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分析重庆市永川区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忠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3):201-206
回顾了国内外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历史,阐述了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现状,并总结了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在总结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预测了中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角梅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要的观赏花卉,在城乡绿化美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概述了中国三角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广西三角梅产业的现状、优势及发展机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庆市丰都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马铃薯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总结城固县厚朴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厚朴产业在城固县的发展效益情况,提出了厚朴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及区委、区政府对该产业发展规划、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汉台区蔬菜产业发展规模、分布情况、主推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为今后汉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中部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加快矮砧密植和旱作节水,推进产业发展;加强果农技术培训,提升果农科技水平;加快品牌建设,扶持果农经合组织,带动农民增产增收;健全苹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提高贮藏、加工,提升灾害可控化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利 《南方农业》2010,(3):90-91
总结分析武隆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产业优势和存在问题等,提出武隆县高山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6条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研重庆市石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剖析了影响石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提升石柱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重庆市万州区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万州区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目标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2-2009年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量区域差异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为了研究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区域差异规律,该文从2002-2009年分省畜牧统计数据计算的标准规模化养殖量出发,采用锡尔指数方法对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量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同时进行区间和区内差异的分解。研究表明,2002-2009年中国规模化畜禽养殖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逐步增大,且以2006年为界,分为2002-2006年的慢速增长阶段和2007-2009年的快速增长阶段。慢速增长阶段的总体差异缩小,快速增长阶段的总体差异扩大。在而整个时段内,区内差异分化显著,区间差异略微缩小。基于区域差异研究,并根据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和区内差异贡献率的分析,建议六大区针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业采取不同的政策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物消费随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快速的人口年龄结构调整,其必会对中国食物消费产生巨大的影响。该文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数据,对中国不同年龄居民的消费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Leslie人口模型,预测2030年前中国各年龄的人口规模,进而判断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不同类别的食物消费规律明显,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倒"U"型曲线消费(口粮、水产品、白酒)、"U"型曲线消费(牛奶)、阶段性直线消费(肉类3阶段消费规律、禽类2阶段消费规律)、无差异消费(禽蛋)。2)人口年龄结构对中国食物消费总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包括正向影响(口粮、水产品、白酒)、负向影响(肉类、禽类)、先负后正影响(牛奶)、无明显影响(禽蛋)。3)在影响程度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对肉类、禽类消费量的负向影响最为明显,至2030年,分别达到4.9%与11.2%的程度,对白酒的正向影响也达到8.2%的程度。对口粮、水产品、牛奶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而对禽蛋几乎没有影响。由此可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使中国居民肉类消费需求增长及由此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趋缓。  相似文献   

13.
