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利用Forpro计算系统软件,结合玉米育种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玉米育种自交材料、杂交种分别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通过自交材料名、杂交种名或性状值的双向查询系统,并可对杂交种的原始数据进行初步运算。  相似文献   

2.
美国玉米带群体与西班牙玉米群体的杂种优势模式J.Sinobas等玉米育种的方向是选育高配合力的自交系,这些自交系用于生产农民种植的商品杂交种。杂交种的杂种优势表达主要依赖于通过自交方式获得的这些自交系的群体间的遗传差异。Sprague(1984)把瑞...  相似文献   

3.
核心种质的集成创新思考及D22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核心种质掖478和铁7922组配成基础材料F2代与早熟种质6314为原始材料,连续自交多代,育成中熟、高配合力、抗病性强和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玉米自交系D22。用其组配的杂交种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成为我国玉米育种中重要的中熟种质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试论水稻群体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前言科学——这个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车轮,正以每秒a的加速度飞快地向前奔驰。科学是无私的,各学科的发展只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而不存在制约。水稻育种科学,受玉米、高粱育种的影响和启迪而迅速发展。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育种科学的一次飞跃。我国在50年代末开始应用玉米杂交种,6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高粱杂交种,70年代中期育成水稻杂交种。作物育种科学的发展表明,异交作物的玉米育种比常异交作物的高粱发展得快,高粱育种又比自交作物的水稻发展  相似文献   

5.
用302D和黄爆粒玉米配成杂交种混粉与黄早四杂交,分别回交1~2次,以此为原始材料组建小群体。交替运用自交选系和群体轮回选择方法,育成早熟、高配合力、抗病性强和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玉米自交系武314。用其组配的杂交种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因而被全国各地广泛应用,成为我国玉米育种中重要的早熟种质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75—1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良玉米杂交种恩单2号为材料,通过选株进行连续多代单株自交分离选择,育成了主要经济性状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优良自交系75-1。并以该系作亲本育成了5个优良玉米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30多万公顷。  相似文献   

7.
玉米自交系丹598选育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抗病育种技术,运用单交、复合杂交、回交和自交等多种育种方法,经过两轮抗性育种,创造了一个多种高效抗病基因聚合的新种质,选育出多抗、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丹598,直接利用丹598组配并审定34个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玉米育种的策略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刘纪麟 《玉米科学》2003,(Z2):54-57
1 认识玉米育种的特殊性 玉米的天然异花授粉习性与遗传基础的杂合性,以及因此产生的利用自交系间F_1代的杂种优势的育种程序,形成了玉米育种的特殊性。 (1)育种过程较长。它包含分离筛选自交系和组配鉴定杂交种两个步骤。要使众多杂合的基因位点,经过自交分离和选择获得大多数有利基因位点达到纯合或基本纯合的自交系,通常需要6~8代。要对杂交种的生产力和适应性作出较为准确的鉴定,一般需要3~4年。  相似文献   

