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温度对尖锥额野螟幼虫取食危害规律的影响,在17、21、25、29、33℃条件下,对其各龄幼虫的取食量和取食速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试验温度条件下幼虫的取食量随着龄期的增大而增加,同一龄期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取食量存在差异。幼虫期总取食量以25℃最多,为4806.85 mm2,21、29和33℃较低,17℃时最低仅为3888.53 mm2。随着龄期的增大尖锥额野螟各龄幼虫的取食量成倍增长,不同温度下,尖锥额野螟幼虫各龄期的累积取食量变化均符合指数函数曲线。各龄幼虫取食速率与温度和龄期成正比,5龄幼虫取食速率最大,同龄期幼虫各温度间取食速率差异均较为显著。因此,在预测尖锥额野螟幼虫田间防治适期时,还应充分考虑环境温度等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饲养及野外调查,研究了温度对甘薯天蛾Herse convolvuli (L.)生长发育的影响、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年生活史以及幼虫取食量、幼虫体色分化、成虫产卵前期和产卵量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在长沙地区每年发生4代;幼虫共5龄;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0.8℃、1龄幼虫20.7℃、2龄幼虫13.6℃、3龄幼虫14.3℃、4龄幼虫13.1℃、5龄幼虫12.9℃、蛹7.8℃,有效积温分别为45.1日۰度、11.2 日۰度、32.7日۰度、32.8 日۰度、36.6 日۰度、111.3 日۰度、252.1 日۰度;每雌产卵量43~665粒,平均276粒;产卵期2~6 d,产卵前期2~5 d;适宜交配和产卵的温度是23~30℃。光照强度是导致幼虫体色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秦宗林  鄢建 《粮食储藏》1989,18(3):31-39
本试验通过全麦粉饲养,观察了谷蠹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生物学习性和个体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1、谷蠹的发育温区为18-38℃,32-36℃为最适温度.2、不同温湿度条件下,谷蠹幼虫的龄数不完全一样,在适温范围内,低温低湿时其龄数较多,高温高湿龄数少,通常在3-8龄间变化,但以3或4龄居多.3、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各虫态及幼虫各龄期和世代历期不一样,就虫态而言,以幼虫历期最长,蛹历期最短,就幼虫各龄而论,以1龄历期最长,低温低湿历期长,高温高湿历期短,世代历期在32.52~226.41天之间.4、该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世代有效积温随相对湿度变化而不同,相对湿度为45%、55%、65%、75%、85%时,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20.1、18.4、18、17.7、17.8℃,平均世代有效积温分别为:798.8,768.1,674.8,661.0,642.5日度.5、各虫态之间的转化率随温湿度变化也有差别,高温高湿,由卵向成虫的转化率较高(即死亡率低),低温低湿由卵向成虫的转化率低.在供试的温湿条件下,1龄幼虫的死亡率最高,蛹的死亡率极低.一旦化成蛹,几乎都能羽化为成虫.  相似文献   

4.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对不同虫态烟草甲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各虫态烟草甲耐低温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幼虫、成虫、卵。-20℃处理,各虫态烟草甲死亡率都为100%;-10℃低温条件下,处理1h以上,烟草甲卵和成虫全部死亡,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幼虫全部死亡;5℃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卵不再孵化,5℃处理20d不能使烟草甲幼虫和成虫完全致死,但影响幼虫化蛹和成虫产卵。各温度处理中烟草甲幼虫最终羽化率为0,成虫单雌产卵量为0。0℃,5℃卵最高孵化率均为41.67%。对照中幼虫最终羽化率为77%、卵最终孵化率为52%。  相似文献   

5.
将印度谷螟单独地饲养在玉米中,温度28±1℃,70±5%RH,确定其全部生活史的能量预算.以能量单位表示单个试虫生物物质的平均值范围,即从新产卵0.12丁/每个到21日龄,第5龄幼虫,77.4丁/每头.每天最大呼吸率27.67丁/每头,也出现于第5龄幼虫.化蛹后生物物质逐渐减少.雌虫产卵耗能11.2丁,雄虫为了授精大约耗能2.1丁.幼虫发育期间全部食物消耗雌虫为657.3丁/头,雄虫为621.5丁/头.吸收率雌虫为50.3%;雄虫为53.0%,净生产率雌虫为23.5%;雄虫为23.2%,总生产率雌虫为  相似文献   

