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600例次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透析180例次,腹膜透析110例次,非透析患者310例次)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感染部位、病原体、原发病因、肾功能状态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①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感染率(26.6%)明显低于肾功能衰竭期和尿毒症期的患者(46.8%)(P<0.05);原发病中糖尿病感染率最高;②细菌培养328例次,其中阳性268例次,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46.3%);③感染组中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④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为肺部(46.4%)和静脉导管(21.3%),腹膜透析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腔;⑤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总体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18.3%)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8.7%)均高于腹膜透析患者(P<0.05),而腹膜透析患者腹腔真菌感染率却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率较高,糖尿病感染多见.贫血、低蛋白血症、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高龄等因素均可能增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的机会.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总体感染率差异无显著,但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腹膜透析患者,而腹膜透析患者腹腔真菌感染率却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体质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湖北省潜江市823名农村社区居民进行BMI、Hp检测。结果:42.89%居民Hp感染呈阳性,且HP感染率与BMI呈正相关(P0.05)。结论:Hp感染可能与肥胖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生殖道感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不孕不育患者482例,作为不孕不育组(其中夫妻91对);另随机抽取同时期健康已育体检者842例,作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仪器检测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DNA,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UU感染率在不孕不育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1.4%和40.9%(χ~2=51.865,P0.05);CT感染率在不孕不育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4%和2.3%(χ~2=9.191,P0.05),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均较高。不孕不育组91对夫妻中丈夫与妻子的UU感染率分别为15.4%和48.4%,夫妻间UU感染并无相关性(r=0.075,P0.05);91对夫妻中丈夫与妻子的CT感染率分别为9.9%和11.0%,夫妻间CT感染具有相关性(r=0.707,P0.05)。结论:生殖道UU与CT感染与不孕不育存在一定相关性,监测UU与CT感染有助于不孕不育的病因诊断,并为不孕不育患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莹 《长江大学学报》2018,(4):32-33,3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42例行腹腔镜手术,检测两组术后感染病原菌种类及构成比,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1.90%,共检出菌株12株,革兰阳性菌占33.33%,革兰阴性菌占66.67%;对照组感染率为38.10%,共检出菌株35株,革兰阳性菌占34.29%,革兰阴性菌占65.71%,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FN-γ、IL-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IL-10水平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IFN-γ、IL-2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较传统开腹手术更有优势,可降低术后病原菌感染率,减轻机体免疫功能损伤,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Hp感染慢性胃炎与胃黏膜菌群的相关性,根据13C呼气试验结果将慢性胃炎患者分为Hp感染阴性组(无感染组)和阳性组(感染组)各3例,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胃黏膜菌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Hp感染组中变形菌明显高于无感染组,而厚壁菌、拟杆菌等显著低于无感染组;在属水平上Hp感染组中螺杆菌、链球菌和放线杆菌极显著高于无感染组,而沙雷菌、unidentified-Chloroplast和不动杆菌极显著低于无感染组;在种水平上Hp感染组有幽门螺杆菌,而无感染组则是粘质沙雷菌;Alpha和Beta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分析表明无感染组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Hp感染组(P<0.05).Hp感染可改变胃黏膜菌群,导致菌群丰度和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荨麻疹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120例荨麻疹患者(其中慢性荨麻疹75例,急性荨麻疹45例)及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Hp-Ig G抗体。结果慢性荨麻疹和急性荨麻疹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Hp-Ig 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6.0%、42.2%、34.3%,其中现症感染阳性率分别为65.3%、37.8%、28.6%。慢性荨麻疹组的Hp-Ig G抗体阳性率和现症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急性荨麻疹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荨麻疹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可能与Hp感染有关,对于病因不明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应开展Hp的筛查,以及时了解其Hp感染的状况,这有助于临床及时调整诊治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泌尿科医院感染与抗感染药物应用特点,为制定泌尿科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采取目标监测与实时干预措施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了我省2014年泌尿科内科组和外科组医院感染现患率和抗感染药物日使用调查资料。