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条件,而温度是关键。所谓看胎施温,就是根据鸡胚发育状况给予适当的孵化温度。掌握看胎施温技术,可不受孵化方法、不同种蛋、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所影响。为使  相似文献   

2.
鸡胚母体外的发育,完全依靠温度、湿度、通风,转蛋等外界条件,因此给予最适宜的孵化条件,才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健雏率。近年来,许多资料介绍了孵化技术,但多数都是针对蛋鸡孵化的,而对肉用鸡孵化就不太适宜了,因为肉鸡种蛋比蛋鸡种蛋大且壳厚。笔者从事  相似文献   

3.
从卵子在输卵管前端受精时起到种蛋的贮存及整个孵化期间,各种环境因素都影响着鸡胚的发育。在卵产出后,畜牧业人员至少能部分地控制象温度、湿度、通风、排蛋方向及翻蛋此类的环境因素。本文对其中的温度、排蛋方向及翻蛋三个因素讨论如下: 1.种蛋孵化前的贮存合格种蛋在良好的条件下可贮存7天左右而对孵化率影响很小。如果贮存温度超过摄  相似文献   

4.
种蛋在孵化中,要获得高的孵化率,关键的内因是种蛋质量,即种蛋必须来自高产、健康的种禽群;外因是孵化方法。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孵蛋、晾蛋等要素,其中温度是关键,而看胎施温既是重要措施。看胎施温是根据胚胎发育状况,揭示胚蛋发育成禽全过程的逐日形态长相0必要时看胎照蛋可知胚胎发育是否正常,此法是控制禽胚正常发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最佳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鸡胚增殖参数,本试验进行了孵化前种蛋的选择与保存、鸡胚孵化中各参数设定等因素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产毒量影响的研究。其中种蛋的选择与保存,主要考察了蛋重、蛋形指数、保存期、消毒时间及方法等因素,结果显示,蛋重为55~65 g,蛋形指数为1.30~1.35,种蛋保存期为1~4 d,保存温度为16~18 ℃,保存湿度为70%~80%,保存期种蛋的甲醛熏蒸消毒时间为30 min时,可以为H1N1亚型流感疫苗生产提供最佳的种蛋。孵化过程中孵化参数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产毒量的影响,本试验主要将孵化温度、湿度、翻蛋、通风等参数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在生产H1N1亚型流感疫苗时,最佳孵化参数设定为:温度1~7 d为38.2 ℃、8~9 d为38.0 ℃、10 d为37.8 ℃,湿度1~10 d为65%~70%,翻蛋频率为1次/2 h,前后倾角各为45°,通风风门设定为1~5 d为4、6~10 d为5。本试验结果为H1N1亚型流感疫苗生产提供优质的鸡胚孵化技术,确保鸡胚尿囊液的质量和收获量。  相似文献   

6.
<正> 孵化条件一般指鸡胚发育所需要的温度、通风、翻蛋、凉蛋、湿度等各种理化因素。其中温度、通风、翻蛋是孵化的三大要素,凉蛋和湿度是孵化的辅助因素。一、温度的合理调节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必须保持适宜而稳定的孵化温度。确定孵化温度应从以下各方面加以考虑。 1.要保证所有的温度计都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7.
要获得理想的孵化率,除选用性能优良的孵化设备,根据鸡胚发育的特点,提供合理的温度、湿度、翻蛋、通风外,还需搞好种鸡场、孵化场的卫生防疫,提高种蛋质量,这已逐步成为种鸡饲养者提高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共识。我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多年实践经验,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周历群 《中国家禽》2003,25(20):17-18
孵化设备是仿生学的一个用,模拟自然界的孵化环境,提供胚胎发育的适宜条件,用于家禽种蛋的孵化.孵化设备的温度、湿度、通风量、翻蛋角度是孵化的重要参数.湿度影响胚胎的发育、死亡率、孵化期.通常鸡孵化温度为37.8℃,要求相对湿度为55%~60%.加湿方法的选取与加湿装置的设计是孵化机加湿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1)温度。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2~18℃。鸡胚发育的临界温度是23.9℃,为了抑制酶的活性与细菌的繁殖,保存温度要低于临界温度。2)湿度。保存种蛋的适宜湿度为70%~80%。3)通风。放种蛋的地方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不应有特殊气味。4)翻蛋。在种蛋保存期间,必须每天翻蛋1次,可防止胚胎与内壳膜黏连,又可促进通风换气,防止霉蛋。  相似文献   

10.
家禽种蛋孵化过程中,胚胎发育需新鲜空气进行气体代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鸡胚孵化至第19天胚胎转为肺呼吸时,耗氧量增多。新鲜空气含氧气21%,二氧化碳0.4%,是能够满足鸡胚发育的,但要求孵化机内二氧化碳含量不能超过0.5%,种蛋孵化率下降。所以要使孵化机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来满足鸡胚发育的需要。正常孵化机要求温差在0.2—  相似文献   

11.
种蛋在孵化中,要获得高的孵化率,关键内因是种蛋,即它必须来自高产健康的种禽群;外因是孵化技术。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翻蛋、晾蛋等五大要素,其中温度是关键,而“看胎施温”即是重要措施之一。看胎施温是根据胚胎发育状况,揭示胚蛋发  相似文献   