6.
室内条件下,22℃,L:D=16:8;RH:60%-80%,棉蚜茧蜂[Lysiphlebiajaponica(Ashmead)]个体发育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1个世代需12.5d,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06℃,完成一个世代需有效积温为176.95日度。发育过程中,温度、光照、湿度三因子起决定性的作用。交配后的雌蜂产两性后代,未交配雌蜂营产雄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7.
应布菲金 (Profigen)巴西公司邀请 ,以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周义和为团长 ,由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北方中心、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东北烟草试验站组成的 6人的烟草种子技术培训团 ,2 0 0 1年 1月 4日至 2月 6赴巴西进行烟草种子技术培训。在巴西的 2 8天 ,参观考察了英美烟草公司 (BAT)在巴西的苏兹·克鲁斯公司 (SOUZA CRUZ)、大陆公司 (Meridional)、Profigen巴西种子公司及其杂交种和常规种繁种基地 ,访问了2 0多个农户 ,还考察了巴西主产烟区南大河州、桑塔·卡拉莉那州和巴拉那州 ,对巴西烟草生产概况、烟叶收购、加工、销售、…  相似文献   

8.
室内条件下,22℃,L:D=16:8;RH:60%-80%.,棉蚜茧蜂[Lysiphlebia (Ashmead)]个体发育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1个世代需12.5d,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06℃,完成一个世代需有效积温为176.95日度。发育过程中,温度、光照、湿度三因子起决定性的作用。交配后莳雌蜂产两性后代,未交配雌蜂营产雄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9.
苏云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BtHB菌株是从736株野生型Bt菌中筛选分离的1株对仓库害虫烟草粉螟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菌株。BtHB菌株与已知标准菌株生理生化特性比较,初步确定BtHB菌株为加拿大亚种(canadensis,H5a5c)。对BtHB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筛选结果表明,BtHB菌株的最适培养时间、温度、酸碱度、转速分别为36h、30℃、pH7.5、180r/mim。BtHB菌株对烟草粉螟二龄幼虫的室内防治效果9d后发酵原粉稀释100、300、600倍的防效超过80%。BtHB菌株伴孢晶体蛋白质提纯在电镜下观察发现,BtHB菌株晶体有菱形、长椭圆形、不规则形晶体,晶体大小不同,长椭圆形晶体长轴平均1.59μm,短轴平均0.79μm,菱形晶体长轴平均1.60μm,短轴平均0.81μm。  相似文献   

10.
<正>有读者朋友问:栝楼上的小青虫用什么药能防治?这种虫子长得与菜青虫差不多,特别难防治,氯虫苯甲酰胺(康宽)、阿维菌素防效都不好。危害栝楼的害虫中,幼虫体色为绿色的可能是瓜绢螟。瓜绢螟是鳞翅目螟蛾科绢野螟属害虫,是危害栝楼的重要害虫之一,一年发生3~4代,以二代和三代危害最重,危害高峰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瓜绢螟自二代后世代重叠严重,而且3龄后开始卷叶危害、耐药性增强;再加上条件适宜时虫量增长快,易暴发成灾,几天时间瓜园便可遭受毁灭性危害,给防治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麦长管蚜发育和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12,15,18,21,24,27℃6个不同温度下,测定了麦长管蚜的个体发育和生殖力情况。结果表明,各龄期若虫发育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用5种或5种以上温度组合测定发育始点(C)和有效积温(K),求得全若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6.1±0.7℃,有效积温常数为1098.3日度。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蚜虫的生殖力逐渐增大,此时曲线的峰值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寄主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恒温(27℃±1℃)、恒湿(70±5)%RH条件下,研究了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芝麻5种寄主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寄主及其不同部位上取食的棉铃虫,其发育历期、蛹重、存活率、成虫的繁殖力和寿命均有显著差异;棉铃虫在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密度较高,且不同作物上的幼虫发育参差不齐。作者认为,田间多种作物并存的局面是造成棉铃虫世代混杂、防治困难及猖獗危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巴西烟叶生产、收购、加工和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1月 4日至 2月 6日 ,以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周义和为团长 ,中国烟草育种研究 (南方 )和 (北方 )中心 ,贵州省、东北烟草试验站组成的 6人团赴巴西进行烟草种子技术培训。在巴西的 2 8天 ,参观考察了英美烟草公司 (BAT)在巴西的苏兹 .克鲁斯公司 (SOUZA CRUZ)、大陆公司 (Meridional)、Profigen巴西种子公司及其杂交种和常规种繁种基地 ,访问了2 0多个农户 ,还考察了巴西生产烟叶的南大河州、桑塔·卡拉莉那州和巴拉那州 ,对巴西烟草生产概况、烟叶收购、加工、销售、出口、烟草种子生产加工、新品种的培育等内容进行实地考…  相似文献   

