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元宝槭VA菌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状态下,球囊霉属(Glomus)的真菌为元宝械VA菌根菌优势种;在幼龄到壮龄期随树龄增加VA菌根感染强度增强,而后逐渐减弱;苗期接种VA菌根菌可提高菌根感染率,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
从福建省9地市的栽培及野生主要非豆科固氮树木根际分离出VA菌根真菌3属10种.球囊霉属8种:幼套球囊霉(Glomusetumieatum)、摩西球囊霉(G.mosseae)、何氏球囊霉(G.hoi)、地球囊霉(G.geosporum)、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mium)、缩球囊霉(G.constritum)、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台湾球囊霉(G.formosanum).硬囊霉属1种:弯丝硬囊霉(Sclerocystissinu-osa).无梗内囊霉属1种: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scrobiculate).以上3属10种VA菌根真菌均为福建省新纪录种.文中详细记叙了以上10种的形成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野生紫萁的VA菌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紫萁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4种球囊霉属(Glomus)的VA菌根真菌,并对4种真菌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侵染情况及VA菌根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疆伊犁野生植物VA菌根真菌及其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伊犁地区8种野生植物的VA菌根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8种野生植物根围土壤中均有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布,从中分离并鉴定出丽孢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eleg ans G erdem ann&T rappe)、蜜色无梗囊霉(A cau losp ora m ellea Spa in&Schenck)、苏格兰球囊霉(G lom us ca le-d on ium N ico lson&G erdem ann)、缩球囊霉(G lom us constrictum T rappe)、地球囊霉(G lom us g eosp orum N ico lson&G erdem ann)、台湾球囊霉(G lom us f orm osanum W u&Chen)和白色球囊霉(G lom us a lbidum W a lker&R hodes)7种VA菌根真菌,其中缩球囊霉和地球囊霉的出现频率较高,为优势菌种;同一菌种在不同宿主上的种群频度存在差异,表现出较强的VA菌根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的选择性;在不同地区的同种宿主上,土壤中孢子数量与平均侵染率亦存在差异,并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表现出VA菌根真菌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杨树VA菌根真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从陕西部分地区广泛栽的23种对及无性系根际土壤中分离出5种球囊霉属VA菌根真菌;近明球囊霉,明球囊霉,缩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均为我国杨树VA菌根真菌的首次报道,其中G.mosseaeosn为杨树VA菌根真菌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6.
对海南5个地区的香蕉VA(泡囊丛枝)菌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根存在香蕉的根毛区和近假茎区的皮层组织中,以根毛区最多,形成率在90%以上.用湿筛倾析一蔗糖梯度离心法,分离土壤中VA菌根真菌的孢子,初步鉴定其为球囊霉属、类球囊霉属和巨孢霉属3类.  相似文献   

7.
宁夏旱生植物VA菌根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宁夏5种旱生植物VA菌根真菌的研究,分离鉴定出VA菌根真菌10种和待定种一个:缩球囊霉(Glomus constrictum Trappe)、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 Schenck &Smith emend)、集球囊霉(Glomus fasciculatum Gerd.&Trappe emend.Walker & Koske)、副冠球囊霉(Glomus coronatum Giovannetti)、地球囊霉(Glomus gepsporum Cerdemann,J.W and  相似文献   

8.
山东烟区土壤VA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山东烟区的不同类型的植烟土壤中 ,采集烟草根际土 ,经湿筛倾倒蔗糖浮选分离VA菌根真菌孢子 ,单孢接种烟苗在水培条件下 ,选出在烟草上能形成VA菌根的菌株进行分类研究。鉴定出烟草VA菌根真菌 2个属 11个种。属于球囊霉属Glomus的种 :苏格兰球囊霉G caledonium (Nicol &Gerd )Gerd &Trappe,近明球囊霉G claroideumSchenck&Smith ,缩球囊霉G constrictumTrappe ,德里球囊霉G delhienseMukerji,Bhattacharjee&Tewari,透光球囊霉G diaphanumMorton&Walker ,幼套球囊霉G etunicatumBecker&Gerdmann ,聚集球囊霉G glomerulatumSieverding ,根内球囊霉G intraradicesSchenck&Smith ,摩西球囊霉G mosseae (Nicol &Gerd )Gerd &Trappe ,网状球囊霉G reticulatumBhattacharjee&Mukerji;属于无梗孢囊霉属Acaulospora的种 :詹氏无梗孢囊霉A gerdemanniiSchenck&Nicolson。其中德里球囊霉、聚集球囊霉、网状球囊霉和詹氏无梗孢囊霉 4个种为我国新纪录种。对各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VA菌根真菌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北方已发现的球囊霉属、硬囊霉属、无梗囊霉属、巨囊霉属、盾巨囊霉属的VA菌根真菌种类分布以及宿主植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贵阳市东山何首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种类及多样性,为优势AM真菌在何首乌人工栽培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酸性品红染色法和湿筛法测定何首乌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分离何首乌根际土壤中的AM真菌孢子并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何首乌根系的菌根侵染率为7.5%;从根际土壤中分离到AM真菌4个属55种和一个未鉴定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31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22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1种,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优势种主要为枫香球囊霉(G.liquidambaris)、褐色球囊霉(G.badium)、孢果无梗囊霉(A.sporocarpia)。东山何首乌AM真菌资源丰富,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的适应性强、分布广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自然状态下黄檗根际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资源进行取样调查,共发现4属23种丛枝菌根真菌的孢子,分别为无梗囊霉属、球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和原囊霉属。从出现频度看以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占优势;其中无梗囊霉属的细凹无梗囊霉、刺无梗囊霉和球囊霉属的聚丛球囊霉、悬钩子状球囊霉,以及盾巨孢囊霉属的美丽盾巨孢囊霉是出现频度较高的5个种。  相似文献   

