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乐  周毅  李阳 《干旱区研究》2019,36(6):1592-1598
基于格网DEM的数字地貌形态类型自动划分是当前地貌研究的热点。根据基本分析单元的粒度大小,可将现有的分类方法划分为以栅格为分析单元和不规则坡面多边形为分析单元。然而,上述2种方法都无可避免地存在分类结果中地貌实体不完整性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单元提升至小流域级别,提出面向"细胞"级的微小尺度的子流域为分析对象的分类思想,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子流域地理属性数据库,依据研究区已有的地貌资料,遴选出高程、起伏度、平均坡度、坡谱偏度4个核心分类指标,采用层次分类法,设定相应的地形因子阈值,将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划分为:河漫滩、黄土残塬、黄土台塬、陡坡冲沟、墚峁状丘陵沟壑、石质小起伏平缓中山、石质小起伏陡峭中山以及水域等8大类型。分类结果最大程度保证了地貌实体的相对完整性,与用GPS进行的实地采样观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案的分类精度达到88. 19%,可望成为基于面向子流域单元进行数字地貌分类研究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定西市安定区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IS的支持下,通过土壤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采用特尔斐法选气候、立地条件、剖面性状、耕层养分状况等4个方面的10因子个建立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就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定区各等级耕地比例相对差异较大,其中以三等地为主,占到了总耕地面积的43....  相似文献   

3.
在陕西省陇县土地利用数据和1∶5万地形图的基础上,利用ArcGIS 9.3软件和Spss17.0软件探讨不同海拔、坡度与坡向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除林地、草地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小于1300m、坡度小于15°的区域中;耕地在平地占优势地位,其他坡向级别中林地占最大比例,其次是耕地和草地,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较少。耕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与海拔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除水利设施用地外其余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与坡度均显著相关;除耕地、草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与坡向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讨论近年"中国1:100万数字地貌制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该工作在分类方案和技术流程上尚存在可改进之处,尤其是对"山地的完整性"的解释和规范,容易产生编图操作困难、图斑界线勾画随意性增大以及编图结果有可能与实际背离的问题。主要分析了地貌类型(单元)完整性与地貌实体(单元)完整性的区别,划分地貌类型时应如何考虑海拔高度与地形起伏度,低、中、高山概念的局限和不适用,复合型成因类型中现代地貌过程的表示等问题。强调指出,地貌图的制图对象是地貌类型而不是地貌实体,有关"保持山地完整性"的规定是不适用的。同时,还在现有地貌分类方案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新疆沙漠空间分布格局与类型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新疆沙漠区域环境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新疆1[JP18]∶[JP]1 000 000数字地貌图和TM影像数据及Google Earth等资料,利用GIS技术,编制了新疆沙漠分片图与沙漠类型分布图,对新疆沙漠空间分布与类型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新疆共有577块沙漠,可以划分为35片区。按照区域可分为塔里木盆地沙漠区、准噶尔盆地沙漠区、阿尔泰山沙漠区、准噶尔西部山沙漠区、昆仑山-阿尔金山沙漠区、天山沙漠区6个区;② 新疆沙漠面积达428 977.14 km2,占新疆总面积的26.12%;沙漠分布广泛,平原、丘陵和山地均有分布,但各区域的沙漠面积相差悬殊;沙漠在空间上呈聚集分布,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沙漠景观破碎化程度具有很大空间差异性,在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中面积较大沙漠的破碎化程度低,而在山地与两大盆地的过渡地带面积较小的沙漠破碎化程度较高。③ 新疆沙漠具有独特的地貌类型、稳定性和类型丰富度等类型结构,地貌类型以沙丘和沙垄为主,沙漠植被覆盖度差,以流动性沙丘和流动性沙垄为主,多数沙漠的类型丰富度贫乏,只有少数沙漠类型数量可以达到中等乃至极丰富。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荒山土地用作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程度,以乌鲁木齐市荒山为例,应用修正的多因子综合评价模型,采用Arc GIS 10.0的空间分析模块,综合考虑了坡度、坡向、交通等多项因子,并对不同因子赋予权重进行叠加,得到适宜性评价结果。结果显示:1前期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对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影响很大。2地质和地貌条件对荒山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具有重要影响。3不可用于建设用地的面积比重最大,占总面积的54.90%,不宜建设用地的比重占总面积的20.52%,可用于建设用地开发的面积,仅为4.39%,适宜建设用地占总面积的20.19%。评价结果可为乌鲁木齐市建设用地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7.
干旱区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干旱区的二种分类方法、分布面积和自然特点。干旱区土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类型有草场退化,而养耕地退化和灌溉地退化,国内外各种退化类型的分布面积。提出退化土地生态系统评价原则,主要退化土地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综合评价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布尔津县为例,结合当地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需求,采用2002年和2004年新疆生态遥感监测工作的基础数据,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RS/GIS技术,对先行的基于行政区域为单元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和技术规定进行改进,完成了基于景观单元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实现了由各指标单因子的专题评价到各指标多因子的综合评价,以及由景观生态单元的局部评价到县(市)、地区、区(省)级行政单元的整体评价,使评价结果既有利于从宏观上了解区域环境状况,同时也为局部的治理提供依据。评价结果表明:2004年布尔津县环境质量属优、良、一般、较差和差的区域面积比例分别为12.8%,13.5%,34.7%,23.3%和15.7%;与2002年相比,全县环境的总体状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仍属于一般级水平。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基于景观单元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风蚀评价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土壤风蚀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和区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区域土壤风蚀评价与监测需要出发 ,提出了一套土壤风蚀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制图方法 ,其特点是 :(1 )充分利用 3 S技术 ;(2 )把耕地、沙丘地同其它土地类型区分开来 ,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 ;(3 )分别提取每一图斑的各指标因子 ,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4)强调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10.
选择北方农林牧交错带中的典型区域———内蒙古阿荣旗为研究案例,经对1∶1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分布图、土壤侵蚀图、1∶5万地形图及有关统计资料等源数据的分析,发现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差异极大。以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为主要依据并结合该旗实情,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合理化调整。用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由耕地型、农林结合型和林牧结合型土地利用区组成的土地利用区划方案,并分别指出各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开发利用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模糊评判方法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利用GIS技术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原理,选用7项评价指标对新疆干旱区农五师81团耕地进行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根据作物效应曲线建立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并计算出隶属度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进一步求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IFI);然后进行综合评价,使评价结果能更好地为科学施肥服务。  相似文献   

