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江苏沿海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植棉老区。近年来,随着棉花简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植棉大县射阳抗虫杂交棉面积达5.7万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96.2%,品种以中棉所29、鲁棉研15号、科棉1号为主,平均每公顷皮棉1635kg,为提高单产、增加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抗虫杂交棉推广应用也成为沿海棉区夺取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栽培技术也因此倍受沿海棉区广大棉农所关注。因此,对射阳县大面积夺取抗虫杂交棉高产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多年实践和探讨。1适宜密度。抗虫杂交棉个体发育优势强、植株高大,宜等行种植。一般…  相似文献   

2.
抗虫杂交棉高效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南阳县杂交棉种植曾面积达到1万多公顷,占全县植棉面积的40%,增产15%~30%,但因缺乏强优势组合和制种产量低等,发展缓慢.随着科技的发展,抗虫杂交棉把抗虫性、丰产性与优质结合为一体,加之制种技术水平的提高,抗虫杂交棉将更有效地满足广大棉农"一优双高"的要求.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在于选育强优势组合和解决高产制种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盐城市是我国棉花生产的优势区域,也是江苏省棉花生产的重点地区。20世纪末开始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品种,并迅速发展应用,到2010年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已达到植棉面积的95%以上。但是由于抗虫杂交棉品种在制种方面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纯度难保证,因此近几年杂交棉制种规模逐步缩小,制种产量逐年下降,种子价格不断上升,已严重影响抗虫杂交棉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抗虫棉在开封县的推广速度很快,2002年全县抗虫棉普及率已达100%,其中抗虫杂交棉占27.5%,2003年抗虫杂交棉达35%。集抗虫、丰产、优质于一体的抗虫杂交棉,弥补了常规抗虫棉产量低和常规品种不抗虫的缺陷,以其高产、优质、抗病虫、易管理等优势赢得了广大棉农的喜爱。实践证明,与常规生产用种相比,种植杂交抗虫棉每公顷可节省农药费用900~1050元,减少用工120~150个,增产幅度在15%以上,抗虫杂交棉的制种和推广成为今后棉花生产的趋势。现把本县抗虫杂交棉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制种田的选择制种田应选择地势较高、肥力较好、旱能灌涝能…  相似文献   

5.
张乐森 《中国棉花》2008,35(3):33-33
随着植棉效益的提高和植棉面积的扩大,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本市种植的抗虫杂交棉有鲁棉研15号、鲁棉研20号、鲁棉研23号、鲁棉研25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抗虫杂交棉的推广应用,沿海棉区抗虫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其配套栽培技术也日趋完善,产量、效益不断提高。沿海棉区植棉面积最大的射阳县,2004年植棉5.6万公顷,抗虫杂交棉5.2万公顷,占92.8%。每公顷平均产量1735kg,产值2.07万元,为沿海棉区棉花生产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进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其高产配套栽培有关技术上一直有争议,需进一步商榷。1叶枝去留技术由于抗虫杂交棉个体优势强,叶枝生长势强,一般每个叶枝可结铃3~8个,多的可达10个以上,在特定的情况下较好地弥补了果枝上成铃不足,为夺取高产发挥重要…  相似文献   

7.
江苏兴化市地处里下河腹地,近年来,大力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2006年种植面积达1.2万公顷,占棉花面积的90%以上.抗虫杂交棉种植大大减少了防治棉铃虫用药成本和次数,减轻了农药对农业污染,有利于高产稳产.但在推广过程中,部分农户育苗操作不规范,造成育苗失败的问题比以往更加突出,从而不利于稳定面积、保证密度.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抗虫杂交棉增产潜能,实现高产稳产,在营养钵育苗时,必须规范育苗操作技术,切实搞好抗虫杂交棉育苗.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是沿海重点棉区之一,全县常年棉花面积4万hm2以上。近年来,棉铃虫逐年猖獗,用药量逐年增加,对棉花继续增产威胁很大,对环境污染严重。1996年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惠民基地引进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1000kg,1997年全县又引进2000...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迅速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棉花面积的1/3以上,并呈继续发展趋势。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对降低棉花用工、用药成本、改善棉花品质和提高植棉效益已发挥了积极作用。抗虫杂交棉慈抗杂3号是一个集抗虫、高产、优质于一体的杂交棉新组合。2003年11月浙江省农学会和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省内外有关单位专家,  相似文献   

10.
科棉3号是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公司育成,是江苏省农业厅重点推广的高产、高品质、抗逆性强的抗虫杂交棉。射阳县于2003年开始引进,2005年已占全县棉田面积的12.5%,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2006年该品种被射阳县确定为棉花当家品种。1产量表现2003年本县进行试验种植,在陈洋、海河、阜余三镇,进行多点试验种植,种植面积14.6hm2,因前期干旱,中期雨涝(6月29日-7月18日降雨量达802mm),每公顷皮棉为814.5kg,比对照鲁棉15增产12.7%;2004年进行科棉3号示范种植,在原有3个镇的基础上进行全县辐射,种植面积达到213.5hm2。因…  相似文献   

