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了解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乡村振兴、耕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扶沟县为例,采用分层抽样和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豫东典型农区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影响因素做了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认知水平较低,52.7%的农户完全不了解国家的宅基地政策、47.3%的农户部分了解;受访农户对宅基地认知存在较大误区,超过50%的农户认为宅基地能够买卖。(2)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仅有28.57%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不愿退出的主要原因为“习惯在这里居住”、“退出后务农不便”、“想要留给下一代居住”以及“无能力购买新房”,分别占总数的34.4%、21.6%和20.8%、18.4%。(3)最受农户认可的补偿方式是安置补偿,占总人数的68.0%;选择货币补偿方式的农户最少,仅有14.3%。(4)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宅基地数量、家庭年收入、对宅基地政策的了解程度、家庭总人口、年龄等5方面,相关系数分别为3.840、1.028、0.850、-0.414、-0.858。因此,大力发展区域产业经济、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是提高农户退出意愿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梁伟森  方伟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5):157-164
研究旨在提高农户贷款信用风险度量的准确性,降低银行涉农贷款的不良率,促进银行对农户的信贷覆盖。从农户户主特征、资产负债、家庭收支和还款意愿4个方面选取违约判别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克服多重共线性,基于Logistic原理构建适用于农村中小银行的农户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并以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8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户的资产状况是影响贷款违约最主要的因素,资产负债率与其贷款信用风险正相关;家庭消费性支出越多,贷款违约的可能性越大;信任认同是重要因素,农户与人合作的信任度越高,违约风险越小。构建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超过90%,具有普遍适用性。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中小银行实施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提高农户的信贷覆盖,同时要加强相关配套建设,如优化风险组织架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优化风控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3.
张霞  许秀梅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30):135-140
本研究选取2016—2020年平度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产出数据,利用DEA模型,对平度市近5年的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进行了测算。依据模型测算出结果,得出平度市近5年的农技推广效率平均值为0.905,发现2020年的推广效率低于平均值,农技推广存在推广效率低、投入冗余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农技推广人员激励考核制度的对策。再对平度市5个镇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满意度分析得出:性别、家庭劳动力健康状况、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年总收入、农业收入是否转入土地是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从政府、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户角度提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以期为农业技术推广分析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了搞清楚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消费行为,本研究在TAM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和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和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态度及意愿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实地调查采集了338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网购生鲜态度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最后,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以及商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吴春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158-164
为了搞清楚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消费行为,本研究在TAM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和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和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购买态度及意愿的影响。通过在北京市实地调查采集了338 份有效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卖家信任度对消费者网购生鲜农产品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网购生鲜态度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最后,对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以及商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户杂粮生产关系到整个杂粮产业的粮食来源,目前农户是杂粮生产的主体,因此农户种植杂粮与否,将会影响社会杂粮的供给问题。为了分析当前农户种植杂粮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河北省337份杂粮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户杂粮种植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愿意种植杂粮的农户占81.9%;农户年龄因素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农户文化程度和杂粮产量两个因素达到0.05显著水平,种子费和是否有订单两个因素达到0.10显著水平。最后提出继续增加科研水平,开展品种、技术、机械等方面的研发和推广;鼓励年轻、有文化的技术人员从事杂粮农业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完善经营主体的补贴制度和企业农户订单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胡麻是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选择适宜本地化的覆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厘清农户胡麻覆膜种植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种植模式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实地调研胡麻种植农户获得 248 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 3 种覆膜种植模式的采纳意向依次为:春天揭 旧膜覆新膜播种(AW2)> 秋后整地覆新膜播种(AW3)> 旧膜直播(AW1);(2)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核心因素,3 种影响因素均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其中,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较大;(3)未来,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与采纳意愿之间呈现 3 维下降的趋势,社会信任和亲环境行为、社会信任和风险感知分别与采纳意愿呈现 3 维上升的趋势。因此农户间应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地方政府要引导和培育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共同助益农户对覆膜种植模式的风险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农户是中国农业经营的主体,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随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和农户经营的多元化,借贷资本对农业及农户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农户的借贷需求将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规模和结构,也将影响农户的生产、生活现金支出,进而影响农户生产投资的规模和农户商品需求的规模。