9.
玉米化控去雄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化控去雄技术研究初报苏正淑,张宪政,朱佩华(沈阳农业大学110161)在玉米育种和杂交制种的实践中,目前仍以工人去雄方法进行杂交种的生产。人工去雄不但浪费大量劳力,而且往往因去雄不及时造成大量自交难以保证制种质量。由于去雄浪费营养物质和去雄带叶,...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俊 《玉米科学》2007,15(3):144-146
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五十年在农家品种、综合种、品种间杂交种的鉴选与应用。讨论了杂交种的选育和应用、自交系的选育和基础材料的创造、基础理论研究、专用玉米育种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回顾了育种目标的变化发展、育种技术方法的变化与进步、杂交种的选育推广、种质创新与自交系的选育取得的重要成就,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黄早四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22,自引:10,他引:22  
曾三省  任蕤  刘新芝 《玉米科学》1996,4(1):001-006
优良自交系黄早四是我国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最重要的骨干材料之一,它具有配合力高、植株紧凑、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突出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近二十年来,由黄早四组配的杂交种,经省市以上审定推广的就有42个,黄早四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亿亩以上,每年种植面积在5千万亩以上,为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它组配的玉米杂交种株型紧凑或半紧凑,我国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黄早四还是我国重要的种质材料,一大批黄早四衍生系及其杂交种育成。本文还讨论了优良地方种质的重新筛选改良,杂种优势模式和建立自交系发放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八、九十年代推广的主要玉米杂交种的系谱是以黄早4,Mo17,8112,330和E28等骨干自交系及其衍生系为主,与其它自交系杂交,形成了较大的品种系谱群。这些玉米杂交种对山东省的玉米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系谱分析还表明美国种质对山东省的玉米育种效果影响较大。今后要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选育推广紧凑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进一步加大密度,使玉米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自交系就是对原始材料(品种或杂交种)进行多代人工强制自交.并配合单株选择所形成的基因纯合、性状一致的单株自交后代.一个优良自交系不但要有基冈纯合、性状稳定一致和配合力高等基本要素.还应该具备易制种、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才能降低制种成本,生产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受自身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T14-3B的选育及创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玉米核心种质黄C和78599选系组配成基础材料,F1代与中熟先锋种质M3-11为原始材料,连续自交7代,育成高产、中晚熟、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高配合力的玉米自交系T14-3B。T14-3B是独立于4大类群的新种质,且与4大类群均有较高的杂种优势;用其组配的杂交种高产、中晚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T14-3B已成为山西玉米育种中重要的中晚熟种质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对辽宁省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分析与评述姜明月(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自杂种优势在玉米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来,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的多样性一直是玉米育种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吴景锋(1983,1991)指出,我国玉米杂交种的亲本种类少,骨干系集中,种质遗传基...  相似文献   

16.
玉米进一步自交前的测交选择:平均表现与现实遗传方差RexBernardo系谱选择是用于产生玉米自交种最常用的育种方法。F2代的分离群体或回交群体通过自交、对穗行后代进行目测选择,并结合无亲缘关系的自交测验种进行测产,从而产生新的自交种。系谱选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对生玉米进行相互全姊妹轮回选择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生玉米与常规杂交种,自交系杂交F1代及以后自交各代都能出现对生株;自由授粉的对生隔离群体一般都可保持34%以上的对生株;而选择对生频率高的对生株做亲本,相互杂交后可获得对生株在50%左右的对生组合。利用对生玉米的双穗进行相互全姊妹轮回选择,有可能促使玉米育种产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1 丹340的选育玉米自交系丹340是周宝林1979年通过栽培玉米白轴旅9与有稃玉米杂交,S1代经Co60γ射线辐射处理后,通过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0自交系生长健壮,株高适中,株型清秀,配合力高,抗多种玉米病害,抗倒伏,适用性广,属中晚熟自交系。2 丹340应用情况丹340自育成以来,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育种,成为我国玉米杂交种的骨干自交系之一。而且目前其应用仍处上升阶段,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用丹340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组合41个,通过审定的杂交种26个,种植面积在20万hm2以上的杂交种有10个。其中…  相似文献   

19.
高淀粉玉米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论述了高淀粉玉米的选育历史与现状以及高淀粉玉米育种的策略与目标,通过分析高淀粉玉米杂交种对其亲本淀粉含量的遗传表现,探讨了高淀粉玉米育种及亲本选配的原则、种子资源的创新与改良、杂交种选配的原则,同时提出了高淀粉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20.
培育和应用优质、高产和适应性强的粒用和青贮用杂交种是摩尔多瓦玉米育种的首要任务。为有效的完成这一任务,除利用传统的标准的田间鉴定方法和选择外,玉米高粱研究所生理生化和生物技术实验室,还研究和运用生理生化综合鉴定方法对玉米原始材料和杂交种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