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螺旋输送系统为基础,参照食用菌螺旋输送装袋机,设计一款适用于棉花秸秆输送装袋的机具,实现秸秆饲料半自动装袋。介绍机具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喂料箱、拨杆机构、螺旋、卸料机构、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思路,以及生产率、电机功率等主要参数的选取,为自动装袋机设计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貂饲喂环节劳动强度大、环境差,水貂饲喂机械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水貂养殖轨道式双排自动饲喂车,该饲喂车主要包括控制系统、行走系统、输料饲喂系统、饲喂支撑架收展系统。详细分析了饲喂过程中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研究了控制实现方法和动作过程,通过光电传感器与PLC准确控制所有电机的工作状态定位转换,实现饲喂电机工作参数的人机交互调整;设计了导向轮定轨结构,优化缩短了饲料输送管路;模仿人工饲喂时手与手臂的动作形式,设计了自动饲喂投食结构,并进行了机构运动学分析,确定了具体结构及运动参数;设计了饲喂车收展结构,并通过作业条件分析确定了结构参数。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自动饲喂车以0.6 m/s速度行进,以预设的200、400、600 g为投喂量,饲喂车实际投喂质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65~210 g、355~427 g、567~622 g,饲料堆放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6.53%、3.78%、2.74%,漏喂率均为0%,满足实际饲喂要求。该自动饲喂车提高了饲喂效率,节约了劳动成本,增加了饲喂车载料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我国养猪的现状,介绍一种现代化便携式智能型的移动猪舍,该猪舍包含恒温控制系统;粪便自动收集处理系统;生猪生理自动检测系统;自动饲料喂养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自动通风排气系统等。利用现代控制技术,对生猪实行精确化、个性化、猪性化饲养。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于管道输送的生猪液态饲喂系统投资大、对使用人员素质要求高、设备故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等问题,设计一种生猪液态饲料智能喂料车。喂料车与搅拌站之间采用Zigbee通讯,组网运行,实现装料、运送及投料的自动巡航控制;喂料车采用磁钉、磁控开关实现自动认址、定位及精准停车;采用螺杆泵送料,实现精准饲喂。样机试验结果表明,喂料车满载情况下通过提前减速可以实现在目标站点精准停车(位置偏差≤1 cm);以预设的3、5、10 kg为投喂量,喂料车实际投喂量误差可以控制在2.5%以内。与管道式生猪液态饲喂系统相比,基于智能喂料车的生猪液态饲料自动饲喂系统具有投资少、设备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中小规模养猪场,对生猪液态饲喂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袁野  沈斌  陈荣湾 《湖南农机》2013,40(1):24-25
基于MC9S12DG128单片机(MCU)为主控单元,文章设计一自动寻迹智能小车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检测道路信息,在得出小车与目标偏差的基础上,采用PID算法对小车位置进行纠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自动焊接技术不断创新,目前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已被应用于石化管道焊接方面。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焊接速度快且平稳,工作效率高,焊接效果好,其控制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管道自动焊接控制系统的各功能单元进行了设计,通过焊接小车完成相关动作并进行稳定的自动焊接,保证了各道焊口焊接质量的均匀性,提高了焊接质量,对推动管道自动焊接控制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茶叶揉捻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降低茶农劳动强度,提高茶叶生产效率,课题组对某型号茶叶智能化揉捻设备进行了自动喂料装置设计,简述了自动喂料装置的结构,介绍了自动喂料装置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并对样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自动喂料装置能够满足该型号茶叶智能化揉捻设备的自动喂料需求。  相似文献   

8.
