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中国“民工潮”、“民工荒”现象较为全面的分析,揭示了其产生和形成的深层次原因,肯定了“民工潮”、“民工荒”在当前国情下的进步意义。笔者认为解决“民工潮”、“民工荒”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对策,关键在于改革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当务之急要解决“农民工”就业渠道不畅、收入偏低的问题;此外,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进一步重视农业,全面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锦云 《甘肃农业》2005,(10):49-50
“民工荒”已经影响我国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它是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而出现的必然问题。“民工荒”的出现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的结果,是弱势民工与强势资方老板的博弈,也是农村经济政策调节的变化。企业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给民工涨薪;政府应督促企业积极改善用工环境,构建和谐社会;长期解决“民工荒”需要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需求。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09,(11):11-11
事实上,“民工慌”在金融危机前就已广泛存在。城市要想再吸引农民工,临时抱佛脚式的提高工资待遇难生良效,让“民工不慌”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久违的“民工荒”一词近期又大量重现于媒体之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民工荒现象获得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好评,因为他们从中嗅到了经济回暖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开始于20年纪80年代的“民工潮”,目前在一些地区变成了“民工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出现的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文章试图从经济学方面论述形成“民工荒”的原因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该如何对待农民工。  相似文献   

5.
“民工荒”是一个表面现象。“民工荒”实际上折射出我国长期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是农民工的供给结构满足不了产业升级的需要.是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传递渠道的堵塞.是政府对农民工权益的漠视.是由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的农民对外出打工前景预期的悲观。  相似文献   

6.
当我国农民工流动由“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凸显出来,就是由就业歧视带来的农民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当农民在获得免收少缴农业税的中央政策支持,农业增收能力持续增强;当有其它地区有非歧视性的工作机会存在;当农民工的信息逐渐对称、理性提高的时候,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民工荒”产生了。解决“民工荒”本质上就是要削除就业歧视,本文从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三个角度,提出政府要建立政策保护系统、农民工社会保障系统、管理与服务系统和监督与维权系统;企业要改善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个人要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加强维权意识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现象是市场和经济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它的出现有其必然性,同时也暴露了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方面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和制度缺陷。本文就民工荒现象的特点、原因及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周德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1,(24):5269-5273
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法律法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民工荒”现象始源于“珠三角”地区,之后逐步蔓延到“长三角”地区.从经济法本体、经济法价值、经济法规范、经济法运行等角度透视劳动力资源流转中的“民工荒”现象,比较分析“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民工荒”现象的不同之处,从经济法的角度探寻“民工荒”的原因,对于破解“民工荒...  相似文献   

9.
欠发达地区"民工荒"及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富而又低廉的劳动力资源,这本是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一个比较优势.然而,近两年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民工荒“正在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蔓延.探究欠发达地区“民工荒“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对于破解“民工荒“难题,建立有效的劳动力供求机制,保证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陈磊 《甘肃农业》2004,(10):20-20
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无限供给的农民工居然也出现紧缺的现象 ,民工荒的成因分析以及解决办法的探讨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短期利益上 ,而要从关乎农民工长期利益的社会保障的角度分析 ,结合城市与农村的现状比较分析。本文提出 ,应当以“民工荒”为契机 ,循序渐进地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并且最终衔接城乡二元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基本上每年都会爆发“春节民工荒”,金融危机后“民工荒”,与金融危机前“民工荒”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轮“民工荒”在缺工背景、缺工地域、缺工工种上发生较大变化。金融危机后“民工荒”呈现的新趋势,要求在应对策略上作出新的安排: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农民工工资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含量。论文试图通过上述对策将“民工荒”这种自下而上的诉求表达方式转变为常规的、制度化的利益诉求机制与利益保障机制,保障农民工权益,实现经济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12.
车自力  何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96-3198
分析“民工荒”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形成的深层原因,探寻消除“民工荒”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赵汴 《农业考古》2006,(6):300-303
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本文从目前珠三角“民工荒“入手,分析了“民工荒“背后隐藏的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问题,阐述了解决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技服务》2006,(1):72-72
近一段时间来,“民工荒”已成国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重要现象,有关专家表示,“民工荒”并不意味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状况发生了逆转。“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源是“权利荒”。工资过低、拖欠、不缴社会保险、劳动环境恶劣、加班时间长、工伤事故频繁等,  相似文献   

15.
“民工荒”现象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既有民工自身的原因,又有企业和政府的因素。解决“民工荒”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和民工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责任与“民工荒”问题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德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5010-5014
“民工荒”是近年来我国“三农”问题的热点之一.“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与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及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凸显了政府公共服务不足和政府责任缺失的问题.从政府责任层面剖析“民工荒”,要求政府必须明确职责,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服务,打造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提升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素质.  相似文献   

17.
《当代农业》2010,(4):11-11
珠三角的企业出现新一轮“民工荒”:经济回暖了.各地企业接到大量订单,却找不到工人。就如今的“民工荒”,各大媒体网站给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透析“民工荒”——“三农”问题2005年双月谈之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甚至欠发达地区一些企业却出现了招收农民工困难的现象“。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直接原因却是农民工工资长期低水平徘徊,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其合法权益和基本待遇得不到保障。所以,从本质上讲,民工荒就是权利荒,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是其产生的制度性基础。因此,我们不能仅就“民工荒”而解决“民工荒”,而应将对策立足点放在如何解决农民工问题上去,这样才能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19.
何学松  陆迁  陈冲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965-1966
城乡二元结构与市场经济的深层次矛盾是民工荒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民工荒表明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低技术陷阱”危险,要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市化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方面彻底解决民工荒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两年在中国出现的民工短缺现象,不仅牵涉到民工的待遇及法律制度问题,更涉及到深层次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民工荒”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对“民工荒”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