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食用菌袋栽成本低、效益高、管理方便,是食用菌生产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袋栽时直接用绳扎口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发菌,造成污染,甚至导致栽培失败。现介绍以下四种通气技巧: 一是通气塞法。以麦杆、棉绒、葵花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袋栽成本低、效益高、管理方便,是食用菌生产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袋栽时直接用绳扎口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发菌,造成污染,甚至导致栽培失败。现介绍以下四种通气技巧: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袋栽时直接用绳扎口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发菌,发生污染,一甚至导致栽培失败。现介绍以下四种通气技巧:  相似文献   

4.
一、菌筒解体多是由于秋冬管理不善,总担心菌筒太干,而喷水过频过湿,长期使相对湿度高达95%以上,菌丝生长减弱。加之入春以来,时常下雨,或浸泡时间过长,菌筒内含水量偏大,气温升高,薄膜又封盖过严,造成供氧不足,使菌筒内某些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厌氧发酵而造成松软解体。预防措施:注意通风排湿,保证供给新鲜空气。把超重稍松软的菌筒挑选出来单独排放,不进行浸泡处理,不盖膜,自然蒸发多余水分,让菌丝恢复生长后,再按常规管理。但雷雨天仍须盖膜防雨,采取两头通风的办法。二、畸形菇1团菇。主要是由于揭膜通气不够,二氧化碳积累浓度…  相似文献   

5.
一是通气塞法。以麦秆、棉绒、葵花秆、玉米芯等为材料,扎于菌袋的二头即成通气塞。需要注意的是,麦秆和葵花秆要截成3厘米长的小段,棉绒要折叠成一端平整一端有毛茬的棉柱,玉米芯要粉碎成豆粒大小后用  相似文献   

6.
泰宁县自1985年引进袋栽香菇栽培至今,其间有过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过许多失败的教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菌袋污染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泰宁县香菇主产区菌袋污染废弃率达20%,到90年代中后期,有些产区污染率高达60%,有的甚至绝收,给生产者带来惨重损失;同时,也直接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曾经采取老产区停产,只发展新产区;消毒用药量加倍;接种时密闭门窗等措施,但污染问题依然严重。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分析,总结出香菇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指导生产,取得一定成效。1香菇菌袋污染发生原因1·1用药不科学反复使用同一种消毒…  相似文献   

7.
<正> 在袋料香菇栽培过程中,往往发现有10%左右的菌袋不容易出菇,群众俗称之为“哑巴袋”。为了弄清不出菇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我们经过两年多的试验和实践,对其中的原因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研究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些办法在实践中运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正> 金针菇生产中主要存在产量偏低,品质较差两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制菌袋正品率不高,品种本身种性不好,栽培料配方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只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一、提高菌袋正品率 一般而言,要搞好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无霉变的原材料,特别要消除不易散开的霉变颗粒;在栽培原料中加入10%左右的稻草(2厘米长)或谷壳,以利加快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 棚架葡萄下由于长期处于遮荫少光状态,不适宜农作物生长,致使土地闲置。黑木耳属腐生菌,只需散射光即可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葡萄架下提供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更接近黑木耳野生的自然环境,优于通常的室内、温棚出耳环境。为此我们在葡萄架下进行了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取得成功。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白灵菇以其个体庞大、盖厚肉肥、肉质鲜嫩而受市场青睐;又因其栽培成本低、生产效益高而受菇农欢迎。生产地市场交易价最低为每公斤10元,一般均在20元左右,按此价格测算,即使棉籽壳栽培生物学效率为30%,其投入产出比亦高达1∶5以上。受此利益的诱惑,近年来不少菇农纷纷转向白灵  相似文献   

12.
香菇菌袋不出菇绝不仅仅只是菌种问题,培养基质的选择、加工和配制不当,均可能造成不出菇。若每个环节都稍加注意,完全可以防控。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迟出菇、不出菇的表现:菌袋整批出菇缓慢,菌龄超过130天没出菇或者出菇时间快慢不一。迟出菇、不出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错过接种期多为原料准备跟不上或灭菌灶衔接不好。白灵菇属中温菌,低温可以刺激出菇。按其生长规律和自然气温,一般为秋接种,冬出菇。通常长江以北地区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接种为宜;南  相似文献   

14.
白灵菇是一种名贵食用菌。但是.白灵菇栽培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选用合适的菌种外.发菌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许多栽培者不了解白灵菇菌丝的生长特性.采用与其他食用菌类似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常常造成菌袋不出菇.或者即使出菇其产量和品质也很低。针对白灵菇发菌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我们总结了一套发菌管理的关键措施和注意事项,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1992年引入我国,一般采用我国栽培双孢蘑菇的常规发酵料床式栽培方法,往往因没有掌握培养料发酵腐熟程度的技术,造成产量低下或失败。利用熟料  相似文献   

16.
借鉴香菇生产技术生产平菇,总结出机灌袋栽平菇新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针对袋式栽培技术中一茬出菇后的食用菌菌袋设计了一种机械化打孔设备.该机采用正交三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和圆柱凸轮机构,能够将事先准备好菌袋从圆周4个等分角度处沿直径方向打孔,具有自动完成送料、打孔和下料等功能;结构紧凑,打孔质量好、效率高,无杂菌污染且可不间断自动连续作业;亦可与上游锥形种木机、接种机、粉碎机、混料机、装袋机及下游菌袋注水机等机械一起组成食用菌生产线,适用于食用菌袋式栽培技术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我县菇农在袋栽香菇菌袋接种过程中,普遍采用封口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小经验集萃     
《今日农村》2006,(5):36-36
巧除菌袋水分多食用菌种植比较普遍,以平菇熟料袋栽为多,在拌料装袋灭菌接种过程中,或多或少有部分料袋水分偏多,接种菌丝萌发后就被料内多余水分阻止生长,造成菌丝易染杂,严重的可使部分菌袋报废,此现状困扰了许多种植户。笔者种菇多年,对接种后菌袋水多尝试过多种方法,由于袋  相似文献   

20.
以工厂化生产中采过1茬菇的杏鲍菇废菌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类与浓度的糖分对废菌袋中杏鲍菇菌丝恢复生长的影响,以及覆土成分和覆土时间对废菌袋生物学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海藻糖0.5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0.75%的溶液浸泡废菌袋6 h有助于菌丝恢复生长与抗杂菌能力的增强,并促进生物学转化率的提高;在含陶砾10%的黄土中添加10%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20%的废菌渣可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提高生物学转化率;菌袋覆土的最佳时间是在菌丝恢复生长后的第9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2天;在覆土中添加0.75%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1.00%的磷酸二氢钾有利于缩短菇原基形成时间,并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87.3%8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