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从棉铃开始成熟吐絮到采收称为吐絮期。一般8月下旬或9月下旬开始吐絮,到10月中下旬收获完成,历时60天左右。此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促早熟,防早衰,防贪青晚熟。做到保根、保叶、保铃,实现增结铃、增铃重、增衣分、防烂铃。  相似文献   

2.
棉花一般在8月下旬、9月初(处暑至白露)开始吐絮,棉花管理进入后期,棉花后期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根、保叶、促早熟、防早衰,以达到高产优质,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棉花后期喷肥作用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生长后期,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这时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具有防早衰、防病害、攻大桃、促早熟、争优质的作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喷氮防早衰 棉花生长后期叶面喷施氮素营养,可增强光合作用,防止脱氮早衰。与调节剂802混喷,增强棉花后劲的作用更为明显,增产效果更好。在8月下旬~9月上旬,用尿素100倍液与802的4000倍液混合喷施,每隔5天~7天喷施1次,连喷2次~3次,每  相似文献   

4.
正棉花生长后期,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这时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具有防早衰、防病害、攻大桃、促早熟、争优质的作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一、喷氮防早衰棉花后期,叶面喷施氮素营养,可使棉叶保持绿色,增强光合作用,防止脱氮早衰,与调节剂802混喷,增强棉花后劲的作用更为明显,增产效果更好。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100倍的尿素与4 000倍的802混合溶液喷施,每隔5~7d喷施1次,连喷2~3次,每次每667m~2喷肥液75kg。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部棉花专家指导组提出了《2016年棉花生产后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其中,针对长江流域棉区在棉花生长中期屡遭暴雨、高温等恶劣天气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追肥整枝追肥。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用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每隔1周喷施1次。对缺钾、缺硼棉田,及时追施钾肥、硼肥,补充后期养分,防棉蕾脱落早衰。整枝。及时除去无效果枝,中下部老叶、赘芽,增强通风透光性,增加棉株上部成铃率和铃重,防止烂铃发生。  相似文献   

6.
棉花吐絮期是棉花整个生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所谓吐絮期是指从第一个棉铃开始吐絮到枯霜来临、生育停止的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从8月下旬到11月中旬约70~80天.在管理上要促早熟,防早衰.田间管理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棉花吐絮期是棉花整个生育过程的最后阶段.所谓吐絮期是指从第一个棉铃开始吐絮到枯霜来临、生育停止的一段较长的时间,一般从8月下旬到11月中旬约70~80天.在管理上要促早熟,防早衰.田间管理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烟粉虱对3种寄主植物的田间和室内趋性,为采用“推-拉”技术防控烟粉虱提供参考。【方法】以棉花、苘麻和蓖麻为材料,采用田间调查方法,研究烟粉虱对棉花和苘麻趋性。于室内以罩笼选择法,测定该虫对以上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结果】2019年棉田烟粉虱成虫于8月中旬进入高峰期,若虫于8月下旬进入盛期。田埂苘麻8月中旬上、中、下3张叶片上成虫数量达到90.5头/株,田间棉花上达到30.9头/株,8月下旬苘麻上若虫量达到31.7头/株,棉花上有虫14.1头/株;棉田烟粉虱对苘麻有明显的趋性,苘麻上的烟粉虱虫量始终与棉花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8月上中旬,近苘麻的棉花植株上烟粉虱有趋向苘麻的趋势,8月下旬后近苘麻的棉花上烟粉虱虫量也比远离苘麻的棉花上多;有60.6%的烟粉虱趋向于苘麻,棉花上只有27.0%,蓖麻上仅12.4%,苘麻与棉花、蓖麻上的烟粉虱虫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苘麻对烟粉虱引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与冬枣间作模式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加之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农药用量减少,虫口密度进一步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棉花绿盲蝽在东营一年发生5代,前两代危害最重,第1代危害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危害高峰在6月中旬,栆棉间作田重于单纯棉田。防治用药以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第3天防效分别为97.1%、95.3%和95.0%,用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93.3%、87.3%和86.1%。  相似文献   