12.
黄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47-6550
调查研究了四川遂宁地区磨溪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资源和宿主植物根系侵染状况。结果表明,所调查的14种植物中13种能形成AM,占93%。菌根侵染率为17%~69%,菌根侵染强度为2%~24%,表明石油污染区植物具有较强的菌根依赖性。分离出AM真菌16种,其中缩球囊霉(G.constrictum)和摩西球囊霉(G.mosseae)为该区域优势种;描述了种的形态学特征,并对宿主植物根际土壤AM真菌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河北省安国市新"八大祁药"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的菌根结构类型及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的关系。结果表明:(1)祁花粉、祁紫苑和祁沙参菌根类型为中间型(I型),祁白芷、祁荆芥和祁山药为重楼型(P型),祈菊花、祁薏苡为疆南星型(A型)。(2)新"八大祁药"植物根际AMF种类丰富,共分离鉴定出5属31种。黑球囊霉(G.melanosporum)和摩西球囊霉(G.mosseae)是8种药用植物的共同优势种。(3)新"八大祁药"植物的菌根侵染率主要受其根际土壤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这说明,新"八大祁药"能与AMF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并且AMF种类分布和侵染状况与土壤因子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菌根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菌根和菌根菌的调查,本文报道了241个树种的菌根类型、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自然分布规律及其菌根菌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对豫西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毛白杨、榆树、泡桐、刺槐、柳树、臭椿等根际土VA菌根真菌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VA菌根真菌9种:沙漠球囊霉(G lom us desertico la)、缩球囊霉(G.constric-tum)、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 ium)、摩西球囊霉(G.m osseae)、地球囊霉(G.geospora)、单孢球囊霉(G.m onosporum)、透光球囊霉(G.d iaphanum)微丛球囊霉(G.m icroaggregatum)和网纹盾巨孢囊霉(Scutellospora reticu lata),其中缩球囊霉是优势种。描述了种的形态学特征,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蓝桉是桉树中少有的油、材兼用树种。从云南蓝桉人工林中采集根际土,调查菌根真菌的种类和优势种,并通过控制育苗基质中菌根真菌菌群的数量,分析菌根真菌对蓝桉苗木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影响其生长的主要菌根真菌种类,以期从菌根化育苗方面为蓝桉的壮苗培育提供指导。结果表明:从根际土中分离出3属6种菌根真菌,分别为聚丛球囊霉(Glomus aggregatum)、何氏球囊霉(Glomus hoi)、多梗球囊霉(Glomus multicaule)、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缩隔球囊霉(Septoglomus constrictum),其中,聚丛球囊霉、幼套近明球囊霉和摩西球囊霉为优势菌种(三者合计占总孢子密度的80.77%)。苗龄10个月时,随着育苗基质中菌群数量增多,蓝桉苗木的菌根侵染率增大,侵染强度增强,且接种适量的菌根真菌对苗高、地径都具有显著(P<0.05)促进作用,且能显著(P<0.05)提高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和表观量子效率,降低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苗木生长和光合能力起主要促进作用的是聚丛球囊霉、幼套近明球囊霉和缩隔球囊霉。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外生菌根真菌对895杨抗溃疡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微  吴小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00-2001
[目的]筛选能够提高杨树抗溃疡病能力的优良菌根真菌。[方法]分别采用6种菌根真菌(代号分别为:Xc、Li、La、Be、Pt1、Pt2)接种895杨,接种150 d后测定杨树枝条的POD活性;对6种菌根化895杨接种杨树溃疡病菌,以未接种菌根真菌的杨树为对照,调查不同处理杨树溃疡病的发病情况。[结果]除La处理外,其他895杨菌根苗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菌根真菌处理可明显延长895杨的存活时间,其中Be处理895杨的存活时间比对照延长42 d;La、Pt2、Be接种后,杨树溃疡病潜伏侵染发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其中接种Be的杨树幼苗感病死亡率为0;Be处理的895杨最抗病,其次为Pt2、Xc、Li处理。[结论]采用Be、Pt2、Xc、Li接种可提高895杨对溃疡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对鹅毛玉凤花菌根的基本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其菌根菌是通过根毛进入根被细胞,进而向通道细胞和皮层细胞侵染;经春、秋两季用鹅毛玉凤花菌根真菌单菌丝团进行真菌分离,共得到186个菌株,其中优势种属为兰科丝核菌类。结果表明,鹅毛玉凤花具有典型的兰科植物菌根构造,菌根菌的种类与季节有关。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利用AM真菌进行柑桔菌根化育苗是培育壮苗和提高果品品质的新趋势,在对枳壳菌根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个较好的优势菌种作为育苗菌剂。方法盆栽条件下研究了AM真菌Gigasporamargarita、Glomusmosseae和Glomusversiforme对枳壳实生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种间差异的效应。结果接种AM真菌的枳壳幼苗根系均有效地被侵染,与对照相比,能显著促进植株根系和茎叶的生长,对须根的生长促进作用尤为突出;提高了叶片矿质元素N、P、K、Ca、Mg、Zn、Cu和Mn的含量,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种AM真菌种间比较,其效应排序为Glomusmosseae>Gigasporamargarita>Glomusversiforme,但叶片矿质元素的含量与生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结论接种Glomusmosseae处理生长最好,矿质元素N、P、Mg和Cu的含量最高,菌根依赖性最大,且差异显著。AM真菌G.mosseae是参试3个菌种中培养枳壳菌根化壮苗的最佳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