结果:共调查泌尿科患者4977人,其中有161人发生了166例次医院感染,该科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23%,例次感染率为3.34%;泌尿内科组医院感染现患率(4.22%)高于泌尿外科组(2.36%),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泌尿系感染,占40.96%,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占21.69%;抗感染药物均以治疗性用药和一联用药为主,日使用率为55.52%,其中外科组为75.67%,内科组为32.91%,两组比较抗感染药物日使用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泌尿系感染为泌尿科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偏高为泌尿科外科组医院感染管理的薄弱环节,应积极开展泌尿系手术、侵入性操作和导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目标监测和前瞻性干预措施以及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患者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专科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加替沙星注射液对细菌性感染的效果.方法 112例细菌性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加替沙星0.2~0.4 g,,每天1次;对照组静脉滴注环丙沙星0.2~0.4 g,每天2次.两组的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有效率为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者的细菌清除率(96.6%)高于后者(80.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加替沙星(5.4%)与环丙沙星(7.1%)相似(P>0.05).结论 加替沙星注射液对细菌性感染有效、安全,效果优于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原发性肝癌致病因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湛江市青年人原发性肝癌(PHC)的病因。方法:对120例青年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湛江市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密切相关,HBV总感染率为79.5%,明显高于对照组19.5%(P〈0.01)。肝癌家族史、肝炎史、饮水、饮酒为青年人原发性肝癌主要危险因素。结论:HBV感染在青年人肝癌中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SGB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GB可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黔东南小香鸡原种场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状况,通过全血平板凝集法检测黔东南小香鸡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在采集的2 711份血清中检测出鸡白痢沙门氏菌阳性305份,总感染率(阳性率)为11.25%(305/2711);鸡白痢在种母鸡、种公鸡、后备种鸡、商品鸡中均有感染,感染率分别为7.32%(54/738)、3.74%(4/107)、7.98%(65/815)和17.32%(182/1051),商品代鸡鸡白痢感染率显著高于种鸡群(P0.05)。黔东南小香鸡原种场鸡白痢感染严重,迫切需要净化。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氯己定碘溶液对奶牛乳头消毒效果,90头泌乳奶牛被平均分成3个组:Ⅰ组和Ⅱ组奶牛在挤奶前后分别使用氯己定碘溶液和聚维酮碘溶液来对乳头进行药浴消毒,Ⅲ组奶牛不做任何消毒处理。试验持续至12周。结果表明,1)与试验前相比,Ⅰ组和Ⅱ组奶牛日均奶产量和体细胞数(SCC)差异不显著,Ⅲ组奶牛的日均奶产量极显著下降(P0.01),SCC值极显著升高(P0.01);2)持续用药12周后,Ⅰ、Ⅱ组奶牛乳房检出菌株数明显减少,头感染率(33.3%、46.7%)和乳区感染率(11.7%、26.7%)均发生极显著或显著下降(P0.01或P0.05),而Ⅲ组奶牛却发生了显著上升(P0.05);3)持续用药12周后,Ⅰ组奶牛乳房内感染菌的头清除率(60.0%)和乳区清除率(83.3%)显著高于Ⅱ组(44.0%和50.0%),而Ⅲ组奶牛的头清除率和乳区清除率均为0。研究表明,在挤奶前后对奶牛进行乳头消毒可有效预防乳房感染风险,且使用氯己定碘溶液对乳头进行药浴消毒,其功效优于聚维酮碘溶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防治效果、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以护士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5-12月间神经内科接诊的224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方式),选取2016-01—2016-12月间接诊的236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为精细化组(以护士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对比组间医院感染防治效果、患者满意度评价以及年终护理质量考核结果的差异。结果精细化组医院感染率(9.7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精细化组护理满意度(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8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细化组护理操作评分、危重症护理评分、护理风险管理评分、并发症防治评分、护理记录书写评分、护患关系处理评分、护理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护士为主体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1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BV感染情况与AFP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140例PHC患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及AFP水平。结果PHC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式分析中,HBV感染124例(88.6%),其中感染模式HBsAg、抗-HBe、抗-HBc 3项阳性(小三阳)为69例(49.3%),HBsAg、HBeAg、抗-HBc 3项阳性(大三阳)32例(22.9%),单纯HBsAg阳性10例(7.1%)。140例PHC患者中,HBV-M阳性者AFP升高比例明显高于HBV-M阴性者(P<0.01)。