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甜瓜黑斑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和苯醚甲环唑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0.8602 mg.L-1和1.2407 mg.L-1;咪鲜胺锰盐和苯醚甲环唑对甜瓜黑斑病菌的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两药以6∶1和1∶1混配,具有增效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6∶1)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最好,分别达到100.00%和90.54%;抑菌谱试验发现咪鲜胺锰盐单剂和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6∶1)混剂对6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2.
不同杀菌剂对油梨溃疡病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油梨溃疡病菌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油梨溃疡病的抑菌作用。[结果]对油梨溃疡病菌的毒力最强的是45%咪鲜胺EW,其EC50为0.0274 mg/L;其次是40%氟硅唑EC和10%苯醚甲环唑WDG,其EC50分别为0.1031 mg/L和0.1361 mg/L;40%丙环唑ME的EC50为0.2577 mg/L,其抑菌作用也较强;30%醚菌酯与43%戊唑醇SC的EC50分别为3.3386 mg/L和3.3692 mg/L,其抑菌作用较差;25%烯唑醇EC及25%三唑酮WP的抑菌作用最差,其EC50分别为13.5509 mg/L、24.8385 mg/L。[结论]45%咪鲜胺EW、40%氟硅唑EC、10%苯醚甲环唑WDG、40%丙环唑ME、30%醚菌酯SC、43%戊唑醇SC对油梨溃疡病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桃树枝枯病病菌为试验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5种杀菌剂对桃树枝枯病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40%氟硅唑乳油、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悬浮剂、43%戊唑醇悬浮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己唑醇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45%咪鲜胺乳油共10种杀菌剂对桃树枝枯病病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可在大田防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对温郁金根腐病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杀菌剂筛选。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和平板对峙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药剂筛选。结果发现温郁金根腐病病原菌最适培养基是查氏琼脂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8℃,碳源和pH对其生长影响不大,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430g/L戊唑醇SC和w=50%的咪鲜胺锰盐WP的抑制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02和0.024g/L,其次为w=50%多菌灵WP和w=10%苯醚甲环唑WG,EC50分别为2.225和2.646g/L。430g/L戊唑醇SC、w=50%咪鲜胺锰盐WP、w=50%多菌灵WP和w=10%苯醚甲环唑WG均可有效抑制温郁金根腐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炭疽病常用防治药剂30%苯醚甲环唑悬乳剂和45%咪鲜胺水乳剂单剂为对照,研究了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对枸杞炭疽病的田间防病效果。结果表明,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100mg/kg、133.3mg/kg和200mg/kg 3个处理两次药后的防效分别为77.64%、81.87%和83.73%;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133.3mg/kg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剂30%苯醚甲环唑悬乳剂75mg/kg和45%咪鲜胺水乳剂168.75mg/kg处理防效相当,表明2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水乳剂对枸杞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5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苯醚甲环唑、氟环唑、咪鲜胺、百菌清、代森锰锌5种农药防治芦笋茎枯病。结果表明,5种农药的防治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氟环唑咪鲜胺苯醚甲环唑百菌清代森锰锌,其中,氟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的防效明显高于百菌清和代森锰锌,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治芦笋茎枯病。  相似文献   

7.
炭疽病是油茶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给油茶造成严重的危害。为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结合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5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25%吡唑醚菌酯EC表现最好,其EC50为0.005mg/L,其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和10%苯醚甲环唑WG,其EC50分别为0.0973 mg/L和2.0681mg/L;田间小区试验中,25%吡唑醚菌酯EC2000倍液防效最好,为85.02%,其余依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15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1000倍液和75%百菌清WP800倍液,分别为83.06%、80.07%、75.05%和60.42%。可见,上述5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小区防效的结果基本一致,生产上可作为油茶炭疽病的防治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8.
