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可以影响到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等。传统的评判热应激的标准是温湿度指数(THI),当THI大于72即可认为奶牛处于热应激。2013年的美国西部奶牛管理会议上将奶牛热应激标准重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热应激门槛降低为68,因为在THI达到68时即可观察到奶牛呼吸频率达到60次/分钟,产量开始降低,对繁殖影响明显,直肠温度超过38.5℃。在湿度50%的情况下,22℃的外界温度即可以使  相似文献   

2.
目的:环境因素影响奶牛的泌乳量、发育、繁殖等生产性能,在奶牛生产中,得出规避环境风险因素的方法,提高奶牛生产效益、降低奶牛生产风险.方法:通过阐述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环境因素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得出通过控制水、乳汁、牛舍的温度,调整光照时间,避免噪音,控制湿度等其他环境卫生措施,提高泌乳量、增强抵抗力、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繁殖功能.结论:通过调整环境,可以降低奶牛生产中的风险,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连续3年时间里测定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通过实地测定并计算分析,绘制了上海地区热应激周期变化图谱,揭示了整个热应激周期中不同热应激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对比了自然生产环境下无热应激与中度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牛奶品质的影响,发现中度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脂校正乳产量、能量校正乳产量、乳脂率、乳蛋白含量、总固体含量(P<0.01),而且显著增加了乳中尿素氮含量(P<0.05)。在热应激周期变化研究中发现,中度热应激显著升高泌乳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P<0.05),而且呼吸频率比直肠温度对热应激变化的反应更快、更敏感。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取决于热应激程度,2012年整个热应激周期的热应激程度比较低,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是2013年热应激程度更加严重,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牛奶品质中,受热应激影响最大的是乳蛋白合成量(P<0.01)。2012年和2013年2个热应激周期变化对其他乳成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两年的热应激周期变化都导致乳蛋白含量显著下降(P<0.05)和乳中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热应激周期变化并没有导致奶牛采食量下降(P>0.05),而且产奶量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仍然出现了乳蛋白含量下降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这表明热应激周期变化改变了泌乳中期奶牛氮代谢的途径,发生了氮营养重分配(repartitioning)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不依赖于采食量和产奶量,可以称之为“热应激乳蛋白降低征”(heat-stressed milk protein decrease syndrome,HS-MPD)。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奶牛业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大气候的变化,热应激在奶牛生产中的危害日趋严重,国内外的学者对此进行广泛研究。除品种、营养外,环境是影响奶牛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环境因素当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子,特别是高温引起的热应激。据不完全统计,美国由热应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9亿美元。在河北省热应激从每年的5~10月份,影响全年的二分之一,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做好缓解奶牛热应激  相似文献   

5.
热应激对奶的生产有很大影响。温度和湿度指数广泛用于奶生产中热应激的评估。在此,本文综述了高温高湿环境对奶牛体温、采食量、产奶量、卵泡发育、性行为和妊娠的影响。同时测量温湿度指数和生理指标对提高奶产量非常有用。随着自动检测技术的成功发展,结合温湿度指数与其他生理指标可以帮助我们综合评价奶牛热应激,对有效预防热应激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乌鲁木齐周边荷斯坦奶牛的两个养殖小区和两个规模场2015、2016年月平均单产的调查,结合两年来对应月份温、湿度的变化,分析出乌鲁木齐地区温、湿度变化的规律,即温度变化呈倒"V"字型,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湿度变化呈"U"字型,夏季相对湿度低,而冬季高。由此引起的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每年的7月,且比较明显;冷应激的表现主要在每年的元月或12月,低温高湿度比高温低湿度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7.
夏季的奶牛场,由于温度和湿度上升,奶牛普遍经历着“热应激”。母牛舒适度是奶牛生产性能能否达到最大的关键。一般来说,当温度超过20℃、湿度高于85%,母牛开始遭受热应激,其具体表现为牛场70%以上的奶牛呼吸频率超过80次/分钟,直肠温度超过39℃,干物质采食量降低10%以上,产奶量降低10%以上。泌乳母牛自身产生大量体热,如果畜舍内空气流通不利,母牛自身体温就与周围空气的温度十分接近,那么高温高湿就会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进而降低奶牛繁殖性能。除此之外,在夏季新的饲草料的供应变化(饲料种类变化包括高浓度精饲料、新刈…  相似文献   

8.
奶牛经过不断选育,产奶量不断提高,但高产奶量增加了奶牛机体产生的热量,在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热量会积累加剧,进而导致热应激的发生。为了散热,奶牛启动一系列的适应机制,包括增加呼吸频率、出汗等,长期则导致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奶牛热应激评定、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缓解热应激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奶牛热应激提供有效的综合方案。  相似文献   

