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湘西州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抢抓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稳步推进油茶产业建设,带动湘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湘西油茶产业发展受限于其产业瓶颈制约、经营管理粗放、精深加工滞后等因素,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推进方式,使其在产、学、研一体化推进,向具有富硒特色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杨曙辉  李江 《中国种业》2019,(11):10-15
当下,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愈益成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常态,农业和玉米产业绿色高质、持续高效发展亦同步迎来了破题立项、攻坚克难的大好机遇。文章阐述了中国玉米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法律政策、粮食安全、财政实力、产业基础和消费理念等方面具备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从制度体系、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绿色科技和经营方式等层面,浅析了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制度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产业发展条件、整治产地生态环境、推动绿色科技创新、培育规模经营主体等若干战略路径及对策建议;同时,从全球发展大势、深改不断、耕地保育等5个方面描绘了中国玉米产业绿色、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近期前景。  相似文献   

3.
陕西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重大意义。陕西发展绿色农产品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指出陕西三大农业类型区发展绿色农产品产业的前景方向,并提出了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赵海霞 《种子科技》2022,(6):112-114
随着当代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作为新式农业类型已成为我国重点探究与发展的产业,这对提高我国农业质量与农产品品质具有重大意义.而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应用创新的植物保护技术,促进绿色农业的稳定发展,从而创建绿色生产环境.文章重点解析植物保护技术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提出应用措施,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山西省杂粮产业现状,为山西省杂粮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了山西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从杂粮种植地域、杂粮加工及产品、杂粮企业的现状、杂粮加工机械、杂粮市场等方面分析了杂粮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新品种选育、新产品研发、加强杂粮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杂粮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青海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问题及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以促进青海省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经济发展。对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地区分布、产品分类、地理标志使用及品牌推广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2010—2019年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省地理标志主要集中在海东市、海北州、西宁市,地理标志产品以果蔬类、养殖类为主,地理标志的使用已成为青海省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地理标志品牌推广已取得一定成效;(2)还存在政府对地理标志重视程度不够、生产者及消费者地理标志品牌意识薄弱、地理标志申请注册数量少、“重注册、轻使用”、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3)青海省地理标志数量尚未对当地农业产值产生正向影响。提出“一统筹,一支撑,两抓手,全链条”的青海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路径:(1)加强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全省地理标志产业发展;(2)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地理标志特色产业集群;(3)聚焦4个关键环节,构建产业全链条闭环发展新格局;(4)做优公共服务,营造地理标志产业发展良好环境;(5)强化队伍建设,为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提出了14条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5月15日,长三角农产品绿色加工技术论坛暨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安徽省滁州市举办。此次活动分为长三角农产品绿色加工技术论坛、科技成果推介、农业竞争力提升行动项目新产品品鉴三个内容。据了解,活动以长三角"三省一市"地区的农产品如何进行绿色加工为主题,旨在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推动产业转移和科技协同创新,促进长三角食品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思南县的重要经济油料树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当地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结合实践对思南县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当地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希望为思南县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临沂市甘薯产业发展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甘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企业等,对临沂市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增加甘薯产业资金投入来打造甘薯特色小镇,强化甘薯品牌打造,运用线上线下运营模式助推甘薯销售,引进新品种,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等建议,进一步推动甘薯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山西马铃薯产业链建设科技支持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10):120-122,131
通过对山西马铃薯产业中新品种选育推广、种植生产与销售、加工转化等发展现状和政策支持、地理环境等产业链建设条件优势进行合理分析,从完善马铃薯脱毒种暮繁育体系以提高种薯质量和种业化水平,顺应绿色有机发展需要的生产技术支持,生产基地建设和贮藏技术研究,提高马铃薯加工技术水平,建立全方位的加工技术信息支持体系,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等方面提出了科技支持对策,旨在促进山西马铃薯产业链建设。  相似文献   

11.
