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姜也叫火藤根,为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甾体激素药源植物。随着人工栽培面积扩大,时间增长,加之气候异常,田间管理粗放,黄姜病害逐年加重,常造成茎基部腐烂而导致全株干枯死亡,一般病田率31.7%,病株率9.7%,最高病田率49.22%、病株率14.8%,  相似文献   

2.
2003年湖北省郧县种植黄姜面积1万hm^2,占郧县总耕地面积的1/3。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黄姜疫病的发生为害程度也逐年加重。2003年郧县黄姜疫病呈大面积暴发流行,为害十分严重。据郧县植保站8月1~6日在白桑、南化、谭山、城关等镇调查,病田率达到100%,病株率达  相似文献   

3.
大名县套播玉米地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玉米粗缩病1990年以前在我县套播玉米田为零星发生,1991年后发展日趋严重。1995年全县发病面积1万hm2,发病田率在95%以上,发病株率平均在8.3%,最高51%,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1发病因素1)此病是玉米受...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面积的增加,芹菜灰霉病也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今年保护地芹菜灰霉病达到了大发生程度。据笔者去冬今春的调查显示,病田率达到80%以上,一般地块病株率在37%~41%左右,为害严重的地块病株率达到50%以上。因此,分析其大发生的原因,总结、探讨其防治方法,对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召陵区地处中原腹地,常年种植花生7 500 hm~2,花生白绢病是近几年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且有逐年加重趋势。据召陵区植保站调查,花生病田率达到5%以上,病株率一般在10%~20%,严重地块特别是重茬地块病株率达40%以上,直接影响花生的产量与品质。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查阅有关  相似文献   

6.
玉米粗缩病(MRDV)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害。商河县自1994年以来,每年均有程度不同的发生为害。如1996年全县播种玉米3.6万hm2,全部发病。其中春玉米0.1万hm2,90%以上毁种,未毁种的几近绝产;麦田套种玉米2.0万hm2,病株率一般为15%~20%,严重的地块病株率30%以上;直播玉米1.5万hm2,一般病田病株率在5%~10%,严重地块病株率15%~20%。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1 影响发病的因素  1)毒源量。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寄主植物。在生产中,杂草多,管理粗放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细、杂草少…  相似文献   

7.
桃穿孔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穿孔病是桃树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近年来,在招远市桃园发生严重。2009—2011年8月,在招远市周边村调查,病田率和病株率均达100%,多数桃园出现早期落叶、叶芽萌发、花芽二次开花等现象,对树势和来年果实品质、产量造成很大影响。3年生以下幼树感病,提早落叶,严重影响桃  相似文献   

8.
2007年荆州市小麦白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白粉病是荆州市小麦上的一种常发性病害,但每年发生的程度年度间差异较大。2007年由于气候条件有利病害发生,加之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差,导致2007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据统计,全市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6.91万hm2次,防治面积10.17万hm2次,挽回损失2.15万t,实际损失1.43万t。1发生特点1.1见病早据系统调查观测,小麦白粉病于1月11日见病,比历年平均提早45d左右,比2006年早近2个月,属偏早的年份。1.2扩展快3月12日调查,病田率为66.7%,平均病株率33.2%;3月28日调查,病田率上升为100%,平均病株率70.2%,平均病株率是3月12日的2.1…  相似文献   

9.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本县三樱椒发展迅速。 2000年种植面积达 0.4万 hm2,主要种植方式有麦套椒和麦茬椒 2种。由于当年秋季降雨量大,三樱椒叶枯病大面积流行。据调查,病田率均达 100%,发病株率 80%以上, 90%以上的田块叶片脱落严重,植株矮小,部分田块毁种,产量损失平均在 40%以上。 1症状   三樱椒叶枯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发病高峰在降雨汛期 (7月中、下旬至 8月上旬 )。起初叶片散生褐色小点,随后很快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部灰白色,病叶易脱落,病斑愈多,落叶愈重,严重时整株叶片几乎脱光,仅…  相似文献   

10.
水稻恶苗病俗称白秆病、抢先稻。多年来自然发病较重。据近年各区(县)植保部门调查统计,恶苗病从秧苗期至抽穗期都有发生,自然发病株率在秧苗期为5%~10%,在拔节孕穗期为10%~20%,严重田块病株率达30%以上。通过严格的种子处理后,一般品种病株率在0.3%左右,感病品种为2%左右。而2001年在局部地区水稻恶苗病发生很重,部分田块发病株率达15%以上。为此,作者与基层植保员进行了认真的走访、询问和调查工作,现将结果简述如下。1发生现状根据市、区(县)有关部门于2001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对6个区…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洪泽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大面积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中、下旬,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洪泽县再次暴发成灾。  水稻移栽后活棵返青期即开始表现症状。发病期从6月5日到7月13日,田间不断有病株出现和死亡,历时40d左右。发病范围广,面积很大,全县栽培水稻面积2.2万hm2(其中粳稻1.8万hm2,杂交稻等0.4万hm2),除60hm2水稻基本未发病外,其余均发病。发病程度也严重。据调查,一般粳稻田块的病穴率5%~20%,平均10.5%,病株率1%~9.5%,平均3.5%;20%左右粳稻田病穴率20%~50%,平均35%,病株率8%~30%,平均18%;1%粳稻田块发病特别严重,其病穴率达95%以上,病株率达45…  相似文献   

