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植物释放负离子的研究,筛选出可产生较高浓度负离子的室内植物,以保持和提高室内环境的负离子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密封的玻璃室(80 cm×80 cm × 80 cm)内对爵床科、龙舌兰科等24个科中的32种植物释放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戟科的柳叶星点变叶木(Codiaeum variegatum)释...  相似文献   

2.
水稻植株释放负离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电场作用下对丰两优1号(r1)等6个水稻品种释放负离子的浓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6个水稻品种的植株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很弱,负离子浓度最高为特优420(22 ion·cm-3),最低为冈优527(15 ion·cm-3).适当的脉冲电场刺激水稻根部,6个水稻品种较常态下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均大幅度提高,以脉冲电场u2(脉冲电压15 kV,脉冲频率1 Hz,脉冲宽度50 ms)的效果最大,释放负离子浓度最高为冈优527(r2),达4168100 ion·cm-3,是对照组刺激无水稻植株的土壤(r7)的24959倍,是自然状态下(未刺激)的208405倍;最低为糯广优201(r3),为2786000 ion·cm-3,是对照组刺激无水稻植株的土壤(r7)的16683倍,是自然状态下(未刺激)的139300倍.以同一强度脉冲电场对不同生长期的水稻进行刺激,以四叶期的释放量最大,抽穗期阶段均出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常态下仙人掌科(Cactaceae)植物释放负离子的研究,以期筛选出可产生较高浓度负离子的仙人掌科植物,为具生态效应的室内美化植物选择提供理论基础。常态下在密闭玻璃箱内(800 mm×800 mm×800 mm)测定和比较了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及品种)仙人掌科植物产生的负离子浓度并通过逐步去刺试验研究了艳珠球(Mammillaria spinosissima‘Pico’)刺的数量与负离子产生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都能产生负离子,但产生负离子浓度均较低,且不同植物间产生负离子浓度有极显著性差异。以配对t检验结果来看,供试植物负离子产生浓度受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值影响显著。在逐步去刺试验中,艳珠球负离子产生浓度与刺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获得崇明岛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的实时变化趋势,以崇明岛林地、绿地、湿地和对照点为研究对象,利用Epex空气离子测量仪进行实时监测,并采用单级系数和安倍空气质量评价系数进行空气等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用地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有所差异,正离子浓度变化趋势与负离子不完全相同;空气负离子均值浓度表现为夏季:湿地>绿地>林地>对照;秋季:湿地>林地>绿地>对照;夏季和秋季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其他3个测点,且均以对照点空气负离子浓度最低;所有观测点空气负离子的单级系数q<1,空气负离子浓度基本达到1 000 个·cm-3,空气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DLY-4G-232型空气离子测量仪,在800 mm×800 mm×800 mm密闭的玻璃箱中对盆栽的8种仙人掌科植物在常态下和固定电压的脉冲电场刺激下释放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并应用正交试验探讨最佳的脉冲电场组合.结果表明:(1)仙人掌科植物在常态下可以释放负离子,但其释放负离子的能力有限,8种植株中释放负离子浓度最高的为金手指,为320 ion·cm-3,最小的为英丸,为104 ion·cm-3;(2)8 k V高压脉冲电场的刺激可以高效提高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其倍增效益显著,8种植物中提高率最大的为英丸,较对照组提高74839.2%;(3)每种植物都有一个高效释放负离子的最优脉冲电场组合.  相似文献   

6.
在常态下的密闭玻璃箱(800 mm×800 mm×800 mm)内测定和比较了32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及品种)仙人掌科植物产生的负离子浓度,并通过去刺试验研究了2种仙人掌科植物刺的数量与负离子产生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植物在自然状态下能产生负离子,产生负离子浓度低,且不同种类产生负离子浓度有差异.研究植物负离子产生浓度受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值影响,且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和银手指(Mammillaria gracilis var.fragilis)负离子产生浓度与刺的数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40-144
随着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办公环境的健康性、环保性等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研究通过对室内绿化植物释放负离子的研究,筛选出办公室内环境绿化适宜的优良释氧保健植物,以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结果表明:(1)从日均值、月均值来看,释放负离子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墨兰金边吊兰碰碰香绿萝鹅掌柴。(2)在测定时间内,办公室内放置绿化植物的负离子浓度普遍高于对照,日变化特征为上午8:00处于最高水平,其后逐渐下降,至12:00—14:00时段内为较低值,随后又小幅上升,仅金边吊兰释放负离子呈梯度逐渐下降趋势;月变化特征为摆放金边吊兰和墨兰的室内负离子浓度全年均高于对照且差异较显著,而摆放绿萝、鹅掌柴和碰碰香的室内负离子浓度与对照相比差异并不显著。(3)办公室内5种绿化植物释放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日均总体水平处于1 349~2 019个·cm~(-3),月均总体水平处于1 196~2 012个·cm~(-3),空气负离子浓度等级均达到A级水平,即空气质量为最清洁程度。  相似文献   

