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区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呈加重发生的趋势。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要采用以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措施,农业保健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玉米栽培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发病率较高,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防治好玉米丝黑穗病是提高玉米产量、增加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玉米丝黑穗病,又称玉米乌米,是世界性重要的玉米病害。我国自1919年在东北发现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推广抗病品种和应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是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和产量,给农户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不同时期的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症状,并针对其防治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超  王东峰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3):153-153
玉米丝黑穗病已成为鲁中地区夏玉米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危害日趋严重.本文介绍了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发病传播规律及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灰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冷凉地区春播玉米的主要病害.玉米丝黑穗病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它是以土壤传病为主,苗期侵染的病害,平均发病率10%-20%,严重地块70%-80%,严重影响玉米生产,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6.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灰包,又称乌米、哑玉米,是冷凉地区春播玉米的主要病害。玉米丝黑穗病在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它是以土壤传病为主,苗期侵染的病害。平均发病率10%-20%,严重地块70%-80%,严重影响玉米生产,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7.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播种后条件适宜病菌即通过玉米的幼芽侵入,玉米3叶期前尤其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玉米丝黑穗病多发生在低温冷凉地区,春季气温低是丝黑穗病发生的有利条件,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丝黑穗病普遍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此病在铁岭县发生普遍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调查结果表明,在玉米栽培区玉米丝黑穗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个别严重地块发病率在50%以上,造成了玉米产量的大幅度减产。一、表现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玉米丝轴黑粉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轴黑粉菌属。  相似文献   

9.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由于一些玉米品种的抗病性不强或致病菌的变异以及连续重茬栽培等原因,造成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而且个别年份,个别地块发生较重,病株率达3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该病是玉米发芽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一经感病,首先破坏雌穗,发病率等于损失率,给玉米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抗病育种是防治玉米病害的主要手段,本研究田间调查了71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对玉米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病性,旨在明确不同种质资源的抗病能力,为抗病育种提供资源.结果表明,69%的种质对4种病害表现为中抗及以上水平,其中抗大斑病材料占59.2%,高抗和抗病种质各有21份;高抗灰斑病材料67份,抗病材料1份,总占比为95.8%;瘤黑粉病高抗和抗病材料分别为36份和24份,占鉴定材料的85.9%;对丝黑穗病表现抗性以上的种质68份,占总鉴定种质的95.8%.71份新选育自交系中高抗丝黑穗病和灰斑病的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1.
玉米几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害玉米的病害种类很多,主要病害有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和病毒病。在玉米生产中都会影响玉米的产量与质量。一、玉米病害(一)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或"灰包"。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开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2.
玉米是五台县的主产作物,但玉米的生产常常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玉米病害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五台县发生的玉米病害主要是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等。丝黑穗病老百姓称之“黑霉”,不但穗部长菌瘿,对当年产量造成极大影响,而且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达2年之久,继续危害后茬玉米。本文分析了玉米丝黑穗病的病菌来源、发病条件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表现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种子萌动到五叶期都能感病,以三叶期前,特别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受侵染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茎秆稍有弯曲,叶片密集,色浓绿叶片向上发直或叶片上有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害不断蔓延、加重,局部地区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严重病害,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本文就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玉米丝黑穗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玉米丝轴黑粉菌,属于担子菌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平凉市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提出平凉市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和传播;种子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播种后条件适宜病菌即通过玉米的幼芽侵入,3叶期前尤其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丝黑穗病多发生在低温冷凉地区,近年来黑龙江省丝黑穗病的普遍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防治和解决玉米丝黑穗病成为当前玉米生产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火焰苞、灰苞、是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县玉米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在10%左右,严重的达30%。因玉米丝黑穗病危害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是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7.
王颖 《新农业》2005,(1):39-40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春播玉米区的重要病害。近两年铁岭地区玉米制种田中发病较严重,尤以西丰县天德镇东生村制种田母本178丝黑穗病为重,造成种子减产,已成为玉米制种田必须防治的一大病害。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发病历史较早,但没有很好的控制,在一些种玉米的地方零星发生,尤其在山区发病较重。 一、症状 玉米丝黑穗病病原菌为丝轴黑穗粉病菌,属于担子菌。病部的黑粉为冬孢子。冬孢子黄褐色,球形或近球形。玉米丝黑穗病是一个苗期侵入系统侵染的病害,一般到穗期才出现典型症状,但是,有些病株在生长前期即表现种种异常,病株节间短,较健株低矮,茎秆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如笋状,叶片簇生、暗绿,稍硬而上挺。有时分蘖稍有增加,或病株稍向一侧弯曲。此外有些品种在叶片上还出现黄条……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为粮食作物,也是我县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玉米病害中主要有玉米叶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由于病害的发生普遍,并有上升的趋势,造成玉米劣质低产.  相似文献   

20.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是典型的土传病害,播种后条件适宜病菌即通过玉米的幼芽侵入,3叶期前尤其是幼芽期侵染率最高。丝黑穗病多发生在低温冷凉地区,近年来丝黑穗病的普遍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