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防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牦牛群中陆续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血清阳性率在30%~42.4%之间,病死率在30%左右,本研究先后从四川、西藏等地牦牛中分离出病毒,并对其进行各种生物学特征鉴定后,表明该病毒与标准毒属同一种,所不同的是四川牦牛病毒株属非致细胞病变型,即属NCP型。但回归本动物能复制出典型病例。目前尚无国产牛粘膜病疫苗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猪瘟病毒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具有交叉免疫性的原理,用猪瘟弱毒苗对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进行预防,试验证明用猪瘟弱毒苗可以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且安全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简称牛病毒性腹泻(BVD)或牛粘膜病(BM),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VD/MDV)感染牛引起的以发热、粘膜糜烂溃疡、白血胞减少、腹泻、咳嗽及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畸形胎儿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1946年Olafson等首次报道病毒性腹泻病。1953年Ramsey和Chiver发现粘膜病。1961年Gillespie等研究证明,这两种病毒是有共同抗原性的同种病毒,1971年由美国…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又称牛病毒性腹泻、牛粘膜病。本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的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厌食、腹泻、脱水、体重减轻,粘膜发炎、糜烂和坏死,以及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  相似文献   

4.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V)是引起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病原,欧美牛体中普遍存在轻性或隐性感染,与猪瘟病毒(HCV)、羊边界病病毒(BDV)具有1种共同抗原,有交叉反应,牛体中的抗体检出率高。本文通过对BVDV的分子生物学的概述,总结BVDV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BVDV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理形态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50只18日龄雏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90只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后35天内分30批依次于不同时间扑杀,作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病毒抗原位检查,对照组60只作相同的检查。结果表明,IBV攻击的靶器官是气管,气管的病变表现为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脱、残留的在皮细胞增殖形成复层上皮、粘膜固有层及粘膜下层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粘膜逐渐恢复的相互连续的病理过程。肺脏初级、次级支气管也有类似的  相似文献   

6.
对猪白细胞干扰素在细胞培养中干扰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病毒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猪白细胞干扰素在500u/ml以上浓度可完全抑制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VD/MD)病毒所产生的细胞病变,在25u/ml浓度可部分抑制病毒所产生的细胞病变,在250u/ml以下浓度不能抑制病毒所产生的细胞病变,但可使细胞产生细胞病变的时间延长,病变程度减轻,本试验证实干扰素在猪和牛之间存在交叉活性。  相似文献   

7.
鸭瘟的防治     
鸭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鸭体温升高,而脚麻痹无力,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头部肿大,有“大头瘟”之称,食道粘膜有灰白色假膜和溃疡。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和坏死。病原和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鸭瘟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疮疹病毒科,具有疮疹病毒的典型特征。病原广泛存在病鸭体内各器官组织、血液、口鼻分泌物和粪便中,其中以肝。脾、脑组织含病毒量最高。本病毒对热和普通消毒药较敏感。l%一3%火碱溶液,5%甲醛溶液等均能较快地杀死病毒,其他如直射阳光,高温干燥等因素,都不利于病毒的生长繁殖,但对低温有…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用牛源性A型魏氏梭菌,绿脓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的培养物和冠状病毒、粘膜病毒的细胞培养物人工接种黄牛,死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证明:接种细菌的病例,其实质器官的主质细胞发生变性和局灶性凝固性坏死等退行性病变,全身组织广泛性出血,尤以心内膜为甚,肠粘膜有局灶性坏死灶,并能从肝脏和脾脏检出魏氏梭菌。而细菌与病毒先后接种的病例,除见上述病变之外,还在实质器官及胃肠道粘膜中见有较多的淋巴细  相似文献   

9.
1993年猪瘟牛睾丸细胞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细胞病变、毒价不高.猪瘟、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猪细小病毒(HCV、BVD/MDV、PPV)三价荧光抗体及其他中间监测结果观察.初步认为,长沙市部分乳牛场已铁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
牛感染牛粘膜病(BVD)病毒,会导致严重的繁殖障碍,长期感染牛是该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在胚胎移植时剔除体外胚胎生产中的外源性牛粘膜病毒,对于防止该病毒从感染牛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牛粘膜病病毒阳性胚胎移植给健康牛,其专一血清反应阴性受体牛将转为阳性,从而导致胚胎早死、吸收或出生带毒个体(Houe和Meyling,1991)。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狂犬病毒(巴黎株固定毒)、伪狂犬病毒(闽A株,苏联株)、马瘟病毒(Ⅰ,Ⅱ,Ⅲ,Ⅳ,Ⅴ,Ⅶ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Oregon C24V株,NADL株)和传染性牛鼻气管炎病毒(NU/67株)的保存期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在-70℃以下温度保存,狂犬病毒巴黎株固定毒保存10年以上,伪狂犬病毒闽A株保存11年以上,伪狂犬病毒苏联株保存保存17年,马瘟病毒Ⅰ、Ⅱ、Ⅲ、Ⅳ、Ⅴ和Ⅶ型病毒保存12年以上,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NADL株和Oregon C24V株保存16年以上,传染性鼻鼻气管炎病毒NU/67株保存14年以上均未见病毒滴度的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2.
鹅副粘病毒的组织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免疫过氧化物酶(MC-IP)技术,对21只鹅副粘病毒病鹅体内的病毒抗原进行定位,结合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探讨了鹅副粘病毒的组织嗜性。结果显示,除脑和心脏未检测到病毒外,在气管、肺、食道、肝脏、腺胃、胰腺、肠、哈氏腺、胸腺、脾脏、法氏囊、肾脏等器官都能检测到病毒,病毒抗原定位于上述器官的各种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胞浆内,其中以胃肠粘膜上皮细胞和法氏囊、胸腺、脾脏的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内检出率高,阳性反应强。这些结果提示,鹅副粘病毒是一种泛嗜性病毒,胃肠粘膜上皮和淋巴组织是其主要侵嗜部位。  相似文献   