9.
1热应激的症状,奶牛的理想温度范围为4℃~18℃。温度一旦超过27℃,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生产不利影响。当温度达到或超过32℃时,其产奶量往往会明显下降,减产3%~20%:湿度也是热应激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温度为38℃,湿度为20%时,应当认真采取措施以减轻奶牛所受的环境压力。此时应采取一些散热措施。当温度达38℃,湿度为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38℃的温度和80%的湿度对奶牛是致命的。由于奶牛的排汗速度仅为人的10%,因此,较容易产生热应激。这就需要用人工方法帮助奶牛进行散热,如给牛体喷水,通过水分蒸发来帮助散热;利用有效的通风系统来散热。在空气污浊且不流通的地方,奶牛在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危险,甚至毙命。因此必须保证牛舍的快速通风。处在热应激下,奶牛的采食量会下降8%-12%或更多。采食量的下降导致了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产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产奶量。  相似文献   

10.
乔绿 《中国乳业》2012,(6):40-42
应激是指环境对奶牛造成的影响超过其生理调节能力,产生负面效应,进而导致奶牛生理及行为发生变化,机体的适应能力降低。造成奶牛应激的因素有很多,如热,冷,湿度,噪音刺激,日粮变化,产犊,转群,高产等。其中,热应激是奶牛在  相似文献   

11.
环境因素对家畜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畜的生活环境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后者的变化会改变家畜与其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从而影响家畜的行为、生长、繁殖和生产性能。本文以牛羊为例讨论环境因素对家畜繁殖的影响。一、温度环境公、母畜的繁殖过程对热负荷极为敏感,所受应激的程度取决于气温、湿度、风速、热辐射、畜体大小、毛被、风土驯化或适应的情况,以及影响产热或散热的其它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环境因素是影响奶牛机体重要的因素,它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奶牛产生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机体的热调节,从而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力。通过试验研究山东省淄博市得益牛场奶牛产奶性能、乳成分与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从中找出规律性变化,为鲁中地区奶牛的合理饲养与  相似文献   

13.
热应激是影响我国奶牛生产潜力的主要问题之一,温度和湿度的升高会对奶牛采食量、奶牛乳产量和牛奶品质降低等产生影响,并且还会降低奶牛的抗病能力。本文从热应激对奶牛采食量、健康、奶牛泌乳及牛奶成分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缓解奶牛热应激提供客观的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14.
<正>夏季引起的高温高湿饲养环境,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畜牧生产,猪的热应激常在夏季高发。由于猪舍内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不流通等环境条件,加之饲养环节不当,导致营养不均衡等因素,影响猪在夏季出现热应激的现象。猪发生热应激不仅仅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更甚者导致猪的死亡。1中草药对猪热应激的作用由于猪个体的差异,饲养条件的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猪发生疾病,猪热应激就是其中一种,热应激严重者会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是限制奶牛生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对奶牛的生产力、健康、繁殖和整体福利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并且随着热应激程度的加深对奶牛造成致命性影响。全球变暖加剧了热应激的负面影响。动物会通过改变其表型和生理特征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动物的生存能力通常取决于其应对或适应现有条件的能力。奶牛是恒温动物,通过减少代谢热量产生与体温调节等来应对并适应热应激,但这会以牺牲掉部分生产性能为代价。本文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热应激下泌乳性能降低的原因、奶牛对热应激的适应机制以及牧场应对热应激的策略,为奶牛热应激的研究及生产中改善奶牛热应激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应激是一种适应性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但如果刺激强度过大或作用时间过长,机体就会逐渐失去应答能力,出现病理状态,表现衰竭现象.温度变化可产生冷热应激,而热应激最为常见.随着畜牧业集约化和产业化程度的提高,热应激在奶牛生产上的危害已日趋严重,因此,了解和掌握热应激反应对奶牛的影响,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对养牛者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奶牛热应激综合症是指奶牛受到超过本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作用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所引起机体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和特异性障碍在内的全身性适应症。奶牛热应激会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和健康。2013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奶牛的热应激反应时常发生,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如何尽量避免奶牛热应激综合症的发生,降低持续高温对奶牛生产的影响,保证奶牛健康生产,保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奶牛热应激是气候变化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性反应的总称。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生产影响的因素、机制及缓解途径。  相似文献   

19.
奶牛热应激是气候变化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性反应的总称。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生产影响的因素、机制及缓解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夏季奶牛生产降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季高温会对奶牛造成热应激,大幅度降低奶牛采食量和产奶量,奶牛的健康和繁殖力亦受到很大影响。连续数日极度的高温天气甚至会导致牛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应在夏季采用降温系统进行环境控制。1夏季高温对奶牛的影响荷斯坦奶牛的最适泌乳温度为4.4~21.1℃。日均环境温度达到24℃时,奶牛产奶性能就会下降;当环境温度超过32.2℃,奶牛干物质采食量降低8%~12%,产奶量降低20%~30%。热应激还影响高产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在以色列,奶牛的受胎率冬季为50%,夏季降到20%以下。一般认为,在18~34℃气温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