因此,分析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研究农业信贷需求的决定规律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将首先描述影响农户借贷的因素,构建理论假说;然后运用农户数据和计量分析方法(T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得出农户收入水平、自有资金,生产经营规模以及自身特征对农户借贷需求都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福建省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总体实施情况,结合福建省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有69.4%的农户表示愿意参与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农户的种植面积对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意愿有显著影响并呈负相关,文化程度、种植经验、家庭农业纯收入都对参与补贴政策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了解北京市怀柔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借助ACSI模型,从合作社形象、合作社管理机制、合作社服务、社员获得收益等4个方面探究社员对于合作社的满意程度,并借此构建满意度模型。结果表明,上述4个指标对社员加入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均表示为正向相关,并从政府政策的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等多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切实提升社员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进而促使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运营下去,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罗凤  范丹  潘兴兵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2):158-164
为稳定烟农队伍,引导烟农高质量生产,促进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攀枝花市3个烤烟主产区242户烟农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种植烟草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及参加农业专业知识培训的经历对烟农种植意愿具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农户是否兼业、农户的家庭人口数量及非烟作物收入对烟农种植意愿具有负向的显著性影响。由此建议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引导烟农专业化生产、优化农村农业从业人口结构,这将有利于正向强化烟农生产积极性,进而通过种植经济作物达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地区农业稳步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快速增加不仅降低了化肥施用效率,同时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通过明晰农户化肥施用效率和其影响因素,为今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减轻日益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借鉴与参考。基于辽宁、山东两省的113份设施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度了调研地区设施蔬菜种植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化肥施用效率,并分析了农户化肥施用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研地区大部分农户蔬菜种植技术效率介于60%和70%之间,而其化肥施用效率值介于10%和30%之间;农户是否参与技术培训与化肥施用效率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参与技术培训能够使其化肥施用效率提高8.6%,此外,农户受教育水平、是否具有正确的环保认知也与其化肥施用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要进一步加强提高施肥效果的适用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实践推广,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及有效的农业知识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3.
王玮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1):158-164
海南是世界上唯一包含农业、农村、农民的全岛型自贸港,“三农”问题必须得到高度关注。近年来海南农业保持了较好增长,但依然存在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不够等问题,且面板数据回归结果显示,农业产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显著为负。建议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走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盘活农村撂荒土地,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定橡胶保有量,发展林下经济,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以市场化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通过高水平开放,促进海南农业走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广东农民收入的变动历程及其来源构成,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广东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判断未来广东农民收入的增长点及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民收入增速经历了"快速增长—明显下滑—恢复—低迷—持续较快...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生态保护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本文以河北省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分析当地农户生态补偿意愿与生计资本.结果 表明,保护区农户平均生态补偿意愿期望值为4148元/hm2,农户需求的主要补偿方式为现金补偿,其次为政策补偿和实物补偿,技术补偿需求度最低.农户政策补偿需求最高的两项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着整个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又是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设情况,直面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提供信息支撑。本研究综合使用文献调研、计量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美国、欧盟、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及中国的农业绿色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卓有成效的发展理念和道路,其在分子育种等领域拥有领先的尖端技术。中国的农业绿色发展经过30余年的政策演进和路径实践,也已形成了典型的、可推广、可借鉴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体系,但目前中国农业仍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面源污染严重、生态问题突出、绿色农产品区域供给差异明显、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等严峻形势。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和中国国情,提出优化农业主体功能、推动资源保护高效利用、净化产地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养护修复、驱动绿色供给、健全绿色农产品市场评价标准和补贴制度体系等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从2009年起开展“籼改粳”引种、示范和推广,至2016年粳稻种植达到一定规模。2015年,农业部在全国部署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动化肥减量增效。为探索粳稻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技术,并助推“早籼-晚粳”种植模式,于2016年在浮梁县开展了晚粳化肥减量增效施用方法的比较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农户习惯施肥方法和2种推荐施肥方法4个处理。推荐施肥方法为化肥减量配方施肥。试验结果显示,2种推荐施肥方法中以推荐施肥方法1较好,推荐施肥方法1比农户习惯施肥方法氮磷钾养分总量节省123.9 kg/hm2、稻谷增产608.75 kg/hm2、增加净收入2070.35元/hm2,经济效益达到了显著水平。推荐施肥方法1的总偏生产力为13.34、投产比值为6.39,比农户习惯施肥方法分别增38.4%和36.54%。试验表明,推荐施肥方法较农户习惯施肥方法具有明显的节肥增产增收效果,可在当地双季晚粳化肥减量增效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江西省231个稻农调查样本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影响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并侧重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最终发现:农业补贴政策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的积极影响不大,稻农对农业补贴资金的用途各异,农业补贴政策对农业补贴资金不用于水稻生产的稻农的土地流转意愿几乎没有积极影响,甚至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稻农的能力禀赋、社会经济禀赋、目标禀赋和外部因素均对稻农土地流转意愿存在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