三唑磷·敌百虫和吡虫啉对泽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念宇  杨再福  魏倩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38-8540
[目的]研究3种农药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三唑磷、敌百虫和吡虫啉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急性毒性效应。[结果]结果表明,三唑磷、敌百虫和吡虫啉对泽蛙蝌蚪的毒性顺序为三唑磷〉敌百虫〉吡虫啉。三唑磷、敌百虫和吡虫啉对泽蛙蝌蚪的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8.92、5.83、4.12和2.98mg/L,7.48、5.98、4.67和3.69mg/L,365.90、307.70、257.10和217.90mg/L。联合急性毒性试验表明,3种农药进行两两共存对泽蛙蝌蚪的24、48h的联合毒性均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合理评价这3种农药混配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9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Scytalidium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有10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该10种杀菌剂EC50值和毒力回归方程中斜率比较分析认为,腈菌唑的毒力效果最好,其次为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及咪鲜胺锰盐4种杀菌剂,异菌脲、氟硅唑+恶唑菌酮、多菌灵3种杀菌剂抑菌能力也较强。以上8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火龙果革节孢属病菌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从我国芒果主产区分离获得的89株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期为葡萄座腔菌引起的芒果病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采自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广东和福建芒果主产区的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进行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测定,并利用DPS 9.01和SPSS 20分析供试菌株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及交互抗性。【结果】供试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对咪鲜胺的EC50介于0.0048~38.5037 mg/L,平均值为2.8637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8021.6倍;对苯醚甲环唑的EC50介于0.0147~8.8935 mg/L,平均值为1.1761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605.0倍;对吡唑醚菌酯的EC50介于0.0195~145.0578 mg/L,平均值为8.1939 mg/L,最大EC50是最小EC50的7438.9倍。采自不同芒果产区的芒果葡萄座腔菌株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采自广东的菌株对咪鲜胺和吡唑醚菌酯的平均EC50最大,分别为8.1127和15.7240 mg/L,采自四川的菌株对苯醚甲环唑的平均EC50最大,为1.6730 mg/L。不同属的芒果葡萄座腔菌菌株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其中毛色二孢属(Lasiodiplodia)菌株对3种杀菌剂的平均EC50均高于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和新壳梭孢属(Neofusicoccum)菌株的平均EC50。【结论】采自我国不同芒果产区的89株芒果葡萄座腔菌菌株对苯醚甲环唑较敏感,咪鲜胺次之,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最低。供试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合理混合或交替施用。不同来源、不同属的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生产中应根据具体的区域及病原菌种类合理地科学施用。  相似文献   

11.
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双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98-21700
[目的]研究代森锰锌(80%剂型)、苯醚甲环唑(10%剂型)、甲维.啶虫咪(3.2%剂型)3种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方法]以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为试验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3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LC50值,并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结果]代森锰锌(80%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3.09 mg/L9,5%置信区间为2.65~3.60 mg/L,对鱼类中等毒性;苯醚甲环唑(10%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15.30 mg/L9,5%置信区间为14.60~16.10 mg/L,对鱼类低毒;甲维.啶虫咪(3.2%剂型)对斑马鱼的96 h-LC50值为3.13 mg/L9,5%置信区间为2.78~3.52 mg/L,对鱼类中等毒性。[结论]该研究为农药的风险评估和环境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阿维菌素·毒死蜱对草鱼的毒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阿维菌素、毒死蜱2种药物对草鱼的毒性效应及相互关系。[方法]以健康活泼的草鱼为试验对象,用阿维菌素、毒死蜱分别对其进行单一药物的急性毒性和2种药物组合和联合毒性试验。[结果]阿维菌素、毒死蜱、2种药物混合对草鱼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阿维菌素0.54、0.49、0.17、0.10 mg/L;毒死蜱0.29、0.21、0.12、0.05 mg/L;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混合药1.22、1.08、0.99、0.86 mg/L;其对草鱼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0.010、0.005、0.086 mg/L。药物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毒死蜱〉阿维菌素〉混合药。[结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混合药的不同浓度对草鱼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浓度越高毒性作用越大,低毒性强度的阿维菌素对毒死蜱具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3.