11.
金以龙 《中国棉花》2003,30(5):21-22
1棉花产业概况沙洋县地处汉江河流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具有悠久的植棉历史 ,棉花生产高峰期棉田面积达到1 .3万公顷 ,总产达到 1 1 5 0 0吨。近几年来 ,经过调减低产棉区、稳定高产棉区 ,全县棉花面积一直稳定在 0 .7万公顷以上 ,总产皮棉 90 0 0吨左右。通过实施科技兴棉战略 ,大力发展抗虫、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 ,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鄂杂一号。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高效模式 ,不仅稳定了棉田面积 ,而且使全县的优质棉率迅速提高 ,达到 80 %以上 ,棉农收入不断增加。由于棉花品质的不断提高 ,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那种品种多乱杂、…  相似文献   

12.
兴化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常年植棉面积1.33万公顷左右,自2002年大面积推广应用抗虫棉以来,种植面积已达85%以上。从近年来种植抗虫棉的实践看,不少植棉户种植抗虫棉出现产量不高,效益不好的现象,主要是棉农对抗虫棉认识不够,不能根据抗虫棉的生育特点,进行科学植棉。通过调查,认为棉农要种好抗虫棉应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选购品种抗虫棉分为抗虫杂交棉与常规抗虫棉两种类型,从近年种植情况看,常规抗虫棉在本地适应性差,表现迟熟,中期遇高温、干旱,蕾铃易脱落,结铃性差,年度间产量变异大,不太适应本地种植。而抗虫杂交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田间…  相似文献   

13.
江汉平原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主要棉产区之一,常年植棉面积超过30万hm^2。其中,杂交棉面积占90%以上。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推广,一方面红铃虫、棉铃虫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另一方面一些次要害虫逐步转变为主要害虫,棉田的病害也呈逐年加重趋势。据调查,每年由病虫害造成的减产达到了总产的15%以上。  相似文献   

14.
1 种植表现 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H9513)是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抗虫杂交棉品种.1998年开始在江苏省射阳县小面积试种,表现突出.此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将该品种在射阳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两年品比试验结果平均,鲁棉研15号全生育期146.5天,株高100.9cm,果枝15.4个,单株结铃34.9个,单铃重5.62g,衣分为41.62%,公顷子棉产量4711.5 kg,皮棉产量为1962.3kg,比对照中棉所29增产达12.45%,霜前花率达85.13%.在参试的品种(1999年5个,2000年10个)中,鲁棉研15号子、皮棉及霜前子、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位.大面积示范出现了不少公顷产量在2250kg以上的高产田块.  相似文献   

15.
江苏沿海地区植棉历史悠久,为我国重要棉花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发,病虫暴发,严重影响了棉花生产。再加上劳动力及生产资料成本上升,2008年棉花收购价格大幅下降,使得棉农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种植面积锐减。江苏沿海地区现在的植棉田多为沿海滩涂和旱地、老棉田,多年连作,枯、黄萎病发生日益严重。况且如今选用的棉花品种90%以上为抗虫杂交棉,传统植棉方法已无法适应高产要求,弊端日现,  相似文献   

16.
大荔县是我省唯一的全国优质棉基地县。1986年全县23.9万亩棉花获得了大幅度增产,平均亩产量67公斤,比上一年增产33.7%,亩增皮棉16.9公斤,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增产24.1%。全县27个植棉乡镇中,有8个乡亩产超过75公斤,占全县总植棉面积  相似文献   

17.
自21世纪初以来,种植抗虫杂交棉已成为江苏沿海棉区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抗虫杂交棉推广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在沿海棉区已经占全部棉田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分析我县丘陵红壤植棉条件具有四大特点: 一、植棉面积大:全县12万亩棉花,其中近10万亩是丘陵红壤棉田,占总植棉面积的80%以上。有4个万亩以上的重点产棉公社,均属丘陵红壤地区。这4个公社近10年来植棉面积6.47万亩,占全县总植棉面积  相似文献   

19.
苏沿海棉区抗虫杂交棉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盐城是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之一.从20世纪初以来,抗虫杂交棉推广应用已成为沿海棉区夺取棉花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在沿海棉区,抗虫杂交棉面积已经占全部棉田的95%以上,基本普及了杂交化.  相似文献   

20.
鲁棉研 1 5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于一体。建湖县于 2 0 0 0年开始引进试种 ,2 0 0 3年已占全县棉田面积的 46% ,成为本地区的当家品种。1特征特性1 .1生物学特性。鲁棉研 1 5号全生育期 1 33天 ,属中熟偏早类型 ,株型中等 ,呈筒型 ,果枝上举 ,出苗好 ,前期发育搭架快 ,长势稳健 ,开花结铃集中 ,结铃性强 ,棉铃呈卵圆型 ,铃大而均匀 ,单铃重 5 .84g,衣分 40 .8%。铃壳薄 ,吐絮畅而集中 ,易采摘 ,霜前花率 90 %以上。1 .2产量表现。鲁棉研 1 5增产潜力大 ,一般每公顷皮棉 1 5 0 0 kg以上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