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凯撒是德国艾格福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蔬菜,棉花、果树、茶叶等多种农作物上的害虫防治。1996年我们在安吴国营茶场用凯撒在茶树上进行了杀虫效果的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作物泾县国营茶场条播常规茶园,树龄25a,台刈多次。1.2试验药剂10.8%凯撒乳油(德国艾格福公司生产),40%乐果乳油(安徽省池洲农药厂生产)。1.3处理方法设667m2施用量,凯撒5ml,10ml,15ml;乐果75ml及空白对照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1.4调查方法自8月份每隔5d调查1次虫情,调查结果是目前径县茶场以小绿叶…  相似文献   

2.
一溴氰菊酯防治储粮害虫的生产试验溴氰菊酯处理稻谷防治害虫的试验报告商业部四川粮食贮藏科学研究所我们于1984年11月到1985年11月进行了溴氰菊酯处理储粮防治害虫的试验.观察了溴氰菊酯在四川省气候条件下的防虫效果、并和目前广泛使用的马拉硫磷进行了比较.同时在试验室内进行了残留药效的生物测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研究植物源类杀虫剂苦皮藤素乳油对茶尺蠖等害虫防治效果。【方法】应用0.2%苦皮藤素乳油,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分别处理茶鲜叶放入果酱瓶中,接上茶尺蠖二龄幼虫,进行室内防效评价实验;应用1500倍进行大田防效试验;应用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进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应用500倍、1000倍和1500倍3个浓度的0.2%苦皮藤素其结果表明;室内: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3天死亡率98.67%,1000倍的死亡率85.33%,1500倍的死亡率73.33%;大田防效:0.2%苦皮藤素1500倍药后10天防治茶尺蠖,防效为88.13%~90.69%;0.2%苦皮藤素500倍药后8天防治小绿叶蝉,防效为63.66%~80.11%。【结论】试验显示了该药剂对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期,可作为植物源类杀虫剂在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农药对几种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宝瑜 《茶业通报》1995,17(4):26-27
一种新农药对几种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试验韩宝瑜(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化学防治速效、简便易行,尤其在害虫猖撅时施用农药,可迅速地压低虫口。其仍作为当前害虫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茶叶为健康饮料,防治茶园害虫尤其需要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兹就适合茶园应...  相似文献   

5.
高大平房仓磷化氢熏蒸方法的实仓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在中央储备粮乳山和文登两直属库进行了高大平房仓磷化氢熏蒸实仓试验研究。对实验仓进行了密封处理,经测试实验仓压力由500Pa降至250Pa的时间都在40秒以上。共设3种磷化氢熏蒸方法:磷化氢钢瓶气(2∶98)、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和磷化铝片粮面施药法。借助环流熏蒸装置进行了熏蒸杀虫试验,磷化铝用药量为1g/m^3,钢瓶气和磷化氢仓外发生器分两次施药。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环流天可使仓内磷化氢基本分布均匀(最高和最低浓度比小于4),磷化氢浓度绝大部分时间都在200ppm以上,密封14天的CT值绝大部分测试点都在150mg.h/L左右。粮堆内原有的害虫和试验前预埋的敏感和抗性害虫以及各种虫态害虫(成虫、卵、幼虫和蛹)均被杀死。研究表明在高大平房仓内,借助环流装置用磷化铝粮面施药法能很好地杀死害虫,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害虫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柑桔潜叶蛾田间药效试验马文理,张建东,潘仁培(贵州省都匀市蔬果水产局)柑桔潜叶蛾是我市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选择更有效的药剂,为大面积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于一九九一年八月五日至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九日我们在都匀市小龙山果树场进行药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  相似文献   

7.
叠氮气体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叠氮气体进行了防治储粮害虫的试验。从叠氮气体的生物学效应试验和实仓应用证实了其杀虫效果,结果表明此气体具有杀虫速度快,对害虫无抗药性,对谷物品质无影响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磷化氢膜下自然潮解环流与常规熏蒸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堆高为4.6mS散装小麦4个平房仓中进行不同施药量的膜下环流熏蒸和非环流熏蒸的对比试验,磷化铝片剂的施药量分别为1g/m^3、1.5g/m^3、2g/m^3和2g/m^3时,检测磷化氢的浓度变化情况和杀虫效果。在试验仓房的密闭性符合现行技术规程要求的情况下,较低施药量时粮堆中磷化氢浓度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并且分布较为均匀。敏感品系的害虫较抗性害虫更易杀死,对于抗性(Rf=327)较高的赤拟谷盗可以在12~15天的时间内完全杀死。  相似文献   

