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以荒草坡为对照,对黄土丘陵区封禁8 a、20 a和30 a的狼牙刺群落的狼牙刺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垂直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恢复阶段的狼牙刺种群个体平均基径、高度差异明显:30 a的垂直高度>20 a垂直高度>8 a垂直高度>荒草坡,说明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种群年龄结构均属于进展型.随着狼牙刺恢复,种群稳定性增加.狼牙刺种群适应力、繁殖力强,是严酷条件下植被恢复的优良树种,应该充分利用其优良特性,抑制不利的环境因素,以封禁和生态修复为主,迅速恢复严酷生境条件下的植被.  相似文献   

2.
海南苏铁是海南岛特有种和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受生境缺失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海南苏铁在海南岛的种群数量呈缩减态势。采用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及种群动态量化分析等方法,对五指山地区不同生境下的海南苏铁种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样地内的海南苏铁为稳定种群,低龄级和中龄级个体数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同样地种群年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2)静态生命表结果显示,3个样地整体上表现出随着龄级的增加高龄级个体数量减少的趋势,但样地A和样地B在幼龄级时有大量的个体数死亡。研究区内海南苏铁的存活曲线更趋近于Deevey-II型。3)种群动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海南苏铁为低增长型的稳定种群,而样地A和样地B种群对外界干扰的敏感性要明显强于样地C。整体而言,五指山地区的海南苏铁种群当前仍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选择桂林七星公园中的阴香种群,采用"径级大小替代年龄大小"的方法,进行阴香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同时绘制了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及存活曲线。结果表明:4个样地中,样地2、样地4的阴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增长型,存活曲线为DeeveyⅠ型;样地1、样地3的阴香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存活曲线为Deevey II型。影响阴香种群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的主要因素为人为活动干扰。  相似文献   

4.
色木槭次生林种群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将林木依胸径大小分级,以林木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编制了色木槭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损失度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分析种群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色木槭种群幼年个体丰富,中老年个体较少,种群在第Ⅲ和第Ⅷ径级出现死亡高峰,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色木槭种群...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天然藏柏资源,通过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西藏波密县易贡乡藏柏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藏柏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幼龄个体储备丰富,存在断代现象,种群不稳定;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幼龄期死亡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存在两个死亡率高峰,分别出现在3、9龄级;未来经历3、5和7个龄级时间后,种群总体呈现出幼龄期减少,中龄期稳定,老龄期衰退的趋势。年龄结构和存活曲线都显示出藏柏种群有一定自我更新和维持的能力,但由于人为干扰、种间竞争和自疏作用等因素阻碍着种群的更新,使得种群趋于衰退,未来可通过砍灌、疏伐及清理林下活地被物等抚育措施提高藏柏幼龄个体存活率和中龄个体的存活量,减少人为破坏,以维持天然藏柏种群的长期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6.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编制了阿拉善荒漠区敖隆敖包及乌兰腺吉蒙古扁桃种群静态生命表,并由此求得蒙古扁桃种群大小级结构图、存活曲线及死亡率曲线,从而对两地蒙古扁桃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地蒙古扁桃种群幼龄和老龄级个体较少,中龄级个体较多。总体上,敖隆敖包蒙古扁桃种群年龄结构呈稳定型,而乌兰腺吉种群趋向衰退型。两地存活曲线处于DeeveyⅡ和DeeveyⅡ2。两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型分布。分析表明,草畜平衡在蒙古扁桃种群稳定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小陇山林区对连香树种群进行群落调查获得基础数据,通过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方法对不同生境的连香树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分析的果表明:连香树种群的年龄结构呈正金字塔形,其种群属于增长型;连香树种群整体上其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连香树种群存在两个死亡率高峰,分别在幼苗向幼树转化阶段和成年阶段,连香树种群在10龄级时大多已死亡,总亏损度最大,为4.605。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大兴安岭呼中区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结合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率曲线、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对兴安落叶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不同龄级下落叶松种群的个体数量有明显差异,I~Ⅲ龄级落叶松种群个体数占绝大多数,IV~VI龄级落叶松种群个体数相对较少;落叶松种群的存活曲线呈DeeveyⅡ型(对角线型);消失率和死亡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单峰型,I~Ⅲ龄级落叶松种群的消失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IV~VI龄级落叶松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在对八月林自然保护区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径级代替年龄方法和分段匀滑技术,分析其年龄结构特征,编制珙桐天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并运用时间序列预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珙桐种群年龄结构存在波动性,幼年和成年个体数量相对丰富,考虑受到外界环境干扰时V'_(pi)=2.50%,种群的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珙桐的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时间序列预测显示珙桐种群具有一定的恢复潜能。  相似文献   

10.
小陇山林区濒危植物领春木种群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相邻格子法对小陇山林区领春木种群进行野外调查,采用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方法对不同生境的领春木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领春木种群的年龄结构成正金字塔形,种群处于增长型;从整体上看,领春木种群的存活曲线应属于DeeveyⅡ型;种群存在2个死亡率高峰,一是在幼苗向幼树转化阶段,二是在成年阶段;由于长期的自然竞争,到14龄级时大多已死亡,总亏损度最大。  相似文献   

