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方白头翁口服液治疗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黄、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引起的。仔猪黄痢(Yellow scour of newborn piglets)又称初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或仔猪早发型大肠杆菌病,为l周龄以内初生乳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以腹泻、排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常见有肠炎和败血症的病理变化,发病  相似文献   

2.
仔猪水肿病、黄痢、白痢是严重危害仔猪健康的三大疾病,产肠毒性大肠杆菌是本病病原,该菌的致病性与其粘附性菌毛存在密切关系.最近,黑龙江省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应用菌毛、菌体特异性抗体阻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小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原理,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防治仔猪水肿、黄痢、白痢的特效制剂,该制剂商品名为特效仔猪水肿一针停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作者从所研制的抗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粘附素K_(88)、K_(99)、987P和F_(41)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44株中的7株,建立了检测以上粘附素抗原的单抗诊断试剂,并确定了以4单抗和3单抗夹心ELISA为特征的检测大批量临床样品的诊断方法与程序,对1038例自然发生下痢仔猪粪样ETEC粘附素的检测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诊断方法与程序,具有敏感、准确、快速和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新生仔猪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菌毛的结构、分子生物学特性、基因检测技术、菌毛抗原受体的生化特性以及菌毛载体系统的优点;另外,从分子结构与功能、作用机理、基因检测三方面叙述了新生仔猪ETEC不耐热肠毒素和耐热肠毒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仔猪黄痢是带有肠上皮细胞吸着素和能生产肠毒素(Ent)的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下痢病。近几年来,通过对肠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学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已开始应用 K_(88)疫苗免疫怀孕母猪,使初生仔猪通过初乳获得母源抗体而得到对黄痢的被动免疫。  相似文献   

6.
仔猪黄白痢发病原因分析及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饲养管理水平下,仔猪阶段的死亡率占整个生长阶段死亡率的85%左右,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仔猪黄白痢则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仔猪黄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发生于仔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中的一些大肠埃希氏菌(E.coli)条件性致病菌株所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致病性大肠杆菌通常只有在肠道内环境改变或其他诱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下痢。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中黄痢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仔猪,病猪主要表现为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黄痢病猪抗过7天以后症状逐渐转化为白痢症状。近年来,豫北地区集约化养猪场  相似文献   

8.
仔猪腹泻主要是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黄白痢病。它有两种致病因子,一是菌体表面的菌毛(K88),其作用是使细菌粘附在小肠上阻止肠蠕动的清除作用;另一种是毒素(LT),使细胞功能紊乱,电解质平衡失调,导致肠内积液,出现似霍乱的水样腹泻(肠毒素与霍乱毒素基因的氨基酸有78%同源性)。仔猪黄白痢发病率一般为60%,死亡率为25%左右,严重影响养猪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利用F1,单因子血清IgG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F41黏附素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经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能被F41单因子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且不与ETEC—K88、ETEC—K99、ETEC-987P、致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O138、鼠伤寒沙门菌和猪链球菌2型菌液出现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甘露糖抵抗血凝反应(MRHA)至少高2^5倍。结果表明,该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生物制品中黏附素含量的定量。  相似文献   

10.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常引起仔猪腹泻,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ETEC的致病作用与其具有粘附性菌毛和肠毒素密切相关,ETEC菌株的菌毛可与宿主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并在局部组织定居、繁殖和产生毒素,损伤小肠黏膜,使小肠吸收分泌功能失常而致腹泻。本文针对ETEC菌毛的生物学特性、表达条件、免疫原性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仔猪腹泻是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产生一种或数种菌毛粘附素粘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及结膜层上而引起的。在实验中给禁食初乳的新生仔猪感染K88、K99、987P菌毛型的ETEC而导致腹泻,然后口服复方中药免疫球蛋白生物制剂进行治疗。体外抑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中加入复方中药免疫球蛋白生物制剂后,在最初1~3小时内其抑菌作用最强,3小时以后,其作用急剧降低。到5小时,起抑菌作用消失。体外粘附试验结果表明:效价为1:2560复方中药免疫球蛋白生物制剂在体外可以有效的抑制大肠杆菌在小肠上皮细胞的粘附,而且ETEC在小肠不同部位的菌毛受体并无明显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中西结合防治仔猪黄白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结合防治仔猪黄白痢邵祥(甘肃省通渭县碧玉兽医站743315)仔猪黄痢、白痢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以频频腹泻、下痢,排黄色或白色稀粪为特征的疾病。多发生于出生3~10d左右的吮乳仔猪。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肠毒血症。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致...  相似文献   

13.
引起仔猪黄痢、白痢的埃希氏大肠杆菌荚膜抗原主要有K_(88)、K_(99)、987P、F_(41)四种,而K_(88)、K_(99)抗原型的大肠杆菌最为常见,也是引起仔猪黄、白痢主要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为了探讨大肠杆菌K_(88)、K_(99)双价基因工程冻干菌和抗痢宝对仔猪黄、白痢病预防效果,作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长期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通常仔猪出生后一个月内发生的多数下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这是猪密集饲养管理下,一种非常重要的传染病。由于仔猪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的差异,此病可分仔猪黄痢及仔猪白痢两种。黄痢为一周龄内仔猪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仔猪黄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临床常见的一种新生仔猪传染病,其发病机理是致病性大肠杆菌靠其表的粘附素在仔猪小肠粘膜上皮定植,产生肠毒素,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引起离子平衡失调,从而引发剧烈腹泻,导致机体脱水和代谢性酸碱平衡紊乱。该病的发生往往给养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是由埃希氏菌属 (Escherichia)中的一些大肠埃希氏菌 (E.coli)条件性致病菌株所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致病性大肠杆菌通常只有在肠道内环境改变或其他诱激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导致下痢。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主要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中黄痢多发生于 7日龄以内仔猪,病猪主要表现为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黄痢病猪抗过 7天以后症状逐渐转化为白痢症状。近年来,豫北地区集约化养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率很高,且死亡率最高达 50%以上,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损失,下面谈谈针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以排黄色腹泻粪便为特征。1病原引起仔猪黄痢的大肠杆菌能够产生一种或多种肠毒素,这种菌被称作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该菌利用一种或多种菌毛黏附素,吸附在新生仔猪小肠黏膜上,产生一种或几种肠毒素。2流行特点该病的发生与病菌、环境条件和动物本身因素有密切关系。首先仔猪只有吞入大量有致病性的大肠杆  相似文献   

18.
用抗大肠埃希氏菌K88粘附素特异单克隆抗体对初生仔猪黄痢进行治疗试验。每头口服单抗腹水1ml/2次/天,一般用药1~2天后仔猪即停止腹泻。试验组的63头黄痢仔猪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9.
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其致病性主要与菌毛粘附素及其产生的肠毒素有关。ETEC依靠菌毛粘附素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这种粘附作用可以使ETEC抵抗肠道蠕动的冲刷作用而定植,并大量繁殖。ETEC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肠毒素并不断释放到肠道内,造成肠道内水和电解质比例失衡,从而引起腹泻。不同肠毒性大肠杆菌(ETEC)菌株的菌毛抗原类型不同,主要有K88、K99、987P及F41,其中以K88的流行最为普遍,因而亦尤为重要。1K88粘附素菌毛,又称纤毛或柔毛,由菌…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合称.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病以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浆状稀粪和引起仔猪早期死亡为特征.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