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Hg^2+胁迫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其POD·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Hg^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郑州9023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025、0.050、0.100、0.200、0.300、0.400、0.500mmol/L)Hg^2+溶液浸种处理后,对小麦发芽率及幼苗苗高、根长、苗鲜重及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活性等影响。[结果]低浓度Hg^2+(≤0.100mmol/L)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根长和苗鲜重的影响较小。在Hg^2+浓度〉0.100mmol/L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Hg^2+(≥0.025mmol/L)可诱导小麦幼苗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POD酶活性明显升高,而抑制淀粉酶活性使之明显的下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Hg^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Hg^2+胁迫可以改变小麦幼苗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POD和淀粉酶活性,从而影响其膜脂氧化正常代谢及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底物的供应不足,最终抑制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王琳  段璋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04-2607
[目的]研究Hg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郑州9023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025、0.050、0.100、0.200、0.300、0.400、0.500 mmol/L)Hg2+溶液浸种处理后,对小麦发芽率及幼苗苗高、根长、苗鲜重及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过氧化物酶(POD)、淀粉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低浓度Hg2+(≤0.100 mmol/L)处理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苗高、根长和苗鲜重的影响较小;在Hg2+浓度〉0.100 mmol/L时,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正常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浓度Hg2+(≥0.025 mmol/L)可诱导小麦幼苗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POD活性明显升高,而抑制淀粉酶活性使之明显下降,并且这种影响随着Hg2+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结论]Hg2+胁迫可以改变小麦幼苗叶片、根和萌发种胚中POD和淀粉酶活性,从而影响其膜脂氧化正常代谢,导致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底物的供应不足,最终抑制了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Ce(NH4)2(NO3)6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Ce(NH4)2(NO3)6对水稻种子浸种,探讨了外源Ce(NH4)2(NO3)6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20mg·L-1Ce(NH4)2(NO3)6浸种24h,可增强水稻种子在萌发时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种子活力及萌发率,根系活力增强,幼苗叶绿素含量提高,细胞膜相对透性及MDA含量降低.50~100 mg·L-1的Ce(NH4)2(NO3)6浸种后,种子活力及幼苗根系活力下降,幼苗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相对透性及MDA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邢勇  张小冰  李砧  侯雅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48-9449,9516
[目的]研究La(NO3)3浸种对高粱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设9个不同La(NO3)3浓度处理(0、10、20、30、40、50、60、65、70mg/L),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种子活力测定、膜透性试验及呼吸速率测定。[结果]用10~70 mg/L的La(NO3)3浸种处理48 h后,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明显提高,呼吸作用增强,质膜相对透性降低,其中在50~65 mg/L La(NO3)3浓度范围内处理效果最好,当处理浓度超过65 mg/L时,这些指标又呈下降趋势。[结论]50~65 mg/L的La(NO3)3溶液可明显提高高粱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以苦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硝酸铈[Ce(NO3)3·6H2O]对低温(13℃)和亚适温(20℃)的苦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温度(30℃)相比,低温和亚适温胁迫下苦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92.14 mmol·L-1Ce(NO3)3·6H2O浸种可显著提高低温和亚适温下苦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萌发种子脱氢酶和α-淀粉酶活性、幼苗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从而有利于低温和亚适温下苦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Pb(CH_3COO)_2·3H_2O]溶液对含羞草种子进行萌发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铅对含羞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存在着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加;铅胁迫对含羞草幼根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根长的变化可作为植物受重金属毒性影响的一个重要指标;幼苗的生长状况比种子萌发更能体现铅毒性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甘肃道地中药材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砂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10-6、10-5、10-4、10-3 mol/L)Zn2+对当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渗透调节物质积累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Zn2+显著促进当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浓度Zn2+显著抑制当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程度随Zn2+浓度提高而增强;随着Zn2+浓度的增加,叶片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明显增加,SOD、POD、CAT和APX活性先升后降,高浓度Zn2+处理下GSH和AsA含量明显降低,幼苗叶片中Pro、可溶性糖和MDA含量随Zn2+浓度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硫化氢对小麦种子萌发早期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锋  郭希凯  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18-7219,7226
