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凤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77-19680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农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都处于弱势状况,盘剥和占有他们的利益促成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了贫富不均、纠纷不断的不和谐音符。阐述了新的形势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必要性:一是落实农村相关政策的需要;二是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与缩小城乡差别的需要;三是减少土地纠纷,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剖析了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表现及其原因:一是农民在土地保有环节的权益受损,包括生态补偿制度的缺失和承包经营权的缺失2个方面;二是农民在土地流转环节的权益受损,包括征地制度的缺失、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与宅基地流转受限3个方面;三是土地发展权缺位影响农民对土地增值的共享。提出了保护农民权益的对策:一是明晰土地产权;二是规范和完善征用土地制度;三是适度放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四是设立生态补偿和土地发展权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引发的社会问题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土地问题触发的农民群体上访案件居高不下,已成为威胁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难题。剖析了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缺位、流转管制和征用补偿不到位等制度缺陷,阐述了由此引发的城乡差距扩大、耕地锐减和低效占用等社会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和创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措施,包括明确产权主体、开放使用权市场、规范国家的征地行为、制定非农用地专项规划等,为建立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够完善,如激励约束功能缺失、集体土地产权不清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权益,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要积极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与土地的物权性质加以明确和强化,合理推动农村土地的流转,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该文就对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目前,侵犯农民土地权益造成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制度角度看,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内因是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关系的缺陷,外因是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必须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一是改革征地补偿制度,二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是改革单一"国家征地"模式,允许"农地入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乡村旅游用地与农村集体用地的关系,其实质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基于乡村旅游发展需要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合理利用。乡村旅游用地的获取一般有征地和土地流转两种途径。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用地的开发对农民的土地权益造成诸多损害,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创新乡村旅游用地开发模式,建立具有旅游禀赋的土地产权交易机制是优化乡村旅游用地获取途径,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征用是国家强制取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征地补偿标准不明确不统一、不能解决失地农民长期的生活保障、对“为公共利益需要”而征收土地的规定不明确以及征地纠纷缺少法律救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对策:包括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统一计算方法,完善土地征用相关法规,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范围,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建立完善的征地纠纷法律救济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法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要明确集体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进一步理清三级主体的产权界区,规范农民集体的组织形式,避免产权主体虚置与权力职能重叠. 2.要消除对集体土地产权的法律歧视,尤其要对国家征地范围进行更细致的界定,尽力避免因盲目无序征地造成的农民利益损失. 3.要放宽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限制,应在有偿使用基础上,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自由合法流转.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广泛征用,这引发了一系列征地问题。针对农村征地问题的突出表现,必须从内外两方面入手,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明确界定"农民集体",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科学界定"公共利益",完善土地征用法律法规;改进征地补偿标准和方式,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对话机制,完善农村征地程序;提高农民素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38-140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不规范、土地所有权不合理征用、非法低价买卖农村宅基地等因素,制约着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因此,应完善土地相关的法律制度,赋予农民土地产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益;加强管理与监督土地合理征用,严格按法律法规征用;严厉整治非法损害农民土地的买地卖地行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普及土地法律法规,让农民规范合理使用土地;把农民琐碎的土地集中化,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共创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解决城乡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利益冲突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方式单一、土地征收范围过宽、征地补偿资金管理混乱等.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是根本原因,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是制度原因,缺乏统一的利益表达机构是组织原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直接原因,以经济为指标的政府考核体制是间接原因.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重点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和和现行财税体制;改变单一的以经济为指标的政府考核体制;建立农民统一的利益表达机构.  相似文献   

11.
丁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29-6631,6633
分析了当前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土地征用实务中存在的矛盾。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用典型研究的方法,对如何构建新型土地征用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围绕农民权益的保护,从严格界定土地征用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制定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式等7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新型征地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供需理论,农民对土地功能的需求是无法消除的,如何弥补因农地征收而造成的损失,使其可以被农地功能带来的效益所代替,那么补偿标准将符合农民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收集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南部县为例,基于农地功能测算农地的价值,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价值、养老保障价值和医疗保障价值进行补偿。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农地功能价值的补偿标准要高于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相较于一次性付清补偿费,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方式进行征地补偿更适合农民。  相似文献   

13.
以湖南省11个县(市、区)11个村的250份调查问卷为基础,将所选样本分为大都市郊区、县城郊区、一般农区、边远山区4个区域,对4个区域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权益保障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农民参与程度低、土地补偿不合理、安置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保障农民权益,提出了增强农民法制观念及了解政策的意识、完善土地征收补偿费标准、优化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多元化的补偿安置方式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北京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农户调查情况看,北京郊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农民土地权利不充分,土地被征用后,农民对土地补偿不满;农民对集体经济满意率低.今后北京郊区改革的重点工作是推进土地确权、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以及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省武乡县北良村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访谈等方法,从农户私下流转情况、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主体、土地流转费用、流转签订合同情况及农户对流转土地法律的了解情况等方面对农户土地流转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调查。为了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璐红  马卫鹏  王晓峰  孔小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51-13152,13155
依据统计数据资料,阐述了江苏省财产性收入现状:一是农民财产性收入基数小,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低;二是虽持续增长,但增幅有波动;三是增长速度大于纯收入增长速度;四是人均财产性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深刻剖析了影响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原因:一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三是农村金融制度不健全;四是农村住房制度不健全;五是农村社保制度不完善。基于上述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江苏省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一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夯实财产性收入基础;二是明晰土地产权主体,探索土地流转形势;三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四是积极探索农村集中居住点住房的流转,完善农村住房租赁市场;五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理阐释入手,分别阐释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的界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生产经营自主权和产品处置权,承包地的征用、占用补偿权,以此来说明土地承包经营的内涵。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与非农用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公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需要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地权公示也应采取登记生效主义,从而更有利于在制度上保证农地向非农地转换的合法性。从规范土地流转法律和承包费用2个方面完善农村土地的流转:在农地权变动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流转的种类与内容,减少流转的非法律形式的限制条件;在承包费方面,应对土地承包费进行规范,以减小因法律空白而造成的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孙涛  刘瑜婷  余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80-2382
阐述了咸阳市秦都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土地征用补偿现状,从政府行为和土地制度两方面分析了秦都区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因素,提出政府应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我国农村土地地权资本化法律制度困境的出路,结合法学与交易成本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和法律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认为:制度条件对产权和交易的约束更为关键,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所共同形成的权利主体关系和产权结构准确定位以及土地增值收益权和分配机制的保障是关键点;土地产权结构应当选择一个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法律结构,通过构建分层式复合产权结构、制度化农村土地承包权期限和范围、法律化农村土地资本化权利主体持续受益机制、明确利害关系人各方权利义务范围等优化产权结构。权属完全赋予单一主体是消除当前农村土地权利冲突较为经济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