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3年以来,龙泉市委、市政府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施多茶类组合生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实现了龙泉市特色茶产业跨越式发展。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龙泉市特色茶产业发展的成效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龙泉市委、市政府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实施多茶类组 合生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茶产业,实现了龙泉市特色茶产业跨越式发展。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龙泉市特 色茶产业发展的成效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茶叶是龙泉市生态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的发展而言,其重要性不容小觑。文章主要是站在浙江省龙泉市当地的实际状况角度之上,对茶叶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以此能够有效提升当地的茶叶种植质量,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82-283
阐述龙泉市"十二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成就,研究龙泉市"十三五"生态精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发展思路,为龙泉市生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茶产业是我国生态农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茶叶高质量发展和茶叶强省发展的目标和必然选择。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云南省生态茶产业具有供给生态优质茶产品、发挥高值生态服务效益、传承弘扬民族茶文化和支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生态农业内涵特征。梳理和剖析云南省茶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实践与挑战,从构建现代生态茶叶生产体系、系统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打好民族茶文化牌和高质量发展生态茶产业方面,为云南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多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南涧县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也是《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中设定的30个茶叶产业重点县之一。2016年南涧县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南涧县立足"高山、净土、生态"优势,按照"做精基地、做强企业、做活流通、做响品牌、做大市场"的思路,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贵州省都是茶叶种植大省,正在向茶叶强省迈进。云南茶产品主要由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构成,以普洱茶为优势领跑全国黑茶产业;贵州近年凸显“三绿一红”品牌,目前发展生态黑茶为后起之秀。借2021年第四届贵州生态黑茶论坛平台,笔者通过分析云南普洱茶产业兴起,探讨黑茶产业发展趋势,增进云贵两地茶科技茶文化交流,并以期为黑茶产业发展扩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铜仁茶叶发展历史悠久,凭借得天独厚的良好生态条件优势和茶叶产业政策优势。目前,铜仁市已建成生态茶园83933.3 hm2,计划到2016年达到133333.3 hm2以上。基于此,在分析铜仁生态茶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思路,以期促进铜仁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东接黄山,西连九华山,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县,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泾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突破7.2万亩,2018年茶产业产值突破3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泾县兰香茶营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是叫响当地茶产业品牌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0.
襄阳是国内名优绿茶优势产区,茶叶品质优异,拥有襄阳高香茶公共品牌。茶产业目前面临主要问题是无性系茶园面积少、茶叶比较效益较差、茶产业服务较弱、政策支持较少等。今后茶产业发展方向和思路是:出台强有力支持政策,集中打造"襄阳高香茶"公共区域品牌,推进茶叶"有机化、品牌化、机械化",实现由"以绿茶为尊"向红、黑茶方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品向深加工系列开发延伸,由单纯的茶产业向茶旅综合体延伸,打造"百亿产业链"。  相似文献   

11.
<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旋律。茶产业是新县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国家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决定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一)新县茶产业现状"中国名茶之乡"新县是河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多次获得"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重点产  相似文献   

12.
官埔垟村是龙泉市重点培育金观音茶叶的生产专业村。通过近年来的培育,产业发展成效明显,成为该村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文章从官埔垟村茶产业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5,(7)
<正>茶资源综合利用是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松阳县将茶产业确定为农业支柱产业,围绕打造"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区域品牌,按照"质上提升、链上延伸、服务提高"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联动的全产业链经营,提升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该县40%的人口从事茶产业,50%的农民收入来自茶产业,60%的农业总产值来源于茶产业,茶叶已成为松阳农民增收的重  相似文献   

14.
龙泉年平均气温16.9~17.5℃,无霜期226~263d,年降水量1564~1824mm,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坡度25°以下的低山缓坡约8万hm~2,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pH值在5~5.5之间,非常适宜栽植茶叶。近些年,龙泉市积调整产业,发展生态茶园,茶农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地区茶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浙西南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茶产业是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发展茶产业是实现山区产业振兴和农民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抓住影响茶叶产量、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保障茶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该文通过梳理国内外茶产业发展、茶叶种植户、农户选择行为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方面的文献资料,提出了将农户的个体特征、选择行为与茶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农户,提高农户茶叶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收入,建设美丽生态乡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川渝黔茶产业发展经验及对广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借鉴西南茶叶主产区在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成功实践,以谋划广西茶叶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建设思路和努力方向。【方法】通过对四川、重庆、贵州主要产茶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借鉴其茶叶产业发展思路、理念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茶叶商业品牌拓展、茶业一二三产融合经营实践经验,提出广西茶产业发展思路和建议。【结果】川渝黔的茶产业规模和效益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在我国茶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源的优势、政府的推动、行业的共识、地方的努力是三地茶叶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共同思路及主要实践经验。【建议】明晰目标定位,集中发力;依托科技创新体系,培养与引进人才;走生态茶业之路,建设品牌;加强一二三产互动,茶旅文养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茶叶产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也是全面打造最美"多彩贵州"的五大名片之一,大方县是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42个重点县之一。近几年来,大方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省大力发展贵州茶产业,打造"最美茶乡"的契机,以大方县历史名茶"海马宫"贡茶和"九洞天仙茗"名优绿茶为突破口,建设高山生态有机茶示范县,全面推进大方茶产业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产业发展现状2013年,大方县茶园面积9.41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2万亩,幼龄茶园8.21万亩。茶叶产量80吨,产值800万元。其中,名优茶叶产量15吨,产值240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6,(3):29-30
县委、县政府将茶叶列为全县发展"54321"优势农业集群五大优势农产品之首,并进行重点发展和扶持,茶产业发展已成为屏山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也面对产品附加值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优等茶产量偏少等问题。通过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思考,确立茶叶为龙头产业的屏山经济发展思路,推动屏山经济可持继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消费的转变,高效生态茶业成为了现代茶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介绍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在茶学领域的应用,以推动茶叶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是我国茶叶生产大省,茶叶发展历史悠久.该研究介绍了江西省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江西省茶产业发展具有茶叶品牌意识不断加强、良种化日趋明显、茶叶价格和品种结构日趋合理等优势.从产业政策、市场需求、经济水平、消费者偏好等4个方面分析了江西省茶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江西省茶产业发展策略:以生态为基础,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强化科技支撑,提升产业水平;建立清洁化加工技术体系;优化产品结构,开发新茶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