[目的]探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硫化氢(H2S)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NaHS作为H2S的供体,以扬麦158为供试材料,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使用H2S处理小麦种子可以有效提高总淀粉酶活性,当H2S浓度为0.4mmol/L,处理时间为9h时最佳。总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活力增高而α-淀粉酶却不受影响。使用不同硫化物处理小麦种子9h,H2S处理过的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高于其他含硫化合物。[结论]试验表明,H2S可以提高小麦种子体内β-淀粉酶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张媛华  张韶杰  李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572-2573,2598
[目的]研究胞外ATP(eATP)对泡桐(Paulownia tomaentosa Steud.)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效应及其与过氧化氢(H2O2)的关系。[方法]eATP浓度分别为0、0.2、0.4、0.6 mmol/L,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H2O2浓度分别为0、1、2、3、4、5 mmol/L,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结果]eATP和H2O2均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且表现出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过氧化氢清除剂(ASA)和过氧化氢酶(CAT)能够部分阻止eATP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抑制作用,显示eATP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与其诱导H2O2产生有关。[结论]eATP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效应能够通过诱导H2O2产生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李源  魏小红  朱蕾  毛亚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4942-4944
[目的]探讨NO、H2O2在调控镉胁迫下蚕豆的生理生化机理。[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硝普钠(SNP,作为外源NO供体)、双氧水(H2O2)及其体积比例组合(1∶1)浸泡处理对镉胁迫下蚕豆种子活力的影响;并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了上述3种处理对镉胁迫下蚕豆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结果]与SNP和H2O2单独处理相比,二者互作处理可显著增强镉胁迫下蚕豆种子活力,从而缓解了重金属镉对蚕豆种子萌发的毒害作用;并且SNP和H2O2互作处理对缓解镉胁迫下蚕豆幼苗的氧化损伤存在正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强了根系活力,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并降低了MDA含量(P〈0.05)。[结论]NO和H2O2的互作处理更有效地减弱了叶绿素的降解反应,提高了叶片细胞的渗透调节能力和耐毒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三脚架型稀土配合物的组成、配位状态及荧光性质。[方法]通过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研究三脚架型配体2,2,2-胺三乙酰-苄胺(L)及其稀土配合物的组成、荧光性质。[结果]2,2,2-胺三乙酰-苄胺的稀土配合物的组成为:Re(NO3)3.L.4H2O(Re=La3+,Sm3+,Y3+,Tb3+,Ce3+,Eu3+),在DMF中为2∶1型电解质,其中的NO3-与金属离子以单齿形式配位。各稀土配合物在248~635℃出现2~3个放热峰,相应于配合物的各级氧化分解过程。Tb(NO3)3.L.4H2O配合物具有Tb3+的特征尖锐线状荧光;在浓度为1×10-4mol/L的甲醇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强。[结论]溶剂的极性越大,2,2,2-胺三乙酰-苄胺对Tb3+的敏化作用越强,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越强。  相似文献   

12.
罗冰  陶宏征  林丽飞  周倩兰  马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788-16789
[目的]明确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间硝酸镧溶液的最佳浓度和临界浓度。[方法]研究稀土元素镧对水稻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20.0mg/L硝酸镧处理效果最佳。当浓度超过30.0mg/L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结论]稀土农用应该慎重,以确保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液水培对卡特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方正  李英丽  赵斌  苏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9-12030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清水培养为对照。[结果]配方C[0.614 0 mg/L Ca(NO3).24H2O+0.283 0 mg/L KNO3+0.240 0 mg/LNH4NO3+0.136 0 mg/L KH2PO4+0.154 0 mg/LMgSO4.7H2O+0.022 0 mg/L K2SO4+0.017 0 mg/L K2HPO4+0.012 0 mg/L NaC l+31.194 0 mg/L Na2Fe-EDTA+2.863 0 mg/LH3BO3+2.1190 mg/LMnSO4.4H2O+0.230 0 mg/L ZnSO4.7H2O+0.074 9 mg/L CuSO4.5H2O+0.024 7 mg/L(NH4)6MO7O2.4H2O]所处理植株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配方,叶绿素含量也高于其他配方,但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其他配方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卡特兰的无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多花兰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多花兰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和添加物对其无菌萌发、原球茎增殖与分化、试管苗壮苗培育的影响。[结果]在MS、VW、KC、HP[Hyponex(花宝1号)3 g/L+Peptone(蛋白胨)4 g/L]4种培养基中,以VW中的萌发率最高,达到75%;添加AgNO31 mg/L+La(NO3)2.6H2O1 mg/L对原球茎的增殖与分化起促进作用;添加0.3%的活性炭可克服培养过程中的褐化现象;HP培养基添加10%香蕉可以获得壮苗。[结论]在不同培养阶段,通过基本培养基与添加物的优化组合可以建立高效的多花兰无菌播种试管成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胡一鸿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283-2284