特种动物梅花鹿养殖历史悠久,课题组为了解决梅花鹿养殖存在的“效益低下、智能化程度低”等瓶颈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梅花鹿养殖用喂料设备。该设备通过将干饲料放置在干饲料箱的内腔,将水放入水箱的内腔,通过水流量传感器对水流量进行监控,打开两个第一电磁阀,使干饲料与水进入混合搅拌箱的内腔,同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搅拌桨转动,使第一搅拌桨对干饲料箱内腔的干饲料进行搅拌,避免干饲料对干饲料箱造成堵塞,通过移动机构中的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搅拌桨转动,使第二搅拌桨对混合搅拌箱内腔的干饲料与水进行搅拌,使干饲料充分湿润,使其成为湿饲料,便于人们对其进行混合搅拌,打开第二电磁阀,使混合搅拌箱内腔的湿饲料进入饲养槽的内腔,利用移动机构带动混合搅拌箱移动,使活动块在饲养槽的内腔移动,利用混合搅拌箱的移动与饲养槽内的饲料进行配合,使活动块向上移动,当活动块到达一定高度时,使活动块与触碰开关相接触,进而关闭第二电磁阀,停止下料,使人们喂料时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对饲料投放进行控制。应用结果表明,该设备饲料投喂效果好,清洗效果良好,操控简单方便,有效提升了梅花鹿养殖的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多层农场特有环境的电梯需求,以养殖农场垂直搬运饲料、畜禽或废弃物用电梯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电梯可扩展载货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普通货梯不同,装载货物小车需要在电梯轿厢门和层门开启后,通过轿厢内和每层层门处的驱动电机协调运行完成进出轿厢的任务。针对群电机驱动系统,建立轿厢内外两台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小车进出进行控制,提出了基于模型辨识的多电机按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方法。考虑驱动系统成本和硬件结构简化,省去了转矩传感器,将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转子磁链和转子位置估计整合为一个多参数线性加权模型,以获得反馈量。最后对转矩模型辨识进行实验验证,由均方根误差可知,辨识结果有效逼近了参考模型的非线性特征。转矩等多参数辨识结果组成了控制系统反馈回路,实验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设计是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简易自动寻迹小车系统,包括小车系统构成软硬件设计方法。小车以AT89C52为控制核心,用单片机产生PWM波,控制小车速度。利用红外光电传感器对路面黑色轨迹进行检测,并将路面检测信号反馈给单片机。单片机对采集到的信号予以分析判断,及时控制驱动电机以调整小车转向,从而使小车能够沿着黑色轨迹自动行驶,实现小车自动寻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计算机视觉系统获取番茄的图像,利用0°图像的圆度特征判别番茄生理病害果中的空洞果。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生理病害果的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4%。  相似文献   

12.
就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出缓冲材料弹性模量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该结果可为鸡蛋的加工、包装和运输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缓冲材料弹性模量对鸡蛋冲击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缓冲材料的弹性模量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建立了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出缓冲材料弹性模量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为鸡蛋的加工、包装和运输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个农业发达的国家,农业合作社在其农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针对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的特征、绩效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此得出的一些启示对我国农业及合作社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外存在的家庭暴力状况来论述家庭暴力存在的深层根源,探讨为防治家庭暴力应构筑的法律保障机制及多层次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最高燃烧压力概率密度的算法;运用LabVIEW语言编程,设计了一个最高燃烧压力概率密度的测试模块.同时,运用模块计算出最高燃压概率密度数值并绘制出曲线.通过实验验证,证明了该模块的正确性,可以用来作为判定发动机工作稳定性的一种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缓冲材料厚度对鸡蛋冲击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缓冲材料的厚度对鸡蛋跌落冲击特性的影响进行试验,找出各因素与碰撞参数之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缓冲材料的厚度对冲击力峰值和碰撞时间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的基础上,依据相似性原理对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试验平台进行微缩设计。对单风道双振动筛结构,选取该结构的清选装置,通过相似原理中的尺寸相似,对其进行微缩设计。根据气流速度与所需风量的关系,给出微缩设计相似比的合理范围,权衡试验平台轻量化和清选量,选定相似比确定清选装置相关几何参数,再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对微缩清选装置的进行实体造型设计。研究将为联合收获机清选装置微缩试验平台研制提供初步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随着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部门不再仅仅满足于“送科技下乡”、“召开农机推广现场会”和“举办技术培训班”等传统的农机技术推广服务形式,而是结合本省实际,大胆实践,在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适应山东农机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降低渠底和两侧地下水位对保证大型明渠边坡稳定和渠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莱州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水文地质模型及渠道边坡渗流模型,定量分析渠道两侧不同高度和不同水平距离的排水管降压效果;根据不同排水管位置下总水头和孔隙水压的变化规律,确定渠道排水降压的最佳位置.研究表明:渠底排水降压效果最佳位置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