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中温油藏采用回注污水配液的可动凝胶调驱,研制了包含与聚丙烯酰胺羧钠基交联的金属离子和与酰胺基交联的复合交联剂以及适合回注污水配制的促交剂和添加剂。交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矿化度11061.3mg/L的油田回注污水配制的可动凝胶体系交朕强度高,稳定性好,72℃温度条件下恒温60d,凝胶黏度保持率70%以上。现场应用6口井,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为中温油藏采用回注污水配液的可动凝胶调驱探索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由于油田采出水中Na~+、Ca~(2+)、Mg~(2+)、Fe~(2+)等离子及悬浮物、细菌的存在,使采用油田回注污水配制的HPAM(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酚醛树脂交联可动凝胶性能变差,并且随污水中离子浓度增加,对凝胶性能影响越严重。为提高回注污水配制可动凝胶的性能,试验研究了降低Ca2+、Mg~(2+)、Fe~(2+)等离子对凝胶性能影响的添加剂NHCS配方。通过试验,在油田回注污水中加入与Ca~(2+)、Mg~(2+)、Fe~(2+)离子等量反应的添加剂NHCS,同时通过对污水进行搅拌等措施,使污水配制可动凝胶的黏度达到同浓度清水配制的70%以上,有效提高了油田回注污水配制可动凝胶的交联黏度和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聚合物驱后可向地层中注入交联调剖剂,交联聚合物在油层条件中形成较高强度的凝胶,既能对高渗透层进行封堵,又能够在后续注入水推动下向前移动。通过对双河油田Ⅰ5Ⅱ1-3层系深部调剖剂的配方筛选、用量确定、段塞组合以及利用聚合物驱现场设备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简便高效的聚合物驱后深部调剖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红18井区克下组油藏流体性质、油层储层特性及非均质性,设计了耐盐型聚合物凝胶体系与表面活性剂的组合调驱段塞,通过优化段塞的组合方式,形成了适应于该油藏的逐级深部调驱技术,并分析了凝胶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滞留规律,评价了其驱油效果。该组合体系注入聚合物凝胶体系与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体积比为1∶0.3,注入聚合物凝胶的强、中强、弱段塞最佳体积比为4∶3∶3,组合调驱方式为强凝胶段塞+表面活性剂段塞+中强凝胶段塞+弱凝胶段塞+表面活性剂段塞+强凝胶封口段塞。该技术在红山嘴油田红18井区现场应用效果显著,12个调驱井组的日产油由85t上升到130t,含水率由75%降至67%。  相似文献   

5.
NB35-2油田北区为渤海典型的注水开发稠油油藏,由于原油黏度大,随着不断开发,该油田出现含水上升速度快、层间动用不均衡、存在大量低产低效井及关停井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通过对动静态资料分析,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开展精细注水研究、弱凝胶调驱研究,旨在改善注水井吸水剖面,控制高渗层注入水突进,增加中低渗透层储量动用程度,减缓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同时利用新的钻完井技术——大曲率中短半径侧钻,对NB35-2油田低产井及关井进行侧钻研究,实现投入成本降低,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多种技术方法成功应用,NB35-2油田增加可采储量43.58×104 m3,提高采收率2.2%。在低油价寒冬下为海上稠油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春光油藏基本特征研究及水平井水窜特征分析,针对春光油田因地层易出砂,大部分热采井下有机械防砂管柱等现状,结合封堵调剖剂可注入性和封堵能力,合成了一种新型地下交联凝胶窜封堵水体系。该体系以丙烯酰胺和N-N二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实验对其配方进行逐级优化。结果表明,凝胶窜封堵水体系具备良好的长期稳定性、抗温耐盐性、抗剪切抗压性、封堵能力。