12.
电器孵化机就是提供一定的禽胚发育所必须的条件而进行人工孵化的设备。其中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是孵化所必须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其中一项出现差错,轻者影响孵化出雏率,重者造成种蛋全部损失.因此,正确的调试方法是孵化前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现就孵化机在孵化前要进行的准备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饲料添加剂与孵化死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添加剂与孵化死胚的关系山东农大牧医系冀贞阳在孵化家禽的过程中,如死胚较多,可给孵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死胚较多可因多种原因引起,除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技术措施有某些失误外,种母禽因使用词料添加剂不当,导致营养不全面或种蛋受毒害,其种蛋...  相似文献   

14.
要获得理想的孵化率,除选择性能优良的孵化设备,根据鸡胚发育的特点,提供合理的温、湿度,翻蛋、通风外,加强种鸡场、孵化场的卫生防疫措施,提高种蛋质量,已逐步成为种鸡饲养者提高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共识。我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综合多年实践经验,通过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贵妇鸡以其较高的药用、食用、观赏价值,迅速走俏特养市场,成为广大养殖户的热门养殖项目,而要养好贵妇鸡,孵化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养殖户就是因为孵化技术不过关,而严重影响了贵妇鸡的养殖效益,贵妇鸡孵化要想获得成功,以下几个环节至关重要。1 温度 温度是决定孵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适宜的温度,才能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贵妇鸡种蛋孵化适宜的温度是37.8℃,出雏时的温度恒定在37℃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严重时会造成胚胎死亡。2 湿度 湿度对贵妇鸡胚胎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孵化程序设计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以及晾蛋五大方面。程序必须结合种蛋自身因素和孵化条件而制定,并且在诸多因素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加以解决。1温度和湿度的设计温度和湿度是孵化的最关键条件,在设计时要非常重视孵化经验、种蛋周龄、孵化厅环境、孵化量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1.1孵化经验科学研究表明,温度在36.l℃-39.5℃和相对湿度50%-75%是孵化的适宜条件,37.ST是孵化的最佳温度。在实际生产中温度程序有恒温孵化和降温孵化两种方式:恒温孵化是在l-19d采取37.8℃(37.75T-37.85t范围),仅在20和ZId出雏时温度降到36.5…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灭活疫苗生产中半成品病毒效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非免种蛋的母源抗体,种毒的效价,后孵化温度、湿度,种毒的稀释倍数,鸡胚不同死亡时间段等,本文主要针对鸡胚不同死亡时间段、种毒稀释倍数、后孵化温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鸡胚在96 h收获胚液的病毒含量最高,在96 h后病毒含量并没有明显提高,为了缩短生产时间,节省劳力,可在96h时收获鸡胚;在相同条件下,种毒稀释1万或2万倍时,收获的胚液病毒含量最高;在同等条件下,鸡胚后孵化温度在37℃、37.5℃时胚液病毒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目前世界各国对鸵鸟基础生物学有关知识,仍甚缺乏,即使鸵鸟的发源地——南非,其有关鸵鸟的研究仍远比其他畜牧产业贫乏。在南非采用人工孵化的鸵鸟种蛋,其孵化率平均为50%,而其中40%的雏鸟能育成至屠宰年龄。由此可知,种蛋的人工孵化及雏鸟的育成技术,往往成为鸵鸟产业发展的重要关键因子。 鸵鸟系卵生动物,其胚蛋的发育,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母体以外完成;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为了获得大量优质的雏鸟,各国普遍采用人工孵化,即给予鸵鸟种蛋适当的孵化温度、湿度、通风及翻蛋等条件,提供胚良好的发育环境,使受精卵能够完全发育成为幼雏。目前鸵鸟饲养业者因不甚了解鸵鸟的生殖生理,且人工孵化历  相似文献   

19.
一般情况下生产中使用的鸡胚为10~11日龄鸡胚,即将种蛋放入孵化器内孵化10~11d。孵化过程的技术并不高,但工作要细致。孵化有四个关键点:温湿度、翻蛋、通风和卫生,只有  相似文献   

20.
张敬  隋茁  罗洪信 《猪业科学》2001,18(2):21-22
在鸡的孵化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鸡胚胎死亡现象,无论是高孵化率鸡群,还是低孵化率鸡群。一般情况下,鸡的胚胎死亡在整个孵化期并不呈均匀分布,应明显存在两个胚胎死 亡高峰。 第一个鸡胚胎死亡高峰在2~4d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15%左右;第二个鸡胚胎死亡高峰在19~21d胚龄期,正常情况下,这 个时期的死亡数占孵化全期总死亡数的50%左右。通常高孵化率鸡群鸡胚死亡主要发生在第 二个死亡高峰期(19~21d胚龄),而低孵化率鸡群两个死亡高峰期中死亡数量相差不多。 第一个鸡胚胎死亡高峰期处于鸡胚胎迅速发育及鸡胚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各种胎膜相继 形成期间,从某一角度看,这期间死亡原因多数是与种蛋内部品质有关,是遗传因素与饲养 管理因素各自或共同造成鸡胚死亡。第二死亡高峰期是处于鸡胚从尿囊呼吸过渡到肺呼吸的关键时期,是一个重大的生理转折期,这时鸡胚需氧量大增,胚胎自体产热急剧增加,这时 鸡胚也易感传染病,对孵化条件要求更严格,将有一部分弱胚无法顺利破壳而出。从另一个角度看,孵化期的温度、湿度、转蛋、通风换气等外部条件对第二个死亡高峰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