗粒数≥180粒、结实率≥80%、千粒重25 g左右,且抗稻瘟病,耐肥抗倒伏,有利于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常规水稻育种具有辉煌的历史,近40年(1982—2021年)共通过审定359个常规稻品种。本研究将这40年分为8个时期,对各时期审定品种的特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单产由5 313.0 kg/hm2稳步提升至6 882.2 kg/hm2;平均株高逐渐增加,有效穗数明显下降,穗长和穗粒数明显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未明显改变;直链淀粉含量由26.1%下降至16.5%;审定品种总体优质率75.2%,近3年(2019—2021年)审定品种的优质率达85.2%,其中国标1级优质稻占比达39.5%;稻瘟病中抗及以上品种占比85.8%,白叶枯中抗及以上品种占比44.0%;通过审定的359个品种来源于406个亲本,其中有8个亲本直接衍生10个以上品种,黄广油占和五山丝苗分别衍生25个和21个品种,而这8个亲本均衍生自当前我国籼稻育种中重要骨干亲本丰八占;推广面积超过6.67万hm2的品种共55个,其中12个品种超过66.67万hm2,黄华占和双桂1号推广面积均在333.33万hm2以...  相似文献   

4.
优质稻新品种五山秀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山秀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核心种质育种理论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及广东省省标2级,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耐寒性中。本文介绍了五山秀占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美香占2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籼稻品种,于2006年、2012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美香占2号在德化县高海拔山区种植表现稳产、米质优、抗性强,介绍了美香占2号在德化县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茉莉香105的引进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香105为泰国香稻品种,我国已从茉莉香105的变异株中选育出了特一级优质稻品种茉莉占,并利用茉莉占选育出茉莉新占、茉莉丝苗、茉莉油占、茉莉软占等新品种(品系)。茉莉新占、茉莉丝苗已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茉莉油占、茉莉软占通过广东省两年区试、本文主要介绍了茉莉占衍生品种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丰八占1号与华丝占杂交育成的常规稻新品种丰华占 ,200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广东省汕头市于1999年底引入试种 ,2000年首次参加区试 ,2001年复试。试验表明 ,其丰产性能、农艺性状较好 ,米质较优 ,深受农业行政领导、专业技术人员、农民群众的好评。2001年汕头市早季种植800hm2,晚季1200hm2;2002年早季1400hm2 ,晚季2700hm2。如今丰华占已被汕头市列为“十五”重点推广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表现在广东省汕头市常规优质组区试中 ,该品…  相似文献   

8.
广源占15号是由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广州乾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感温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国标和广东省省标优质1级,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本文介绍了广源占15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何志劲 《中国稻米》2011,17(2):58-59
新丰占是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中熟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好、产量高、抗稻瘟病的特点。该品种于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各稻作区晚季和粤北以外稻作区早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黄丝莉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抗倒性好,201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文章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野丰占是用丰丝占与野丝占有性杂交育成的感温型籼稻优质软米品种,经2008-2009年广东省早造区试及生产试验,表现抗性好、产量高、株叶形态好、抗倒性强、后期熟色好、适应性比较广,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一个风华正茂的优质稻新品种——丰华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华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应用“核心种质理论”育成的早中晚兼用型优质稻新品种。2002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同年进入国家华南早籼优质稻区试和生产试验。2001年广东省种植12000hm2,2002年正在华南稻区快速发展。一、选育过程丰华占的父本华丝占株型好 ,功能叶片窄直,穗中等大小,但着粒密,8项品质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缺点是抗倒性弱,千粒重较小。母本丰八占1号叶色淡 ,前期叶姿较弯 ,中后期叶直 ,分蘖力较强 ,着粒疏 ,抗倒性强,千粒重较大 ,产量水平5.65~6.96t…  相似文献   

13.
野籼占6号是广东省惠州市农科所近年用桂野占2号/特籼占13//IR24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熟期适中、抗病、抗倒伏、稳产、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 ,是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品种 ,2001年广东省累计种植面积4386.67hm2,2002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参加当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一、主要特征特性1.丰产性突出野籼占6号于1999年参加广东省晚季常规稻品种区试 ,平均单产416.41kg/667m2,比对照三二矮增产12.7% ,达极显著水平 ,名列5个参…  相似文献   

14.
感温型常规水稻新品种禅特丰占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禅特丰占为感温型常规稻品种,是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特籼占25/新软占//佛山油占的中间材料作母本与丰二占杂交选育而成的籼稻新品种。该品种2012年、2013年参加广东省早稻区试,平均单产为427.76 kg/667 m2和436.69 kg/667 m2,与对照相当;株型适中,分蘖力中强,成穗率较高,抗倒力中等,耐寒性中,后期熟色较好,中抗稻瘟病。该品种于2014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本文介绍了禅特丰占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白粳占是以五百粒与粳籼89杂交的中间材料为母本,与广东省优质丰产地方品系抗白粳籼占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该品种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1~3级)兼抗稻瘟病,产量与区试对照品种玉香油占相当,米质达到省标优质3级。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季、中南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晚季种植,特别适合广东省珠江口以西,水稻白叶枯病强毒菌系V型菌主要发病稻作区江门、阳江、湛江及雷州半岛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目前种植的20个香稻和5个非香稻品种进行15项品质性状鉴定,结果表明,广东省主要香稻和部分非香稻品质性状达到农业部部颁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一级标准的品种数比例分别为:整精米率占95%和100%,垩白粒率占25%和20%,粒长宽比占45%和0,直链淀粉含量为35%和0,胶稠度占65%和20%,碱消值占95%和100%,蛋白质含量均为100%,脂肪含量香稻比非香稻高。  相似文献   

17.
七佛占是广东省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中迟熟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好、产量高、高抗稻瘟病的特点。该品种于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区作早、晚季种植。  相似文献   

18.
粤农占是广东农科院水稻所抗病育种室育成的常规籼稻品种。2001年参加广东省非优质组区试,每667m2产量409.31kg。2002年参加广东省优质组复试和华南早籼组初试,每667m2产量分别为475kg和488kg。在广东种植,早季全生育期约128天,晚季翻秋种植约110天。早季米质达到广东省标优质一级和部标优质二级。田间中抗稻瘟病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粤农占简介@廖耀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陈钊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相似文献   

19.
黄籼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以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的中间材料丰丝占/特籼占25为母本,以耐热性强、适应性广的黄华占作为父本,利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具有耐肥抗倒、耐热性强、后期熟色好、适应性广、抗白叶枯病、米饭食味好等特点。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溪野占10是早晚兼用、优质高产高效的水稻新品种。2001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广东省2000年试种2973.3hm2,2001年种植9013.3hm2。一、产量表现1999年早季广东省区试每667m2 产量为457.94kg,比对照品种粤香占略增0.58 % ;2000年续试每667m2产量为463.57kg,比对照品种粤香占略减2.99% ;两年平均每667m2产量为460.76kg,比粤香占略减1.25%。生产试验单产450~500kg/667m2。二、特征特性溪野占10属感温型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