3种植物源农药对鹌鹑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试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3种植物源农药对鹌鹑和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对环境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一次性"经口染毒法"和"半静态法",确定3种农药对鹌鹑和斑马鱼的毒性大小与分级。[结果]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酮对鹌鹑急性毒性的LD50(168h)分别为13.09、97.04和111.75mg/kg.bw;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LC50(96h)分别为0.05、0.15和0.03mg/L。印楝素对鹌鹑的急性经口毒性等级为高毒,除虫菊素和鱼藤酮为中毒;印楝素和鱼藤酮对鱼的急性毒性等级为剧毒,除虫菊素为高毒。[结论]3种药剂对鹌鹑和斑马鱼都不安全,实际应用中必须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两种杀虫剂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毒性。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锐高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7.279、35.515、35.006mg/L;飞网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4.423、62.781、62.301mg/L。在联合毒性试验中,锐高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6.205、15.315、13.749mg/L,飞网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24、48、72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441、28.797、25.898mg/L,两种杀虫剂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以期为农药的水环境监测及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的单一毒性影响。【结果】中华蟾蜍蝌蚪在稻瘟灵中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27.885、25.181、23.366和22.551mg/L,安全浓度(SC)为6.283mg/L;在乐果中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是52.321、38.998、29.319和24.115mg/L,安全浓度(SC)为6.500mg/L。【结论】稻瘟灵和乐果对中华蟾蜍蝌蚪属于低毒性农药,本研究结果将为合理使用这两种农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温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886-12887,12918
[目的]探究杀虫双、杀虫单有机氮农药对革胡子鲶(Clarias lazera)仔鱼的毒性。[方法]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将革胡子鲶仔鱼置于不同浓度的2种杀虫剂溶液中72 h并观察其中毒症状,对革胡子鲶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革胡子鲶幼鱼对杀虫双和杀虫单的安全浓度进行评价。[结果]杀虫双24 h LC50为272.367 mg/L,安全浓度为96.640 mg/L,属于低毒级;杀虫单24 h LC50为59.688mg/L,安全浓度为7.360 mg/L,属于中毒级。[结论]为安全合理地进行人工育苗的水质管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4种重金属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测定法,研究重金属Cd、Cu、Zn和Pb对克氏原螯虾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安全浓度(SC值)。[结果]克氏原螯虾的死亡率随金属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4种重金属对克氏原螯虾的急性毒性顺序为Cd>Cu>Zn>Pb。根据毒物的分级标准,Cd和Cu对克氏原螯虾为中毒物,其SC值分别为0.037 4和0.052 8 mg/L,均高于渔业水质标准。Zn和Pb对于克氏原螯虾是低毒物质,其SC分别为0.220 9和0.753 8 mg/L,均远高于渔业水质标准。96 h联合试验表明,Cu+Pb组合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克氏原螯虾对这4种重金属的耐受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几种药剂对枸杞毛跳甲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24+233-224,233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对枸杞毛跳甲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方法]以枸杞毛跳甲(Epitrixabeillei)为试虫,对14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对其中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生物药剂印楝素、黎芦碱和苦参碱对枸杞毛跳甲的室内毒力效果较好,其LC50分别为0.16、0.37、1.58mg/L;苦参碱、黎芦碱和印楝素的田间防效也较好,药后3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91%、84.64%、80.35%。[结论]苦参碱、黎芦碱和印楝素可以作为田间防治枸杞毛跳甲的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蓝点笛鲷人工育苗中药物的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Cu2+、Zn2+对蓝点笛鲷急性毒性及联合毒性。[结果]Cu2+的安全浓度为0.103 8 mg/L;Zn2+的安全浓度为3.347 8 mg/L。Cu2+对蓝点笛鲷幼鱼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0.422 3、15.888 5 mg/L;Zn2+对蓝点笛鲷幼鱼24和48 h的LC50分别为0.395 2、14.123 2 mg/L。等毒性配比的2种重金属离子混合液对蓝点笛鲷幼鱼的毒性大于单一毒性。[结论]Cu2+为剧毒物质,Zn2+为低毒物质,两者混合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