8.
影响沿阶草释放负离子的3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沿阶草为材料,在密闭玻璃箱内探究不同因素对沿阶草释放负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常态下,遮光处理是光照处理时负离子浓度的1.70倍,在施加电压刺激时,与光照处理相比,遮光处理负离子浓度降低45.86%。(2)在8 kV电压刺激条件下,6种类型土壤栽培的沿阶草释放的负离子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土壤更有利于沿阶草高效地释放负离子。(3)沿阶草经8 kV电场作用后,随着植物叶片气孔开合度的增大和气孔的密度减小,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9.
选择冬季校园外侧3种防护林(女贞林、龙柏林、针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以校园外侧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交接处为参照,连续监测其距道路不同距离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PM10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光照强度,对比分析3种防护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浓度及主要气象因子关系。结果表明:3种防护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明显;空气负离子浓度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女贞林(280个/cm3)龙柏林(255个/cm3)针阔叶混交林(172个/cm3),PM10浓度的排序为:针阔叶混交林(220μg/m3)龙柏林(210μg/m3)女贞林(209μg/m3);空气负离子浓度与PM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性,与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密闭玻璃箱内测定了2变型4栽培品种变叶木类植物在常态下、固定脉冲电场和正交设计脉冲电场刺激下负离子释放浓度,分析与探讨植物在不同情况下负离子释放浓度及影响负离子释放的电场因素,旨在筛选在电刺激下能高效释放负离子的植物种质资源与高效释放负离子的最佳电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1)常态下植物能释放负离子,戟叶变叶木释放负离子最高浓度为381 ion/cm3,引起生态效应有限。不同植物对负离子的产生影响极显著(P=0.0000.01),可能与物种本身特性有关。(2)固定脉冲电场刺激下,研究的变叶木类植物在负离子释放量较常态下显著提高,倍增系数在283~3 161,脉冲电场刺激下研究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与植物在常态下释放负离子浓度显著相关。推测植物负离子释放量激增的原因是源于脉冲电场对植物生理活动造成的影响。(3)每个研究植物接受最佳脉冲电场参数组合刺激可产生最大量的负离子,最佳脉冲电场刺激下6个研究植物有5个产生的负离子比在固定的脉冲电场刺激下大1~2个数量级。设定最佳脉冲电场刺激柳叶变叶木,能持续10 d高效产生负离子而不产生"疲惫现象"。  相似文献   

11.
2种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日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ITC-201A空气负离子浓度测试仪对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姥山林场柏木和杨梅2种植物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以其结果来评价树种对环境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杨梅和柏木群落的环境空气负离子含量较高,达到了1889.53个/cm^3和1305.70个/cm^3,最大值分别达到了5869.50个/cm^3和4573.50个/cm^3,2种植物群落的环境空气负离子含量均超过了具有保健功能的负离子含量的标准,可以作为构建游憩保健园林的供选树种;2种植物群落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在白天内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即在测定时间内,早晨(9:00)和傍晚(17:00)前出现了2个波峰,11:00~16:00处于较低水平;无论是环境空气的负离子浓度平均值、最大值,还是瞬时值,杨梅对环境空气负离子的贡献都明显高于柏木群落。  相似文献   