9.
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是通过氨基-羧基偶联剂EDC将两种生物毒素[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晶体原毒素和阿维菌素]进行键合反应,形成的具有多个作用位点的生物藕合产物。通过研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对BtA敏感性的消减和恢复,以及不同地域小菜蛾对其敏感性的差异,来初步评估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害虫敏感性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对BtA以及它的反应底物Bt伴胞晶体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稳定(LC50为0.0004~0.0020mg/ml)。在三种生物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之下小菜蛾敏感性下降,2代后对BtA抗性比的增长(2.29)显著地低于Bt伴胞晶体(8.35)和阿维菌素(22.5)。小菜蛾田间种群在脱离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后敏感性会增加,2代后对BtA的敏感性显著地增加了4.7倍,高于对Bt伴胞晶体的1.28倍和对阿维菌素的2.00倍。福建省七个地市小菜蛾表现出敏感性的多态性,对BtA、Bt伴胞晶体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比分别为1.18~6.85、1.22~23.93和1.58~4.77。聚类分析结果在福建省以中部地区的小菜蛾具有相对较低水平的敏感性。说明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降低抗性和迅速恢复害虫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香草提取物及植物精油对茶树抗逆生理的影响,开发环境友好型增强茶树抗逆能力的技术,本研究用香草(迷迭香、紫苏、猫薄荷新鲜组织)乙醇提取物、植物精油(冬青油、二氢茉莉酸酯)分别配成0.1%水溶液作为外源处理剂,于12月初对茶树进行喷雾处理(每个处理剂用液量7500 L/hm2,连续2次)。结果,经处理后的茶树叶片氨基酸含量相对提高27.8%~55.6%,多酚相对提高3.93%~24.2%,除薄荷提取物处理外,茶树叶片二醛相对含量降低9.2%~32.8%;酶活性分析指出,经处理后茶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1.89~4.35倍,脂氧合酶活性升高1.41~2.58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1.98~15.7倍,但只有迷迭香和紫苏提取物处理苯丙解氨酶(PAL)活性升高,其余处理PAL活性呈下降趋势;检测茉莉酸信号途径关键基因CsOPB3表达情况指出,二氢茉莉酸酯、迷迭香、紫苏提取物处理后茶树叶片CsOPB3表达上调明显,而在薄荷提取物、冬青油处理后茶树叶片CsOPB3表达下调。经植物精油或香草提取物处理后的茶树鲜叶,其水提取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提高了1.3~2.9倍。本研究表明初冬茶园喷施植物精油和香草提取物具有提高茶树抵抗低温的适应能力。本研究所测生理指标在茶树抵抗其他非生物逆境或抵抗病虫害胁迫中的共性指示作用,进一步表明了本研究所用不同香草提取物及植物精油对茶树防御更广泛的逆境胁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柠条种子害虫复合防治指标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和掌握柠条种子害虫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而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于2003年采用田间与室内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柠条产区种子害虫防治指标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建立了中间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erophylla)和柠条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等3种柠条上柠条种子小蜂(Bruchophagus neocaragartae(Liao))、柠条豆象(Kytorhinus immixtus Motschulsky)、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等3种种子害虫幼虫数与种子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模型:Y=-0.254X1-0.595X2+0.173X3+116.236;Y=-0.045X1+0.480X2-0.760X3+30.453;Y=0.04766X1+0.04374X2+0.01845X3+2.380;同时得出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小叶锦鸡儿上种子害虫幼虫复合防治指标的计算公式分别为:2.34707=-0.04766X1-0.04374X2-0.01845X3;116.1461=0.254X1+0.595X2-0.173X3;30.3332=0.045X1-0.480X2+0.760X3。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新鲜人尿对茶树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在宁化县城郊乡高堑村猪古山茶园进行了试验。试验茶园1988年冬开垦,1989年种植毛蟹品种,1992年7月复盖度77%,叶面积指数3.5。处理浓度,采用5%、7.5%、10%、15%和喷清水对照(CK)。重复2次。每小区2.7×10-3Km2,共10个小区,随机排列。人尿为25h的新鲜人尿。每小区每次喷射新鲜人尿溶液(对照喷清水)2.5Kg。于7月9日茶芽萌发一芽一叶时分别按设计进行叶面喷施。7月14日对试验处理分别进行5点随机取样,每点采摘0.1tim'芽叶进行测定。l、茶树新梢伸育速度的测定结果。新鲜人…  相似文献   