10.
<正>棉花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进入吐絮期,到收获结束历时70~80天。这个时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不贪青、促早熟、防早衰,争取结大铃、早吐絮、吐絮畅,确保丰产丰收。因此,在田间管理上要注意保根、保叶,改善环境,为棉铃发育、吐絮创造有利条件。1.继续整枝棉花进入吐絮期后,仍要继续做好  相似文献   

11.
内生菌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及增产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73a、Ala是对棉花黄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棉株组织内生菌,对轩分别用生防细菌73a、Ala及其力株进行蘸根处理,然后移栽入人地病田,于8月下旬抽株生理性状及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内生菌73a、Ala对黄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73a对朱生长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对棉花株高、果枝数、脱落有明显的改善;三种处理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73a表现出18.15%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药效试验及大田示范验证了棉花随水滴施噻虫嗪防治棉花蚜虫的效果,在棉花蚜虫发生蔓延初期,随水滴施70%噻虫嗪可分散粉剂(瑞胜)150 g/hm2,药后5 d对棉花蚜虫的防效51.61%,药后10 d防效72.88%,药后20 d防效67.74%,药后30 d防效49.72%,用噻虫嗪随水滴施1次可有效控制棉花整个生育期蚜虫的为害,对棉花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棉花棉铃虫发生危害,特进行了几种新药剂对棉花棉铃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棉花安全,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后期产量无不良影响;其中以22%氰氟虫腙悬浮剂的防效最好为96.1%,6%阿维窑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为95.1%,15%茚虫威乳油防效为94.2%,这3种药剂对棉铃虫防效差异小,持效期长,保蕾效果好,最终的单株成铃数多,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牛建国 《河北农业》2010,(11):18-18
<正> 棉花生长到中后期,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只靠根系吸收养分远远不能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如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棉花早衰,造成减产。根据多年的试验,棉花中后期,喷施叶面肥,具有防早衰、防病害、防止蕾铃脱落、争取优质高产的  相似文献   

15.
棉花生长后期,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这时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具有防早衰、防病害、攻大桃、促早熟、争优质的作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喷氮防早衰 棉花后期,叶面喷施氮素营养,可使棉叶保持绿色,增强光合作用,防止脱氮早衰,与调节剂802混喷,增强棉花后劲  相似文献   

16.
6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黄淮棉区的高温多雨季节,此时棉花的生长发育正处在棉花生产的关键时期——花铃期。花铃期棉花生长发育快,需肥需水多,棉株逐渐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转向以生殖生长为主,边长枝叶,边现蕾、开花、结铃。花铃期分为初花期和盛花期,初花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棉花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正>1技术概述麦套春棉技术将传统春棉一年一熟改为小麦、棉花一年两熟,充分利用棉田冬春空闲期的光热资源,以及小麦、棉花套作形成的边行优势,实现棉花与小麦的双高产。选用早熟性较好的小麦品种与棉花品种相配套,10月下旬播种小麦时预留棉行,4月下旬套种中早熟棉花品种,突出"双早"技术核心,小麦要早收、棉花要早熟,协调好小麦与棉花的茬口衔接、共生期,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提高机械化程度。2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论述了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策略,探讨了包括真菌、细菌、放线菌和内生真菌在内的棉花黄萎病生防因子及其生防机理,并提出了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棉花生长到中后期,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只靠根系吸收养分远远不能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如管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棉花早衰,造成减产。根据多年的试验,棉花中后期喷施叶面肥,具有防早衰、防病害、防止蕾铃脱落、争优质的作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其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20.
研究3种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促进生防制剂的应用推广。针对棉花苗期病害选择3种杀菌剂,通过毒力测定和田间防病试验,对比分析其对棉花的促生效果和防病效果。研究发现,80%乙蒜素乳油对棉花的促生效果最明显,对"10900"棉株可以显著提高株高,平均株高为92.13cm;对"10814"的株高、有效铃个数和皮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91.22cm、13.52个、22.45g;对"新海13号"的株高、铃数、和皮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79.37cm、15.22个、29.33g;对"新海20号"铃数和籽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14.36个和63.03g。田间防效研究表明,3种杀菌剂在棉花枯萎病防治试验中,80%乙蒜素乳油防效最高,30%噁霉灵水剂防效低于80%乙蒜素乳油,1000亿·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