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1996-1999年调查研究表明:在余庆县发生的检疫害虫有美洲斑潜蝇加南美斑潜蝇两种,危害植物达27种,发生程度因作物和季节而异,3月中旬始见,4月中旬~5月中旬为第1个危害高峰期,7月分因高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8月中旬~9月中旬为第2个危害高峰期.根据其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实施综合治理"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通过1996-1999年调查研究表明:在余庆县发生的检疫害虫有美洲斑潜蝇加南美斑潜蝇两种,危害植物达27种,发生程度因作物和季节而异,3月中旬始见,4月中旬-5月中旬为第1个危害高峰期,7月分因高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8月中旬-9月中旬为第2个危害高峰期。根据其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实施综合治理”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秧根蚜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发生情况1998年 5月在绥阳镇西山村桂花且首次发现根蚜为害水稻旱育秧 ,此后陆续在全县 14个乡镇均有发现 ,近年来其发生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当地水稻旱育秧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每年发生面积 (苗床 )在 6 0~ 10 0hm2 ,约占凤冈旱育秧苗床面积 8%~ 12 %。 1998年 5月 13日在花坪镇勤勇村调查 ,虫的密度为 15~ 30头 /株 ;1999年 5月 16日在永和镇永华村调查 ,虫口密度为 2 0~ 40头 /株 ;2 0 0 0年 6月 4日在何坝乡官庄村调查 ,虫口密度为 2 5~ 45头 /株 ,从田间发生来看 ,凤冈根蚜发生高峰期为 5月上~ 6月上旬。2 为害症状与形态根…  相似文献   

4.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全国重点推广的农业技术 ,岑巩县 1997年引进 ,试验示范 1.6 7hm2 ,平均单产 6 0 8.5kg/ 6 6 7m2 ,比常规栽培增 12 7.5kg/ 6 6 7m2 ,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及农户反映较好 ,对抛秧技术有了认识 ,增强了推广该技术的信心。 1998年为加快其推广步伐 ,促进水稻生产再上新台阶 ,加大了抛秧示范推广力度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示范推广效果与分析1998年水稻抛秧遍布 11个乡 (镇 ) ,面积 6 5.6 6hm2 (其中抛栽 2 3.33hm2 ,抛寄 4 2 .33hm2 ) ,比 1997年增加 6 4hm2 ,平均单产 532kg/ 6 6 7m2 比常规两段秧…  相似文献   

5.
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类害虫种类多,约300多种;个体小,幼虫体长1.5~4mm;发育周期短,瓶插菊花可完成一代;寄主范围广,几乎各种蔬菜都受害,为害性大,抗药性强,难以防治。许多国家和地区将一些种类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我国95年将美洲斑潜蝇定为全国植物检疫对象。贵阳市目前发现的检疫性斑潜蝇有2种":检疫对象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和贵州省补充检疫对象南美斑潜蝇(huidodrensisBbnchard)(又名拉美斑潜蝇)。两种害虫已在局部地区蔬菜上为害成灾,对我市"菜篮子"构成极大威胁。现将我们两年来对斑潜…  相似文献   

6.
通过1996~1999年在40个检疫性斑潜蝇监测点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美洲斑潜蝇在贵州的发生分布,并结合其发生危害情况和地理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将美洲斑潜蝇的发生危害划为3个发生区,即重发生区;中等发生区;轻发生区。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马铃薯甲虫发生面积30.3万亩次,较上年增长24.2%。西线在新疆31个县(市、区)继续发生危害,东线尽管吉林扑灭了2013年新发的马铃薯甲虫疫情,但黑龙江3个市(县)相继发现马铃薯甲虫发生为害,再次警示了疫情从俄罗斯远东地区传入我国的现实风险,对我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构成严重威胁。针对马铃薯甲虫境外不断传入、境内加重危害的严峻形势,为扎实  相似文献   

8.
南美斑潜蝇、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是中国外来入侵斑潜蝇的主要种类,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危害较大。从寄主选择性、种间竞争以及环境因子3个方面综述了3种外来斑潜蝇生态适应性及演替的机制,阐述了外来入侵斑潜蝇的发生和扩散规律,以期为制定外来入侵斑潜蝇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沙县总耕地面积 3.6万hm2 ,其中稻田 1.1万hm2 ,稻田耕作制度主体为稻油两熟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 1.0 7~ 1.13万hm2 ,总产油菜籽 2万t左右 ,“八五”期间平均单产 119.4kg/6 6 7m2 ,自 1993年秋种以来 ,优质油菜推广面积持续稳定地逐年递增。 1996年秋种起 ,金沙县承担“贵州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 (以下简称优质油菜高产攻关工程 )每年0 .6 7万hm2 优质油菜示范及试验与应用子项课题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 ,按省项目领导小组总体方案要求 ,县项目领导组、技术组认真组织实施 ,经项目区乡 (镇 )积…  相似文献   

10.
在5种斑潜蝇CO Ⅱ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PCR-RFLP分子标记对该5种斑潜蝇种类的检测鉴定方法,寻找出能够检测出检疫性害虫三叶斑潜蝇及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的特征酶:XbaⅠ对三叶斑潜蝇和番茄斑潜蝇均有一个酶切位点,但位于不同的酶切位点;EcoR Ⅰ只对美洲斑潜蝇有一个酶切位点;PVUⅡ只对南美斑潜蝇有一个酶切位点.  相似文献   

