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广西桂北农场1991~1993年开展营养诊断指导柑桔施肥工作。通过营养诊断指导桔园施肥,使N素利用率由1988—1990年3年的18.11%提高至1991年、1993年2年的25.99%,吨果施N量由前3年的22.09kg,降至18.27kg;单产由前3年的1080.3kg/亩·年,提高至1773.7kg/亩·年。  相似文献   

2.
华杂3号油菜优化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华杂3号油菜的氮、磷、钾、硼施用量的研究,找出了对华杂3号油菜产量影响较大的试验因子是亩施氮量、施磷量和施硼量。并利用频数分析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华杂3号油菜在淮南稻区亩产200kg以上的优化施肥模型及N、P、K、B适宜用量分别为纯N12.5~13.7kg/亩、P2O56.4~7.4kg/亩、K2O11.9~13.9kg/亩、B1.08~1.27kg/亩。  相似文献   

3.
花生专用肥对花生有明显增产效果,一般增效可达10.2%~25.1%,其中以花生专用肥4号增产效果最高;添加剂能使花生专用肥4号肥效提高5.6%~9.6%;花生专用肥4号,以亩施40kg的花生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33.6%~36.7%。  相似文献   

4.
甘薯高产施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试验,对甘薯氮、磷、钾施肥量进行了研究。通过1994,1995两年的田间试验,建立了甘薯施肥的产量反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钾>氮>磷,最佳组合是N7.54~9.24kg/亩,P2O57.75~8.57kg/亩,K2O24.54~29.06kg/亩,亩产可达3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配肥对花生增产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有机无机配肥对花生的肥效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配肥有显著增产效果,且其肥效优于同养分量的化肥处理。施有机无机配肥处理的果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百果重都有很大程度提高,增产幅度为30.3~78.0kg/亩,增产率为13.2%~34.1%,最高产量施肥量为58kg/亩,经济最佳施肥量为48kg/亩。  相似文献   

6.
棉花专用有机复合肥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棉花专用有机复合肥对棉花的生理效应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棉花专用有机复合肥可有效地促进棉花生育进程,提高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加单株结铃数,提高产量,并能增强棉株的抗逆性,降低棉田病株早枯率。亩施50kg,75kg的单株结铃数分别提高了9.42%和14.36%,皮棉产量分别增加10.32%~12.06%和16.88%~17.71%,病株早枯率降低13.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试验证明,在氮磷含量相等的情况下,施用玉米专用肥比施用其它肥亩增产104~122kg,增产率为10.8%~12.0%,并且产量差达到极显水平;在购买化肥款相等的情况下,施用玉米专用肥比施其它化肥亩增加纯收入84.60元,增收率为23.5%。经银达、果园等乡镇试验示范,其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8.
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白菜、甘蓝施肥状况及菜田土壤养分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①施肥水平。全年亩施纯N35~75kg,P2O516~33kg,K2O6~19kg。氮:磷:钾=1:0.45:0.21,极不协调。②养分收支状况。有机质收入大于支出,处在积累阶段;氮的投入是支出的4倍,有浪费;磷的投入是支出的近5倍,高度积累;钾的投入小于支出,处于消耗阶段。③施肥原则。老菜田年亩施纯N15~20kg,P2O55kg,K2O15~20kg;一般菜田年亩施纯N30~35kg,P2O51510~15kg,K2O10~15kg;新菜田年亩施纯N40kg左右,P2O515~17kg,k2O13~18kg。  相似文献   

9.
临汾东西两山旱地麦区,土壤瘠薄,小麦对自然降水利用率很低。1992~1994年增施肥料、培肥地力试验结果表明,亩施50kg有机肥,小麦水分利用率可提高0.0038kg/亩·mm;亩施纯氮、纯磷各1kg,小麦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0.0078和0.011kg/亩·mm。  相似文献   

10.
含氯化肥的肥料效应及安全施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氯化肥系列和尿素化肥系列6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含氯化肥肥效高于尿素化肥系列,年平均增产稻谷3.1~21.1kg/亩,小麦10.5~14.5kg/亩,油菜籽8.5~11.5kg/亩;氮素利用率稻麦油分别提高10.6~9、4.4~5.3、6.1~0个百分点;种子粗蛋白含量稻麦油分别提高0.7~1.0、1.1~1.3、-0.4~0.0mgN/kg。种子氨基酸含量也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土  相似文献   

