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较快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缓解了小农与市场之间的矛盾.保护了农民弱势群体的利益。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因而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为萌发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是起步阶段;从21世纪初开始,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化阶段。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140多万个。对于其中规模较大.管理较好,活动比较规范的.据农业部2004年初提供的材料,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等)共有95330个,会员1150多万人。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以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专业合作社、联合体、服务中心,甚至公司等称谓出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组织等)开始得到发育,并不断发展壮大,从而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微观经济主体的重新再造。 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提高认识,把握原则,增强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目前,发达国家的农民80%以上是合作社的社员,80%以上的农产品是通过合作社销售的,8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由合作社提供的。利用合作制是世界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普遍做法,是最受世界各国农民欢迎的组织形式。从我国实践看,合作经济组织满足了家庭承包制  相似文献   

3.
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政策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应运而生;90年代以来,形式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全国迅速发展,显示出很强的活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多样,可以粗略地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理论界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逐步深入,成果斐然;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难以有效促进组织的发展。笔者从促进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的视角出发,筛选了国内核心刊物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合作经济组织研究的新进展,对组织存在的必然性、运行机制、发展思路与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其对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启示和意义,并对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协及其对重构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农协,有其严谨的组织形式和鲜明的特点。其卓有成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日本一举跨入高效农业国行列做出了巨大贡献。日本农协的经验,对重构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农业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体上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我国农村商品经济由小规模向较大规模转变的历史过程相一致。通过农业合作方式增进农民合作,扩大农业产业规模,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使大多数农民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加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和带动使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组建合作社实行产前、产中、  相似文献   

7.
1.莲都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丽水市莲都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2000年起加快了发展步伐,截至2004年底,全区共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0家。具体分类为:以行业划分,经营农产品为主的有23家,从事养殖业的10家,渔业的1家,花卉苗木的2家,其他4家;以区域划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兴起并快速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缓解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国际农业合作的普遍现象出发,探讨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时代背景,并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9.
战后西方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国家的合作经济产生于18世纪西欧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国家农村合作经济已越过了早期合作运动的探索阶段 ,进入了现代合作运动的成型阶段。一、合作社是战后西方国家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载体西方国家早期的合作社 ,因其以空想社会主义为指导 ,结果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为战后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经过不断探索 ,战后西方国家农村合作社星罗棋布 ,成为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织载体。1 供销合作社这是西方国家发展最早也最普及的一种合作社 ,在农村经济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  相似文献   

10.
<正>一、当代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萌发阶段(1980-1990)这一时期恰好是家庭经营制度逐渐建立的时期,说明家庭经营与合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农村也同全国一样,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家庭承包制取代了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人民公社体制,这在解放农村生产力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走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那种合作化的新型合作经济的道路。这种新型的合作经济需要一种载体,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司福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505-7506,7555
20世纪30年代,我国知名农业经济专家冯紫岗大力倡导在农村进行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其中他把农村经济建设看作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在探索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两点弥足珍贵的农村经济建设思想:一是推行各类农村经济合作事业;二是废止地主土地占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由此在我国农学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依据,中国存在的极端二元经济结构不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由20世纪80年代前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因此,在解决中国相应的问题时,应借鉴刘易斯理论中合理的方面,消除限制因素,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胡健 《四川农场》2006,(3):30-34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从党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在我国如何加快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我国的农业合作组织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据调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与一般农户比较,人均年纯收入高10%-40%。所以,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丕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434-1435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个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尚未形成,当前的所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从整体上看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背景以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应该重新构建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产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中国农村建设改革发展概述 自1978年安微凤阳小岗村的农民以家庭联产承包叩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门起,就显示出了中国农民的智慧,也解放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中末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12亿个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推动了农村工业化,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国际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的农民工进城,给城市工业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农民穷、农村苦、农业真危险”,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口基写信,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 山东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探索起步阶段和1994年以后的全面实施阶段后,21世纪步入了创新提高阶段。“十五”时期,全省各级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制定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突破性发展。目前,全省已形成了多种经营类型带动、多种经济成分并举、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组织形式不断创新、联结机制不断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8.
从交易费用理论角度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交易费用理论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与作用,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论述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揭示制约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促进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1现状 岷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萌芽起步阶段,90年代行业协会发展阶段,近几年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兴起阶段。据统计,全县目前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95个、会员2066人;协会70个,会员1825人。主要存在四种类型。一是由企业和种养大户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二是由能人牵头,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协会,带领农民办实体,搞加工,闯市场。三是由村委会牵头,吸收本村及周边村组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民参加,以提供市场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四是农业科研技术部门牵头,发挥人才、技术、设备优势,联合当地农民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