11.
贵州福泉烟草斑潜蝇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在贵州福泉皂角井一带 ,查到烤烟苗期~团棵期受到南美斑潜蝇 (LiriomyzahuidobrensisBlanchard)危害。在丝瓜、豇豆、烤烟间作条件下 ,南美斑潜蝇危害丝瓜、豇豆 ,不危害烤烟。1 材料和方法1 1 采集活虫 (斑潜蝇 )烟苗 ,饲养出成虫 ,鉴定虫种在福泉皂角井拔取烟叶蛇形潜道内有幼虫的烟苗 ,洗去叶片泥土 ,剪除健叶 ,留活虫 (斑潜蝇 )烟叶 ,保留根部泥土 ,用脱脂棉或绉纹纸包烟苗根部 ,加水保湿 ;准备 30cm×2 0cm× 3cm纸盒 (纸盒或塑料盒 ,可大可小 ) ,盒底铺白纱布 ,盒底一侧铺一条宽约 7cm塑料薄膜 ,烟苗根部放在塑料薄膜上 ,防…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冀东地区南美斑潜蝇的发生规律及其最佳防治方法,采取分区设点的方式调查其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南美斑潜蝇在冀东地区温室发生10-13代,露地一年发生5-6代,不同的温湿度南美斑潜蝇的发育历期不同,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湿度为70%,防治其最适的药剂组合为2.0%阿维、50%潜克、5%尼索朗1:29:5混配3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最适时期为卵期,防治效果达到95.83%,减退率达到96.43%,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喷施药剂的最好时期在卵期。  相似文献   

13.
吕慧 《种子世界》2006,(5):33-35
自1999年以来,在上海地区进行了草坪有害生物的疫情监测及发生种类与为害情况的调查研究。通过现场检疫检验、直接镜检、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昆虫饲养观察,共鉴定出草坪病害16种,害虫41种,包括害螨2种,软体动物1种。1999—2005年,未见新的检疫性草坪有害生物传入。  相似文献   

14.
稻瘟病是福泉市水稻上的主要病害。1993~1994年全市中等偏重发生,造成损失100余万kg。为此,福泉市组织涉农部门对稻瘟病综防技术进行研究、运用,于1995~1997年实施,年实施面积0.3万hm2,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 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涉及全市16个乡(镇),172个村,1847个组,三年实施面1.09万hm2,损失率控制在2.9%以下,单产510.2kg/667m2,挽回48.5kg/667m2,挽回总产量0.79万t,折产值933.64万元,节约成本80.5万元,投入产出比1∶3.62 项目采取的技术措施2.1 因地制宜推广抗病高产良种在全市粮食生产坝区及稻瘟病…  相似文献   

15.
油菜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常年油菜种植面积有 0 .73万hm2 以上 ,平均单产在 12 8kg/ 6 6 7m2左右。为提高我县油菜单产水平 ,增加总产 ,根据省项目组安排 ,我县 1996~ 1999年度连续 3年实施了双低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项目。经县农推站和有关镇 (乡 )农技站的共同实施 ,连续 3年完成了项目各项指标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  项目来源、面积及指标根据省项目领导小组的安排 ,下达我县双低优质油菜重点集中连片单产 150kg/ 6 6 7m2 以上高产示范片 ,面积为 90 0hm2 ,…  相似文献   

16.
豇豆品种(系)对豇豆锈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豇豆是我国主要的菜用豆类之一,豇豆锈病(Uromvces vignae)是豇豆最主要的病害.主要为害豇豆叶片,引起叶片变形早衰,落叶,严重时为害叶柄、茎和种荚,失去食用价值.豇豆锈病田间发病率达100%,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经济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降低该病对豇豆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豇豆抗锈品种的利用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此笔者自1996~1999年对1046份豇豆品种(系)进行了抗锈鉴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台湾省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将在1998年至1999年度新建105处公园,以达到全省314个市、乡、镇均有公园的目标。台湾省“住宅及城市发展处”制定的“1996—1999年度公园建设计划”自1996年开始实施,计划在4年内建设275个公园,为民众提供更多的绿地和休闲去处,总经费需要63.2亿新台币。96年度已建成125个公园,今年将建设45个。  相似文献   

18.
于2021年8月至12月、2022年1月至6月对温室大棚主要蔬菜害虫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发现危害温室大棚蔬菜的害虫主要有花蓟马、烟粉虱、美洲斑潜蝇。花蓟马和烟粉虱在2021年8月中旬种群数量迅速增加,9月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美洲斑潜蝇发生较二者迟1个月;2022年3月至4月花蓟马和烟粉虱种群数量迅速增加,5月前后达到高峰;美洲斑潜蝇全生育期均有发生,在2月初逐渐增加,3月下旬达到高峰期,5月下旬逐渐下降。在试验过程中还发现,花蓟马在黄瓜、烟粉虱在西红柿、美洲斑潜蝇在西红柿和西瓜上发生量均高于其他作物。  相似文献   

19.
1996~1998年,对毕节市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海子街一带大面积发生水稻干尖线虫病。1996年局部发生,1997年发病面积133hm2,其中有33hm2发病株率在70%以上,1997年对严重地区针对性地进行种子处理,为害有所减轻。对收获的新鲜病稻谷进行室内检测,每克稻谷浸出水中有线虫9.47条。本文还对病害症状和病原线虫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贵阳市陆稻引种试验示范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部分地区很早以前就有陆稻 (俗称山禾 )种植史 ,但面积比较零星 ,也没有较突出的品种。巴西陆稻IAPAR9是1992年李鹏总理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巴西政府赠送的 9种种子之一 ,经中国农科院试种繁育成功。自 1996年以来 ,各地先后试种巴西陆稻成功之后 ,受到旱粮主产区各级领导与农业部门极大的关注 ,广泛组织开展了试验示范 ,并逐步成为山区解决“吃米难” ,促进细粮发展和节水农业的热点。贵阳市耕地面积 10 8万hm2 ,其中水田 4 1万hm2 、旱地 6 7万hm2 ,有效灌溉面积 2 1万hm2 。田少土多 ,保灌田更少。田土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