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田绿肥--紫云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建明 《福建农业》2009,(10):12-13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翘摇、草子等,豆科黄芪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它是南方稻区重要绿肥、饲料兼用作物。闽北浦城利用冬闲稻田种植紫云英已有悠久历史,2009年3月26日,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典型双季稻区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闽北山丘盆地(浦城县)、闽西低山丘陵(连城县)、闽东滨海平原(福鼎市)3个典型双季稻区开展适宜紫云英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闽紫5号和余江大叶生育期均表现较皖江大叶青和弋江种长。同一试验点紫云英品种鲜草产量存在差异,在浦城以闽紫5号最高,达41.68t/hm2;连城以余江大叶最高,达28.82t/hm2;福鼎以皖江大叶青最高,达29.85t/hm2;同试验点紫云英品种植株养分含量存在差异。综合考虑紫云英生长性状、鲜草产量及植株养分含量等因素,闽北山丘盆地、闽西低山丘陵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闽紫5号和余江大叶,闽东滨海平原双季稻区适宜的紫云英品种为闽紫5号和皖江大叶青。  相似文献   

3.
黄忠财 《吉林农业》2014,(14):36+45
本文分析了紫云英的生物学特性与利用价值,总结了闽北山区高产栽培紫云英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水肥病虫草管理等。  相似文献   

4.
紫云英在我国的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紫云英是一种重要的绿肥作物,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地区,它可为后茬水稻提供大量有机养分。在紫云英的种植过程中,栽培管理和病虫害的发生会对产量造成影响,因此,研究分析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意义重大。本文作者简要介绍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4种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紫云英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发展富硒菜紫云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富硒菜紫云英陈清硕,王平紫云英是我国南方种植最普遍的水田绿肥作物,近年来种植面积骤减,已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水稻产量。紫云英种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绿肥不值钱又占地,但现代科学已证明,紫云英对人体和家畜具有特殊的营养保健功能,紫云英是一种富硒植物...  相似文献   

6.
李成 《农家致富》2013,(10):20-21
耕地冬种紫云英既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又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是推动用地养地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提高广大农户种植紫云英的积极性.福建省建宁县把该项种植融入乡村旅游经济之中.即在金饶山景区公路沿线的枫林石、高峰、大元等地狠抓示范种植,由该县农业部门免费提供种子,实行全程技术指导,为建宁春季乡村旅游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正湖北省是传统的绿肥种植大省,发展绿肥,可有效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化肥用量,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湖北省绿肥种植以冬季绿肥为主、夏季绿肥为辅,其中武汉市主要种植品种有紫云英、箭舌豌豆等;宜昌市种植的品种主要是紫云英、蓝花苕子、箭舌豌豆、红白三叶草、苜蓿草、油菜等;襄阳市旱地种植品种多为紫云英、箭舌豌豆、草木樨、紫穗槐、柽麻,水田有水葫芦、水浮莲等;十堰市包括"三豆"经  相似文献   

8.
种植翻压紫云英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年连续种植、翻压紫云英的定位试验稻田为平台,研究了紫云英-单季水稻种植体系下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长期种植翻压紫云英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大颗粒团聚体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在4个处理中,翻压紫云英+施用化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含量均最高,土壤活性有机碳比例高达38.5%。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述了紫云英种植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紫云英种植的效益及作用,并提出了发展紫云英种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5年连续种植、翻压紫云英的定位试验稻田为平台,研究了紫云英-单季水稻种植体系下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长期种植翻压紫云英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大颗粒团聚体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在4个处理中,翻压紫云英+施用化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含量均最高,土壤活性有机碳比例高达38.5%。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2013,(6):28
近年来,将乐县承担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绿肥种植)补贴项目,县农业局积极拓展在园地套种紫云英的种植模式,2012年全县推广种植紫云英面积2万亩,其中在柑桔园和葡萄园等园地推广紫云英0.6万亩,园地套种紫云英的成功,很好地带动广大果农种植紫云英的积极性,对提高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有明显的示  相似文献   

12.
炎陵县2012年示范推广紫云英种植面积800公顷。2013年示范推广紫云英种植面积1600公顷,经测产,每667平方米紫云英鲜草具有投入低、产量高、肥效好的特点。1.选地紫云英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低,但不适宜在沼泽地和冷浸田种植。2.种子处理选择适宜在湖南省种植的余江大叶、紫冷艳一号等。播种前按种子与细沙  相似文献   

13.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云英属于豆科黄耆属(Astragalus sinicus),是一种优良冬绿肥和优质青饲料,种植紫云英有省工、投资少、适应性广、产量高、肥效好、饲料品质优等优点,此外种植紫云英对促进土壤氮素循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养分、节约能源、培肥地力、降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的鲜草量与种植地块本身的土壤肥力密切相关,鲜草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示范试验地紫云英平均鲜草产量为27 240 kg/hm2。该示范研究为从事紫云英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紫云英(Astragaius sinicusl.)豆科,紫云英属,又名红花草、草子,是豫南稻田的主要绿肥作物,也可作为牧草、蜜源、观赏植物。在长期的农业发展过程中,种植和翻沤紫云英,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保持农田生态平衡,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一、紫云英栽培历史及现状固始县种植紫云英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初期固始县紫云英种植面积0.33万hm2,至20世纪70年代,种  相似文献   

15.
长汀县紫云英高产栽培与培肥利用技术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云英属于豆科黄耆属(Astragalus sinicus),是一种优良冬绿肥和优质青饲料,种植紫云英有省工、投资少,适应性广、产量高、肥效好、饲料品质优等优点,此外种植紫云英对促进土壤氮素循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土壤养分、节约能源、培肥地力、降低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紫云英高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的鲜草量与种植地块本身的土壤肥力密切相关,鲜草量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示范试验地紫云英平均鲜草产量为27 240 kg/hm2.该示范研究为从事紫云英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长汀县土壤、气候条件、高产的紫云英品种,选择5个紫云英品种(系)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紫5号和闽肥3号在性状特征方面表现明显优于弋江种、余江大叶、大叶青;在割青鲜草量和留种量方面,闽紫5号和闽肥3号也明显高出弋江种、余江大叶、大叶青。闽紫5号品种为5个引进品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适合长汀县土壤、气候条件,可作为长汀县高产紫云英种植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单季晚稻田环境条件下的紫云英种植技术,我站于2001~2002年进行了紫云英不同播期试验,取得了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8.
紫云英在发展永续农业中作用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发展永续性农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论述了紫云英与永续农业的关系及作用;提出了我国恢复发展种植紫云英的形势、依据方法和保障措施,并对今后全世界种植紫云英前景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紫云英是武夷山市冬种绿肥的主要品种,稻田冬种紫云英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同时可作青饲料,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通过示范推广,武夷山市紫云英种植面积从2008年800亩到2011年20000亩,紫云英种植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近年来,笔者承担了冬闲田种植紫云英示范推广工作,现将示范推广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长汀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筛选适合福建省长汀县土壤、气候条件、高产的紫云英品种,选择5个紫云英品种(系)进行小区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紫5号和闽肥3号在性状特征方面表现明显优于弋江种、余江大叶、大叶青:在割青鲜草量和留种量方面,闽紫5号和闽肥3号也明显高出弋江种、余江大叶、大叶青.闽紫5号品种为5个引进晶种中综合表现最好的晶种,适合长汀县上壤、气候条件,可作为长汀县高产紫云英种植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