12.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快速高效检测农作物常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从评价区域范围、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当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现状,分析了现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应用效果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干旱荒漠区路面覆盖效应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路面覆盖效应引起的气态水汇聚而导致的沥青路面翻浆病害,文中利用新疆公路沿线103个气象站点近50年的自动气象站资料和四要素5层梯度风监测站资料,分别建立了10m与2m高度平均风速换算模型:U1天山以北公路沿线=0.79u10+0.32与U2天山以南公路沿线=0.77u10+0.25。结合信息论中离散变量熵理论,把新疆公路划分了五个等概分布区,研究确定了地下水位、土质参数为路面覆盖效应评价指标,并绘制了基于地下水与土质参数的公路覆盖性分区表。  相似文献   

14.
林丹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丹(γ-666)是六六六原粉中上有杀虫活性的异构体,其毒性,蓄积性低于β-666,但并非没有毒性,JMPR评价林丹的最大无作用剂量NOEL为1.25mg/kgbw/day,由于林丹可引起血液学改变和肝微粒体酶的诱导作用,1989年将0.01mg/kgbw(ADI)修订为0.008mg/kgbw。本文介绍了我国对林丹毒理学研究的结果及我国食品中林丹残留水平调查,国家标准制定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GIS支持下运用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地力综合指数法,对农五师81团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耕地地力进行自动化、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 291.65 hm2耕地,分为6级,1级地面积196.71 hm2占评价面积的3.13%,2级地面积480.37 hm2占评价面积的7.64%,3级地面积825.48 hm2占评价面积的13.12%,4级地面积1 709.68 hm2占评价面积的27.17%,5级地面积2312.05 hm2占评价面积的36.75%,6级地面积767.36 hm2占评价面积的12.20%。所建立的量化和半量化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获取的各耕地地力等级面积数据及其分布信息、改良措施,经实地调查分析,符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定量评价湿地的生态质量,对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湿地资源评价为综合评价层,以12个生态评价因子为指标层,构建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定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以及专家评议的方法,计算出各生态评价因子的权重,使用问卷调查法得出各因子的得分,最终通过综合评价指数(CEI)来表达湿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湿地当前生态质量级别为一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湿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维持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通过博斯腾湖湿地生态质量的定量评价,对掌握现阶段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状况,维持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宁夏生态移民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移民工程是实现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中从生态移民工程的3大目标出发,建立起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两种方法定量化评价了宁夏生态移民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宁夏先期生态移民综合效益良好,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生态效益最为显著,有效遏制了生态退化势头,显著改善了迁出区的生态环境;移民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改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社会环境显著改观;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害虫生物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通常采用化学防治效果的计算方法,一般仅体现短期内对目标害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而忽略了天敌在自然界数量增殖后对害虫种群数量的长期而持续的控制效果,以及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评价。判断害虫生物防治计划是否获得成功,目前缺乏广泛认同的评价方法。本文对害虫生物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可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效果评价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评价害虫生物防治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并应用此方法结合国内外害虫防治包括生物防治的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提出了害虫生物防治项目成功与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与城市建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方法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乌鲁木齐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依据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乌鲁木齐市1999年-2007年的统计和临测数据,运用信息熵确定权重来加权求和,对乌鲁木齐市人居环境动态发展进行定量评价.以建设优质的人居环境为目标,结合城市规划提出了优化乌鲁木齐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