结论HBV是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病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对我院产前检查的妊娠16~28周的520例孕妇做BV筛查,感染BV的167例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给予甲硝唑外用;未治疗组(74例)未行治疗;对照组(251例)为正常孕妇(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感染其他者102例不作观察及随访。随访并记录3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结果: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为32.1%;BV孕妇未治疗组的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V孕妇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比较早产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在妊娠期的检出率较高,可明显增加早产、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故对妊娠期进行常规BV筛查和系统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手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40例。对照组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应用抗生素、完善手术室感染控制相关制度、更新洗手方法、使用新式消毒方法、打开手术切口即刻放置切口洁净袋和保护器、遵守择期手术排序原则。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占75.71%(106/140),高于对照组的64.28%(P0.05),同时,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刚地弓形虫在伊宁市宠物犬猫、流浪犬、散养猫中的感染情况及流行特点。[方法]分别采用动物弓形虫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弓形虫抗体快速诊断试纸(免疫色谱分析法)对不同生活状态、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440份犬猫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阳性率为20.23%(89/440),宠物犬阳性率为15.50%(31/200),宠物猫阳性率为10.00%(2/20),流浪犬阳性率为24.00%(48/200),流浪猫阳性率为40.00%(8/20),流浪犬阳性率显著高于宠物犬(P0.05),散养猫阳性率显著高于宠物猫(P0.05);第二季度犬的感染率最高,为27.00%(27/100),与第一季度差异显著(P0.05);1岁以内犬组与6岁以上犬组差异极显著(P0.01),1~3岁与6岁以上犬组差异显著(P0.05);弓形虫抗体快速诊断试纸(免疫色谱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21.14%,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伊宁市犬猫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处于较高水平,阳性率高低与犬猫年龄、生活状态以及季节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和分析手术患者院内感染219例的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手术室行外科治疗的5754例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导致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各种原因,并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结果:5754例患者共发生219例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3.81%,发生在呼吸系统的医院感染明显高于其他系统(P0.05)。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密切相关性(P0.05),而与性别无明显联系(P0.05)。结论:针对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发生原因,术前应评估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加强患者营养状态,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重视Ⅱ、Ⅲ类切口预防感染的相应措施,熟练手术操作步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管理应用于医院感染防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患者8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护理管理,对照组普通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结果:研究组中发生医院感染2例,占5.0%。对照组发生医院感染10例,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实施全方位护理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为(89.5±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5±4.2)分,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2.5%和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研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 CSU)发病的相关性以及Hp血清特异性抗体对CSU发病的影响.方法:用标准ELISA试剂盒检测CSU组和健康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制备Hp尿素裂解液并表达、纯化、鉴定Hp-Lpp20蛋白,ELISA法分别检测CSU组和非CSU对照组中血清抗Hp全菌及抗Lpp20的IgE,IgG,IgA水平.结果:标准Hp-ELISA试剂盒检测显示,CSU组的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73.46%, 155/211)高于对照组(51.82%, 71/137),表现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08,p=0.000); ELISA法检测显示,CSU(+)Hp(+)组血清的抗Hp全菌-和抗Lpp20-IgE水平(0.082±0.002, 0.085±0.003)与CSU(-)Hp(+)组(0.078±0.003, 0.082±0.005)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_1=0.382,P_2=0.597); CSU(+)Hp(+)组抗Hp全菌-IgG和IgA水平(1.053±0.022, 0.660±0.022)显著低于CSU(-)Hp(+)组(1.222±0.034, 0.849±0.037)(P_1=0.000,P_2=0.019),两组间抗Lpp20-IgG和IgA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459±0.012, 1.494±0.016,P_1=0.087; 1.229±0.020, 1.251±0.033,P_2=0.548).结论:Hp感染和CSU发病密切相关,但Hp和其Lpp20特异性血清抗体并不是触发荨麻疹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