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肥市化肥农药施用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合肥市农业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等2类主要农用化学投入品的施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化肥农药施用变化趋势,提出化肥农药安全、高效施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药与化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生产者对农药、化肥的施用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健康。本文通过对农业生产者化肥、农药施用行为的调查,总结出农业生产者农药、化肥施用行为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以期转变生产者落后的施肥用药观念,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农业生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对广东省1987-2013年的化肥施用总量,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农药的施用量和单位面积施用量、化肥施用强度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1987年开始,广东省农业化肥施用总量、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农药施用量逐年递增,但增幅各不相同;钾肥和复合肥增长较多;化肥施用强度不断增加,2012年比1987年增长了2.87倍,远远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225 kg/hm2)。广东农业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在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化发展初期、种植结构调整期和政策调整期,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化肥、农药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化肥、农药的使用,但不科学、不合理的使用已经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对金平县当前化肥、农药施用情况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十三五”时期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实施效果,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施用强度及施用效益等方面系统分析农药化肥的减量效果,从9个农业区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层面分析农药化肥减量的区域差异和变化。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各区域农药化肥减量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部分区域降幅达30%以上;华南区农药施用强度远高于其他农业区;东部地区的农药施用效益普遍低于中西部地区,贵州的农药施用效益最高;华南区、黄淮海平原区和黄土高原区是化肥施用强度较高的3个农业区,其中海南、福建、北京的化肥施用强度较高;青藏高原区、云贵高原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和华南区化肥施用产生的经济效益较高,其中,贵州、青海、西藏、浙江、四川、海南和上海在“十三五”期末的化肥施用效益最高,达到了20万元·t-1以上。“十三五”期间农药化肥减量的年度变化和区域差异为各区域制定精准的农药化肥减量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农药化肥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生产者对农药化肥的施用行为直接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土壤健康,通过对农业生产者化肥农药施用行为的调查,转变生产者落后的施肥用药观念,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西部分地区农户施用农药和化肥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农作物种植种类及品种、种植结构、种植方式有其独特性,农作物化肥和农药的用量、种类和施用方式等也各不相同。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于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部分地区农户的基本情况及其化肥和农药施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文通过调查所得数据分析广西地区农户基本情况、农药和化肥施用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指导广西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合理施用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吴江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的施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实现"源头控制、节能减排"为基本目标,阐述了怎样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新方法,旨在促进吴江市农业清洁生产工作,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大量应用物化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但是,大量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从延寿县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应该充分重视化肥农药应用的广泛性与普通性,认识到长期使用大量化肥与农药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在农业生产中,必须努力控制好化肥与农药的用量,以减少环境污染,充分把握环境保护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做好耕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对阿克苏市1993--2002年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地膜的施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市农用化肥的施用比例基本合理,但单位耕地面积上化肥、农药投入量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疆,化肥的施用量已不再是粮棉增产的限制因素。针对农用化学物质过量施用对农村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化肥施用、农药使用、农膜使用现状三个方面阐述了张掖市甘州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危害性,并提出了化肥、农药、农膜使用中存在危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源;畜禽粪便和“白色污染”也不可忽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监测,科学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合理处置各类粪便,综合治理“白色污染”,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业,是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沼气防止农村面源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我们对开封市五县一郊农村面源污染状况作了抽样调查。调查了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棉花、红薯、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作物、农产品的化肥、农药使用状况和牛、羊、猪、鸡等畜禽粪便、废水污染状况。从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产生量调查抽样分析显示,开封市农业生产环境及生态环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市种植业各类农药化肥施用量偏大,2004年施用化肥52.34万吨,施用各类农药6705吨,其中剧毒农药占50%;农膜使用量2883吨。而农药、化肥利用率仅占30%,农膜回收率占31.5%,绝大部分遗留在土壤中。由于农药化肥不合理地大量施用,致使土…  相似文献   

14.
<正>一、农业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一)化学性有害因素1.农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种类多,数量大,危害重,如果使用者不具备足够的安全知识和必要的防护装备、生产技能不足、农药知识缺乏、个人防护不当或卫生习惯差等,很容易造成衣物、皮肤及呼吸道的污染从而发生中毒事故。2.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会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由于化肥种类、施用环境及施用季节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污染的状况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农田施用化学氮肥导致地下水及蔬菜硝酸盐污染的状况和不合理施用农药导致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及对生态平衡破坏的现状。通过对江西省15个县化肥农药使用状况的详细调查,对江西省当前农民在不同作物上使用化肥农药的现状作出了评述,提出了防止农业生态环境氮污染的对策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化学肥料污染是在农业生产中因施用大量化学肥料而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施用到农田后,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化肥用量过大,使用化肥不当,或施用化肥后作物利用率不高,导致化肥大量流失,都会造成污染。如今,化肥被视为仅次于农药的污染源,造成的危害与农药相当。一、化肥污染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一是使水源污染,造成人们生活用水的短缺,并因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而致  相似文献   

17.
就沾益县目前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包括化肥施用、农药施用、地膜使用、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的特征,农业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在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够和农业生产的不合理等方面,并且针对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临夏市、临夏县、康乐县、永靖县、和政县及积石山县开展关于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施用化肥农药种类、主要问题、关于化肥农药施用需求建议等4方面的调研,了解临夏州化肥农药施用情况,以期对临夏地区化肥农药的科学施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沼液沼肥替代农药和化肥在蔬菜和水果生产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减少化肥的施用,不用有毒农药,提高蔬菜水果的产量和品质,发展无公害蔬菜和水果,探索绿色农产品的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20.
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农药作为主要的农业投入品,在甘蔗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量施用导致的生产成本攀升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推进甘蔗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是推动甘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甘蔗绿色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分析我国甘蔗生产化肥、农药施用现状入手,系统梳理已有的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并针对当前甘蔗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①加强规划引导,改变传统化肥农药施用观念;②加强科技攻关,开发新型实用绿色高效产品;③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减施增效技术落地落实等措施;旨在多措并举,努力实现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目标,有力推动甘蔗产业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