12.
以太阳岛景区水体负离子浓度为研究对象,[目的][方法]应用ArcGIS对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太阳瀑、太阳湖负离子浓度进行插值分析;[目的]选取受水体冲撞影响较小的太阳湖区域,探究景区内湖水负离子浓度分别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太阳湖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和湿度皆呈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方法]应用SPSS进行曲线估计,分别拟合出太阳湖区域负离子浓度与温湿度的最优函数模型,并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显著性检验;[目的][方法]借助空气质量评价指数对太阳岛景区内的太阳瀑、太阳湖、天鹅湖、湿地园的空气清洁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表明太阳瀑、天鹅湖、湿地园空气清洁度等级均为A级,空气质量达到了最清洁的标准,太阳湖空气清洁度等级为B级,空气质量达到了一般清洁的标准,[意义]为水体空气负离子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门市3个公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乔木对环境空气负离子数有显著增加作用;利用安倍指数对三个公园空气质量进行评价,以白水带公园的空气质量等级最高;公园中空气负离子与空气温度呈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且都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喷泉周围空气负离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喷泉周围空气负离子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江西农业大学校区内的喷泉为研究对象,对其周围空气负离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喷泉开启后空气负离子水平显著提高。喷泉关闭后5 min,其周围空气负离子水平与开启前基本持平。喷泉开启后,距喷泉中心不同距离处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差异较大,其由大到小依次为:10 m>15 m>20 m>25 m,其中,距喷泉中心10 m处的空气负离子水平与距喷泉中心202、53、0 m处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随着距喷泉中心距离的增大,空气负离子水平降低,降低的程度随之变小。[结论]随着喷泉水压大小的周期性变化,空气负离子水平呈相应的节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不同环境下空气离子密度的比较与变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哈尔滨市以及伊春市五营地区12个测点的空气离子进行监测,研究了不同环境下空气离子密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地面附近的大气中正离子密度一般高于负离子密度;由于机动车辆的影响,公路的负离子密度在05:00-19:00时要低于室内和森林;降雨会增加负离子密度,降低正离子密度,中雨后五营丰林保护区正离子密度下降1270~2240个·cm-3,而负离子密度则增加了1015~4090个·cm-3;雾与飘尘都可以使空气负离子密度降低;电视的使用则会使空气负离子的密度降低到0附近.  相似文献   

16.
植物群落对空气负离子浓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上海地区常见的21个群落距地面1.5 m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极显著高于水泥地,经多重比较发现草坪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能力最弱,竹类群落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能力最强;空气质量指数CI值呈正态分布,CI值在0.5~0.7的群落最多;竹类群落的CI最高,均值为0.83,比草坪CI值提高了117%;针叶群落与阔叶群落的CI相近,比草坪CI值提高了70.7%;CI与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群落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群落优势种的胸径、树高无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可明显改善微环境的空气质量,其中改善空气质量能力较高的群落为群落8、15、16、17等,改善空气质量的能力较差的是草坪、群落12、群落9、群落7.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海南省主要景区负氧离子浓度分布及预报方程。[方法]利用2010年2月—2011年12月海南省5个景区负氧离子浓度观测点实况资料,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及与气象要素的相关特征,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负氧离子浓度预测模型。[结果]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高、白天低,最大值出现在早晨,最小值出现在中午,白天空气负氧离子浓度变化波动较大,夜晚变化平缓。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5个测点负氧离子浓度的逐步回归方程中,海口火山口和三亚南山预报模型通过了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检验,负氧离子预测模型预报能力较好。[结论]该研究可为旅游气象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差异对空气负离子特征的影响,研究了5种不同典型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SF)、人工改造常绿阔叶林群落(IF)、人工常绿阔叶景观林群落(CF)、人工稀树灌草群落(OF)、交通绿岛群落(TA)下空气负离子浓度及空气清洁度,并以缺乏绿色植被的火车站广场(RS)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清洁度在不同植物群落和时间段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中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普遍呈现双峰曲线;群落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的SF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清洁度最为优秀。总的来说,空气负离子浓度从大到小排序如下:SF>IF>CF>OF>RS>TA;而空气清洁度则为SF>CF>IF>OF>RS>TA;回归分析表明,大气相对湿度显著影响空气负离子浓度(R2=0.478,p<0.05)。  相似文献   

19.
南京不同绿地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益力  张静  鲁小珍  林荫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077-3078,3083
[目的]研究南京市不同绿地类型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3种不同类型的绿地,以空旷的硬质地面为参照,探讨4个季度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并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不同绿地类型、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及空气清洁度分别表现为:乔灌草型密林地(有水体)>乔灌草型密林地>乔灌型疏林地>空旷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空气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湿度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