11.
小麦晚播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3年,采用多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播期、播量、氮、磷底肥用量和化控时期对小麦产量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欲夺取小麦晚播高产,应以抓亩穗数兼顾穗粒数为主,增施氮、磷底肥,力争早播,适增播量,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争取较多的冬前分蘖成穗率,确保亩穗数。经亩产量>450kg决策因素频率分析,置信区95%的农艺决策措施为:播期10月24~26日,播量每亩10.76~11.55kg,亩施底氮4.35~4.89kg,配合磷素1.22~1.63kg,追氮5.98kg,3月11~12日亩喷缩节胺(DPC)15g。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夏甘薯高产水平下(≥2000kg)锌、硼、钼等微量元素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在氮、磷、钾合理配比的基础上,分别施用锌、硼、钼肥,鲜薯增产8.1%~10.5%;氮、磷、钾与锌、硼、钼一体配施,亩增产鲜薯424.0kg,增产18.6%。  相似文献   

13.
稀播紫云英(亩撒播1.5kg)超稀套种油菜(密度为120×50cm,每穴1珠)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菜亩产达243.3±13kg,增产121.7%;紫云英每亩生物量达2460±142kg,增产15.32%。亩夏收作物总效益提高294元。形成肥油稻稻作农田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夏玉米节水高效吨粮水肥耦合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1996年在商丘试验区进行了“冬小麦-夏玉米节水高效吨粮水肥耦合及其配套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应用。探讨了吨粮田建设的生态环境指标,提出了节水高效吨粮田综合技术,即以水肥耦合及其优化运筹为关键技术,通过品种搭配、灌水技术和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调控等技术的综合集成,实现节水节肥、高产高效、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标。经1万亩示范应用,平均年亩产1041kg;水分利用效率(WUE)2.07kg/m3,比一般田高1.0kg/m3;N化肥利用率44.9%,比一般田高13个百分点;亩产值增加72.5%,亩盈利提高1134%,劳动生产率提高31.13%;综合技术在经济效果中的作用占45.36%。  相似文献   

15.
磷锌配施对夏大豆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速效磷,锌含量低于临界值时,在亩施2kgN和4kgk20肥的基础上,磷,锌肥配施(亩施P2O54.95kg,ZnSO42kg),对夏大豆增产效果显著,增产率为20.8%,每亩增产大豆29.4kg。  相似文献   

16.
薏苡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friumenteaceMakino)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亩产400~500kg,需选用矮秆小粒品种和肥水条件良好的地块,每亩留苗5500~11000株,亩施纯N18.7~23.5kg,P2O512.4~14.6kg,K2O22.2~24.7kg。  相似文献   

17.
在海拔2370m,年降雨量360mm的半干旱山地雨养农业区,采用集雨灌溉技术,每亩亩期灌水15m^3,取得了显著的抗旱减灾增产效果,8.4亩试验地亩产粮食202.25-429.57kg,平均亩产312kg,比对照增产157%,比大田增产212%。  相似文献   

18.
经试验、示范,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淮北地区小麦—夏玉米连作吨粮田栽培技术。小麦品种以博爱7422和西安8号为主,夏玉米以掖单12号、13号为主。单产350kg以上麦田,平均亩基本苗15~18万,冬前总茎蘖数65~80万,每亩穗数35.48万,穗粒数33.6粒,千粒重38.4g。单产620kg以上的夏玉米,平均密度4423株/亩,穗粒数510.3粒,千粒重297.7g。小麦-夏玉米连作吨粮田氮肥应偏施在夏玉米上,玉米田氮肥运筹以苗期施40%、大喇叭口期施50%、吐丝期施10%,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田间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以农业技术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能有效的控制甜菜丛根病的危害;经在1350亩大田综防示范,相对防效达88.1%,平均亩增产块根1566.0kg、增加糖产量321.4 kg。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三组等量(施用化肥含N,P2O5量相等)处理比较,施小麦专用肥比施其它化肥亩增产28.9~82.2kg,增产率为5.2%~15.6%,并且产量差异达到极显;一组等价(购买化肥款相等)处理比较,施小麦专用肥比施其它化肥亩增加纯收入27.26元,增收率为13.95。经上坝、金佛寺等乡镇试验示范,也得到相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