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的设施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葡萄的设施栽培1.1果树设施栽培的进展日本经营性果树设施栽培始于温室葡萄栽培,明治19年(1886)在冈山县建立了单屋面玻璃温室,被认为是温室葡萄栽培的开始,至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目前,其它果树类型温室栽培很少,多为露地栽培,其原因是日本果树是...  相似文献   

2.
1设施化栽培特点1.1生长期长设施内葡萄的生长期可根据品种特性及生产要求人为地进行控制,可进行全年生长(除休眠期外)。如采用不加温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由于葡萄提前萌发和延后生长,生长期在哈尔滨地区可延长到180~200天左右。1.2早果、丰产由于延...  相似文献   

3.
南方葡萄设施栽培前景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露地栽培不同,葡萄设施栽培通过人工搭建塑料大棚等,改变葡萄生育时期,使其成熟期提前或延迟,人为地创造适宜葡萄不同品种的栽培环境,延长葡萄鲜果供应期,改进葡萄品质。同时,可减轻病虫害传播流行,减少农药污染,生产无公害、安全卫生的果品。设施栽培还可拓宽品种选择范围,使原本不适宜南方的高档、优质欧亚品种也可得以种植。葡萄设施栽培是发展高效农业的一条新途径。在国外设施栽培已比较普遍。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设施葡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国果树设施栽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已成功地栽培了草莓、葡萄、桃、杏、李、樱桃等树种,栽培技术日趋成熟。但还应该看到,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果树设施栽培仅以桃和葡萄为主,品种则以极早熟和早熟为主,产品品质差,上市集中,价格不高。近年来社会上新形成的高收入阶层对高档反季节果品的需求增加,目前所生产的果品已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我国丰富的树种品种资源也未在设施栽培中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尤其是热带、亚热带果树中的珍稀树种和品种,在北方进行设施栽培,可利用南北方的地区差异、价格差异,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青…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我国葡萄设施栽培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葡萄设施栽培模式、设施类型和品种选择等。重点对葡萄促成栽培、避雨栽培、延迟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尤其在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调控,以及设施栽培管理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论述,为葡萄设施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浅谈南方设施栽培葡萄品种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谈南方设施栽培葡萄品种的选择@张才喜@史益敏¥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浅谈南方设施栽培葡萄品种的选择张才喜史益敏(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201101)1南方设施栽培葡萄的概况欧亚种葡萄(VitisviniferaL.)是世界上主栽的葡萄种类,具有优质、耐贮藏等...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由于鲜食葡萄种植效益明显,并且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一般当年种植、次年结果、第3年丰产。全省各地种植葡萄积极性较高.特别是民权县、宁陵县等近几年设施葡萄栽培发展速度较快.被当地政府视为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模式。但是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配套管理技术,在设施栽培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果农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1我国设施葡萄发展现状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避雨棚等保护措施,改善和调控设施内的光照、温室、湿度和气体等各种环境因子,从而满足葡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进而达到葡萄在规定时间内成熟的一种人为调控生产栽培模式。我国设施葡萄栽培起步相对较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从庭院发展起来的。1979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园艺试验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葡萄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9.
葡萄设施延迟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延迟栽培是具有我国特色的一种葡萄设施栽培新形式.它和促成栽培恰恰相反。它以生长后期覆盖防寒。尽量推迟和延长葡萄果实生长期为目的.延迟葡萄的成熟和采收时期.从而在隆冬季节采收新鲜葡萄供应市场.用延迟采收代替保鲜贮藏.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葡萄设施延迟栽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0年,河北怀来县侯文海等利用塑料大棚进行防寒,将白牛奶葡萄推迟到11月底采收.显著提高了葡萄栽培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苏屹岚 《果农之友》2008,(11):22-22
葡萄设施栽培是利用人工设施创造葡萄生长发育的优良环境条件.实现定向生产目标的特殊栽培形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反季水果市场需求加大,葡萄设施栽培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葡萄生产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因此,研究推广设施栽培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如东县苴镇栽培果树历史悠久,近年来设施葡萄栽培形成规模,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了设施葡萄栽培的关键技术,可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葡萄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唐志鹏 《广西园艺》2004,15(4):52-54,55
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的采光、增温、保温和避雨效应,在不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季节,创造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特殊环境条件,调控葡萄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使葡萄高产、优质,早成熟提早上市或推迟成熟,延迟上市,达到高效益经济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何水涛 《果农之友》2013,(10):42-42
日本葡萄真正栽培是明治和大正时代(1911-1912年).当时各地积极引进国外品种并形成了产区。随着品种的改良.现在栽培以欧美杂种为主的四倍体葡萄品种.并确立了设施栽培、利用赤霉素进行无核化栽培的技术.形成了葡萄产业,2008年日本葡萄的产值为76亿元人民币(下同),其栽培面积仅次于柑橘和苹果位于第3位。日本葡萄生产的目标主要利用果实的高品质占领市场.目前出口的国家(地区)主要是台湾和东盟。  相似文献   

14.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采光、增温、避雨,创造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进行反季节生产,使葡萄提早或延迟上市,达到高效益经济栽培的目的。根据开始生产的早晚和年内成熟采收茬次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和促成加延迟栽培三种方式。不同生产设施加上不同栽培方式可实现鲜果的周年供应。  相似文献   

15.
葡萄喜光,设施栽培时一定要选择透光性能强、保温性能好的专用塑膜。市场上适合设施葡萄使用的膜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避雨设施栽培是针对陕西气候特点摸索出的一项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新技术,可以使葡萄整个生长季节不被雨水淋漓,从而使所有的雨媒病害如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得到控制。这项技术的推广对解决葡萄丰产不丰收的问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葡萄学》     
贺普超 《园艺学报》2005,32(5):848-848
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图书,该书分为绪论和26章。分别介绍了葡萄的分类和种质资源,形态与解剖、中国葡萄栽培区划。葡萄生理、主栽品种、繁殖、葡萄园的建立、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抗寒与设施栽培、葡萄主要性状的遗传、杂交与实生育种、多倍体育种、无性系选种、组织培养、病虫害、葡萄酒、葡萄的贮藏保鲜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近几年来进行葡萄露地延迟栽培,藤稔、巨峰葡萄于9月中下旬采收,果穗整齐,果粒大,着色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18.0%,较好地满足了“十一”节日市场,所需成本大大低于设施栽培,从而提高了果农的收益。现将该地区采取的葡萄露地延迟采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简介日本果树设施栽培1桃设施栽培在日本,桃设施栽培面积较葡萄、蜜柑虽小,但近年来呈迅猛发展之势,其主要分布在山梨县、熊本县、福冈县、长野县及和歌山县。大致可分4个类型:①1月上中旬被覆的加温型;②2月中旬被覆无加温型;③3月下旬被覆的避雨型;④露地型...  相似文献   

20.
在设施栽培中 ,与葡萄生产相关的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完全可以人为控制 ,控制的适宜与否是设施栽培成败的关键。为正确引导与更大范围的推广该项技术 ,现将目前葡萄设施栽培中温、湿、光、气等调控技术作以下阐述。1 温度的调控温度是葡萄生命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葡萄只有正常通过冬季低温解除自然休眠后 ,方可进行提早促成栽培。因此 ,温度与葡萄设施栽培关系密切 ,其调控的水平是设施生产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1.1 休眠期内温度的调控 设施葡萄品种一般在 7.2℃以下需要经过 10 0 0~ 12 0 0 h (小时 )才能通过自然休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