2015年至2016年凝胶堵水剂应用于春10Ⅱ2-9-3H井,实施多轮次调堵施工工艺后,日产液量、含水率和日产油量体现出逐渐稳定趋势,效果显著,满足春10井区热采水平井层间窜封堵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河南油田聚合物驱油注聚井堵塞导致采收率严重下降的问题,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及扫描电镜(SEM)的方法对堵塞位置、堵塞因素进行研究.聚合物注入性试验结果表明,注入阻力越大,注入压力就越高,确定堵塞位置为近井地带,结果与实际矿场结果相符;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高渗岩心以吸附堵塞为主,低渗岩心以机械捕集为主;静态吸附试验显示防吸附剂质量分数、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矿化度、温度均对聚合物吸附有不同程度影响,为此研制出一种使砂岩表面润湿反转以减少吸附的防吸附剂(代号5807),并对注入参数进行优化:防吸附剂最优注入质量分数为0.5%;该防吸附剂耐盐性较好,不同矿化度(1500~10000mg/L)对该防吸附剂体系的防吸附率影响不大;防吸附剂注入体积数越大,聚合物防吸附率越高,最佳注入体积为0.6PV;防吸附剂处理地层的时间越长,聚合物防吸附率越高,处理时间在12h以上防吸附率大于70%;防吸附剂的最佳注入方式为:顶替液+0.6 PV防吸附剂段塞+1PV清洗剂.该研究对油田后续现场施工及动态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河南油田提高聚合物驱技术应用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针对分注井长期注水导致沉砂底筛堵内部腐蚀结垢漏失,以及反复洗井导致沉砂底筛堵内部堵塞洗井不通的问题,找出了导致沉砂底筛堵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其内部小球、球座凡尔和弹簧支架进行材质和结构改进,并增加沉砂通道的面积,有效延长了分注井管柱寿命,提高了管柱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对海上油田岩心聚合物驱试验的油藏数值模拟反演与应用进行了探索,针对水驱、聚合物驱阶段特点,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含水率指标的影响,确定了反演工作的步骤和策略。一方面核实了岩心试验数据,校正了油藏条件下的聚合物驱工作参数;另一方面利用反演模型对类似试验进行模拟预测,分析聚合物驱规律,减少了重复试验工作量和成本,提高了聚合物驱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反演模型中采用在注入端加密网格、添加注入井的方法,改善了注入压力的拟合效果。通过岩心聚合物驱试验与数值模拟反演工作表明早期注聚可以在海上油田有限的开发周期内提高采收率和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论述了注聚前、注聚中和注聚后的不同阶段的驱替效果,将调剖技术与聚合物驱技术结合,能够显著改善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调剖剂的成胶性、注入性、处理量、与地层和流体的配伍性等因素,是影响调剖效果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油田油水井作业的环保需要,研制了一种卡块式油管任意位置堵塞器及一套配合其使用的油管防喷工艺。堵塞器主要由丢手头、卡瓦系统、密封系统、自封启动机构等部分组成。工具承受压差20MPa,耐温90℃,与其他工具配合使用,可用于不压井作业。现场应用表明,该施工工艺简单,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含液率高压天然气节流过程易发生节流阀堵塞进而引发连锁关井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低含液率高压天然气节流过程的三维模型,分析液塞长度、持液率及液相黏度对节流阀压差和超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塞长度、持液率及液相黏度均对气液两相流场产生较大影响;在低含液率高压天然气节流过程中形成的液塞会极大地阻碍气相的运动,造成节流阀两端压差迅速升高,压差峰值随液塞长度和持液率的增大呈指数增长,随液相黏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超压时间随液塞长度和液相黏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13.