12.
辣椒病毒病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黎城县辣椒特别是朝天椒的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20hm2扩大到2001年的2700hm2,辣椒病毒病的发生也呈逐年加重趋势。2001年调查,全县病田率99.6%,平均发病株率达76%,严重地块发病株率达100%,对产量及经济效益影响很大。自1995年开始,笔者针对该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大量田间调查及一些初步探索。1症状及病原田间常见症状主要有花叶、黄化、局部坏死和畸型4种。据资料并结合田间观察,我们认为本县大面积流行的辣椒病毒病原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  相似文献   

13.
2009年甘肃省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9年对甘肃省9个市的21个县、区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采集病害标样,进行病原分离。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在全省各玉米种植区均普遍严重发生,病田率100%,病穗率和病株率平均为63.57%和34.47%。初步分离结果表明,全省玉米穗腐病、茎基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和轮枝镰孢菌,但在地区间的分布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县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dwarf virus)严重。1992年夏玉米发病7万亩,其中以套种玉米发生最重。一般病株率2.5%,严重地块病株占30.7%;直播夏玉米发病株率为0.5%,最高5%。发病程度在品种间差异很大,以改良掖单2号(新2号)最重,平均夏套种的病株率为15%,发病最重的病株率占48%。1993年5月,春玉米田也已发现病株。玉米粗缩病在苗期叶色深,生长健壮,与健苗高度一样,间苗时往往误留,玉米拔节期植株开始矮化,叶色黑绿,茎秆粗壮,  相似文献   

15.
卢礼生  刘定忠  凌兵  魏鹏元  欧阳照 《江西植保》2004,27(4):180-180,179
棉红叶枯病又称红叶茎枯病、凋枯病、赤旗病,是棉花生长中后期一种重要病害。此病在我市棉花上屈偶发性,年度间发生不平衡,自2001年以来,我县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病时间前移,病情逐年加重。2001年为零星发生,病株率一般6%-12%,2002-2003年逐步扩展,2004年发病面积进一步扩大,为害程度进一步加重,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  相似文献   

16.
小白菜叶片腐烂病的发生及防治小白菜叶片腐烂病主要为害白菜、菜心等蔬菜,近年在梧州市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其流行期在7~9月份,正值瓜豆类收获结束,换季种植叶菜时期。常年病株率达10%~15%,局部地块出现病窝。1994年8月下旬调查小白菜仔病株率高达47...  相似文献   

17.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稻区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毒性病害.本文通过测定水稻品种‘T优272'上该病不同发病程度所对应的产量损失,分别建立了以病丛率、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0270x1-1.363 4(R=0.999 6)、y=1.050 9x2-0.450 8(R=0.999 2).依据回归方程及南方稻区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中稻上经济允许水平与成灾水平因子是病丛率4.79%与30.54%或病株率3.81%与28.98%,晚稻上经济允许水平与成灾水平因子分别是病丛率5.06%与30.54%或病株率4.08%与28.98%,中晚稻的绝收水平因子是病丛率79.22%或病株率76.55%.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三樱椒因其生产投资少、见效快、耐储运、效益高而越来越受农民重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4年,许昌市种植面积已达7000hm2。2004年因夏季降雨量大等原因,三樱椒疮痂病大面积严重发生。据调查,病田率100%,病株率95%,70%的田块叶片脱落严重,植株生  相似文献   

19.
南城淮山是一种著名的山药品种,已成为该县的一种特色作物,迄今种植面积已达1000hm2。当地淮山管理较粗放,农民对病虫害少有防治。2000年10月中旬,笔者到南城调查发现,不少乡镇种植的淮山普遍发生了炭疽病,病株率10%左右,严重的病株率达100%,病叶率为80%~90%,并出现了大量落叶或死藤现象。根据调查,现将该病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措施简报如下。1症状淮山炭疽病主要为害叶和藤茎,叶柄也可受害。下部叶片先发病,初始病斑为暗绿色水渍状凹陷的小斑点,扩展后呈黑褐色、病健明显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常在…  相似文献   

20.
滨州地区常年的棉花种植面积 6万hm2 左右。近年来 ,随着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 ,棉铃虫的抗性不断上升 ,人们开始普遍种植抗虫棉品种 ,本区主要为菏棉 1号和中棉所 2 9号。由于受气候及抗虫棉自身的影响 ,本区 1 999年棉花红叶茎枯病发生严重。据调查 ,病田率 50 %左右 ,病株率 4 0 %左右 ,严重地块 90 %以上 ,造成棉花叶片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从而降低了棉花产量和品质。1 症状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凋枯病、红叶枯病、死花棵 ,是棉花生长期的重要病害。据调查 ,红叶茎枯病在本区 7月 1 0日始见病株 ,花铃期为为害盛期 ,叶片大量枯焦死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