13.
1997年,我们选用45%晶体石硫合剂进行了防治茶黑刺粉虱的药效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田间进行,设45%晶体石硫合剂,使用浓度为波美0.5度,每0.067hm'用量2009,40%乐果乳剂2000倍(对照农药)和空白对照。喷药工具用工农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喷药时将茶树上部叶片正反面喷湿。每0.067hm'喷药液量约50Kg。喷药前及喷药后7d,15d,25d调查虫口量,结果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2结果与分析试验证明,45%晶体石硫合剂防治茶黑刺粉虱效果显著。喷药后7d调查虫口死亡率92.4%,防治效果91.9%,与乐果2000倍虫…  相似文献   

14.
呋喃丹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的胺基甲酸酯类杀虫(包括线虫)剂,对害虫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杀虫作用.用呋喃丹颗粒剂防治亚洲玉米螟,在我国尚缺乏试验与应用,施用呋喃丹后在玉米粒中的残留量究竟怎样,也待测定.我们于1980-1985年在室内进行了呋喃丹颗粒剂防治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测定,在田间作了适宜用药量试验,并测定了呋喃丹在玉米籽粒中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15.
斑潜蝇类害虫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国内检疫对象美洲斑潜蝇、贵州省补充检疫对南美洲斑潜蝇在贵阳市蔬菜地混合发生,为害作物20多种,损失产量在5%~40%,最严重的达70%甚至绝收。为及早控制疫情,减少损失,我们选用了盐城辉丰(农药)集团、江苏省大丰农化厂生产的辉丰快克(25%辛氰乳油)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处理设置A.辉丰快克40ml/667m2;B.辉丰快克50ml/667m2;C.辉丰快克60ml/667m2;D.杀虫双400倍液;E.空白对照(清水)。…  相似文献   

16.
<正>柑橘全爪螨是重要的柑橘害虫之一,对多种化学农药已产生抗性。为合理选择防治药剂,更好地防治该害虫,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联合浙江省绿色农药2011协同创新中心选择7种药剂采用改进浸叶法,对柑橘全爪螨雌成螨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7.
“V烟林”是我区森防部门职工配制的以敌敌畏为杀虫主剂的林用杀虫烟雾剂。在我区防治松毛虫工作中推广应用二年,效果良好。据其介绍可用于消灭粮仓害虫,为此,我们用来进行空仓消毒杀虫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1应用臭氧杀灭储粮害虫 臭氧杀灭储粮害虫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而且最初的大部分试验都是使用1mL/m^3以下的臭氧浓度,由于浓度低,杀虫效果不显著。1979年Erdman报导,在30℃时,用浓度为450mL/m^3的臭氧7h能杀死各种虫期的赤拟谷盗。1998年Mason等在实验室对臭氧杀灭储粮害虫、抑制霉菌及其对粮食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们使用小型模拟设备作为臭氧处理室,调配出恒定浓度的臭氧流入处理室进行杀虫和抑霉试验,  相似文献   

19.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广大茶区普遍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繁殖快、代数多、为害时间长(春茶后期及夏、秋茶),一般常规农药对其只有较好的短期防治效果,以致采茶期间需多次用药,既影响茶叶品质,又影响茶园生态平衡。为寻求防效好、残效期长、高度安全的新农药,我们于1997年选用扑虱灵等对二种茶树主要害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药剂及供试对象药剂品种:25%扑虱灵,24%万灵:美国杜邦公司生产;40%乐果:安徽繁昌农药厂分装。供试对象: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  相似文献   

20.
西维因对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药效好,但对玉米象(Sitophilu zeamais Motsch)的药效较差,为扩大杀虫谱,西维因与杀螟松混配(简称西杀合剂,以下同)100ppm 药效即相当于防虫磷30ppm时的药效。药剂低毒,低残留,药源可靠,防治成本低,具有广阔推广前景,是新一代防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