11.
华北石质山区乔、灌木耗水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法对华北石质山区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的树干液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4树种的树干液流均呈现"几"字形,其中黄连木呈单峰型,刺槐呈宽峰型,酸枣荆条呈波动状;液流启动黄连木的最早,酸枣和荆条的居中,刺槐最晚;液流停滞黄连木和刺槐晚于酸枣和荆条;液流速度大小为:黄连木〉酸枣〉荆条〉刺槐,日均耗水量为: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2)4树种树干液流变化阴天时要比晴天时平缓,液流启动晴天早于阴天,而停滞则晴天晚于阴天。(3)不同树干直径的各树种树干液流变化波形基本一致;黄连木树干液流直径大的启动晚,而停滞早,而刺槐则相反;酸枣和荆条不同直径的液流启动与停滞时间几乎一致;除刺槐外,各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均表现为直径大的小于直径小的,而刺槐则相反;各树种日均耗水量均表现树干直径大的耗水量大。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区天然荆条灌丛立地条件的数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山区天然荆条灌丛为研究对象,选择坡度、坡向、坡位、海拔、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类型、裸岩率作为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I的方法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对荆条灌丛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向、坡位、海拔、土壤厚度、土壤质地和裸岩率影响荆条灌丛的高生长;坡向、坡位、坡度、土壤质地和裸岩率影响荆条灌丛的径生长。这为北京山区退化植被的恢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进入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行列的大花溲疏、荆条、蚂蚱腿子、小桐子4种喜光灌木树种为对象,研究其耐荫性能。对此4种植物进行不同程度的遮荫处理后,测定其叶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比较了遮荫对此4种喜光灌木树种所造成的一些生理变化,并对这4种喜光灌木树种耐荫性的强弱进行了综合排序。研究发现,遮荫对此4种灌木树种的光合特性等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耐荫性的综合排序结果为:蚂蚱腿子的耐荫性最强,大花溲疏次之,再次是小桐子,而荆条的耐荫性最弱。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发表了河北牡荆属植物1新记录种即黄荆,同时采到牡荆的植物标本,证实了其在河北的分布。  相似文献   

15.
Tandon VR  Khajuria V  Kapoor B  Kour D  Gupta S 《Fitoterapia》2008,79(7-8):533-538
Hepatoprotective (HP) activity of Vitex negundo (VN) leaf ethanolic extract was investigated against hepatotoxicity (HT) produced by administering a combination of three anti-tubercular drugs isoniazid (INH)-7.5 mg/kg, rifampin (RMP)-10 mg/kg and pyrazinamide (PZA)-35 mg/kg for 35 35 days by oral route in rats. V. negundo leaf ethanolic extract was administered in three graded doses of 100, 250 and 500 mg/kg orally, 45 min prior to anti-tubercular challenge for 35 days. HP effect of V. negundo leaf ethanolic extract was evident in the doses of 250 and 500 mg/kg a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B, AST, ALT and ALP levels in comparison to control. Histology of the liver section of the animals treated with the V. negundo leaf ethanolic extract in the doses of 250 and 500 mg/kg further confirms the HP activity.  相似文献   

16.
河北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河北增补植物计1种1变型:白花荆条、兴安益母草;同时报道了脱皮榆、黄花胭脂花、垂头蒲公英等在河北分布地区的新记录,肯定了多花勾儿茶在河北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4种油松混交灌木树种的耐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松混交灌木树种的耐阴性,通过设置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对柠条、紫穗槐、荆条、沙棘等4个辽西地区常见的油松混交灌木树种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响应曲线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叶绿素a/b值差异不显著,不同遮阴处理间差异极显著。4个灌木树种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其叶片叶绿素a/b值均表现出波浪式的变化趋势,变化曲线的最低值出现在45%透光率处理时,全光状态下和5%透光率遮阴处理时,各树种的叶绿素a/b值基本相近。从4个灌木树种的光响应曲线参数数值上看,沙棘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最高,其次是紫穗槐。荆条的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都是最低的,虽然其光能利用率较低,但是因为其呼吸速率低,所以进入积累干物质状态的速度较快,且其最大净光合速率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是4个灌木树种中耐阴性最强的,其次是柠条,耐阴性最差的是沙棘。  相似文献   

18.
千烟洲试验区几种灌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木生物量是衡量植被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灌木的生物量与高度、地径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选择千烟洲试验区内的长托菝葜、牡荆、山莓、紫珠4种主要灌木,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灌木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检验和模拟验证,结果良好,能够用于生物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19.
密云水库上游森林枯落物持水阻水特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 ,分不同坡度、不同单位面积生物量干重研究了三种森林植被枯落物 (油松、刺槐、荆条 )的持水阻水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 ,相对于固定雨强的人工降雨过程 ,枯落物的截持降雨过程具有三阶段特征 :即吸水上升阶段、相对稳定的截持降雨阶段、降雨停止后的排水阶段 .在整个人工降雨过程中 ,枯落物的透过雨强明显小于控制雨强 .SPSS曲线回归分析表明三种枯落物糙率系数与单位面积枯落物干重显著相关且随着枯落物干重的增加而增大 ,并符合三次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河北省松毛虫危害程度和油松林灌草多样性的相关性调查 ,在对虫害程度和植物喜湿度进行量化的基础上 ,利用多元回归等方法研究了松毛虫害的指示植物。结果表明 ,油松林分郁闭度是影响松毛虫害发生的主要因子 ,林内灌草植物喜湿度对虫害具有指示意义。荆条和中华卷柏的数盖值可作为松毛虫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