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槭叶蚊子草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槭叶蚊子草中提取挥发油。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2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48.18%以上。本试验首次对槭叶蚊子草中挥发油进行了分析,为槭叶蚊子草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蚊子草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蚊子草叶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蚊子草叶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2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6.38%以上。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合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甜菜叶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甜菜叶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2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6.07%.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合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阔叶十大功劳叶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阔叶十大功劳叶中提取挥发油,用归-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了2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50.6%以上.结论 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5.
樱桃番茄叶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樱桃番茄叶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樱桃番茄叶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20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4.47%以上。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6.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大花君子兰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大花君子兰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共鉴定了其中1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6.43%。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合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木立芦荟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木立芦荟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19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3.66%以上.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东北天南星茎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东北天南星茎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4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637%。本方法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9.
玉竹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玉竹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玉竹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共鉴定了2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1.07%以上。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樱桃番茄茎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樱桃番茄茎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鉴定了14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60.59%。该结果为樱桃番茄茎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蚊子草中氨基酸及矿质元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AES法和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对蚊子草中矿质元素和氨基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蚊子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为蚊子草的药用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细辛不同品系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品系北细辛生长发育性状,进行新品种选育。[方法]对"北细01"、"北细02"和"北细03"3个细辛品系的单株鲜重、单株根鲜重、发育芽数及挥发油含量等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各品系产量、挥发油均在第5年增长最快;"北细03"产量、发育能力均高于其他2个品系,挥发油含量高于"北细01",低于"北细02;"5年生各品系干燥根挥发油含量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值,6年生各品系干燥根挥发油含量均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值。[结论]"北细03"是较优良的北细辛品系,有望成为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大扁杏仁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甜杏仁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气质联用,用CBP5毛细管柱,柱温80~280℃,程序升温,检测器荷质比为40~600。[结果]气质联用鉴定了47个化合物。甜杏仁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和β-谷甾醇。角鲨烯为首次在杏仁提取物中分离。[结论]该研究为大扁杏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GC-MS分析尾叶香茶菜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尾叶香茶菜的茎叶中提取挥发油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仪对获得的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共分离得到78个峰,通过Wieley质谱数据库检索,鉴定出34个化合物,其中大多数为直链烷烃化合物,也含有少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化合物。34种化合物中正十六碳酸的含量最高,约占总量的36.945%。应用GC-MS法分离、分析尾叶香茶菜的挥发油成分,仪器操作简便,分析方法比较先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金银忍冬花蕾中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银忍冬花蕾中提取挥发油,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挥发油收率为0.2%,通过GC-MS分析,从中鉴定了2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0%以上。结论本文首次对金银忍冬花蕾中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开发金银忍冬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剑  刘纳纳  杨虹傑  杨敬国  满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84-19286
[目的]分析刺楸[Kalopanaxseptemlobus(Thunb.)Koidz.]树根和根皮中挥发性成分,以期为刺楸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刺楸根和根皮中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分析确定各组分的名称及其相对含量。[结果]从刺楸树根和根皮中分别鉴定出81种和76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7.47%和96.17%,其主要成分均为γ-榄香烯、反式-β-金合欢烯、α-愈创烯和2-(1-甲基乙基)-5-甲基-苯酚等,且在2种材料中的相对含量差异不大。[结论]该试验确定了刺楸根和根皮中挥发性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为开发刺楸的药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鸡皮果叶挥发油的重复萃取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水蒸气蒸馏、乙醚萃取后再以乙酸乙酯萃取鸡皮果叶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以乙醚萃取所得挥发油共分离出23个峰,鉴定出21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9.64%,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萜品油烯(53.89%)、肉豆蔻醚(15.32%)、3-蒈烯(9.76%)、B-月桂烯(5.03%)、(+)-4-蒈烯(4.55%)、芋烯(4.33%)、α-水芹烯(1.86%)、β-红没药烯(1.17%)、α-蒎烯(1.12%)、水合桧烯(0.59%)、β-顺-罗勒烯(0.56%)。以乙酸乙酯萃取所得挥发油中分离出13个色谱峰,鉴定出个11成分,占挥发油总质量的90.03%,主要成分及含量为:(+)-4-蒈烯(45.67%)、2-甲基-2,6-叔丁基苯酚(40.84%)、3-蒈烯(5.81%)、β-月桂烯(1.91%)、D-芋烯(1.58%)、β-金合欢烯(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