13.
将新疆分离的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野毒株SHN-98和标准毒株Oregon C-24分别接种无BVDV感染的羔羊和怀孕100天左右的母羊,建立BVDV在绵羊垂直感染的动物模型,应用病毒抗原定位检测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探求BVDV在实验性感染绵羊经胎盘感染胚胎、羔羊过程中,病毒在感染组织、靶器官、靶细胞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BVDV通过母羊的胎盘感染胚胎。BVDV在感染妊娠母羊体内主要分布于心肌、肝、肺、脾、淋巴结、胃肠粘膜、脑神经、子宫粘膜、胎盘等器官组织,其中以胃肠粘膜、脾、淋巴结、脑神经、子宫粘膜、胎盘等器官组织中分布量较多;BVDV在垂直感染胚胎体内主要分布于胸腺、淋巴结、脑、肝、肾、心肌、脾、肺、胃肠粘膜、脐带等器官组织,其中以胸腺、胃肠粘膜、脑神经等器官组织中分布量较多;BVDV在垂直感染羔羊体内主要分布于心、肾、胃肠粘膜、脾、胸腺、淋巴结、大脑、小脑、海马、视丘、视神经、眼球脉络膜等器官组织,其中以胃肠粘膜、大小脑、用、视神经、淋巴结等器官组织中分布较多,在组织分布中,BVDV对上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淋巴细胞有较强的亲嗜性,SHN-98和OregonC-24在垂直传播中组织器官的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作犬业》2010,(2):60-61
第一条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因牛病毒性下痢病毒引起的牛下痢,最初使用病毒下痢的语言,系OIafson等等(1946)及OIatsonRickard(1947)一方面因系消化器官粘膜为主要病变的疾病.故Ramscyθchivesl953Prichard等(1956)称为粘膜病(MD)更因为GilIespie等(1961)明确了引起两种疾病的病毒,是有共同抗原性的同一病毒.因此本病将两种病名合并称为牛病毒性下痢-粘膜病.另一方面Darbyshire(1960)的报告Bou ine Virai diauhea(BVD)病毒与猪瘟病毒有共同抗原.Kumagai  相似文献   

16.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5'端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244 bp片段的RT-PCR一步法。该方法对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NADL、OregonC24V和长春184毒株各标准毒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对标准毒株的细胞毒进行检测,其敏感度达0.1 TCID50;而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猪瘟病毒、牛轮状病毒和牛冠状病毒的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检测460份不同样品,与病毒分离试验比较,符合率100%,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初步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一步法RT-PCR技术可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1946年Olafson等首先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腹泻称之为病毒性腹泻。1953年Ramsey等对以消化道粘膜病变为主的疾病称之为粘膜病。1961年Gillespie等证明了引起此二疾病的病毒为同一种病毒,从而把此二病名合并称之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 Virus Diarrhea/Mucosal Disease以下简称BVD/MD)。引起本病的病毒BVD/MD病毒在分类学上属于Togaviridae的Pestivirus,属于此群的病毒还有猪瘟、马动脉炎及羊的Border病等的病毒。牛对本病有易感性,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型经过。急性型病牛可虽现肠道疾病並出现死亡。慢性型病牛生长缓慢。孕牛可发生流产及畸形犊等。患牛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口腔、消化道粘膜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及溃疡等。在食管粘膜上可见到特征性的大小不等的浅而不规则的糜烂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1993年猪瘟牛睾细胞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细胞病变,毒价不高猪瘟,牛病毒性腹泻--粘百闻不如一见 病毒,细小病毒三价荧光抗体及其他中间监测结果观察,初步认为,长沙市部分乳牛场已被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五七年,Biood等首先提出,粘膜病毒(MDV)可能是澳大利亚牛病的病原。一九六二年,French应用血清学方法在维多利亚肯定了粘膜病的存在。一九六四年,French和Snowdon通过从牛休分离病毒的方法发现,许多州都有粘膜病的发生。本病的症状为发热、消化道粘膜糜烂、冠状垫炎和腹泻。后来的许多研究还证明,由于  相似文献   

20.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新疆某奶牛场犊牛腹泻粪便和流产胎儿中各分离出1株能使犊牛肾细胞产生明显病变的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病变细胞超薄切片,电镜下在内质网内可看到病毒颗粒。通过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中和试验证明这2株分离毒可被美国BVD Oregon C24V标准毒抗血清所中和,与BVD毒具有共同的抗原性。这2株分离毒是同一种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该毒能使犊牛和家兔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