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与关键技术的研究,首先,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微灌灌溉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喷灌灌溉技术以及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最后,为保证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更好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并充分发挥作用,提出结合实际特点、注重性价比、加强设备维护工作、增加资金补助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植物病毒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建立起快速、高灵敏度、高通量的检测技术,对植物病毒进行高精度的检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在植物病毒检测领域获得了重要应用,当前植物病毒检测领域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核酸杂交技术、反转录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和DNA微阵列技术,本文对这几种技术及其在植物病毒检测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智能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进行科学管理的社会化农业。智能化灌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农业重要的建设任务。我国水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广阔,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因此智能灌溉技术的研究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我国的智能灌溉技术较国外发展晚,在技术成本、技术创新、技术融合等方面都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推动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变,本文着眼于智能灌溉的技术层面,结合具体案例分层次分析了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模糊控制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专家系统技术在现代农业灌溉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未来高效智能灌溉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旱作农业节水技术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贵州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各项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在贵州省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根据贵州省水资源的特征,在旱作农业中通过采用土壤梯化节水技术、聚土垄作节水技术、覆盖保墒节水技术、化学保墒技术、集雨节水技术、设施节水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农艺节水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及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5.
王振德  王艳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223-3224,3235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融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集成技术,虚拟校园是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具体应用。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关键技术等,详细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校园中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给出在该应用领域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在动物育种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阐述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的繁育速度、品质改善、抗病能力等方面上的应用,对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说明,展示了转基因技术在动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利用底墒效应技术、深耕技术、秸秆翻压技术、抗旱剂拌种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有限灌溉技术、喷施多功能抗旱剂技术,于2006~2007年度在泰安进行推广"黄淮平原冬小麦干旱综合防御技术",试验证明,该技术可增强黄淮平原冬小麦防旱抗旱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劳动力,而且保证产量稳定,值得在黄淮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当前在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中,主要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中心,以农业技术科研、推广、扩散为纽带,提出有效措施以解决农业技术供给、推广、需求之间矛盾。在农业技术供给的研究中,并未对农业技术进行分类,也没有明确提出哪些农业技术应该由哪些主体来提供。对农技推广问题研究,仍然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一个单向的技术流动形式,还没有把其看成供求双方的有效沟通手段,一些非正式推广形式的研究很少。在农业技术需求的研究中,没有研究农户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农业技术,也缺乏对农业企业技术需求的研究。在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中,缺乏从制度设计上对农业技术供给者、推广者、需求者进行激励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GIS在土地整理工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GIS集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为一体,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新兴技术系统。本文对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测量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测绘工程测量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未来测绘工程测量技术在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测量数据的管理以及测绘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柑橘领域是自动分拣技术应用中最重要及最广泛的领域之一。柑橘次品的自动分拣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识别技术交叉结合,通过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及精准定位系统技术的支持,在农业柑橘产品加工、农业柑橘产品质量分级、农业柑橘产品检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精准监测、自动控制和分级成果的生成,是目前一种较有效实现柑橘产业智能化的手段。20多年来,自动分拣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内研发完成大量分拣系统及技术相关基础性试验工作,在自动分拣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8,(19)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物资技术也在高速发展,覆膜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种植上已得到长时间的广泛应用,通过对近20多年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总结,尤其以玉米种植为例,在整地、选种、施肥、播种、覆盖地膜以及管理等方面对地膜覆盖技术措施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更加规范化的实行地膜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12.
罗玉虎  卢楠 《乡村科技》2019,(10):107-109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利用过程中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介绍几种主要的高级氧化技术--芬顿氧化技术、类芬顿氧化技术、过硫酸盐氧化技术、臭氧氧化技术、高锰酸盐氧化技术及光催化氧化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1.膜下灌溉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是滴灌技术和覆膜种植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田间灌溉方法。兼有传统地膜栽培技术和先进的滴灌技术的优点。该技术主要在棉花、加工型番茄、专用型马铃薯、酿造型葡萄、制种玉米、中药材、蔬菜、瓜类等作物上应用,一般亩节水200立方米以上。2.垄膜沟灌技术指通过改变地形起伏,在沟里灌溉,种植可在垄上或沟里,覆膜在垄上或全部覆膜的一种农艺集成节水技术,该技术可分为三种技术模式,即全膜沟播沟灌、全膜垄作沟灌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冬马铃薯的种植技术和滴灌技术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膜下滴灌技术在节水、省工、省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多方面的优点,提出了推广膜下滴灌技术,进而建议在全镇范围推广膜下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5.
1.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产品加工各个环节。随着食品化学、生物技术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迅速,一批高新技术如瞬间高温杀菌技术、微胶囊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无菌贮存与包装技术、超高压技术、超微粉碎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膨化与挤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迅速普及与深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现代园林花木生产中部分节约型技术措施,如地毯式草坪快速生产技术、容器栽培技术、保水技术、施肥技术、复层种植技术、雨水利用技术等在节约型技术措施中的应用,从促进现代园林花木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衡水市高粱生产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前景,介绍当前机械化技术在衡水市高粱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包括高粱生产机械化深耕技术、机械化播种施肥技术、机械化植保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秸秆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机械化生产技术在衡水市高粱生产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生命科学领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以其对生物内源基因改变的精确性极大地推动着生命科学的研究进程,而CRISPR技术则是目前适应范围最广、可靠性最高的一类基因编辑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高效、简单等优点。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已在动植物遗传育种、生物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在海洋生物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以基因编辑技术为切入点,综述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史、原理、应用过程,以及CRISPR技术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旨在为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遗传育种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小麦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就是在小麦从种到收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为实现小麦高产、稳产、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主要包括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防灾减灾技术等。本文主要探讨小麦的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20.
发酵床养猪技术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有机农业技术。近年来,发酵床养猪技术在安徽省五河县发展迅猛。总结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原理、不足之处和技术要点,并对发酵床养猪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