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已处于世界前列,但存在生产水平、综合防疫水平、鸡蛋品质低下等问题;同时还有人禽混居现象,不利于蛋鸡的生产环境,也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为此研究推广蛋鸡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该文从我国农村地区蛋鸡养殖模式、疫病防控体系、生产组织形式、产品的营销通路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我国农村地区的蛋鸡健康养殖模式。旨在通过蛋鸡健康养殖模式的建立,提高我国农村蛋鸡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蛋鸡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逐步走上规模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规模化养鸡环境控制关键技术与设施设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40年来,养鸡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鸡种在遗传性能上大幅提升了高产指标,对养殖环境稳定性要求也愈来愈高,养殖设施环境条件成为影响鸡只遗传潜力和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保证。该研究从规模养鸡环境调控理论、调控技术和设施设备3个方面对目前的研究进行总结,主要阐明鸡舍保温隔热、湿帘蒸发降温系统和气流组织理论体系;围绕不同气候区鸡舍夏季通风湿帘降温系统调控技术,如鸡舍温度的均匀性控制、温风耦合调控及防温度骤降技术等;连栋鸡舍建筑、高密度叠层笼养、鸡舍环境净化设备等设施设备的研发与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国畜禽养殖发展的方向,从智能化养殖管理与监控平台、智能化笼内死鸡识别装置、福利化养殖模式及装备研发等角度展望了未来养鸡业的发展与研究内容,该研究为规模化养鸡环境调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促进现代养鸡产业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禽蛋聚氯乙烯弹性薄壁包装盒的设计与力学特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降低禽蛋运输破损率,优化禽蛋包装结构,该文分析了中国禽蛋运输包装与分级现状,应用力学理论设计新型聚氯乙烯(PVC,polyvinyl chloride),弹性薄壁禽蛋包装盒,利用质构仪测试比较当前流通蛋盒和新设计蛋盒空载和满载时的力学特性,分析包装在运输中禽蛋破损率随装载数量、载荷、位移和加载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检验包装盒对禽蛋的保护性能,测试包装盒的保护效果,然后对产品进行成本分析。结果表明:1)设计盒侧壁结构,当前流通PVC包装盒承受载荷为80~100 N,新型PVC包装盒承受载荷分别为90~130 N,新结构抗压能力增强;2)装载鸡蛋数量越多,整体抗载能力增强,满盒时抗载能力最大;3)与当前流通中同类型PVC包装盒比较,使用新PVC结构包装盒,禽蛋运输破损率降低了0.72%。该文通过包装盒的理论分析、试验验证,获得较佳禽蛋包装盒结构形式,通过成本比较,表明禽蛋新包装可以降低禽蛋破损率,减少成本。研究结果为禽蛋缓冲包装探索,无损运输包装设计机理打下理论基础,为蛋品包装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试验途径。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中国设施种植业的历史贡献,明确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好中国特色设施种植业的主要任务,并建议了加快发展好中国特色设施种植业需提供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集约化畜牧生产在中国的一些城市郊区有了很大发展,同时推动了畜牧工程技术的进展。这些工作表明,中国的畜牧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具备了设计、建造畜牧工程与设备的能力。中国人多地少,资金与能源紧缺,发展以高投入、高能耗、精饲料型为特点的全封闭、高密度饲养方式显然不符合中国国情,而只能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在企业中任何工程措施的采用,所花代价必须由其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所补偿。在任何情况下衡量畜牧生产效益只能根据动物的生产性能,不能根据生产单位的机械化水平。在城市郊区不顾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分追求城市肉、蛋、奶自给,由于大量家畜粪尿得不到妥善处理,将构成严重的威胁。总之,中国畜牧工程的发展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农牧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蛋壳是鸡胚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和热量交换的重要媒介,其结构、形态等因素均为影响鸡胚发育的重要因素。单色绿光照射可缩短种蛋孵化时间,促进出雏、提高种蛋孵化率。有鉴于此,该研究针对单色绿光调控孵化过程中的种蛋蛋壳色度、蛋壳结构、色素含量及元素含量等因素进行监测,从种蛋蛋壳特性变化的角度探究单色绿光在种蛋孵化过程中促进雏鸡出雏的机制。结果表明,与传统黑暗孵化环境相比较,孵化过程单色绿光形成的光环境促使蛋壳对孵化环境产生适应性响应,蛋壳表面亮度显著降低(P<0.01),抑制了蛋壳中绿色色素-胆绿素的分解(P<0.01)。且单色绿光有助于鸡胚吸收利用蛋壳中的Ca元素,显著促进孵化过程中蛋壳表面孔隙面积的风化增大(P<0.000 1),提高蛋壳的通透性及散热效果,利于出雏期间雏鸡出壳,有助于促进出雏并降低孵化死亡率。该研究阐析了单色绿光孵化过程中种蛋蛋壳特性的变化,为单色绿光促进种蛋出雏及其在孵化产业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是经济强省也是农业大省。为保障粮食安全,近年来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等,使得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渐凸显。为揭示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来源,阐明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该研究基于1991—2021年历史统计数据分析,运用排污系数法估算了广东省各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负荷,阐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1991—2021年广东省农业源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3-N)、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排放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近4年来各污染物排放量出现小幅度降低。与1991年相比,2021年农业源COD、NH3-N、TN和TP排放量分别增长至1.9、1.9、1.7和2.1倍。2)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是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种植业对农业源NH3-N、TN排放量的贡献率最大(占比分别为48%、52%),而畜禽养殖业对农业源COD、TP排放量的贡献率最大(占比分别为90%、51%);此外,水产养殖业对农业源各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贡献率在10%~16%之间,但其排放量及贡献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客观分析了1991年来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可以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土地消纳粪便能力的畜禽养殖承载力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为了评估北京市平谷区畜禽养殖承载潜力及其污染潜势,该文针对生态涵养区果园占农用地比例大这一特点,参考欧洲标准和相关文献设定了耕地和果园的氮(磷)限量标准,并分析平谷区及其各乡镇耕地和果园对畜禽养殖的承载潜力。结果表明:1)全区农用地平均粪便负荷为16.7 t/hm2,低于30 t/hm2的国家标准,果园对粪便的负荷占农用地总负荷量的66.42%,是最主要的消纳畜禽粪便的载体;2)全区尚有一定的畜禽承载潜力,以氮、磷计分别为6.25万头猪当量和9.48万头猪当量,但各乡镇承载潜力差异显著,兴谷等8个乡镇属于过量承载,具有很高的污染风险,而大华山等9个乡镇仍有较大的承载潜力。研究结果可为平谷区养殖业布局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