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理是白族的重要聚居地,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该文在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基础上,剖析了校园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大理白族文化元素的提取方法,并从建筑、铺装、景观小品、植物配置等方面出发,提出将白族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白族刺绣精又美云南省昆明铁路分局广通机务段罗正友(白族)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刺绣艺术,工艺精湛,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多年前,白族已经掌握纺织印染技术。到汉晋,大理白族居民已“知染采纹绣”,衣饰刺绣之风盛行。白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自古以来,大理以善植花卉名...  相似文献   

3.
白族园林风格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少数民族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受本民族宗教传统、儒、佛、道、汉文化及其服民族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民族园居风格,以大理白族的岗貌,寺观,园林, 庭院,民居,村舍文化,建筑装饰、植物及其风貌,石、水运用等为研究内容,探索白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剖析白族园林的演变及其形成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
说起白族.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云南大理的白族.然而与大理相邻的丽江境内白族人也不少,当地有一个九河白族自治乡,与大理的剑川县相接。只要到过九河的人,都会感受到当地人如火的热情。那白族妇女优美的舞蹈、多情的山歌,那白族小伙子的二胡与琵琶,都会让你觉得置身于一个最富有激情的地方。语言的不同、风俗的迥异,在这里都似乎不足以构成沟通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大理石目前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建筑中,在这一股大潮流下,有人独辟蹊径,充分挖掘大理石的另一用途:用大理石制作各种精美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居工艺品。  相似文献   

6.
大理弓鱼     
大理弓鱼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罗正友(白族)“大理弓鱼肥,洱源乳扇香”。被誉为滇西高原明珠的大理洱海,是云南著名的淡水湖泊。弓鱼就是大理洱海中的特产。弓鱼又叫“公鱼”,因跳跃时能以口衔尾,形似弯弓而得名。弓鱼体形不大重约100—200克,肉质软而细...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腾大叔搬入了新居,朋友来参观,看到他家的地上铺的是大理石,就提醒说,大理石含有放射性的致癌物。腾大叔听了有点担心。那么,这一说法正确吗?该怎么办?的确,大理石存在一定的放射性物质。其实不只大理石,只要是存在的物质,包括土壤、空气、水和人体本身等等,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物质。大理石、花岗岩等取  相似文献   

8.
白族三道茶     
白族三道茶云南省大理市大理报社赵锐明并撮影饮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形成各民族的茶文化,如藏族的酥油茶,彝族的土罐茶。而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三道茶是白族节庆时敬献宾客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礼仪形式。三道茶独特之处就在于,各道茶各有特...  相似文献   

9.
在大理地区的民族文化产业中。大理市周城白族村扎染产业具有典型性。对其发展模式、生命周期、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探究,揭示扎染产业发展规律,对于构建白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帮助当地居民进行具体产业项目的优选,促进白族地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理白族地区的耕作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文以大理市喜洲镇邑村为田野调查点,分析了大理白族地区耕作方式的现代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栽培技术从经验到科学化,生产工具从手工到半机械,作物品种从多元到同质,农田水利建设从村民自发到政府主导.这些变化既有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耕作方式变化的共性.  相似文献   

11.
白族民居大门集中体现了白族建筑的精华,在白族民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其形成背景、结构形式、个性化装饰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进一步解读白族民居的门文化.  相似文献   

12.
论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介绍了置石石材的种类及特点、选石的原则,归纳总结了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让置石在现代园林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大理洱海公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族园林特点、绿色浮岛特色、城市森林气势、园林景观美学价值和实用功能等5个设计理念指导下,将大理洱海公园规划为北片山林及滨海区、中部山体主景区、南部城市背景林区、东部健身休闲区4个分区,并对其进行了概念性设计,还对道路系统、灯具系统和建筑小品布局和规划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傣族生态学的基本观念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体现,包括自然生态保护观念、稻作观念、建筑观念、生育观念、生死观念、道德观念等.提出应适度弘扬傣族生态学观念,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三道茶悠久的发展历史、考究的泡茶过程和独到的敬茶习俗展现出白族和谐和包容的美德。白族人充分发挥三道特色茶水的物质功用的同时,还融入了农耕智慧与生命教育,从而赋予了三道茶精神价值。本文认为“物”始终在三道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承三道茶文化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三道茶中不可缺失的“物”,传承和发展好三道茶中蕴含的包容的传统美德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云南白族民居具有独特而鲜明的地域性、历史文化传承性及其民族特性,它在选址设计、建材选用、装饰图案等方面蕴藏了丰富而独特的生态建筑文化观.在当今中国迅猛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研究、借鉴当地民族民居中蕴含的生态建筑文化,对避免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千村同一”甚而“媚俗建筑”、“短命建筑”等的出现,对突出地方生态建筑特色、提升建筑效益及文化含量、创建特色生态旅游村镇和宜居城市、传承民族民居生态建筑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东海  杨大禹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534-2536,2543
从建筑营造技术的加工方式、营造策略、禁忌仪式3个方面,探讨了在时代发展进程中,随着工具的改革、甲方户主要求的改变,传统营造体系发生的相应变革,以及变革之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认为随着传统民居营造体系的日渐泯灭,人类巧夺天工的营造智慧也已从现实视野中淡化,失去了实际的意义.重申了传承传统营造技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古代白族原始先民崇拜老虎与金鸡,虎图腾产生虎氏族,鸡图腾产生鸡氏族。金鸡崇拜比虎的崇拜较晚,创世史诗中把鸡当作寻找日月星辰的英雄,白族民间也流传了很多关于金鸡崇拜的传说。就大鹏金翅鸟与白族金鸡崇拜的渊源、特点及演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释,从而展示白族金鸡崇拜这种古老的白族文化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9.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多样性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是该地区众多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的交流和交融及其抗争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文化类型。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糯稻文化在黔东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这说明黔东南糯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形成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除了依赖于自身的生物条件和对自然生态的适应外,还主要取决于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然而,随着环境的恶化、外来文化冲击和新栽培稻种的推广,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和糯稻的遗传多样性资源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传承和保护这种原生态民族文化并促进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扬原生态民族文化;二是要用传统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研究该地区的糯稻(特别是糯禾)遗传多样性资源;三是要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探索适合于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的新型农家管理保护模式。正确认识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在糯稻遗传多样性资源保护与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为寻找更多的新途径来保护稻种遗传多样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