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合理选择场地鸡场应建在天然次生林地与草地、荒地交界处,如果没有果、鸡冲突的也可选择果林地建场。鸡场要远离居民聚居区和交通主干道,周围无污染源,空气质量、土质和水质要好,鸡场应水源充足,向阳背风。2合理选择鸡种一般选养快大型肉鸡、土杂鸡和当地土鸡等品种。同等放养条件下,肉质风味土鸡优于土杂鸡,土杂鸡优于快大型肉鸡。3合理控制饲养期饲养期包括舍内饲养期和放养期。舍内饲养期又包括1个月左右的舍内育雏期和1~2个月的舍内育成期。放养期是指舍内饲养期后,夜间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冬季养鸡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肉鸡冬季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 保温与通风兼顾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这就是冬季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防寒性能好,  相似文献   

3.
肉鸡饲养效益主要取决于肉鸡的饲养管理以及肉鸡的遗传因素。肉鸡的遗传因素与生俱来,后天不能将其改变,但是肉鸡的饲养技术可以进行人为调控,能够满足肉鸡的生长发育需求。肉鸡的饲养管理必须从药物预防、光照控制、通风状况、密度、湿度以及舍内温度等方面入手,为鸡群提供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进而将养殖的经济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4.
小型优质肉鸡的肉质细嫩鲜美,口感适宜;体型符合我国的消费习惯,福建地区的饲养多以标准化舍内地面平养为主,关于小型优质肉鸡的饲养管理及相关疾病的诊治资料相对较少。因此,笔者结合近几年公司饲养的小型优质肉鸡,从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的诊治方面进行概述,为福建地区小型优质肉鸡的饲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控制肉鸡饲料成本的营养学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饲料成本,对于保证肉鸡饲养经济效益十分重要。除采用良好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外,合理配制饲粮,是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养肉鸡的垫料用酒糟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酒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肉鸡扒食后可促进生长;二是酒糟可以发酵产热,提高舍内温度,降低饲养成本;三是肉鸡出栏后将酒糟垫料晒干制成粉状饲料喂猪,或将其发酵后喂猪,这样循环利用,可大大提高饲养经济效益;四是可保持地面松软,  相似文献   

7.
<正>冬季,在肉鸡生产中,多数养鸡户一般都采用全封闭高密度饲养,从而出现了保温与通风换气不能兼顾的矛盾,导致舍内空气严重污浊的现象,因而给饲养肉鸡带来很大的危害。特别是氨气含量过高,不但对鸡的影响危害大,而且对饲养人员也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张鹤平 《中国家禽》2001,23(1):42-42
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通风换气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通风换气,可以减少肉鸡发病率、死亡率,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其实,通风、换气是两个概念。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加大气流使鸡感到舒适,以缓和高温对鸡的不利影响,叫通风;在低温、鸡舍密闭的情况下,引进舍外新鲜空气、排除舍内污浊空气,以改善鸡舍空气质量,叫换气。冬季鸡舍换气是控制鸡舍空气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养殖场(户)在冬季饲养肉鸡时,把重点放在怎样维持舍内温度上,常常把门窗关紧,门窗缝隙堵得严严的,很少或根本就不给鸡舍换…  相似文献   

9.
1 优化饲养环境条件 保持适宜的温度,配备良好的加温、降温设施,及时对舍内温度进行调节.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传播,因此在发病期间应根据不同季节和生产条件进行调整.通常0~4周龄肉鸡饲养密度为20~25只/平方米,5~8周龄为8~12只/平方米.做好通风措施,加强鸡舍通风,勤打扫鸡舍,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保持鸡舍空气清新是加速好转,防止病情加剧、恶化的重要方式.但在加强鸡舍通风的同时,秋、冬、春季节要密切注意鸡舍保温情况,严防冷风、贼风侵袭鸡群,使鸡患感冒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0.
肉鸡在饲养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其体重。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配合饲料的合理使用,既要保证合理营养,又要降低经济成本。所以在饲养过程中,应做到在适时限制饲养的基础上,合理使用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1.
冬季,在肉鸡生产中,多数养鸡户一般都采用全封闭高密度饲养,从而出现了保温与通风换气不能兼顾的矛盾,导致舍内空气严重污浊的现象.因而给饲养肉鸡带来很大的危害。特别是氨气的含量过高超标,不但对鸡的影响危害大,而且对饲养人员也造成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正>冬天气温比较低,肉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一些养殖户总是难以解决保温和有害气体排除,疾病防治等相关的问题,导致肉鸡冬季的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低下。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鸡舍建筑的温度,及时通风冬季气候变冷,鸡舍内的温度与外面的气温相差很大。肉鸡的养殖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保证舍内的温度,二是经常给鸡舍通风换气。通风换气的时候不要使屋内的温度忽高呼低,温差过大会使肉鸡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疾病,结果得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是舍内小气候舍内小气候是指通过温度、湿度和通风的管理给鸡舍创造一个不受外界影响,适合肉鸡生长的一个良好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就是舍内小气候。舍内小气候控制是指控制好舍内温度、湿度和通风的关系。对于肉鸡饲养管理来说就是做好合适温度控制情况下,再协调好湿度和通风的关系。(二)鸡舍温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肉鸡饲养管理应主要从舍内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气状况、光照控制、饮水、采食、垫料管理这几个方面着手,为鸡群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8,30(18)
散养与特种肉鸡饲养小区发展迅速,但用传统的饲养方法面临着高饲料价格与低收益的挑战。对此挑战,安伟捷用10年时间培育了慢生长的Ross Rowan鸡品种。 此项项目英国项目主持人Jim McAdam宣称,这种慢生长肉鸡品种是专为特种肉鸡饲养小区培育的,适应散养、有机饲养及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规定的舍内饲养。  相似文献   

16.
1舒适的环境 首先控制牛群密度,不能过度拥挤;卧床设计要合理,垫料最好用柔软的沙子,并经常补充;清粪要及时,舍内、运动场不能有积粪,雨雪天气坚持舍内饲养;加强通风,保持舍内干燥;夏季安装风扇,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对商品肉鸡层叠式立体养殖模式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分析不同季节笼养肉鸡环境参数的差异,为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撑。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的同一栋鸡舍,在秋季和冬季饲养周期中,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连续监测3~6周龄肉鸡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测定点均匀分布在舍内4个位置,比较秋季和冬季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肉鸡生长后期,冬季舍内环境温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两个季节的温湿度均可满足不同日龄肉鸡生长需求。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冬季舍内氨气浓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秋季(P<0.05);同时冬季舍内空气微生物总菌数显著高于秋季(P<0.05)。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内温度在不同季节可保持恒定;在冬季饲养期,舍内湿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微生物总菌数升高。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在做好保温的同时应适当增加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18.
当前肉鸡饲养由于传染病和饲养管理等因素,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必须合理防治疾病,且保持禽群的高生产性能,以便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为达到此目标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肉鸡饲养成功的必要保证。大环境是指尽量将场址选择在远离其他鸡场,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无噪声等外界干扰的地方。舍内环境是指良好的保温和通风条件,配备单独的贮料室、消毒池、更衣间、工具室等。1适宜饲养密度鸡群饲养密度的高低,采食饮水位置的多少,对  相似文献   

20.
冬季,可以说是鸡病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在冬季饲养的肉鸡。由于保温条件差、舍内饲养密度较大、空气不好等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鸡的心肺发育及供氧功能,从而可导致肉鸡腹腔蓄积大量的液体,这种疾病被称为心衰综合症或肉鸡腹水综合症。此病可防可治,因此一定要及早采取措施,才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