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茂荣 《饲料工业》1991,12(10):24-26
<正> 虾在幼龄期和生长期摄食缓慢,而且在水底摄食。因此,大多数饲料加工者设计的饲料均为能够在水中下沉,并且能够完整地保持一定的时间。这类饲料可以通过制粒和挤压膨化两种设备加工而成。不过,最近挤压膨化工艺的发展表明,对于配方的适应性、颗粒质量、水质和经济效益,该加工工艺均有很多优越之处。经挤压膨化的水产动物饲料,其典型的颗粒直径范围是1.5~10毫米,而虾饲料的颗粒直径通常是4毫米或更小。在虾饲料的生产中,挤压膨化之后的操作管理是一道重要但却常被忽视的工序。挤压膨化之后的干燥、用微量元素或脂肪包衣以及冷却,对最终产品的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虾饲料的挤压膨化加工工艺与传统制粒加工工艺的对比如图1、图2。  相似文献   

2.
颗粒饲料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烤制、蒸气压片、制粒、膨胀或膨化等是近年来饲料工业经常采用的几种热处理方式,其中烤制主要用于加工全脂大豆,也少量用于谷物加工;而蒸气压片和膨化主要用于谷物加工。自1930年首次引入颗粒饲料生产工艺后,制粒已成为饲料加工中最为普遍的工艺之一。与粉料相比,颗粒料具有营养因素和非营养等两方面的优势:如减少粉尘,防止饲料组分在运输等过程中再分级现象的发生,进而保证动物对养分的平衡摄食和防止挑食;通过提高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采食量,同时节约动物采食所需要的时间及能量的消耗;通过制粒的高温处理,可杀灭病原微…  相似文献   

3.
膨胀是膨化的一种工艺,由于它以高压气流膨化为特征的工艺技术较挤压膨化工艺具有设备损耗小、能耗低等特点,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工业化膨化生产企业加工的主要工艺。 膨胀加工是采用不同型号螺杆、瞬时将温度增高与“剪刀调质器”结合的加工方式。十多年来,是饲料生产者常使用也是最不了解的一种加工工具。令大多数生产者不解的是,它对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影响。至今仍有很多研究膨胀加工对饲料中常规养分及微量养分的影响。膨胀加工能杀死饲料中的细菌,提高养分消化率,提高液体原料的添加量,也可扩大加工原料的范围,例如可加工作物残渣和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因此,采用膨胀加工可改善颗粒质量,提高制粒能力,延长制粒寿命,甚至可取代制粒加工。 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研究,特别是膨胀及其他热机械的“趋级油质器”,对单一成分及混合饲料的影响。膨胀加工的过度可产生许多不良影响,如可引起美拉德(Maillard)反应,形成赖-丙氨酸结合、产生D-氨基酸及金属离子发生氧化作用。然而最令人有趣的是混合饲料可通过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二者的结合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防止过度加工对其成分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挤压膨化技术,以膨化度、密度、稳定性和糊化度为主要指标,研究小龙虾饲料挤压膨化加工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小龙虾饲料挤压膨化工艺的主要因素是挤压膨化温度,其次是螺杆转速,物料含水量影响最小。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含水量26%、螺杆转速200 r/min、挤压膨化温度105 ℃,在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结构光滑质密,膨化度为1.42、密度为1.18 g/cm3、稳定性为88.7%、糊化度为92.5%。 [关键词] 挤压|饲料|小龙虾|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张祥  杨巧鹏 《饲料工业》2006,27(11):4-5
近十年来,挤压膨化技术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饲料加工技术之一。挤压膨化技术是集物料的输送、混合、高温、高压、高剪切作用于一体,对物料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其作用时间短,营养成分损失小,应用面广。在饲料加工的过程中,一般将挤压机作为高温瞬时的“超级调质器”安排在制粒工艺之前,以适应原料的变化,提高颗粒质量及饲料的消化率。这种工艺在国内外已逐渐被饲料企业所接受。要充分发挥膨化机的生产能力,确保其产量和制出膨化料的质量,必须对影响膨化效果的因素有所了解,但膨化机的种类和影响膨化效果的可变因素很多,现就湿法膨化机…  相似文献   

6.
正4后续加工对猪饲料颗粒大小的影响正如上文所述,日粮中的饲料颗粒大小通过粉碎可以调整至最佳状态,但若猪饲料生产还有后续处理步骤,如制粒、挤压或膨化,饲料颗粒大小则可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制粒是将饲料颗粒凝聚成更大的块状体,它同时会减小饲料颗粒的大小(Svihus等,2004;Grosse Liesner等,2009)。在Vukmirovi?(2015)的研究中,玉米使用锤片式粉碎机或滚筒式粉碎机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大多数饲料厂均采用环模制粒生产水产饲料。通过环模制粒生产的硬颗粒饲料沉入水底10-20min即溃散,采食性差,部分残留在水域环境中,对水质污染严重;而挤压膨化饲料经过高温、高压,是一种低污染、浪费少、高转化率的优质环保型饲料。  相似文献   

8.
米糠制粒     
米糠制粒后,不仅保鲜效果好,密度、粉化率、自流角等与饲料加工密切相关的物理性质也大幅度改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入模温度85℃,压模孔径Φ25mm进行制粒,所得米糠颗粒除自流角略差于膨化米糠外,其余指标均优于膨化米糠。  相似文献   

