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抗大×(8821·8822)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运用基因重组原理.采取复式杂交方法,精心育成的我国首例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柞蚕强优势杂交种。它将高产性、抗病性、适应性、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好等多种优点集于一身,实现了我国乃至世界柞蚕育种史上由单一性状改良到综合性状全面提升的新突破。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已经获得2005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
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981与9906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适应两高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柞蚕场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无谓消耗,改进蚕场生态环境,提高养蚕效益,以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为育种目标,经9年18代择选,育成了柞蚕高饲料效率品种981和9906,新品种性状稳定,产量分别比青6号增产14.94%和23.32%。饲料效率均优于首例高饲料效率品种8821和8822,其中茧重转化率比8821、8822高0.67个分点,茧层生产率比8821、8822高0.04个百分点。200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石淑萍 《新农业》2007,(1):55-55
强健性柞蚕新品种抗大及其杂交种抗大×(8821·8822),是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经11年系统攻关选育而成的具有突出抗病抗逆性状的丰产型工化品种。杂交种抗大×(8821·8822)将抗逆性状、产量性状、饲料效率性状及茧丝工艺性状实现了平衡提高,具有强健好养,适应性强,稳产性能好的特点。2004年纯种抗大及其杂交种抗大×(8821·8822)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被专家评价为具有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杂交种抗大×(8821·8822)以其综合抗病、抗低沮饥饿和高饲料效率3性状,实现了柞蚕生产的高产、稳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新晶种放莽面积就已占全国柞蚕生产总面积的46.7%。[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小麦生物节水品种的遗传改良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生物遗传改良技术,培育水分高效利用的多抗节水高产品种是实现生物节水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20多年小麦育种实践,提出了小麦生物节水品种应具备的特点及两圃平行交替选择生物节水品种的遗传改良技术,突破了常规育种技术单一选种环境、主要目标性状基因不能同时表达和遗传类型不能充分表现的缺陷。通过加大逆境选择压力以及后代材料逆境与非逆境的交替选择,多抗节水高产品种的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同时提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发掘抗旱节水基因资源,将常规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有效结合的育种途径,提高生物节水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5.
育种实践表明,育种成效主要取决于研究的规模和选育自交系的方法;而选择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对重要经济性状研究的精细程度。产量和品质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综合性状,以产量为基础的直接选择是不利的,因为很多形态特征和外界因素影响选择。由 Fisher 发展的最初为 Smish(1936)应用于植物育种选择,适用于选择指数的判别函数技术,现已为许多研究者成功地应用于不同作物上。近年来有关向日葵的选择指数,自交系和杂交种特性间的遗传,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等方面均发表了许多论文,这些研究对实际工作均有一定指导意义。玉米育种实践证明,在单交或多系杂交的基础上再选自交系(谓二环系或改良系)比一  相似文献   

6.
柞蚕若干性状与茧层率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关遗传力的通径分析,反映了原因性状表现型值对结果性状表现型的直接作用。由于选择是对表现型进行的,考虑到选择对于表现型值的影响,采用相关遗传力的分析方法,求出原因性状(x)对结果性状(y)的直接相关遗传力(h_xh_yp_(x·y)),就能找出在其他性状不变的情况下,p_x变化对于p_y的直接作用。因此,本文对柞蚕几项性状间的相关遗传力作一通径分析,对柞蚕育种工作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一、关于加强理论研究 (一) 从经验型转变为理论指导型的转折时期现代育种工作已从经验育种阶段进入到理论指导型的转变时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实践与理论并重。既要重视育种实践,但又不能只停留在经验阶段,也要极其重视对育种经验的研究,又应有目的地对育种中重大的理论问题进行有计划地、系统地试验研究,用来指导育种工作。只有对育种性状特征、特性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的全面、深入,对其遗传规律了解得更清楚,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选择。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加强育种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生物多个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数量性状各种遗传参数的估计。对于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多目标性状的选择以及育成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很有成效的.但多元统计计算量大,非手工所能完成.应用计算机,建立为育种服务的专用程序已成为利用多元统计以及其它数量遗传学方法进行育种研究的迫切需求.为此,我校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室和农学系育种教研组的同志通力合作,研制出《数量遗传育种程序包》。《数量遗传育种程序包》从1983年夏着手编制,经过约一年时间的努力,到1984年6  相似文献   

9.
畜禽遗传评定的微机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细毛羊育种为例,阐述了畜禽遗传评定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了如何利用管理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遗传评定输出。分析了畜禽遗传评定微机实现的数据流程。并使计算育种值和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中各种性状的选择根据具体需要由育种工作者自己设定,且通过报表打印出育种值和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整个设计由系统的主控菜单集合,最后打包到信息系统软件包中,形成用于销售的商用软件。  相似文献   

10.
芝麻的主要性状遗传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芝麻育种起步较晚,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理论研究也较少。在当前,芝麻育种中对后代的选择,多是按照性状的表现型进行,由于表现型效应中包含不能遗传部份,环境效应又直接影响选择效果,因此,选择有一定盲目性。为了克服这种弊病,提高研究水平,对芝麻数量性状的遗传行为与遗传规律,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确有必要。本文从芝麻的几个主要性状着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进度,为芝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