14.
转Bt基因水稻对水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转cry1Ab/cry1Ac基因汕优63水稻(汕优63/Bt水稻)对靶标害虫一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观察的方法对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的致死性及其对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进行了研究。室内离体植株测定结果表明,汕优63/Bt水稻对二化螟具有很好的抗性,1龄幼虫取食汕优63/Bt水稻48h和72h后的死亡率由31.5%上升到95.6%。3龄幼虫的死亡率由2.7%上升到67.9%。汕优63/Bt水稻对1龄幼虫的致死效应高于3龄幼虫,但没有二化螟能在汕优63/Bt水稻上完成世代发育。在田间。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在汕优63/Bt水稻上造成的白穗率和卷叶率分别为0.38%和0.24%。显著低于对照。表现出良好的抗虫性。  相似文献   

15.
室内条件下,22℃,L:D=16:8;RH:60%~80%,棉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Ashmead)]个体发育历经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1个世代需12.5d,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06℃,完成一个世代需有效积温为176.95日度。发育过程中,温度、光照、湿度三因子起决定性的作用。交配后的雌蜂产两性后代,未交配雌蜂营产雄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16.
高温胁迫影响雄性棉铃虫生殖力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高温 ( 33℃ )影响棉铃虫雄性生殖力的生理机制 ,在明确棉铃虫对高温敏感期的基础上 ,用孚尔根涂片法通过光镜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了高温对精子发生和形成过程的影响 ,同时也对高温下精包腺和附腺的结构和功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铃虫雄性 6龄幼虫至 3日龄蛹期以及成虫期对高温敏感 ,6龄幼虫和蛹前期对高温的敏感性是由于高温影响了真核和无核精子的形成过程 ,其中精细胞囊期对高温最敏感 ,精细胞囊经受高温后 ,不能充分伸长 ,导致蛹后期精巢中出现大量畸形精细胞囊 ,高温还导致畸形精子束的产生 ;成虫期对高温的敏感性可能与精包腺分泌蛋白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为明确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美国白蛾幼虫的最适用药剂量和最佳防治龄期,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等单位研究人员联合开展了直升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美国白蛾2~3龄幼虫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在120mL/hm~2和150mL/hm~2用药剂量下,美国白蛾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施药后2天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紧凑型玉米3638高产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黔西北山区特定生态条件下 ,对紧凑型玉米 36 38高产群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36 38产量水平超过6 5 0kg/ 6 6 7m2 ,其密度为 410 0~ 490 0株 / 6 6 7m2 ,种植密度 (x ,千株 / 6 6 7m2 )与产量 (y,kg/ 6 6m2 )的回归方程为 y=6 0 9.86 5 8 6 17.3738x - 6 7.76 82x2 。产量结构为 40 0 0~ 45 0 0穗 /6 6 7m2 ,穗粒数 5 80~ 6 40 ,千粒重 315~ 32 5 g,最大叶面积系数3.0 8~ 4.0 1左右 ,总光和势为 (14.6 9~ 18.32 )× 10 4 ·d/6 6 7m2 ,,蜡熟期干物物质积累为 140 9~ 1432kg/ 6 6 7m2 ,平均净同化率为 6 .2 6~ 7.35g/m2 ·d ,光能利用率 1.47%~ 1.5 0 % ,经济系数 0 .5 7~ 0 .5 8。  相似文献   

19.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2,20(6):368-370
(上接第 5期第 30 9页 )1 0 甜菜10 .1 中甜 2 0 5 :国审糖 2 0 0 10 0 1,中国农科院甜菜所选育。该品种为二倍体多粒型杂交种。根圆锥形 ,根头较小 ,根沟较浅 ,根皮光滑 ,根肉白色 ,较细腻。 1997-1999年参加国家区试 ,32个点平均亩产块根 2 6 2 4 .3kg,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 6 .8% ;含糖率 15 .7% ,比当地对照品种提高 1.2°;亩产糖量 4 15 .2 kg,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 17.6 %。亩植 4 0 0 0~ 5 6 70株。适宜在黑龙江、吉林西部、内蒙古中部、山西大同以及新疆石河子、和静地区种植。10 .2  KWS94 19:国审糖 2 0 0 10 0 2 ,德国 KWS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 ,建立了乳苗抛栽水稻产量 ,氮肥纯收益受抛播密度、施氮总量、追肥比例影响的数学模型。在产量≥ 6 0 0kg/ 6 6 7m2 ,纯收益≥ 80 0元 / 6 6 7m2的双重目标下 ,三因素的适宜范围值分别为 :7 0 3± 0 31万kg/ 6 6 7m2 ,13 6 6± 1 12kg/ 6 6 7m2 ,49 4± 6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