9.
制粒和膨化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粒和膨化由于其特有的热加工工艺条件,能够使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改善饲料适口性及提高饲料消化率;但同时也破坏了饲料中的维生素、酶等热敏成分。本文主要综述制粒和膨化工艺对饲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的饲料加工技术除传统的粉碎、调质、制粒外,还包括微生物发酵、挤压膨化、化学处理等技术。饲料加工技术研究成果为饲料工业的发展及动物营养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动物营养学的发展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种状况也阻碍了动物营养科学最新成果的应用。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量是动物营养的两大重要基础,而饲料加工技术及生产工艺都会影响这两大基础,因此与动物营养相关的饲料工艺技术研究一直受到学者  相似文献   

11.
挤压膨化饲料加工技术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密度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加工过程中的节能降耗技术方面对挤压膨化饲料加工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与技术相配的挤压膨化机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氨基酸是猪必需的营养物质,也是饲料原料中含量少和易缺乏的成分之一,对动物健康生长和饲料成本起着决定性作用。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纤维以及蛋白质自身结构等都会影响氨基酸消化率,而不同加工工艺可以消除或减弱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善氨基酸在猪胃肠道的消化率。本文主要综述了粉碎、挤压膨化、制粒、酶解、发酵、菌酶协同和加热等加工工艺对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挤压膨化技术是现代饲料加工中普遍应用的一项技术。利用挤压膨化技术使饲料物性发生质的变化,可极大改善饲料的产品品质,在提高动物生长性能、预防动物腹泻、下痢等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讨论挤压膨化技术原理、挤压膨化技术对饲料原料特性的影响,以及挤压膨化工艺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最后结合我国饲料业的资源状况,对膨化羽毛粉技术的应用前景做展望。  相似文献   

14.
挤压膨化对血粉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立  马稚昱  何君 《饲料研究》2003,(12):34-36
应用P400G干法膨化机,分别探讨挤压膨化加工中血粉含水率、螺杆转速及出料模孔直径对血粉消化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加工具有改善血粉品质、提高血粉消化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全球的动物饲料中,很大一部分饲料采用某种类型的热处理加工。对猪饲料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制粒可以改善动物的生产性能。制粒、膨化和挤压通常会用到热处理工艺。传统上,热处理是在制粒之前进行,但是也有新的热处理和冷却技术可以对粉状饲料进行热处理。然而,大多数饲料厂还在使用热处理技术,以减少饲料中病原的含量,并增加饲料密度和降低粉状饲料在运输及饲喂过程中原料的分离现象。大多数饲料厂装  相似文献   

16.
鱼用配合饲料的加工与禽畜配合饲料不尽一致,就其产品形态,可分粉状、颗粒、碎粒及膨化等四种。呈粉状者与禽畜同类产品的加工工艺几无差异,主要有清选、粉碎、配料、混合、喷涂油脂及计量分装等工序。鱼用颗粒尤其是膨化饲料,与禽畜用配合饲料的加工则区别较大。呈颗粒状者系将混合好的粉状物用制粒机制成颗粒,再行冷  相似文献   

17.
饲料先膨化后制粒的新工艺 德国一家公司研究出一种饲料先膨化后制粒的新工艺,即使用膨化机先将饲料原料进行膨化,然后再用颗粒机制成颗粒饲料。生产能力最大为每小时35吨。 该工艺的生产过程是:先将粉状原料送入膨化机,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短时间内将原料膨化成不规则的块状物。已膨化的物料再输入颗粒机加工成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水平的提高,乳猪断奶日龄日益缩短。乳猪营养缺乏促进了教槽料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全膨化低温制粒工艺"是目前最新应用的一种乳猪教槽料加工工艺,文章从加工工艺的角度出发,阐述全膨化低温制粒工艺在优质的教槽料生产中的实践和应用,期待对饲料加工企业在进行教槽料工艺和设备的选择给予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二次制粒加工断奶过渡料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60头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平均分为4组,按制粒工艺、原料膨化预处理不同设计2因素2水平试验,研究二次制粒加工断奶过渡料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二次制粒工艺及膨化玉米、膨化豆粕原料的处理4仔猪,断奶后第一周,有最大的采食量(P<0.05);试验全期断奶14 d中,处理组4仔猪平均日增重最大,生长性能最好。血清尿素氮测定结果显示:断奶后第7天,处理组4仔猪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其他三组。断奶后第14天,处理组4仔猪血清皮质醇显著低于处理1组。此外,试验全期四个处理组仔猪血清总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在选择膨化玉米与膨化豆粕优质饲料原料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制粒工艺,尤其是先将鱼粉与膨化玉米、膨化豆粕进行第一次高温制粒,对降低仔猪断奶应激,改善生长性能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原料价格成倍上涨,使寻找新的蛋白资源,拓宽各种蛋白资源的应用范围,提高其利用率等成为饲料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膨化工艺的研究也因此倍受瞩目。目前,膨化工艺有两种:干法膨化和湿法膨化。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干法膨化,这种膨化方法不需要先将饲料调质,而是在适当的水分或油脂含量下直接通过挤压而达到膨化的目的。干法膨化使用的膨化机,其关键部件是膨化腔,由挤压螺杆、主轴、压力环、挤压套筒等组成。挤压螺杆的螺距在进料口端大,以后逐渐减小,压力环与挤压套筒的间距很小,这样原料在推进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