油茶为中国特有油料植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国内外学者在油茶对胁迫因子响应机制上开展了大量研究,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油茶胁迫因子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胁迫因子对油茶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油茶自身也可对胁迫因子产生协同响应以缓解不利影响,且不同油茶品种间的抗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建议未来油茶胁迫因子的研究可着眼于:油茶不同发育阶段的差异、不同地区油茶品种间的抗性差异、多因子协同耦合机制及模拟不同因子间的变动趋势、油茶胁迫因子调控基因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合嫁接杜鹃红山茶的优良油茶砧木及最佳砧穗组合,同时研究各指标与嫁接亲和力的关系,以广西栽培面积广泛的普通油茶、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岑软2号’和‘岑软3号’5种油茶为砧木,以杜鹃红山茶为接穗开展芽苗砧嫁接试验。结果显示,嫁接成活率由高到低排序为高州油茶(83.33%)>‘岑软3号’(79.44%)>‘岑软2号’(70.00%)>普通油茶(63.33%)>广宁红花油茶(50.00%);各组合间穗砧直径比接近于1,同步生长性较好。对各指标综合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嫁接苗生长指标由高到低排序为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岑软3号’>普通油茶>‘岑软2号’。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砧木嫁接苗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根系生长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综上,5种供试油茶与杜鹃红山茶均具有一定的亲和性,其中高州油茶与杜鹃红山茶砧穗亲和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红螯螯虾人工育苗批量生产技术尚未成熟,未能大范围推广,仅靠半自然状态下繁殖的虾苗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红螯螯虾市场的开拓速度缓慢,大大限制了螯虾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本文综述了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影响其繁殖的内外部因素以及孵化模式,并探讨了未来红螯螯虾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均能抱卵的可能性。为提高红螯螯虾抱卵率、产卵量以及孵化率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为红螯螯虾的规模化、产业化养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绿色发展关系着整个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又是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设情况,直面中国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布局提供信息支撑。本研究综合使用文献调研、计量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对美国、欧盟、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及中国的农业绿色发展的模式和路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举措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卓有成效的发展理念和道路,其在分子育种等领域拥有领先的尖端技术。中国的农业绿色发展经过30余年的政策演进和路径实践,也已形成了典型的、可推广、可借鉴的农业绿色发展模式体系,但目前中国农业仍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面源污染严重、生态问题突出、绿色农产品区域供给差异明显、保障体系有待健全等严峻形势。结合国际发展经验和中国国情,提出优化农业主体功能、推动资源保护高效利用、净化产地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养护修复、驱动绿色供给、健全绿色农产品市场评价标准和补贴制度体系等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辣木(Moringa oleifera)是一种具有独特经济价值的热带落叶乔木,主产于我国云南。辣木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叶中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可作为动物良好的植物蛋白来源;辣木中同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在促进繁殖器官发育、调节生殖激素分泌、改善抗氧化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辣木的丰富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近年来在动物饲料与功能食品开发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对辣木的营养水平进行了查阅,并就其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对动物繁殖功能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开发新型饲料资源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回顾工业革命的历史,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把农村人变为城市人、把农民变为工人、把农村变为城镇的过程,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市场新需求;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结果表明,2011年年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4.7×10~4亿元,占GDP总量的32%,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7:1,已经取代传统种养殖业成为农业的主体,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接替产业和支柱产业;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将主要依赖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未来30年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和高速发展期。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发展思路,以及农产品加工科技公益类性质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特征的发展趋势,并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提出了对策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鄂东大别山区油茶优良种质资源,对位于鄂东大别山区黄冈市红安县、麻城市、蕲春县的28株油茶实生单株进行调查,测定分析不同单株的冠幅产量、单果重、果纵径、果横径、果形指数、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以及脂肪酸成分等性状指标,选取冠幅产量、单果重、干出籽率、种仁含油率、油酸、亚油酸等12个主要经济性状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合油茶品种选育技术的相关标准筛选出HQ-3、MF-46和QY-105 3个油茶实生单株,其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82693、0.80718和0.80524,高于其他单株。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筛选出的3个油茶优良单株4年平均冠幅产量、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油酸、亚油酸含量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油茶优良品种选育技术》的要求,宜作为优良单株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库尔勒香梨是库尔勒市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分析香梨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探明香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旨在为促进香梨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依据。通过对广泛收集到的产业发展资料结合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了影响香梨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水资源短缺、品种单一、果品质量不高、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成本增加等。提出了加快标准化生产、推进品牌发展、加强科技能力建设、建立组织化经营模式等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特征与种仁品质性状关系,以浙江省不同油茶栽培区7个试验点的‘长林’系列良种林分为对象,分析了林地土壤养分特征以及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和角鲨烯、维生素E、谷甾醇等活性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油茶栽培区林地土壤养分特征差异较大,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在32.66%~142.26%之间,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性氮含量间、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有机肥和磷钾肥平衡应用是提升油茶林地土壤营养供给能力的重要措施。此外,土壤氮磷比与油茶种仁含油率、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多不饱和脂肪酸、角鲨烯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氮磷比是影响品质性状形成的重要因子,比值在7.60~26.92之间,有利于促进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本研究可为油茶林地土壤高效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