台北玉果油田针对高分子聚合物、地层微生物等堵塞地层导致的注水井欠注问题,引进了HRS氧化复合解堵技术。介绍了HRS氧化剂解堵原理、技术优点,评价了其氧化降解性能、杀菌性能、腐蚀性能,开展了酸液配方优选以及岩心驱替解堵效果评价。HRS氧化复合解堵技术在玉果油田应用7井次,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注30.5m3,注水压力下降15.4MPa,有效期409d,降压增注效果显著,解决了玉果油田欠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雷64区块是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段的巨厚块状边底水稀油油藏,该区块南邻陈家洼陷,西邻雷11井区。对于注水开发,如何注好水,实现油田的稳油控水成为关键。对雷64区块注水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油井注水后受效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受沉积相、注采井段高度差等因素影响,同时内部夹层对纵向上的注水效果起一定的遮挡作用,不同注入倍数下的驱油效率并不与注入倍数成正比,需要在考虑经济因素的条件下选取合理的注入倍数进行注水,并总结出适合该类油田注水开发的措施,为实现复杂断块油田稳油控水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海上稠油油田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流体进泵难、泵效低、举升难度大等问题,以改善稠油井井筒流体流动性为目标,结合现有电加热技术,研发了一种水平井全井段电加热工艺,水平段采用大功率电缆加热,井筒段辅以小功率电缆伴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电泵井全井段电加热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并对电加热后井筒流体流动性改善效果进行了评价。E油田A01井实例计算表明,采用全井段电加热工艺后,泵吸入口温度由53.7℃提高到68.4℃,泵吸入口流体黏度由624.3mPa·s降低至325.2mPa·s,井口温度由42℃提高到63℃,油井产量增加了15.4%。全井段电加热工艺可以有效改善井筒流体流动性,提高电泵举升效率,更好地释放油井产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渤海油田厚油层水驱转聚合物驱(以下简称"聚驱")开发效果,开展了聚驱波及规律研究,力图定量获得聚驱提高厚油层波及效率的幅度。以渤海A油田为基础建立了油藏模型以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转聚驱的时机、注入聚合物段塞大小、渗透率变异系数和储层有效厚度等因素对海上油田厚油层聚驱波及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注聚后波及系数(与水驱相比)明显提高,聚驱的波及系数比水驱的高0.2~0.3;2注聚段塞越大,波及系数越高,但从0.3PV以后增加注入聚合物段塞的大小对提高聚驱波及系数贡献幅度减小,建议经济合理的注聚段塞为0.3~0.4PV;3在含水率较低时进行转聚驱能够很快地、明显地提高波及系数,表明早期注聚较好;4随着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大,水驱的波及系数降低。当变异系数较大时,聚驱可以提高波及系数;5储层有效厚度大,波及系数略低。厚度增大水驱和聚驱的波及系数都降低,但聚驱提高波及系数的效果明显好于水驱。研究建议早期注聚(含水率40%左右开始),注聚段塞以0.3~0.4PV为宜,可选择非均质性严重、预计水驱效果差的油层优先注聚。  相似文献   

17.
扶余油田已经进入含水中后期,注采井网不适应地下的地质特点,尤其是"两夹四"、"两夹五"注采井网,平面矛盾较突出,注采井网的不适应,年产油量下降,但部分区块剩余油仍然很高。通过对井网存在问题及剩余油研究认识,提出了注采井网的重新调整——线性注采井网。通过钻少量新井,对老井的封、补、转及低效井综合治理,强化注采关系,提高油井多向受效方向,达到增加注入水波及体积,强化补充潜力层驱替能量,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扶余油田经过井网的重新调整后,注采井数比由0.2~0.3提高到0.5,采收率由27.5%提高到33.5%。  相似文献   

18.
孤岛油田边部稠油单元储层发育差、敏感性强,地层压力下降较快,入井液漏失严重,导致井筒热损失较大,周期液量下降快,生产周期短,油汽比低,热采效果差。针对注汽过程套管存在裸漏段的问题,应用全程密闭注汽管柱设计思路;针对配套工具无密闭注汽、可重复充填功能的问题,优化充填工具结构,增加可配合密封段和井下二次打开装置;针对地层压力低、注汽后漏失冷伤害的问题,优化注汽管柱配套工具,设计防洗井漏失装置。2013~2014年在孤岛油田共实施密闭注汽管柱施工62井次,实施效果较好,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低温液体漏失对套管的冷伤害,套管使用寿命延长,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认识双河油田北块Ⅳ4层系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区块的水驱开发动态进行了历史拟合。在注交联聚合物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中以正交设计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优化设计方法为手段,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并优化出了措施井的调剖剂用量。实施调剖措施后出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交联剂,该交联剂与主剂 HPAM溶液形成一种复合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该体系成胶时间可调,成胶黏度大,抗温可达120℃,抗盐可达250000mg/L,稳定时间长达90d以上;同时,该体系堵水率大于90%,突破压力梯度大于5.0MPa/m,可用于油田开发深部调剖或堵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