[目的]探讨铜、锌、铬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以金优402为供试水稻品种,用含铜、锌、铬浓度为10、20、30、40 mg/L的溶液培养水稻幼苗10 d,分别测定苗期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和H2O2含量。[结果]用10 mg/L的铜、锌处理的水稻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上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逐步下降。10~40 mg/L的铬处理后,SOD、POD、CAT活性与H2O2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铬对抗氧化酶系的毒害高于铜和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b6s对水稻生长的生理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0、0.3×10-4、0.9×10-4、2.7×10-4、8.1×10-4、24.3×10-4、72.9×10-4、218.7×10-4、656.1×10-4g/L)的b6s浸泡水稻种子,将处理种子置于人工气候培养箱内保湿培养,于苗期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b6s对水稻生理的影响。[结果]b6s对水稻的影响具有浓度效应,用浓度为2.7×10-4g/L的b6s浸种能显著提高水稻的发芽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结论]b6s作为一种浸种剂其开发利用的前景很好,合适浓度的b6s能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源硫化氢(H2S)对干旱胁迫下萌发水稻种子抗氧化代谢的影响及水稻抗旱性内在机制,为提高水稻抗旱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0.75 mmol/L硫氢化钠(NaHS)为外源H2S供体,用聚乙二醇(PEG)为干旱胁迫模拟剂,以羟胺(HA)为H2S合成抑制剂,检测干旱胁迫下外源H2S处理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结果]干旱胁迫下,经NaHS处理的水稻种子发芽率为82.30%、发芽势为43.10%,均显著高于未经NaHS处理的种子(P<0.05);可有效阻止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降低渗透势,缓解干旱胁迫引起的伤害;可有效缓解水稻种子中H2O2的累积,有利于减缓细胞衰老和解体;可较好地维持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质膜的稳定性,有利于减轻干旱引起的伤害;可有效降低水稻种子的MDA含量,降低质膜透性;可促进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SOD、POD、CAT和APX活性的增加,提高萌发水稻种子应对干旱的能力.[结论]经外源H2S供体NaHS处理可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活性氧,降低质膜透性,缓解氧化伤害,提高水稻种子的抗旱性,最终有效促进干旱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发掘互花米草耐盐、水稻高产种质资源,创制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方法]于2009~2011年开展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远缘杂交研究,采用海涂互花米草与水稻属间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同时采用四选一突破结合技术——海涂种植筛选、细胞学检测筛选、回交表型筛选、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结合技术,寻找海涂粮饲兼用耐盐水稻新种质。l结果]2009~2010年实际远缘杂交成功率为1.39%。7C14、中香1号2种水稻母本与互花米草(H)父本远缘杂交材料进行RAPD分子鉴定,发现RH一1—10K205-7C14×H、RH.2.8K157-7C14×H、RH-13-9H5一中香1号×H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水稻7K339母本与互花米草父本远缘杂交材料经RAPD分子鉴定,杂交种RH-5-10l〈215、RH-6-8K48、RH-12-9H9、RH-14-9H8、RH-16-9H28具有与互花米草亲本相同的条带,而同时在水稻亲本中缺失的情形,表明以上远缘杂交种具有互花米草亲本遗传成分。其余杂交种与互花米草亲本和水稻亲本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结论]育出耐盐优质饲料稻新品种,不但解决了沿海开发、盐碱地治理中急需解决的耐盐作物品种问题,而且解决了草食动物精粗饲料问题,同时对于资源利用、农业增效、粮食安全、耕地战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农艺措施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统计分析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特点,研究机插密度和肥料运筹对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以优化机插水稻农艺配套措施。[方法]分别设置3种机插秧规格和3种氮肥作基蘖肥与穗肥配比田间试验,考察产量及其构成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机插水稻增产增收明显,单产在5737.5~10315.7 kg/hm2时,产量与总颖花量及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适宜的机插规格应掌握在11.7~13.3 cm×30.0 cm,基本苗75万~105万/hm2。土壤肥力中等,单产要求在9000 kg/hm2以上时,投入总氮(纯)应为270~300 kg/hm2,N∶P2O5∶K2O为1.0∶0.3∶0.5,氮素基蘖肥与穗肥比例宜为5∶5或6∶4。[结论]机插水稻高产栽培策略适宜走建立适中群体、抬升后期肥料运筹比重、提高成穗率、主攻大穗、增加千粒重之路,穗数型增产与穗重型增产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剂热法,以Ni(NO_3)_3·6H_2O、均苯三甲酸以及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快速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i_3(BTC)_2·12H_2O晶体。以Ni_3(BTC)_2·12H_2O为前体,通过焙烧得到具有(111)面的NiO颗粒用于CO催化氧化反应,并与由硝酸镍热解得到的NiO(R)催化剂进行对比。通过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脱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具有(111)面的NiO颗粒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CO催化氧化结果表明,具有(111)面的NiO颗粒的催化活性优于普通NiO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